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 / 2)

白轻舟摇头叹息的同时,又忍不住大笑,他内心抑制不住地狂喜,仿佛看到自己站在余江对面的情景。

传统的炸药,太容易出问题,江云康再三改进后,才有了现在的火炮。

现在,江云康就很庆幸上辈子爱看书,别人熬夜玩手机、谈恋爱、打游戏,他的课余时间就是泡图书馆。不管什么样的书,他都能耐心地去看,才能储备那么多知识。

木须回神后,看看白轻舟,又看看江云康,不可思议道,“三郎竟然懂这个?”

“我也是无意中认识一些西洋人。”江云康不敢说太多,怕被怀疑,“这个事,咱们得对外保密,千万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火炮在咱们手中,就是防守利器,但如果到了北狄人手里,那就完蛋了。”

白轻舟在一旁连连点头,“三郎说得对,绝对不能外传。三郎真是年轻有为,可惜你已经成亲,不然我一定要把女儿嫁给你!”

因为研制火炮花费太多时间,江云康没有时间再去庐城附近,他们得启程回京城。

临走的时候,白轻舟再三挽留江云康,希望江云康能留在庐城,不过还是没留住。

“三郎博学多才,往后必定成大器。”白轻舟见时辰不早,最后道,“京城里都是一些勾心斗角的人,三郎若是哪天不喜欢京城,随时可以来找我。”

“多谢白大人厚爱,我们有缘再见。”江云康挺喜欢白轻舟性格,历朝能有白轻舟这样性格地官员,实属难得。

出门一趟,能与白轻舟结识,算是不虚此行。

从庐城出发,经过允县后,又到了孟州。

孟州离京城便比较近了,江云康打算在孟州休息一日,毕竟木须年纪大了,经不住连日的赶路。

不过还没进城,江云康就看到孟州外的流民比允县还要多。

马车刚停下,江云康就看到一群小孩被麻绳捆住手脚,围坐在一起等人挑拣。

其中一个小孩,江云康一眼就认出来,指着和林源确认道,“林源,那个小孩是不是我们之前在允县附近遇到的?”

第96章

“对,是木木!”

林源也凑到木窗,“他娘说过,因为算命的说他命里缺木,所以小名叫木木。不是投亲去了,怎么被人牙子拿来卖?难道是他娘卖了他?”

“不可能啊,我们给的饼,他娘都不舍得吃。”看到人牙子手里拿着鞭子,让几个小孩站起来走,林源立马冲下马车。

“先生,您在马车里等我们一会。”江云康也跟着下了马车。

他和林源刚走近,木木就看到他们,只是愣住一会,就被人牙子抽了一鞭子,胳膊立马红出一条杠。

小孩逃难后本就瘦弱,挨了一鞭子,当即摔坐在地上,疼得直抽抽。

“他娘的,谁让他坐了?”人牙子抬手又要打,但被林源抓住手,“干什么?你找死啊?”

“我还要问你干什么?”林源脸色铁青,他虽不如人牙子强壮,却死死拽住人牙子的手。

江云康上前,拉住林源的胳膊,指着木木人牙子问,“这个小孩多少钱?”

听到有人问价,人牙子立马换了笑脸,上下打量了江云康两眼,竖起两根手指,“二两银子,不二价!”

江云康掏钱给了人牙子,再去解开木木手上的麻绳,抱着木木往马车走。

林源不解地追上去,“姐夫,你干嘛给他钱?我看他就不正规,那些小孩,八成都是他拐来的!”

“你没发现有多少人盯着我们吗?”江云康压着嗓子沉声道,“就那个人牙子,你刚拉住他的手,四周的十几个人牙子都看了过来。你是能一打十?还是我能一打十?”

说到这里,江云康已经上了马车,拿出膏药给木木涂,“木木忍一下,这会是有点疼,等你缓过来后,再和我们说怎么回事。”

木木上了马车后就紧紧蜷缩着身子,等马车进城后,才跪下要给江云康他们磕头。

马车里空间不大,江云康只能躬着身子扶住木木,“你缓过来就和我们说说,到底怎么了?”

林源在边上追问,“对啊,之前不是给了你们银子,让你们投亲去,你娘呢?”

“我……我娘她……被打死了。”说到娘亲,木木又哭得上气不接下去,过了好一会儿,才继续道,“和恩人们离开后,我和娘亲就去找表叔,可表叔一家已经搬走,不知道去了哪里。”

他抬手擦了擦眼泪,喝了口水,继续道,“我娘打算用恩人给的银子租个小院,干点浆洗的活,却被人骗了银子,还被活活打死。后来我又被转手卖给人牙子,那些人牙子和骗子互相都认识。恩人,我要去报官!让他们杀人偿命!”

木木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眼神怨恨。

“报官?”江云康的目光转向木须,听到林源说安排好客栈,木须说进客栈再说。

到客栈的房间后,江云康让店小二要了一桶水。

帮木木脱下破旧的衣衫,看到木木身上数道伤痕,还有各种淤青。江云康他们都沉默了。

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跟着母亲流离失所,本就受尽磨难。现在不仅失去母亲,还被人虐待至此。

谁看了,都要骂一句人牙子和骗子不得好死!

