100-110(2 / 2)

他便卷起袖子,帮着一块包水饺。

大家头一次在一起过除夕,每个人都不愿意闲着,纷纷动手帮忙。

虽说都不是会做菜的人,但好在有厨娘在一旁指挥,也有模有样地做了一桌子的菜。

晚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徐放最高兴。

“能在这里和三郎喝上几杯酒,实在是想不到,来,我们先喝一杯。”徐放举杯站起。

江云康也不矫情,倒满酒后,就和徐放干杯。

从相识到如今,已经数年过去,如今各自都成家立业。虽说事业都还刚开始没多久,但心中的向往都是一样,几个人围着酒桌,有说有笑,倒是缓解不少思乡的情绪。

一顿年夜饭,寄托了对未来的向往,还有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

随着新年的到来,又是新的开始。

就算是在正月里,修城墙的人也不敢停下。

如今只差最后的收尾,再有半个多月,便能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0/18页)

复如初。

正月初二,白轻舟便带着人去城墙附近监工。

江云康则是开始思考,之前逃民留下来的土地,还有房屋修缮等事情。

要想让百姓们缓过来,除了需要一个丰收的年成,还需要有银钱继续进项。

城墙马上能修缮完,也就意味着一部分百姓会失去经济来源。

从一月等到八月秋收,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日子。

江云康再次想到了新余附近的盐井,虽然这里盐井产的盐苦涩,也都是小作坊模式,但江云康有提炼细盐的方法。

他挑了个天清气朗的日子,带着书砚和几个侍卫出城去,打算去附近的盐井看看。若是能提炼出细盐,往后新余的发展便不会缺钱。

第106章

新余附近山多,峡谷也颇深。

刚出城的一段路还算平整,但进入山林后,路面便崎岖起来。

江云康请了个当地人带路,大家先是骑马,后来又改步行。

“大人,新余附近盐井的产盐又苦又涩,我们当地人都不吃,您找盐井做什么?”带路的张翔走到最前头,他生得魁梧,手里拿着一把砍刀,若是遇到树枝挡路,便直接砍了。

“就是看看,想知道是什么样。”江云康道。

修城墙的事有白轻舟在,不需要他去操心,今年的民生问题,才是他现在最该关心的。

“其实没啥好看的,好些盐井都荒废了,弄出一点盐卖不上价格,之前的官爷不弄了后,也就一些穷人才会偷着弄。”张翔是猎户,对附近山林都很熟悉。

说话间,他就看到一处盆地,指着和江云康道,“大人您瞧,从这条小路下去,便到第一处盐井。”

小路坡度大,路上早已长满杂草,江云康下去时,差点被滑到。

等到了盐井那,用手沾了点附近的水,苦涩得直皱眉头。

“大人,草民没骗您吧。”张翔看江云康皱眉,哈哈笑了下,“这里也就偶尔来点野兽,您瞧瞧这附近的杂草,一看便知道许久没人来。”

“您要是想制盐,草民还是劝您别想了,以前的官府也都想弄,可这里山路崎岖,制出来的盐又不好,到最后只会费时费力。”

张翔跟江云康走了一路,觉得江云康为人和善,这才多说两句。

“多谢提醒。”江云康知道张翔是为了自己好,古代制盐技术太差,工艺复杂且无效。在现代很寻常的细盐,拿到古代就是金子一样的宝贝。

转头望了一圈四周,树木稀疏,但地势陡峭,想要从这里运盐出去,往后还得修路。

“张翔,像这样的盐井,附近都有多少?”江云康问。

张翔比了两根手指,“光是这片山林,大大小小的盐井共有二十几处,现下只有四处还在使用。”

“劳烦你,再带我去看看。”江云康道。

出门前,江云康就和白轻舟说过,得花上几日时间才会回去。

他跟着张翔在山林里转了大半日,每处的盐井都不大,而且荒废太多,若是要用,很多东西都得重新建。

到了夜里,他们便在其中一个正在使用的盐井附近休息。

山里露水重,到了夜晚后就起雾。

盐井的主人交代,夜里别乱跑,不然会遇到豺狼之类,运气不好就丢了性命。

连着在山里逛了三日,江云康走的时候,带上五十斤的粗盐。

张翔以为江云康要拿回去喂马,还帮着讲价。

从山里回到新余那日,天上下着细雨,经过城门时,江云康看了眼城墙,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往后夜里也能睡得安心一些。

没有在城门处看到白轻舟,想着人可能在府衙,江云康便走快一些。

等回到府衙时,看到白轻舟带着人修围墙,江云康喊了一身。

白轻舟回头时,确认了一会,才笑道,“几日不见,三郎怎么衣衫破了,胡子也长了?我都不敢认。”

“山里条件不好,只好凑合过。”江云康看了眼四周,问,“白大哥这是要把府衙的围墙都垒起来吗?”

白轻舟点头说是,“现在还没钱修缮府衙,但围墙还是很重要,不然一直开着门,若是夜里来了贼人也不知道。”凑到江云康耳边,小声道,“这两日你不在,有好些人假装路过,咱们把围墙垒高一点,那些人便不知道咱们在府衙里做什么。”

江云康也有这个意思,之前围墙只垒了三分之一,做什么事都可能被人看到,总是缺了点隐私。

回屋洗漱换了衣裳,江云康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书砚在屋里提炼粗盐。

屋外时常有人经过,江云康一次不敢提炼太多,只是先拿了一斤尝试。

书砚不懂主子要干什么,帮着打下手时,一边道,“三爷,小的方才喂马时,听到有侍卫说,咱们不在的这几日,钱家在施粥呢。”

“之前抬高粮价,钱家丢了名声,又卖不出去粮。”江云康盯着炉子里的炭火道,“他们是生意人,总要想法子挽回名声。钱家愿意施粥也挺好,百姓们至少轻松一点。”

人活一张嘴,有免费的粥吃,大部分人也不会硬气地想着钱家之前的不好,而饿着不吃。

与此同时,钱明远大病初愈,听钱掌柜在算账,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大爷,咱们已经连续施粥三日,我派人打听了一下,还是有人说咱们马后炮。”钱掌柜心疼送出去的粮食,那都是用白花花银子换来的,虽说之前涨价挣了一些钱,现在却一分钱挣不到。

“八成是齐家那小子让人传的,他们齐家,现在就是江云康和白轻舟的狗,摇着尾巴任人宰割。”钱明远面颊消瘦,背靠着躺椅,手中捏着佛珠,但嘴里却是厚重的戾气,“若是抓到齐家的人乱说话,直接动手打就是。一群只会摇尾巴的狗,倒是不用在意他们。”

“听说江云康回来了,可知道他去了哪里?”钱明远想了想后,问。

“好像去了西山一带,听看到的人说,请了个猎户,带着进西山去了。”钱掌柜道,“西山那里都是废弃的盐井,您说江云康,会不会想打那些盐井的主意?”

“呵,就那些盐井,能有什么好处?”听到这话,钱明远心情顿时舒畅,“多少官员想靠盐挣钱,但你看看,过去那么多太守在,谁讨到好处了?”