木须收回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90-100(第10/17页)

光,问江云康和林源,“你们可知道,孟州太守是谁?”

江云康摇头说不知,林源也不清楚。

“是钱明鹤,他是恭王妃的兄长。”木须道,“方才我们进城前,看到那么多的人牙子,很多明显都不合规制,可官兵们却视而不见。你们难道看不懂这里头的门道?”

江云康一点就透,“学生明白了,那些人,很可能是得到了钱明鹤的庇佑,才敢那么大胆。即使去报官,也无济于事。”

木须点头说是,“钱明鹤这种人,就是朝廷的败类。凭我们的三两句话,奈何不了钱明鹤,但他是恭王的人,那就有很明显的敌人。”

借刀杀人,木须现在就在教江云康这个。若是以前,木须还年轻一些,可能现在就带着他们冲去府衙,义愤填膺地要帮木木讨公道。但现在年岁大了,又看到钟庆的辞官,对朝廷也就多了些寒心。

江云康明白了,恭王的人,自然要让贤王和太子去对付。

“只是,咱们不好给贤王和太子传话啊?”江云康皱眉道。

自个去传,那就是示好的意思。

“这个我有法子。”木须看着木木陷入沉思。

他们不是要帮着贤王和太子对付恭王,而是孟州城外还有那么多小孩,若是离开不管,午夜梦回时,谁也睡不安心。

等木木洗完澡,江云康帮木木上了药膏,“方才你也听了,孟州的太守是恭王的妻兄。这个事,我们会帮你放在心上,不过这个过程可能要花点时间。你家中可还有其他亲戚?若是有,我派人送你去投亲,日后有了消息,会写信给你。”

木木不大的拳头握得紧紧的,豆大的泪珠滚滚落下,啪嗒啪嗒地砸向地板。

他摇了摇头,说没有,“若是有,我和娘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去找表叔。大部分亲戚都住新余,大部分都死在北狄人的刀下。”

说到北狄,木木狠狠地捶向椅子的扶手。北狄人让他没了家,若不是新余被攻破,他也不用投亲。

没有亲人,那便不太好办。

江云康看着木木还稚嫩的脸,这个年纪在古代,也干不了什么事。

在江云康思索如何安排木木时,木木突然给江云康跪下。

“恩人,您带上我吧。我会帮您洗衣打扫,跑腿什么的活都可以做,您带上我,以后我一定报答您的恩情。”说着,木木给江云康磕头。

带上木木回承安侯府并不难,只是带回去能做什么呢?

跑腿小厮?

贴身侍卫?

怎么看,江云康都觉得木木年纪太小。况且,承安侯府并不是个最好的去处。毕竟承安侯府人多口杂,还要盘问出身,怕日后会有麻烦。

“你在这里先休息一会,我去找找先生。木府比我府上,更适合你。”江云康道。

他去找了木须,木须倒是没有意见,家里多养个小孩,帮着干点杂事都行,多个人吃饭而已。

“正好他小名叫木木,就算是我远房亲戚,别人也不会多问。”木须看着江云康道。

收留木木只是一句话的事,现在让木须比较忧心的,是新余的战事。虽说后来又打赢了,但又不知道死伤如何,木疆有没有受伤。

带着对木疆的担心,还有对木木遭遇的气愤,一行人回到了京城。

江云康刚回到承安侯府,先去给承安侯和孟氏请安,再回三房。

等见到林氏,看林氏气色还不错,便先问有没有新余的来信。

“听二姐说,二姐夫还没来信。”说到这个,林氏就忍不住叹气,“新余败了又胜,听说军士加城里的百姓,死了有三万多人。”

“三万多人啊,近两年,这还是最惨烈的一次,光是听到这个,我就害怕。希望二姐夫和徐世子能没事,我都不敢多想,想到就害怕。”

林氏这段日子时常去看望江芸,在江芸面前,她都不敢说太多。

江云康也是满脸愁容,这会也只能等着。

过了两日,大哥给江云康介绍了一些同僚,大家都是翰林院的人,往后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哥的意思是,提前打个照面,往后做事也能更方便一点。

江云康就在临仙阁摆了酒,同时叫了探亲回来的文渝。他和文渝都不是特别会说话的人,但也不至于太死板,一个晚上的功夫,倒是和大哥带来的人都混了个眼熟。

翰林院修撰,主要是记载皇上的言行,还有草拟一些典礼的稿子。故而时常能见到皇上,工作内容和现代的秘书有些相似,若是能得皇上喜欢,也最容易受到重用。

在江云康第一天上任,由同样是修撰的公孙良给他介绍。

公孙良先带他去记档存放的屋子,“往后你记录的起居录也会存放在这里,用于往后编史等。”

他走在江云康前面,穿过一个又一个的书架,叮嘱道,“除了平日洒扫的太监,就只有我们住撰能进出此地。这里记录的任何事,你都不能往外说,更不能另外存档。一旦被发现,那都是要罢官杀头的大罪。”

走到屋子的最里面,公孙良才停住。

他比江云康要大几岁,又是前辈,故而江云康对公孙良态度比较恭敬,“多谢公孙大人指点,我一定牢记你的叮嘱。”

“江大人不用和我太客气,你我同是修撰,你做好了,我也好,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公孙良转头看向窗外,“皇上差不多下朝了,你随我去觐见皇上吧。”

跟着公孙良一路去了宫里,到大殿外时,听说恭王正在里面,两个人便候在长廊下。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恭王才从殿中走出来,神色看着不太好,江云康匆匆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

等太监进去通传后,江云康和公孙良才得以进去大殿。

行礼后,听公孙良在和皇上提自个,江云康并不敢乱动。

“听闻,前些日子,云康北上游学去了?”皇上突然开口。

江云康点头说是。

“那你肯定经过孟州吧?”皇上又问。

回到京城后,木须就去找了以前的一个学生,说了孟州的事。具体说了什么,江云康并不知道,只是听说,这两日不断有人参钱明鹤。

现在皇上问到孟州,江云康心里咯噔一下,但皇上连他游学的事都知道,那就不能撒谎,便又说了是。

“说说,你眼中的孟州是什么样?”皇上往后慢慢靠去,两手交叠在大腿上。

恭王刚走,且看恭王的脸色,应该不太高兴。

这会要怎么说,便需要深思熟虑。

江云康在心中飞快地过了一遍,再回答道,“回皇上,孟州靠近京城,自然比较富庶。不过近来或许是新余来的流民较多,孟州城外的人牙子比其他地方都多。”

“你的意思是,存在拐卖流民的现象?”皇上会这么问,是这几日参钱明鹤的折子有这么写,听到江云康说到新余流民,便又想到。

“确实是的,因为微臣当时救下一个孩童,便是被人牙子拐去的新余流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90-100(第11/17页)

江云康那日买人,有许多人都看到。不过他想要含糊地敷衍过去也可以,但想到木木身上的伤,既然皇上都这么问了,便不想说谎。

“哼,倒是没冤枉了钱明鹤!”

对于这几日的折子,皇上并没有完全相信,起初刚听到,并没有要发作的意思。但连着几日都收到关于孟州的各种折子,皇上这才上了点心。

现在从江云康的口中听到关于流民的事,皇上眉头紧皱,心情不悦地道,“你们下去吧,朕还有事要处理。”

等走出大殿后,公孙良多看了江云康几眼。

“江大人不知道孟州太守是谁吗?”过了好一会儿,等快回到翰林院,公孙良才开口问。

“有听人说过,公孙大人可是有什么指点的?”江云康谦虚问。

“没有。”公孙良摇摇头,嘴上说没有,但语气比之前平淡了一些,“江大人这样挺好。”

二人进了翰林院后,公孙良带江云康到办事的位置,便去忙活自己的事。

初进翰林院,江云康需要先跟着学习一段时间。每日不是看文档,就是在听前辈讲史,倒是没再见到皇上,也没轮到他上值。

虽然都在翰林院,江云康倒是没碰到文渝。等第一次休沐时,江云康才见到文渝。

他去木府探望木须先生,正好碰到文渝也来,二人坐下后,就开始谈论最近身边的事。

说到上值的事,文渝头一次连着说了一大段的话,“以前我觉得读书便够不容易,没想到,有了官职后,更不容易。我倒是好一点,左舒亮已经被骂了两回。”

他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

林源听得瞪大眼睛,“真有那么吓人吗?”他害怕了。

“也不是吓人,就是到一个新环境,还没那么适应。”文渝说完,转头去看江云康,问,“三郎,你最近如何?”

“我还好。”

江云康语气轻松,“不过第一次面圣时,我可能太诚实一点,把同僚给吓到。或许是怕我以后也太直率,和我来往平平,其他的倒是还好。”

文渝问什么事,江云康简单说了皇上的问题,“好在钱明鹤被贬官,也不枉我说那两句。”

听皇上问自己孟州的事,江云康就知道皇上是想要个求证。

他还没入官场,平日里也没和其他王爷来往,回答的话也是自己的所见,并没有发表意见。但他又点到为止地提到了重点,虽然皇上想听的可能是孟州很好,但他发现自己,还是说不出昧良心的话。

木须放下茶盏,“别人刚入官场,都谨小慎微,你倒好,说了这样的话,难怪一直没有上值。”

文渝也担忧地看着江云康,“是啊三郎,你是状元出身,大家伙现在谈论最多的还是你。但同时,嫉妒你的人也越多,若是还不上值,翰林院的人怕是要开始排挤你了。”

“多谢文师兄的关心,不过我不并不着急。”在翰林院待了半个月,江云康对翰林院也有了个大概得了解。

虽然人人都说好,可他去过庐城一趟,发觉自己并不太适合翰林院。而且在翰林院发展的,有大哥和文渝,他们日后必定有所成就。

在江云康这么想时,白轻舟为江云康请功的折子刚送到了皇上手中。

皇上看了三遍,才敢确信白轻舟在说什么。

第97章

江云康没想到,休沐的第二日,皇上就召见了他。

在皇上身边为官,得想了解皇上的喜好和习性。稍有差池,轻则贬官,重则掉脑袋。

每一次觐见,江云康都是提心吊胆。

听皇上问到火炮的事,忙谦虚道,“微臣不敢请功,主意和配方确实是微臣提的,不过也是从西洋人那听来。研发期间,白大人费心费力,彻夜陪着微臣,他才是最大功劳。”

“白轻舟说你是个人才,很有想法,又能做事。看来,把你留在翰林院,是委屈你了?”皇上只看了江云康一眼,就收回目光,落在白轻舟请功的折子上。

“没有委屈,能伺候皇上左右,是微臣的荣幸。”江云康赶忙道。

他低着头,看不到皇上的表情。但这个时候不是该嘉奖他吗?