自然是没有,若是有好处,钱家这些当地富商,哪里肯放过。

西山地势险要,若是路况好,那些盐运出来也能卖钱。

但西山的路不好走,以前常有运盐的队伍掉落山崖,久而久之,也就只有穷到没办法的人,才会去西山制盐。

钱掌柜也跟着笑,“看来这次,江云康是找错方向了。”

“可不是嘛。”钱明远正愁没法子对付江云康,现在听到这个事,立马有了主意,“你派人出去悄悄传话,就说江云康想要制盐。新余的老人都知道,去西山制盐,那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江云康刚有点官声,但等百姓们知道他要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1/18页)

盐,必定会觉得他年轻不靠谱。”

自从江云康到新余后,钱家损失惨重,好不容易挣点点,现在为了挽回名声,又都要花出去。

钱明远前几日刚收到信,说皇上对太子越发不满意,等太子被废后,必定是恭王上位。等钱明鹤官复原职后,他们钱家也就能继续横着走。

现在只是暂时的隐忍。

钱掌柜得了吩咐,立马去找人传话。

随便找几个地痞,给几贯铜钱,便能把话传起来。

另一边,江云康刚完成一整道提炼的工序。

白轻舟推门进来时,只觉得烟雾缭绕,挥着手咳了好几声,才问,“三郎,你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半日,到底在干什么?”

白轻舟刚说话,江云康就起身去关门。

“嘘,你小声一点,还不能让别人听到。”江云康神秘兮兮地拉着白轻舟往屋里走,等到了桌子便,让白轻舟先坐下,再拿出一包细如白沙的细盐,“你用手尝尝,这盐可好?”

“这是盐?”白轻舟惊到了,他从没见过如此白净细小的盐粒,“你可别哄我玩。”

说着,他用手指在盐堆里沾了沾,放到舌尖舔了舔,瞳孔瞬间放大,“还真是盐!三郎,这是你弄出来的吗?这个盐为何不会苦,也不会涩?”

江云康指着屋里的那些小工具,“都是我用粗盐提炼出来的,怎么样,这些盐可以吧?”

好在他读的是理科,记性还好,能记住粗盐提炼的方法。他给白轻舟尝的细盐,还不是最好的,做事讲究循序渐进,若是一下拿出最好的细盐,往后手里就少一张王牌。

“可以,非常地可以。”白轻舟经验得连连点头,“这要是拿出去卖,必定被抢光。来新余前,我就听人说过新余附近的盐井不好,而且地处深山,所以我想都没想这个事。如今你能拿出这个细盐,往后咱们干什么的钱都有!”

想到又要有钱,白轻舟笑得合不拢嘴,但又不敢太大声,只好捂着嘴笑,“之前我还愁没钱造火炮,一直不敢让人去弄,现在好了,咱们手里有盐,还怕没钱吗?”

谁家都要吃盐,但现在市面上的盐,远不如江云康提炼出来的细盐好,即使价格翻倍,也会多人买。

江云康心情也很好,“这事咱们先不要声张。”

他让书砚去门后守着,防止被人偷听。

“我是想着,新余现在不是没钱没粮么,京城里说好开春就送来,但你也知道,三月都不一定有银子送来。”说到这个,江云康和白轻舟都是一脸气愤,“但是新余城里那么多房屋等着重建,百姓们需要时间缓过气来。北狄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又打来,要是咱们没有准备好,岂不是又要被攻城?”

“你的意思是……悄悄地卖了盐,拿来修缮新余?”白轻舟问。

“自然不能悄悄的。”江云康笑道,“咱们制盐、卖盐,都遮掩不住。现在钱明远视我们为眼中钉,但凡知道我们私自开采盐矿,让京城的钱家参我们一本,到时候咱们俩的乌纱帽都要没了。”

古代盐运大部分都把控在朝廷手中,若是偷卖私盐,那可是重罪。江云康要想长远发展,自然不能落下把柄。

白轻舟不明白了,“三郎你有想法就直说,只要靠谱,我肯定听你的。但你不直说,我实在猜不出你的想法。”

这段日子,江云康时不时就有惊喜给他,白轻舟越发觉得要江云康来新余没错。

“我是想让你上折子给皇上,就说你打算发展新余的盐矿,接下来三年内,不用朝廷拨款重建新余,但要留下盐矿八成的赋税供新余重建。”江云康没要全部,是因为一旦发展起来后,钱却全在他们手中,皇上也会眼红。倒不如分出两分税收给皇上,这样皇上才会乐意。

“白大哥也看到我提炼的细盐,你想想,上一回京城送来的赈灾粮,早就吃完了。若不是咱们自个帮百姓谋划,现在新余城里已经饿死不少人。”

不要京城给赈灾银,皇上肯定乐意,但也意味着白轻舟要顶着天大的压力,大家都会震惊此举,还会有不少人等着看笑话。

不过……白轻舟再次抓起一把细盐,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道,“就按你说的办!”

第107章

白轻舟的折子送到皇上那时,太子和两位王爷也在。

“你们说说,白轻舟此举,可行吗?”皇上心中早有主意,但还是想问问三个儿子。

恭王抢先开口,“新余乃兵家重地,岂能胡闹。这个白轻舟向来不听劝,儿臣觉得不可。应该换了白轻舟。”

“那十二弟觉得该换谁?”太子最近得了不少恭王的人挤兑,现在听恭王开口,倒是很快抓到矛盾点,“白轻舟不行的话,难道让钱明鹤去?”

钱明鹤为什么被贬官,在场的人都知道,太子这般提出来,便是要打恭王的脸。

皇上听得眉头直拧,视线落到贤王身上。

贤王发现皇上看了过来,倒是没急着发表意见,等皇上主动问怎么看,才道,“白轻舟此举确实冒险,不过白轻舟这人有才干,又不太好说。儿臣愚钝,拿不定主意,还请父皇裁决。”

“三哥怎么怎么就没主意了?”恭王问,“大家伙都说你有治世之才,现下父皇需要你出谋划策,你别藏着掖着呀,有什么想法直接说,难道不好?”

“十二弟,皇兄我是真拿不定主意。父皇圣明,他心中自由决断。”贤王和皇上拱手行礼,以示奉承。

皇上确实早有主意,但被贤王猜到心思,他的心情却很奇妙。

“嗯,就按白轻舟说的办。”皇上顿了顿,下令道,“既然他有心把新余的盐产弄好,朕也能少一件烦心事。国库缺钱,他真办好了,朕立马给他升官。”

但是没办好,又是另一件事。

皇上的旨意一出,京城里一些懂门道的,都觉得白轻舟和江云康疯了。

新余的盐井,过去那么多任太守都没弄好,他们怎么可能弄好?