等等,他想到木须先生说过,皇上不太喜欢白轻舟的性格,觉得白轻舟粗鲁,没有读书人的文雅,说话也过于直率。

“你倒是比白轻舟会说话。”

皇上合上折子,“白轻舟说你研发的火炮,威力甚猛,朕就赐你白银百两。外人问起来,就说是朕……欣赏你,火炮的事还需保密。”

顿下轻咳几声,皇上又道,“还有,明日开始上值吧。”

虽然得了赏赐,江云康心里却没太高兴。

外边的人不知赏赐的由来,难免惹人猜忌。同时入翰林院的几十个人,他倒是越来越扎眼。

拿了赏银回去承安侯府时,林氏听是皇上赏的,正要高兴,江云康却让林氏低调。

“当官不比读书,书院里同窗的不喜欢,最多使点小绊子,为官就不一样了。”江云康感叹道。

“你说得是。”林氏也有林氏的烦恼,“从你入翰林院后,两房的婶婶就派人请了我好几次。去了吧,他们又诸多请求。不去吧,又说我们摆架子。”

分出去的那两房都是庶出,或许是觉得大家都是庶出,故而同病相怜,以前对江云康态度也还不错。

只是江云康祖父当官不行,教养孩子也一般。那两房叔叔也没什么本事,但如果是江云康能帮忙的,也会帮一帮。可江云康自己都没站稳脚跟,叔叔们就想让江云康帮忙说说话。

林氏每次去赴宴,都只能装傻,但也不能总这样。

对她态度没变的,也就只有二嫂和嫡母,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反倒是让林氏更习惯。

京城里亲戚多,除了亲一点的叔叔婶婶,还有其他的旁支亲戚,谁家有个什么事,都得上侯府来一趟。

以前打秋风的最多,不过现在侯府变穷,给不出什么银子,慢慢的,才少了大半的人。

不过也有心思活泛一点的,会找到林氏这儿来。

林氏这些年和江云康一样,也在慢慢改变,虽然本性还是柔善,但也不再是软包子,一般的亲戚也能打发了,倒是没让江云康操心这方面的事。

次日,江云康便开始上值。

记录皇上的起居,是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工作。每日听听写写,工作内容没什么意思,但可以听到皇上和其他大臣的谈话,可以增长见闻。

从钱明鹤被贬官后,皇上已有半个月没见恭王,不过见了几次盛贵妃后,皇上对恭王又和之前差不多,只是钱明鹤还是没有恢复官职。

于家把钱明鹤盯得死死的,每次恭王试图提到钱家,就会被于家给狠狠压住。

在皇上身边,待了近两个月,到了八月金秋时节,江云康也对皇上的脾性有了个大概了解。

皇上已过花甲,在历朝过往帝王里,算是很长寿的。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90-100(第12/17页)

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怕死,每日进补的药,不断地送到皇上跟前。

不过皇上的气色看着不错,但江云康觉得,皇上内里应该是虚的。频繁地进补,却没有锻炼,很容易有三高等。

且当皇帝,也是件工作量很大的事,天没亮就要起来去上朝。江云康连续早起一段时间,有时都会犯困。

这日下值回去,江云康遇到了文渝,两人一块回去。

张博宇没考中庶吉士,暂时还在等补位。故而翰林院里,和江云康熟悉的,除了大哥,就是文渝。左舒亮不过平平之交,算不上好友。

京城房价颇贵,本来木须先生想让文渝住木府,当邱杰给文渝介绍了一门亲事,年底便要成亲,文渝只能另外租赁宅院。

可文家世代务农,家中钱财连两进的宅院都租不起。最后还是江云康听说了,和林氏商量后,把他们的一出宅子,便宜租给文渝。

文渝心里一直记着江云康的好,有听到什么事,也会马上和江云康说。

“我听说,新余已经是第三次上书要粮要钱,是吗?”文渝问。

江云康点头说是,“新余城墙被毁大半,不仅重修城墙需要大比银钱,城中的房屋也需要修缮。皇上是允诺秋收后给新余送粮,可你也知道,离新余被攻破已经两个多月,城里的百姓必定艰难。”

徐放就写信给徐国公,说新余军士都快吃不上饭,让徐国公先送点粮食去。听说这个事时,江云康就知道新余不容易。

若不是新余有军士镇守,怕是早就起了内乱。

文渝听得直叹气,“国库没钱,也是没办法。”

“国库没钱,就想法子去挣嘛。”也只有在文渝跟前,江云康才敢说这种话,“一味地看不上商人,打压商人,现在国库没钱,要是明年开春前,新余的城墙还没修好,北狄的军队真的要冲京城而来。”

虽然半数国土被北狄侵占,可剩下的一半也不小。但历朝除了农业稍微好一点,其他的产业就看不到盼头。

江云康在皇上身边待越久,越发清楚皇上只想延续现在的局面,并不愿改革发展,更不想听什么新的想法。

但自个止步不前,那就是一种退步,因为别人都在进步。

文渝不是江云康,思想还是更偏古人,听到这话,只是摇头叹气,并没有去接。

二人在承安侯府门口分别,江云康下马车时,抬头看了眼天色,见一半的天空被晚霞染得火红,步子不由快一些。

前两日是安儿两周岁生辰,小孩儿长得很快,也更会说话。每日下值回来,江云康都想快点抱抱孩子和娘子。

他还没进三房的拱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小孩清脆的笑声,一听就知道是安儿,顺顺太斯文,不会这样笑。

等他刚出现在门口,安儿就大喊了一句“爹爹”,随后迈着小短腿,“扑哧,扑哧”地跑过来。

江云康一把抱起安儿,“快让爹爹看看,是不是又胖了?”

安儿白胖的手指,揪住江云康的一根胡子,笑呵呵地摇头,“没呢,没胖。母亲说是壮。”

江云康颠了颠安儿,确实颇沉。不得不说,安儿的身体实在好,好几次顺顺着凉,安儿都没事。

“好好好,是壮。”江云康抱着安儿走进院子,见顺顺不在,便问去哪了。

“方才青岸来抱去见大哥了。”林氏叫彩萍去摆饭,一边进屋时,她一边道,“今儿红杏生了,是个儿子。”

“那二嫂,岂不是不高兴?”江云康迈过门槛,放下安儿后,洗完手,再坐下等摆饭。

“孩子刚出生,母亲就让人抱去给二嫂,说往后就是二嫂的孩子。”林氏道,“我看二嫂倒是还好,或许是和二哥亲近不起来,才会要红杏的孩子。”

说着,林氏不由叹气,“虽说红杏被抬了姨娘,但到底是给人做小,往后孩子也不是自个的,冷暖也只有她自个知道。”

二房有了儿子,孟氏算是少了一件心事。

眼下看着江云康起势越来越猛,便开始发愁江云帆续弦的事。

今儿二房得子,孟氏的嫂嫂胡氏还在正院。

“二郎有了儿子,你也能省心一些,把孩子记在向氏名下。若是向氏往后没有儿子,那也无妨。要是有,那也没事。”胡氏丰腴,脸也生得圆,笑起来时,看着倒是个很好说话的人。

“二郎的事倒是好说,他还年轻,这次不行,也还会再有孩子。”孟氏叹气道,“最让我头疼的,还是大郎。安和走了快一年,顺顺都能走会说了,因为没有续弦,还一直养在三房那里。”

“说起来,妹妹是该给大郎相看新娘子了。”胡氏道。

先头的安和郡主,出身高,模样好,算是江云帆高攀。

但现在不一样,承安侯府比不上十年前,江云帆还有嫡子。家世好的人家,根本不愿意把女儿嫁来当续弦。可家世一般的,孟氏又看不上。

孟氏想要个娘家厉害的,可以扶持儿子的,这样才能压住江云康。

“这便是我愁的地方,嫂嫂可有合适的人选?”孟氏投去期待的目光。

胡氏沉眸想了想,“我倒是有个人选,就是不懂妹妹看不看得上?”

“你说。”孟氏道。

“我娘家的侄女,你见过的,模样好,品行也好,家中就她一个嫡女,也是家里宝贝的孩子。”胡氏兄弟是三品官,三品官的嫡女,出身虽比不上安和郡主,却也很不错了。

孟氏听胡氏这么说,却没有高兴。

胡家女确实不错,但胡氏会提到她,也是有原因的。

本来胡家女订过亲,但在成亲前,未婚夫意外过世,耽搁了年纪,又影响了名声。不然以她的家世,不可能给江云帆当续弦。

胡氏看孟氏不说话,心知江云帆是孟氏的宝贝疙瘩,她也是看中江云帆颇有前途,往后又会有侯府的爵位,才会这个事,“妹妹也清楚,我哥哥对侄女颇为宠爱,若是能成亲家,往后也能多多提携大郎。而且他们也不陌生,都有见过,若是能亲上加亲,对咱们三家都好,不是吗?”

“嫂嫂说得是,你那侄女我也见过,确实不错。”孟氏还是心有疑虑,并没有马上答应,“不过大郎如今主意大,我得先问问他的意思。若是他同意,我便让人去和嫂嫂说,成吗?”