就连钟庆,都和木须表示了担忧。

听到消息后,钟庆便来找了木须。

林源上了茶之后,就打算退下,但被木须给叫住。

“读书做官,你留下一起听听。”木须和林源说完,再去看钟庆,“轻舟能上这种折子,必然和三郎商量过。你和轻舟同朝为官过,你应该懂轻舟的性格,他虽然直率,但做事向来靠谱,不然皇上也不会用他那么多年。既然他们都决定上这种折子,必然有他们的理由。”

对于自己的得意门生,木须还是比较信任。

不过就像钟庆担忧的一样,这个事就怕没办好,还是有风险。

有人替江云康他们担忧,自然也就有人乐得看热闹。

翁行鑫从恭王口中得知后,嘴上的笑容就没下去。

恭王府里,翁行鑫站在恭王身侧,帮着倒茶,“这个白轻舟也是虎的,新余那些盐井都废了好几年,他现在去弄,这不是拱手把新余让出来吗?”

钱家在新余有人,翁行鑫和恭王都知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2/18页)

他们也知道,钱家分支最近并不好过,因为江云康和白轻舟的再三打压。

“白轻舟以前也不讨人喜欢,但从没这样办事过。”恭王凤眼半眯,想了想道,“本王觉得,这个事多半又是那个江云康的主意。”

“微臣觉得也是。”翁行鑫点头道,“江云康这人,嚣张惯了,这次胆子那么大,咱们等着瞧就好。即使真的开采出盐来,微臣也听说过,新余的盐苦又涩,一般人都不吃。”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翁行鑫顿了下,凑近一点,小声道,“王爷要不要和钱家打声招呼,多盯着江云康和白轻舟。他们两个胆子那么大,咱们可别让他们起来了,不然新余的位置也让不出来。”

从钱家再三损失钱财后,恭王就想派自己的人去新余。没有银钱送来,他在京城也难办事。

“钱家那里早就打过招呼。”说到这个,恭王就忍不住皱眉,“但是钱明远这人……办事不太行。”

早前江云康刚去新余时,恭王就派人打了招呼,结果江云康什么事都没有,反而还越来越好,钱家反而吃了几次亏。

不过现在白轻舟要弄盐井,恭王便坐等白轻舟和江云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翁行鑫也点点头,等了那么久,钱明远也不见有作为,确实不太行。

等皇上的批阅到新余时,已是二月初。

新一年的县试即将开始,白轻舟收到皇上的旨意时,江云康也收到了林氏的家书。

林氏每个月都会来封家书,同样的,江云康也会给林氏回信报平安。

这次的家书中写,承安候打算让江云成去试试县试。

家中弟弟都要参加科考,江云康想到这个,心中感慨时间飞逝。

不过六弟的学问一般,第一次不懂能不能中个童生。

好在新年才十四,一次不过也还能接着考,若是能有个秀才功名,往后也好谋个差事做。

除了江云成要参加县试,林氏还在信中报喜,二姐在元宵那日生子。如今母子平安,小孩儿胖乎乎的,很是康健。

每次看完家书,江云康都会有动力一些。

正要出门时,看到白轻舟笑着走来,说皇上同意了。

“往后三年,咱们可都要在新余了。”白轻舟转身看了眼已经垒好的围墙,还有平地上堆起来的石块,期待地道,“府衙也开始重建,我是想着,等后院盖好后,就把庐城的妻儿接来。一家人,总是要在一块的好。”

白轻舟家里的儿女都大了,都是最关键的时刻,把妻儿留在庐城,他不放心。

江云康也正有此意。

不过府衙不算大,他是想着,等城里房屋修缮得差不多,在城里买下一处宅院,再把林氏和安儿接来新余。

就像白轻舟说的一样,一家人,还是要在一块比较好。而且近几年,他也回不去京城。

若是进度顺利,林氏入秋就能出发,今年能过个团圆年。

买宅子的事还早,现在,最主要的是换来银子去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若是没有一条好路,日后做什么不方便。

但修路和修城墙一样,都要钱和时间。

这个钱,就得先提炼一部分细盐卖了才有,不然现在的新余官府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修路。

不过这个细盐,本地人是买不起,得往外边卖。

怎么卖,卖给谁,那都是有门道的。

从第一日收到皇上的旨意后,江云康就带着人进山去了。

他带着十个亲信,进到西山后,便开始搭木屋、制盐。

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山里条件简陋,木屋一开始还会漏雨。经过几次的修缮后,才住得舒服一点。

在江云康忙着制盐时,白轻舟则是找了几个商人。

卖盐得要有官府给的盐引子,不然就是贩卖私盐,被抓到可是重罪。江云康他们要借助这些商人的门路,商人们若是对此有信心,才会愿意合作。

不过新余的商人,都以为江云康制的盐还是以前那种,并没人敢接下这个事。

连着几日,白轻舟都是白跑一趟。

这日天又下起蒙蒙细雨。

白轻舟正发愁往哪里卖盐时,门房的人突然过来,说南阳王府来人了。

“南阳王府?”白轻舟口中默念,但他和南阳王府素来没有来往,不懂为何会来。

“让人把人请进来,再去拿三郎带来的好茶。”来的毕竟是王府的人,招待的茶也得好一点。

不一会儿,门房就带了个身高八尺的汉子进来,脸上还有一条刀疤,看着倒不像王府的人,而是像山匪。

但对方一开口,又颇有规矩礼貌,白轻舟自报姓名后,再问对方叫什么。

“在下曾鹏飞,是南阳府里的校尉。”曾鹏飞道,“去年在下曾得江大人相助,之后一直忙着剿匪的时,现下才得空过来道谢。”

在他说话时,跟来的小厮抬着两个木箱进来,“这都是我家王爷给江大人的谢礼,若不是江大人相助,我家小世子怕是已经丢了性命。不知江大人在何处,在下想亲自表达感谢?”

“他去了西山,你要见他,怕是得进山几天才行。”白轻舟看了眼曾鹏飞带来的谢礼,江云康没和他提过这个事,他这下也不好帮江云康收下,“若是曾校尉不急,不如进山看看?若是三郎看到你,应该挺高兴。”

“也行,正好我现在无事。”曾鹏飞答应得爽快,性子也急,立马就想进山。

白轻舟又去找了张翔,让张翔给曾鹏飞带路。

从新余出发,到见到江云康,曾鹏飞花了两天一夜。

等看到卷起裤腿,跟着其他人一起干活的江云康,曾鹏飞都没认出江云康,和数月前的斯文书生,看不出有啥关联。

“江大人。”唤了一声后,等江云康抬头时,曾鹏飞才确认自己没看错。

江云康一眼就认出曾鹏飞,拍拍手上的尘土,笑着朝曾鹏飞走来,“曾兄,是你啊。怎么样,救回你家世子了吧?”