“当然。”胡氏笑道,“结亲本就要两家都同意,他们自个也愿意,才是最好。时候不早,我就先回了。”

孟氏起身送走嫂嫂,再去大房找儿子。

等她进大房院子,听下人说大郎带着顺顺用饭,心想还是得快点给大郎定门亲事。

江云帆看到母亲过来,他有些意外。

让奶娘带顺顺用饭,他则是和母亲到一旁说话。

孟氏把胡氏的提议说了,“胡家那姑娘你见过的,模样人品都好,就是……有个克夫的名声。”

说到这里,孟氏就忍不住叹气,“也是苦了你,若是安和还在,也用不着受这种委屈。”

“没什么苦不苦,我拖家带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90-100(第13/17页)

,自个是鳏夫,倒是要委屈人姑娘。”

江云帆有了顺顺,往后爵位必定是给顺顺的,这么一来,新夫人的孩子便没有爵位。

“胡家父子不站派,还算低调。既然舅母会这么提,胡家应该有这个意思,母亲去回话,就说我同意了。”江云帆道。

“你不在意她克夫的名声吗?”孟氏还是犹豫。她觉得错过胡家,可能挑不到比胡家更好家世的姑娘,但又嫌弃胡家女曾经定过亲。

“母亲,世上好处不可能都让我占去的。”若是没有嫡子,江云帆的婚事还能挑高一点,但有了嫡子就不一样。

“之前的事我也听说过,是那公子意外坠马,和胡家姑娘并没关系。母亲要是不放心,先让人去合下八字,若是八字不合,那就作罢吧。”

虽然是给自己说亲,但江云帆却是一副长辈相看的目光。姑娘人不错,家里父兄靠得住,他便没有意见。

孟氏听儿子都同意了,便也只好答应。

这边孟氏在想要准备什么礼去送给胡氏,三房那里,江云康和林氏已经洗漱完躺下。

他们夫妇成亲数年,还是如胶似漆,三房里的人都很羡慕。

林氏枕着江云康的胳膊,“等明年,是不是要给安儿找个启蒙先生了?”

“过完年,安儿也才三虚岁,不用那么急。我会先带他认认字,其余的等大一点再说。”江云康不想安儿过早地开始辛苦,小孩还是要有小孩的世界。

一夜好眠后,江云康次日起来,外边天还没亮。

每天都是打着哈切去上朝,不过时间久了后,倒也慢慢习惯。

今日记录时,听到新余又来了折子,江云康便留心多听了一会。

新余经过一场战乱,还没喘过气来,原本的官员也只剩下一个。太守死在北狄人手中后,就一直没有太守,通判前些日子也病逝。这次来的折子,便是请求皇上派遣新的官员去新余。

但现在的新余,就是个谁都不愿意去的地方。

即是防守的第一线,但又没钱没粮,还没人。这个时候谁去新余,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不快点重修新余,等北狄人再次攻过来,新余往后的郡县便要面临危险。

一个早上的功夫,皇上都没拿定主意。

太子和恭王前后来找皇上,说的也是新余的事。他们都有举荐的人,也都有各自的小心思,只有贤王没来找皇上。

当天下值回去,文渝也和江云康说了这个事。

“新余是重要的防线,不能再没太守,可朝廷分的那些官员,谁都不想去新余。”文渝愤愤道,“要不是我资历不够,我就自请去新余了!”

听到这话,江云康很意外,“文师兄不是打算一直留在翰林院,怎么会想去新余?”

“我是想留在翰林院,但看到那些人互相推脱,恭王举荐的又是平庸之辈,实在担心。”文渝眉头紧皱,说话时一脸愁容。

“确实。”江云康点头道。

恭王和太子都想要新余的势力,却又不想派最得力的臣子去新余。因为去了新余,随时都可能面临战争,会丢掉性命。

可新余是最重要的边境之一,平庸的人去了新余,起不到任何作用。

马车里的两个人陷入沉思,都在思索新余的出路。

接下来几日,皇上就派谁去新余的问题,和朝臣们商议好几次,却还是拿不定主意。

直到白轻舟递了折子给皇上,自请去新余担任太守。

庐城也处在边境线,但因为庐城附近的水流湍急,北狄人又不擅长水性,故而北狄进攻庐城的次数比较少。

白轻舟在庐城三年,颇有建树,现在自请去新余,倒是解决皇上一大难题,当即就同意了。

当天江云康回承安侯府时,他也收到白轻舟的来信。

这段日子,白轻舟和江云康一直保持书信往来,故而收到白轻舟的信,江云康并没有意外。

只是看完信上的内容后,江云康陷入了沉思。

第98章

白轻舟在信中言辞恳切,他知道江云康在京城有大好前程,若是就此去了新余,前途不可知。

但大丈夫应当为国为民,他觉得江云康更适合去干实事,而不是留在京城。

信中,白轻舟也只是建议和恳求,希望江云康能和他一起去新余。

看望白轻舟的信,江云康并不意外。

这段日子,他也确实有想过这个事。

但就像白轻舟信中写的一样,去了新余便是前途未卜,若是干好了,便能留名史书。可没有干好,随时都可能脑袋落地。

独自沉思一晚,江云康暂时下不了决心,打算先放两天,等自己冷静一点,再做决定。

次日江云康去上值时,可以明显感受到皇上松了口气。

新余太守既定,便了却皇上一件烦心事。和任命诏书一起离开京城的,还有送去新余的军粮。

得知朝廷送粮去新余,江云康也为新余的军士们松口气。

有了粮食,才能撑过这个冬日。

这日他下值时,恰好遇到贤王从和文渝从角门出来,便先和贤王行礼问安。

“三郎不必多礼,方才本王还和文渝说到你。”贤王笑容和蔼,“我听说,你和白轻舟都是师从木须吧?”

“回王爷,是的。”江云康道。

“木须不错,是个有想法的先生。”贤王看着江云康,目光停了一会,好似在犹豫,“三郎最近和同僚们可好?”

“都好。”江云康为官后有些敏感,听贤王提到同僚,正要打听是不是有事,贤王却有事先走。

等和文渝上了马车后,江云康才问文渝,“你怎么和贤王走到一块?”

“路上遇见,他说正好顺路,我也就只能跟着一块出来。”文渝道。

“三郎,你最近真的还好吗?”

“真挺好,你为何这么问我?”江云康想到贤王方才没说完的话,问,“文师兄,你有事就直接说,我们又不是外人。”

“贤王方才提了一嘴孟宏麟和公孙良,说看他们最近关系不错,想来你们关系都很好。”但文渝知道,江云康和孟家关系一般,只是面上点头打个招呼的感情。甚至好几次,他听到孟宏麟和别人说,江云康就是走运才有今日,根本比不上江云帆。

“我是觉得,贤王突然这么说,怕是在提醒什么。”文渝担忧道。

江云康和公孙良关系一般,平日没有矛盾,也没过多来往。

“他们不是同窗,也没有姻亲,你这话倒是提醒我了。”江云康对孟宏麟的印象并不好,赵姨娘多次和林氏说过,孟家人常提醒嫡母和大哥提防他。

难不成,是孟宏麟在和公孙良打听他的事?

事实上,孟宏麟和公孙良套近乎,确实是为了打听江云康的事。

在江云帆答应胡家的婚事后,次日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90-100(第14/17页)

氏就亲自回娘家,和胡氏说了这个事。

同时,她也拖娘家帮忙打听下江云康在朝中如何。

孟家人也更想看江云帆更好,孟宏麟便找到了公孙良。

贤王会说到这个事,应该是有意的。

贤王这个人,比起恭王和太子的心思都要深,不经意间的示好,最容易收买人心。

像江云康这种常伴皇上左右,消息也是最灵通的,若是能够拉拢江云康,对贤王多有益处。

但贤王绕了个圈子,选择和文渝说,再通过文渝的嘴去传话。

贤王的手段,江云康有些佩服。

不过越是这样,他越发害怕会牵扯到越多的事情。

得了贤王的提醒后,江云康后来特意让人留意了一下公孙良,发现公孙良确实和孟宏麟有来往,便多留了个心眼。

而没过两日,便有人拿林家为筏子,参他官商勾结,给林家便利。

会知道这个事,是他上值时,皇上正好看到参他的折子,便叫他出来回话。

折子上写着,江云康利用自己的权力,给林家大开便利,让林家挣了个盆满钵满。

“回皇上,这个罪名,微臣不认。”江云康站在堂下,目光紧盯着汉白玉地砖,“微臣入翰林院不到三个月,不说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就是林家,早十年前便钱财颇丰,根本不需要微臣的这点微薄之力。”

皇上也懂这一点,故而这会只是叫江云康出来问话,而不是凶着问罪,听江云康语气淡定,便把手中的折子随手丢到一边,“你说得对,林家早就发家,等你这会,也没多大用处。”

“不过朕很好奇,你父亲怎么给你找了林家当亲家?好歹是侯府出身,也该找个正经人家的姑娘才是。”说这话时,皇上的语气是不加掩饰的轻蔑。

江云康的眸光暗了暗,“回皇上,当年父亲外出遇险,是岳父救了父亲,故而才报恩结亲。家中娘子很是贤惠,在微臣屡次不中时,也一再支持微臣。相识于微末,这会也当不离不弃。”

“不错,这是应当的。”皇上点头道,“林家给新余捐了五万两白银,倒是有心。人有了名气,便容易招人嫉妒,有人参你这事,回去好好想想,最近是不是哪里太高调了。”

“微臣谨记皇上教诲。”江云康退下时,掌心除了一层薄汗。

在林家到京城时,江云康就和林全福他们说过,要想在京城扎根,会挣钱的同时,还要八面玲珑,绝不能让别人挑到错处,也要舍得送钱出去。

不仅是新余的事,还有去年水灾,其余一些祸事,林家都会积极捐钱。

最近几年,江云康不会有太大权力,林源又还没中进士。林家只能低调一点,然后多做善事。

连皇上都知道林家捐了五万两,就说明这银子没白花。

另一边,等江云康一走,皇上就和边上的内侍道,“承安侯这个地方,到底不靠谱。就算报恩,也不能拿儿女的婚事做交换。无非是看江云康科举不中,又是庶出,这才敷衍了事。”

内侍跟在皇上身边多年,清楚皇上不喜欢承安侯,浅笑道,“还好江大人自个努力,现下才有这般成就。”

“江云康这人……”皇上布满沟壑的眼眸慢慢眯起,一时半会想不到话语来形容,顿了会,才道,“往后看吧,有才是有才,但朕现在还琢磨不透他。”

江云康从宫里出来,深吸了好几口气。

正打算回去时,遇到了一起走来的大哥和孟宏麟。

孟宏麟先看到江云康,哟了一声,指着江云康道,“表弟你看,那不是三郎吗?”

“哎哟,我瞧瞧,三郎的面色好像不太好,可是有什么事?”