分别之后,江云康没想着和南阳王府攀附,便没派人去南阳王府打听。不过他没听说有不好的消息,便也能猜到没什么事。

看到曾鹏飞点头后,笑得更开心一些,“我这里简陋,你随便坐。”

“没事,我又不是细皮嫩肉的小公子。”曾鹏飞打趣说了一句,随便找了个矮凳,坐下后,接过江云康递来的茶,喝了一口,就先道歉,“实在抱歉,本该早点来探望你。但救回世子后,王爷带着我们忙着剿匪,连着在山里待了几个月,连年都是在山里过。”

“那些山匪胆大包天,绑了世子彻底惹怒王爷,王爷干脆带着军士进山,把他们灭了个干净。”

山多的地方,匪盗也就相对对一点。

以前是不好清剿,但这次南阳王是真生气,才亲自带人进山剿匪。

“曾兄不用客气,我也没做什么。南阳王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3/18页)

有此才干,他才厉害。”江云康笑着道。

“哈哈,说句夸大的话,我家王爷确实年轻有为。”就是出身差了点,没个厉害的母妃,才会早早到封地生活。这话在曾鹏飞心里过了一遍,他再道,“本来王爷想亲自来新余,但王府事情杂多,只好派我来。王爷准备了一些薄礼,不是什么金银之物,还请江大人收下。您帮我们救了世子,就是让我们帮您赴汤蹈火都应该。”

说着,曾鹏飞拿出一封信,“对了,这是白大人让我交给你的。他说让他看完后,也给他一个回信。”

江云康拆开信后看了眼,白轻舟问制了多少细盐,可不可以先带些出去,没见到实物,那些人都当是以前的粗盐,没人敢接手。

曾鹏飞看江云康拧眉,主动道,“江大人,你们可是有什么难事,有我可以帮忙的吗?”

江云康救了他一命,还帮着救了小世子,他说赴汤蹈火,都是真心话。

第108章

没人信他们,江云康在心中默默叹气。

听到曾鹏飞问要不要帮忙,他半眯着眼睛,思索片刻后,起身对曾鹏飞道,“曾校尉与我进来一下,我给你看个东西。”

江云康带着曾鹏飞走进木屋,关上门后,才踩着凳子拿下木架上的箱子,打开后,里面是几个布袋。

他打开一个布袋,露出亮白色的盐粒,“曾校尉,你尝尝这个,看看怎么样?”

曾鹏飞第一眼没认出是盐,因为没见过颗粒那么小的盐,而且纯净得看不到杂质。就是王府里吃的盐,看着都不如这个好。

等尝了一口后,震惊的同时,又欣喜地看着江云康,“江大人,这不是你们产的盐吧?”

江云康点头说是,“我带着人在山里忙活大半个月,才提炼出这些细盐。新余城里的人,都以为我们产的还是之前苦涩的粗盐,没人敢接手这个事。”

“你觉得,我这细盐,比起市面上的如何?”

“别说市面上卖的盐,就是王府里吃的贡盐,也不如你这个好。只要你这个盐拿出去卖,保管立马卖光。”曾鹏飞肯定道。

江云康也知道能卖光,只要见过的人,都能知道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那就要卖好价格。

现在拿去新余城里卖,肯定卖不了高价,但是南阳王府不一样。王府的吃穿用度都有要求,若是能卖去那些富贵人家,价格能翻上好几倍。

江云康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得多卖点才好。

“曾校尉应该知道,新余刚经过战乱,百姓们现在只求温饱。城中的商人也各有心思,不是什么仁善的人。”

江云康对曾鹏飞微微弯腰,拱手道,“如今新余百废待兴,还请曾校尉帮我把这些盐带去给南阳王看看。我会给南阳王最优惠的价格,但再卖给别人,可就要翻倍了。”

“没问题,你这里的细盐那么好,王爷肯定愿意让人卖。”曾鹏飞笑道。

和曾鹏飞说好后,次日曾鹏飞离开时,江云康也跟着一起出山。

回到新余城里,看南阳王送来的是些药材和书,还有几样古董,心想这个南阳王倒是懂送礼。若是送点金银财宝,他是绝对不能收,但书这种东西,定价就不好说。

江云康请曾鹏飞去秋月楼喝了顿酒,歇了一晚上,再送曾鹏飞出城。

南阳和新余并不远,快马加鞭,三日左右便能到。

送走曾鹏飞,江云康就把白轻舟叫到屋里,商量着开始修路的事。

“我们招工,百姓们怕是还不信我们,要是没人来,可怎么办?”白轻舟这几日,因为产盐的事,愁得好几晚没睡好。

江云康对此早有准备,“百姓们现在信不信我们,都不重要。只要他们愿意去修路就好,招工不来,无非是怕我们给不出工钱。但如果我们拿着钱去招工,便会有人来了。只要给他们看到钱,他们可不管我们产什么盐,只要有钱拿就行。”

“但是我们没钱啊。”白轻舟苦笑道。

江云康从床底下拖出杉木箱子,打开后拿出一叠银票,“这些都是我娘子偷偷藏给我的银票,待会拿去换成银子和铜钱,用这些钱先垫上。等曾鹏飞带回银票,我再收回来。”

白轻舟看着江云康拿出来的一大把银票,瞪大双眼,“好家伙,我竟然看不出,三郎你竟然如此富有!”

“嘘,小声一些,可不能让别人知道。”江云康是信任白轻舟,才给白轻舟知道,“也不是我有钱,这都是我娘子的钱。不是我娘子,我也没那么多钱。”

说到自己娘子有钱时,江云康颇为自豪。

白轻舟这才想到江云康的娘子出身商贾,便不奇怪江云康手中有钱。

“三郎放心,钱的事,我肯定不往外说。”白轻舟保证道。

江云康拿了钱出来,白轻舟马上带着人去兑换成碎银子和铜钱。

他们一次兑了那么多银子,自然也传到钱家等人的耳里。

钱明远病过一场,身体不如从前,前几日又收到京城的来信,让他近来焦虑到失眠,都在想着怎么抓江云康他们的把柄。

“你亲眼看到的?”钱明远躺在躺椅上,手中捏着佛珠,不太确信地看着钱掌柜。

“回大爷,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钱掌柜道,“等白轻舟走后,,我还让人去打听,足足换了两万两银子呢。也不知道他们拿那么多银子,要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必然是弄盐井的事。”

钱明远想都没想,就能猜到,“白轻舟上折子给皇上,说往后就靠西山的盐税振兴新余,真是笑话,他们也不想想,以前多少官员折在那些盐井里。既然上了折子,总要开始动工。”

说到这里,钱明远坏坏地哈哈笑了几声,“这些日子,新余里的流言传得够多了,就算他们有钱,怕是也没几个人愿意冒险去西山干活。”

“大爷说得是,不少人都说江云康太年轻,可能顶不住事。”钱掌柜笑道,“等白轻舟上折子的事再传出去,百姓们更不信他们了。”

“你明天带几个人,去他们招工那里看看,给这两位自大的人添点堵吧。”钱明远很确信江云康和白轻舟做不出功绩来,他缓缓闭上眼睛,连日来的失眠,在这会得以缓解。

同样关注这个事的,还有齐家和罗家。

齐思孝听说白轻舟去换了银子,便马不停蹄地回家。

之前白轻舟也找过他们,但齐家婉拒了。因为他们也看好西山的盐井。

齐越听完齐思孝说的,拿账本的手不由捏紧,“之前还觉得那位江大人是个有才干的,盐井这事,我怎么看着不太靠谱?”

“不是看着,就是不靠谱。”齐思孝长声叹气,“远想着他是个有能耐的,讨好着总没错,现在看来,新余的官员,用不了多久就要换人。”

齐思孝很不看好西山的盐井,如果那是能挣钱的地方,新余那么多商人在,没有人会放着有肉不吃。

齐越眉头紧皱,他也没想到江云康和白轻舟会有此举,但他到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4/18页)

年长,安抚儿子道,“你先别急,咱们先看看,可别像上次一样,差点打了自己的脸。咱们先观望着,总不会出错。”

“也只能这样了。”齐思孝叹气道。

第二天的招工,一开始如江云康和白轻舟料想的一样,并不顺利。

但等白轻舟拿了钱出来,马上便有人报名。

百姓们之前得过江云康和白轻舟的好处,这下看又有钱挣,有些心地好一点的,便会劝上两句,说西山的盐井不值钱,那里产的盐,实在太差,卖不上价格。

对于百姓们的劝诫,江云康都是笑着说谢谢。

大家伙看江云康还是决定要修路弄盐井,没过多久,便有人在江云康听不到的地方传话。

“原想着这个江大人是个好的,但现在看来,到底太年轻。”

“我也觉得,他们这般费力修路,到最后一无所获,怕是要被皇上责罚哦。”

“他们被罚也是活该。”这时有气性大一点的出来道,“你们想想啊,如果西山的盐卖不出去,咱们新余怎么办?我可是听说了,白大人和皇上保证,说往后要用盐税重建新余。但你们想想,就西山那些盐,能收来多少盐税?”

……

新余城区还有大半地方要修缮,城外的农田也被毁坏不少,全都要花钱。

大家听到白轻舟不要国库的钱,不识字的人还不懂什么事,有几个读过书的,立马哭着说完蛋。

有一个人哭,便有其他人问为什么。

消息越传越多人知道,本来好些人报名要修路,可到了下午,就有人来取消。

没过多久,便由几个秀才为首,来问江云康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两位大人,我们相信你们也想干出点功绩,可是你们此番上折子,是不是太拿新余的民生当儿戏了?”一个中年秀才,站在人群中间,最先开口。

白轻舟眉头紧皱,但还是尽力安抚。“我们会这么做,自然有我们的原因。之前粮食的事,我们不也是帮着解决了吗?”

他扫了眼大家,目光最后落在说话的严秀才身上。

“就是因为粮食的事,我们才对你们有信任。但西山的盐井,全新余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产盐苦涩难吃。得是实在穷得的人,才会买西山的盐吃,根本卖不上好价格。”严秀才又道,“这是大家伙都知道的事,你们却如此儿戏,让我们如何再信任你们?”

“对啊,太儿戏了吧!”人群里有人附和道。

“就是,你们这样,是不想看我们活了了吧?”

“就是这样,他们当官的,根本就不懂我们的苦!”

……

你一言,我一句,人群立马沸腾起来。

眼看着大家伙要吵起来,江云康忙拍手喊安静。

他扯着嗓子道,“大家先听我说两句。”

喊了好几声,百姓们才看向他。

“我们敢这么做,自然有我们的把握。”江云康冲着人群大声喊道,“盐井的事,还请大家给我们一些时间,别听了有心人挑拨的话。我和白大人到了新余,肯定是想把新余建好。”

大声说话太费嗓子,江云康停下休息片刻,又道,“你们想想,如果我们没办好这个差事,皇上必定会问罪,到时候贬官还是砍头,都有可能。我们不会拿着自己的性命来冒险,就请大家多等一段时间,等路修好后,必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如果现在就把细盐拿出来,百姓们自然会信他们,但也会引起各种抢夺。

而且钱家等人都盯着他们,只有他们现在都看不上他和白轻舟,才不会太多阻拦。

等路修好之后,再派官兵去镇守西山,到时候谁也别想从西山偷盐。

百姓们听江云康这么说,开始左顾右盼,大多数人心里都没个主意。因为江云康说得也对,新余要是没建好,江云康和白轻舟都难逃责任。

江云康看人群彻底安静下来,再接再厉,“若是还有人不相信我们,也可以来取消报名。不过取消后的人,便不能再报名。”

“大家想想,既然我们有工钱给,你们只要干活就好,何苦担心后面的事。现在离秋收还有好几个月,之前很多人家都被北狄人洗劫一空,若是坐吃山空,还能撑到秋收吗?”

“江大人说得对啊。”人群里,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接着边上的人都开始点头讨论。

慢慢的,大家的态度开始转变。

白轻舟也出声安抚,“大家放心,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绝对不会饿到大家。”

花了好大的力气,江云康和白轻舟才安抚好百姓们,才没引起骚乱。

虽然大家还对他们心存疑虑,但都愿意给他们时间。

当天回府衙时,江云康的嗓子沙哑得再说不出话来,回去炖了梨干喝,才舒服一些。

之后两天,招工差不多结束,白轻舟便带着工人去西山,着手开始修路。

修路要开山打石,还要拉土填埋,全都是力气活。西山离新余又有段距离,工人们干活累一天,根本走不回新余,白轻舟便带人在山脚下安营扎寨。

在白轻舟带着人干得如火如荼时,曾鹏飞再次来到新余,并带来了好消息。

他一路快马加鞭而来,坐下后,还在大口喘气,喝了一盏茶,润润嗓子后,确认屋里没有其他人,再兴奋地看着江云康道,“王爷说从没见过那么好的细盐,南阳王府愿意以市面上三倍的价格进购,有多少要多少!”

第109章

盐税本就是一国之重,光是普通的盐税,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若是三倍价格,新余就会很富有。

“行,那咱们就这样说好了。”江云康笑着道。

提炼细盐的过程并不复杂,时间久了,总有人能偷学会。

江云康要做的,就是抢先挣一笔钱,先把新余细盐的名声给打出去。日后就算有地方也产细盐,新余也能继续产出。

和曾鹏飞约定好之后,江云康就进山去提炼细盐了。

现在路还没修好,不能往外大量运盐。

不过因为量不是特别大,也正好能遮掩一二。

不管是修路,还是制盐,都是比较耗费时间的事。

从二月的县试开始,到四月的府试结束,西山下的路才才刚修好五分之一。最开始是前期搭木屋等耗费时间,往后便能快一些。

在这期间,江云康也收到林氏家书,除了一些日常的家世,便是江云成没能过县试。

读书这事也讲究天分,江云成属于要非常努力,才能有点成绩的那一类。

离家大半年,江云康已经不懂六弟读书如何。不过有大哥在盯着,至少不会出大错。

说到大哥,他又升官了。这对江云康来说,是件好消息。大哥越厉害,他也越有脸面。

随着天气慢慢变热,江云康的制盐小作坊,没有他也能稳步进行,他便回到新余城里,只留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5/18页)

几个亲信监督制盐。

过去两个多月,每半个月,他就派人往南阳送一次盐,如今到手的钱快能填补他拿出去的两万两银子了。

府衙的公堂,也开始铺地基石,重建的木材,也从西山运来了。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发展。

到了五月,降雨变多了后,重建府衙的工期又慢了下来。

白轻舟还是带着人在修路,江云康则是走访农田,还有管理城中房屋的修缮。

连着下了五日的大雨后,天才放晴。

屋檐山河的积水“滴答,滴答”往下落,江云康刚从屋里出来,就被砸了一脸的水,忙往外跑了两步,站到平地后,催道,“书砚你快一些,我们得出门去了。”

好不容易天晴,江云康打算去临行关看看。

听徐放送来的信说,从开春后,城里出现好些北狄的细作。

他这次过去,正好送点粮过去。

将士们在前线打战,得吃饱点才行。

卖盐后得了银子,江云康让人购了一批粮食,今日送去临兴关。

前段时间,临兴关又招兵了。

人多了,吃的粮食便也要多。

当江云康带着十车辆从新余出发,城里的百姓们都有看到。

如今家中有人在西山干活的,都不缺吃的,故而大家看到江云康去送粮,都很高兴。

但也有不高兴的。

钱明远就没想到,江云康还能拿出十车粮来。

只是钱明远的不高兴,江云康听不到。

不过江云康早就料想过,别人看他还能拿出十车粮时,肯定会惊讶。毕竟在大家看来,白轻舟带人修路,已经很花费钱财,现在还有粮拿出来。

这钱从哪里来?

钱的问题,江云康知道瞒不住多久,毕竟每个月派人去南阳两次,若是有点本事的人,都能查到为什么。

带着十车粮食到临行关,就连守关的将军贺之洲都特意出来迎接。

贺之洲年过四十,留着络腮胡,看着孔武有力。

隔着很远的距离,他就大喊一声,“江通判!”

江云康骑马招手,等到城门口,才下马和贺之洲问安,“贺将军,粮食我都送来了,你派人去点点。”

贺之洲看到十车粮食,两眼放光。

以前得连上好几封折子,京城才会送粮来。

现在是,江云康主动问要不要粮。

贺之洲看江云康的眼神,就像看财神爷一样。

“三郎,你也别喊我将军,我也不喊你通判,我就和徐放他们一样,也喊你三郎。”贺之洲兴奋地拉着江云康进城,“从今日起,你就是我们临兴关的财神爷。谁要是敢惹你不痛快,就是和我们三万守关将士做对!”

经过城门时,贺之洲让人快去拿他珍藏的好酒,今日中午他要和江云康喝个痛快。

徐放跟在江云康边上,想到军中能多十车粮,心里也高兴,和贺之洲夸道,“我们三郎本事最多,将军可要抓紧他,指不定他以后还能给我们更多惊喜。”

“当然要好好招待。”贺之洲哈哈笑道。

江云康被贺之洲的热情,弄得都有些不好意思。

他只是算着到了五月,临兴关可能会缺粮,而北狄又虎视眈眈,怕再出什么事,才想着送些粮来。

临兴关在新余城的北边,是北狄进攻的第一个关卡。

只有守住临兴关,后面的新余等城,才能安心睡觉。

几个人一起往军营走去,贺之洲是个能喝的,坐下后,就拉着江云康喝酒。

不过江云康还要回去,便不敢多喝。

贺之洲陪着江云康用完饭,又被军营里的人叫走,等他走后,江云康和徐放能说的话便更多一些。

“听说白大人给皇上递折子后,我和木疆还为你操心许久,生怕你们没想清楚。”徐放带着江云康往他自己的屋子走,“不过今日你能送这些粮食来,我就知道,你们没问题了。”

虽然还不知道江云康做了什么,但徐放已经可以放心,不必替江云康担心了。

“现在大问题没有。”江云康道,“只要西山的路都修好,往后的事情便容易一些。”

徐放点头说是,“你好好干,往后我们这些军营的人,都得靠你了。”

来到军营后,徐放彻底感受到世俗的看不上,他心里窝着火,就想快点出口气。但纯靠他们这些武夫,又在朝中说不上话。

“对了,有个事,我得和你说一下。”徐放左右看了眼,给书砚使了个眼色,示意书砚去守着门,再小声道,“京城里怕是要乱起来了,我母亲让我把娘子接到南阳去,她是希望我们夫妻能时常见面,也躲开京城的是非。”

“不过南阳到底还有些距离,我是想着,既然你在新余,就把她安置在新余。这样我也能放心一些。”

“乱?”江云康想到了之前木须先生的信。

他离开京城有些日子,只知道三王夺嫡越演越烈,但没想到会严重到,会让长公主安排儿媳来找徐放。

“是的。”

徐放压着嗓子难受,干脆搬了凳子挨着江云康坐,“我母亲时常出入宫里,她说过了年后,皇上的身体大不如前。而恭王越发嚣张,已经几次当众顶撞太子,二人的关系就差点个火了。”

若是皇上驾崩后,恭王再上位,那是篡位,以后要留骂名的。

但皇上在世时就废了太子,恭王之后的上位也就名正言顺。

恭王处处针对太子,也是怕皇上死太快,不然日后更难上位。

“那贤王呢?”江云康又问。

在他看来,贤王属于闷声干大事的,这会没听人说贤王,但不代表贤王就老实。

“贤王应该是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直没听说他有什么动作,但肯定没歇了这份心。”徐放自小跟着母亲出入宫闱,皇家亲情淡薄,就算贤王那些是他舅舅,他打小也不喜欢他们。

他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参与夺嫡的意思,一直避开三王,但现在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不得不做另一手准备。

“我和你说这个,是想着,等我娘子来新余时,你要不要也把嫂嫂和安儿接来?”徐放提议道,“白大人给皇上上了折子,未来三年里,你都要待在新余。既然如此,还不如把嫂嫂他们接来。人在你身边,你也安心一些,是不?”

“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江云康道,“但我是想着等府衙修缮得差不多,在派书砚去接人。”

“别等了,今日你回去,就让书砚带上书信去京城吧。”徐放催道,“到时候让他们结伴而来,只要妻儿在身边,你做事也能少了顾忌。”

徐放知道江云康和承安侯府其他人关系不好,只要林氏和安儿到新余,江云康便能没最大顾虑。不然若是恭王还是太子,谁要动点心思,林家和承安侯府根本护不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6/18页)

林氏母子。

听徐放那么说,江云康知道事态肯定不容乐观。

回到新余后,江云康立马开始写信。

他交代书砚,“你回京城后,把信交给三奶奶后,再去找大哥。让大哥去帮三奶奶说,有大哥出面,父亲和母亲便不会多说什么。”

“三爷,真要那么急吗?”书砚皱眉问。

“我也不想那么急,但徐放特意和我说了那些话,他母亲是长公主,肯定知道一些事。去吧,现在就去准备回京城的东西,明儿天亮就出发。”江云康道。

平常没有大事,林氏又不爱出门,不会有什么事。但他在新余为官,已经打压了钱家好几次,若是恭王借此给林氏施压,确实没人能护着林氏和安儿。

承安侯和嫡母是不在意三房,林家则是没能力和恭王对抗。就算徐国公府会帮忙,那也不如把人安顿在身边的好。

好在新余这里慢慢变好,不然江云康还真发愁。

次日一早,江云康亲自送书砚出府衙。

等看不到书砚后,再回府衙去。

如今春耕已结束,只能田里的稻谷秋收。

但种田也有种田的技术,有些地方缺水,有些地方又容易积水。

江云康画了图纸,让人按着比例去订做一些木板,他要试着做些水车。

经过几次的修改,江云康总算凭着记忆做出水车,这对缺水地方的农田,能有极大的改善。

在书砚离开后,江云康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怕自己停下来就想太多。

但是没过多久,盐井处传来消息,说一些半成品,被人偷了。

白轻舟就带着人在西山修路,现在盐却能被人偷走,江云康当即去了西山。

等他到盐井时,就看到白轻舟在骂人。

“你们夜里是睡成猪吗?”

白轻舟嗓音嘶哑,眉头紧皱地来回转,“那么多人守在这里,还有狗在,这都能让人偷走?”

白轻舟越说越气,虽然被偷走的是半成品,但也比外边卖的盐要好许多。现在被偷走后,外边的人肯定知道他们产了更好的盐。

“白大哥。”江云康出声喊了一句,等白轻舟回头后,再道,“你先别骂他们,能来这里偷盐,肯定多次踩点,找准了时机。再怎么骂都没用,得想法子查到是谁偷的才行。”

“哎,你说得对,是我太生气了。”白轻舟看到江云康来了,才有种能安心一些的感觉,“三郎你来看看,他们一共偷走两袋半成品盐,前段时间下了雨,泥土松软,这里留了几个脚印。”

第110章

江云康跟着走进草丛中,看到不甚清晰的脚印,眉头皱得更紧了。

盗盐的人,先是毒死看守的两条狗,再进入屋里。没有拿走全部盐,而是从中随便抽了两袋。

江云康叫来那晚守夜的人,见对方瑟瑟发抖,没好气问,“那晚你在干嘛?”

库房每晚都有安排人守夜,留了人守夜,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但还是被人偷了,这就让人生气了。

李二唇角发抖,之前已经被管事的问过一回,现在看到向来好说话的江大人板着脸,吓得快要哭出来,“回……回大人,那日大山下的夹子抓到一只山鸡,小的多喝了两杯,便……”

噗通一声,李二给江云康跪下,“大人,小的真不是故意的。原想着一直都平安无事,便不会有什么事,才多喝两杯。”

喝酒误事,江云康听明白了。

到底是他太信任手下的人,应该是不是鞭策一二。

现下出了这种事,江云康心里憋了一团火,凶道,“够了,有什么好哭的!犯了事就认罚,难不成你以为能免过责罚?”

李二摇头说不敢,江云康已经没心思听李二说那些求饶的话,让人去找几根蜡烛来。

把蜡烛全部融化,再倒进地上的几个脚印中,最后便能雕刻出一个大概的轮廓。

古代的普通布鞋,都是差不多的样子,只有一些大户人家,才会给小厮丫鬟分特定的鞋。按着鞋印找人,有点大海捞针,但只能说是一个线索。

同时,江云康又让白轻舟带人去树林里找踪迹,等鞋印模型弄好后,再带着两条狗的尸体往新余赶。

江云康把制盐坊里其他的细盐,全都带回新余,在对方还没造势之前,先让人把细盐拿去盐店售卖。

既然已经被发现了,也就藏不住了,只好趁着这个时间,先把盐拿出来。

并且当天,江云康又派了一队人,压着精挑细选的一部分细盐,送去京城当贡品。

本来是想偷着多挣一点钱,但被有心人给搅乱了计划,只好提前亮出底牌。

当盐店开始卖细盐时,江云康并没有让人去宣传,并特别交代了,得有人问,才把细盐拿出来。不管是谁问,都当场记下,再派人去暗中调查。

事情会变得这么复杂,江云康心里烦躁得很,连续好几日都没睡好。

直到一日,他派出去的人,查到了钱家的人突然去南阳买了不少细盐,证实了江云康心中的猜测。

没有监控,又没有验指纹和dna那些东西,江云康没能掌握钱家偷盐的直接证据。

不过钱家是新余里第一家去南阳买盐的人,以钱家之前的态度来说,八九不离十是钱家派人偷盐。

新余的钱家,和京城的钱家,都是一个钱字。

有了钱家这个方向后,江云康反而松了一口气。

白轻舟是气得牙痒痒,知道是钱家干的,却又不能去抓人,私下里,连着和江云康骂了两日。

这天,江云康算着送贡盐的队伍,差不多到京城了,听到白轻舟又在骂人,才把白轻舟给叫到屋里。

“白大哥喝口茶。”江云康微笑道。

“三郎,我怎么看你一点也不急呢?”白轻舟急得嘴里都长泡了。

江云康答非所问,“我算了算日子,送贡盐的队伍,应该到京城了。”

“这又如何?”白轻舟问。

“送贡盐去京城时,我还派人快马加鞭给皇上送了折子,并且特意交代路上不能停,应该会比钱明远的信快一点到京城。”江云康道。

“钱家?”白轻舟眉头紧皱,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钱家偷了盐,自然要做点什么。但钱明远没在新余闹事,必定是有更大的主意!”

“对。”江云康点头说是,“我们制出了细盐,却没有第一时间上贡给皇上,钱家拿捏的就是这件事。他们把偷来的盐和从南阳买来的,一块送去京城,再找人去皇上跟前说我们眼中没有皇上,皇上一生气,我们两个都要被治罪。”

有了好东西,应该第一时间孝敬给皇上,江云康和白轻舟则是先想着挣钱,确实是个把柄。

“所以我也上了一封折子。”江云康庆幸自己做事喜欢留一手以防万一,“咱们给南阳王卖完的时间并不久,我在折子里写,虽然几个月前就制出细盐,但没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7/18页)

第一时间就上贡,是怕会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后,确认没问题了,才敢让人送去京城。”

而江云康没有马上和白轻舟说明,就是做戏要做足,让钱明远知道他们急上眉头,这样才会安心。

给皇上进献的东西,特别是入嘴的食物,确实要一再检验。

而钱明远的信,和江云康的折子,比的就是一个先机,看谁先送到皇上那里。

好在京城的钱家也要等钱明远送的细盐到,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后,才敢去弹劾江云康和白轻舟,便给江云康抢了个先。

皇上前两日便收到江云康的折子,不过并没有在意江云康写的内容,新余产的盐,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故而皇上没当一回事,看过后就把折子丢一旁。

直到钱明鹤的弟弟带着新余来的细盐到了皇上跟前,皇上才又想到这个事。

听到钱家人说江云康和白轻舟欺上瞒下,皇上年纪大了忘性大,一时间还没想到前两日收到的折子,还是身边的内侍提了个醒,才突然想到。

这么一来,皇上看钱家人就不爽了,人江云康明明有想着上贡,钱家却说江云康和白轻舟是黑心的。加上这些日子,恭王的手下不断生事情皇上当场骂了钱家人,便晕厥了过去。

皇上一晕,便给于家和太子找到了机会,找了几个罪名直接安到钱家人头上,又暗讽钱家这是得了恭王的旨意,要谋害贤臣。

又有聪明一点的,问钱家为何知道细盐的事,连京城里都没有,钱家却能弄到细盐。

一时间,钱家和恭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砸了个大窟窿出来,被太子的人咬死不放。

而林氏,就在这个最乱的时候,和张明英一起出发去新余。

虽说接到江云康的信有几日,但不是说走就能走,得去请示嫡母和承安侯,还得收拾东西。

她这一走,京城的产业便管不到了,临仙阁和绸缎庄只好让娘家帮着打理,每年拿分红就是。

还有其他衣衫行囊,也要收拾一些。

除了收拾行囊,还有顺顺的问题。

从大哥和胡家定亲后,胡家姑娘就经常上门和大哥的三个孩子玩,顺顺和胡家姑娘慢慢熟悉,却还是粘着安儿。

原本是想着等大哥成亲后,再让顺顺回大房去,但现在林氏要走,只能提前和顺顺分开。

带了那么久的孩子,林氏也是有些不舍,但不舍归不舍,夫君都来信让她去新余,必定是有夫君的道理。

好在顺顺还有两个姐姐,因为大姐儿总怕林氏抢了弟弟,故而时常过来探望顺顺,和顺顺感情倒是不错,便让顺顺先和两个姐姐住。

林氏这边有那么多事要准备,张月英也是一样。

张侍郎不舍女儿去新余吃苦,但又知道京城里形势严峻,只好让张夫人帮着收拾行囊。

不过长公主说,此事不宜高调,不用带太多东西,终有一日要回京城,带来带去也麻烦。

等两家人都准备好,便到了这个时候。

林氏有自个的马车,她和张月英说来往也常来往,但或许是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养不同,很多意见不能说到一处去,便各自乘马车去新余。

这边林氏出发了,也同时派人去给江云康送信。

等江云康收到信时,已是半个月后。

和林氏的家书一起到的,还有皇上的旨意。

京城的钱家为了自保,只能推出钱明远来挡事。

白轻舟收到旨意后,当即带人去钱家抓人。

钱明远偷盗官盐,污蔑官员,每一条都是重罪,在白轻舟到钱家的时候,钱明远还在妾室的怀里调笑。

“白大人,你们这是做什么?”钱明远错愕地看着白轻舟等人,急忙忙穿上外衣,从软榻上下来,“你们这是私闯民宅,知道吗?”

“钱明远,你就别乱叫了,你偷盗官盐,还污蔑本官和江大人,这些罪名,京城的钱家全都招了。”白轻舟说到这个,唇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

来新余那么久,最头疼的就是这个钱明远,少了钱明远这个刺头,剩下的人总会老实一点。

钱明远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不是,怎么可能?你们肯定搞错了,不可能这样!”

明明是堂哥他们要他这么做,他好不容易收集了证据,现在却成他的不是?

钱明远还想大喊,但已经被两个衙役给按住,用麻绳捆住压走。

而白轻舟继续带着人轻点钱家的家产,虽说是钱明远犯事,但有人又给皇上列举了一些钱家的奸商嘴脸,比如之前的粮食涨价,光是这一件事,就让皇上勃然大怒,要白轻舟抄了钱家的家产。

商人的社会地位本就低,皇上要抄就抄,新余百姓也纷纷叫好,大家伙可都记得钱家带头涨粮价的事。

钱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皇上虽没有要其他钱家人性命,但没了家财护身,在新余又不得民心,好些人往外逃了去。

钱明远被关到府衙的牢里,哭喊了两日,都没人搭理他,每日只有送饭的人。

直到白轻舟抄家结束,江云康才去牢里看钱明远。

之前的大牢被毁坏,现在的就是几个简易的木头房子,最近天气热,江云康到的时候,钱明远恹得像只瘟鸡,脸色苍白又无力。

江云康搬了张凳子坐在大牢外,让人给钱明远端来一碗干净的水。

这个时候的钱明远,也顾不上有毒没毒,爬过去一口喝完。

等嗓子舒服一点,便恶狠狠地等着江云康,扯着嗓子道,“江云康,你这个歹毒小人,如今我都成这样了,你还来做什么?”

“来看你笑话呗。”江云康不加掩饰地嘲讽道,“不然还能来干嘛?”

“你!”

钱明远两手紧紧抓住木栏,“你莫要太嚣张!我要上京城告御状,你们以官压民,不得好死!”

“钱明远,嚣张的人是你吧。”

江云康看钱明远愤怒,心里还蛮爽快,他和白轻舟一样,刚到新余时压着火气干活,现在看钱明远这样,也不知道是哪个好人帮忙在皇上跟前添了几把火,“如果不是你处处做对,我又何至于将计就计?”

“你不去偷官盐,我也拿不到你的错处。况且这次的事,还有其他人在落井下石,你自己得罪了什么,你心里应该清楚。”

江云康确实不知道是谁和皇上说钱家涨粮价等事,新余和京城隔了大半个月的脚程,古代又没有手机,消息闭塞只能靠书信。

一时半会,江云康还不得而知。

不过钱明远落败是事实,钱家注定要退出新余。

钱明远咬破嘴唇,眼眶猩红,到了这会,他也能明白大部分,主家是拿他出来顶事,不会再救他了。

想到这里,钱明远的眼泪从眼角滑落,但还是忍住没有抽泣。

“钱明远,我问你,之前北狄人破城,为何沿途街道都被损毁,只有你们钱家的广汇钱庄没有事?”江云康并不是吃饱没事来看热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00-110(第18/18页)

刚才的话只是气钱明远,这会的问话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但他刚说完,钱明远立马背过身子,好像很害怕一样,不肯看他。

江云康早就料到钱明远会有这个反应,起身走到钱明远身后,居高临下地看着钱明远乱糟糟的头顶道,“你是注定要死,但你有妻儿,有老父。钱家没了那万贯家财,可没人能护得住他们。”

“若是你识趣一点,把我想知道的都说了,我可以帮你把他们安排走。”

“你乱说什么,这能有什么事?”

钱明远大声道,“他们抢了钱庄的钱,这才放过钱庄。”

“若是如此,你在怕什么?”江云康一直在想这个事,若是钱家人和北狄有所勾结,真要让恭王上位,新余城还是不是历朝的,那可就不知道了。

既然江云康在朝为官,便希望上位的至少能明事理一些。

没有明君,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就是拼了命,也守不住这剩下的半壁江山。

“我没有怕,我才没有怕。”钱明远嘴上说着不怕,却往角落爬去,“江云康你个卑鄙小人,若是你敢动我家人,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钱明远开始咒骂,江云康听得皱眉。

见钱明远不肯多说,便知道问不出什么。

江云康转身离开大牢,钱明远的结局,已经是注定的死路一条,就是这钱家背后的事,还需要用时间去查。

查钱家的事,并不是江云康最重要的事。

从钱家被抄,到钱明远砍头,前后还没有十日。

而钱家的那些家产,全部都充公。钱家在新余经营多年,白轻舟带人抄出来的家财,用了好几本册子才记录完。

这些钱大部分都送去京城,以充国库。不过钱家留下来的土地和宅院,便都是新余府衙的了。

钱家宅院不亚于承安侯府,陈设还更奢靡一些。

江云康和白轻舟都是要干实事的,也没个厉害靠山,谁也不敢去住钱府,便让人把钱家宅院隔开,分开出售,得来的钱财再充公。

等这些事都办得差不多时,江云康见到了林氏的陪嫁小厮。

小厮说林氏的队伍再有两三日便会到新余,让他先来新余报个信。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