江云康先和大哥行礼,再面带微笑地去看孟宏麟,“多谢孟大人关心,不过我还不错,并没有什么事。”

“没事就好,不然看你皱眉,还以为挨皇上训斥了呢。”孟宏麟哈哈笑了下。

“训斥倒是没有,不过皇上今日关心了我几句,现在还很感动。既然孟大人和大哥还有事,我就先走了。”江云康虚虚地拱拱手,转身便走了。

江云康还没走远,孟宏麟就撇嘴道,“德行,他也就是做事好才中状元。要出身没出身,又没有个得力的妻家,怕是要当一辈子的修撰。”

这话听得江云帆不太高兴,论亲疏,他还是和三弟更亲近,“表哥,你怎么这般见不得三郎好?”

“我为何要看他好?”孟宏麟冷哼道,“他又不是我亲表弟,你才是我亲表弟。眼看着他就要盖过你去,哪里能不为你担忧!”

左右看了看,见四周不时有人经过,孟宏麟知道江云帆不上心这个事,便不再多说他做了什么。

江云康回到承安侯府后,把林氏叫到了里屋。

“娘子,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回家的路上,江云康一直在思索,他觉得是时候下决定了。

“你这么紧张,看得我也紧张了。有什么事你就说,我肯定都支持你。”林氏给江云康倒茶。

“前几日,白大人写信给我,希望我也能去新余。你也知道,现在的新余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若是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贬官。”

江云康叹气道,“但是这些日子,我只是个小小修撰,身边都有许多是非。如今皇上一直不肯让贤王和恭王去封地,京城里诸多猜测,一个不小心,就会给以后带来灭顶之灾。”

江云康不想参与现在的夺嫡,但是人在京城,就时常会有麻烦找上来,不可能一直躲掉。

林氏听得一知半解,愣了会,才问道,“所以你要答应白大人,也去新余吗?”

江云康动了心,他觉得新余是个机会。

他在新余存功绩,等新皇登基后,再回京城。虽然在别人看来,这是个很不明智的选择,但他觉得,暂时避开京城这个乱摊子,才能有更长远的未来。

而且以他现在的官职留在京城,手中权力没多少,皇上对他态度也一般,只会让他左右为难。

不仅官场的事,还有家族的各种杂事。若是先避开,在新余存够功绩,再回京城时,便大不一样。

况且翰林院人才济济,皇上的理念和他……又太不相同,江云康想去赌一把。

林氏这段日子,听江芸说得最多的,便是不懂木疆怎么样了。

她虽然不懂朝政,但是知道新余危险重重,“三爷,我……我也不懂好还是不好。你去问问木须先生,或者钟先生,让他们帮你拿主意。只要他们说好,不管再难再苦,我也跟你一起去新余。”

京城里确实是非不断,但新余又有着诸多未知,林氏紧紧抓住江云康的手,她现在的心情很不安。

第99章

江云康没敢多耽搁,次日就去找了木须先生。

木须先生听完他的话后,沉默了许久。

竹屋里,林源大气不敢喘。

他看看木须先生,又看看姐夫,小心翼翼地保持不动,生怕被点到自己。

“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90-100(第15/17页)

。”

木须长长的叹气道,“你倒是拿的起,放得下。”

木须教书数十年,从没见过江云康这种学生。

但江云康说的,他又很能理解。

“现在的京城,确实是非太多。主要是,你现在入局,太迟了。”

谁都知道贤王和恭王布局已久,早就有了各自的心腹,即使江云康留下步步为营,也难做他们心腹。

木须无奈抬眉,“去吧,既然你想去,那就去,男儿志在四方,确实该出去走走。况且新余并不算太坏,有白轻舟在新余,至少没人为难你。”

有个好上司,对升官来说,可是非常重要。

从白轻舟帮江云康请功,就能看出,白轻舟不是个小心眼的人。

江云康点头说是,“有白大人在,确实能好得多。”

林源听得瞪大眼睛,忍不住插话,“姐夫,你真要去新余吗?那我姐姐和安儿呢?万一你有个什么事,那可怎么办?”

“哎哟,先生你打我干什么?”林源抱着头,往后躲。

“男儿大丈夫,哪能惧怕生死?”木须厉声道,“没有国,哪来的家?若是北狄人攻破新余,你以为能稳坐京城吗?到时候所有的文人都要拿起武器上战场!”

有国才有家,没了国,木须宁愿殉国,也不愿苟活。

林源缩着脑袋,江云康说他已经想好了,“我先去新余,若是安顿好了,再让姝儿带着安儿一块去。眼下新余还是太乱,姝儿他们不好跟着去。”

江云康主意已定,立马写信给白轻舟。

等白轻舟的折子送到皇上那,皇上叫江云康去问话,听到江云康愿意去时,也是惊讶。

“你真愿意去新余?”皇上再次确认道。

“微臣愿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微臣是皇上亲自点的状元。既然皇上看重微臣,那微臣就该为皇上分忧。”江云康跪下给皇上磕头,“以资历,以功绩,微臣确实比不上其他人。但皇上用微臣,也最可以放心。”

怎么放心,为何放心,江云康没有再说。

皇上心里却知道江云康的意思。

如今的江云康,没背景,没靠山,让他去新余,皇上不用担心江云康会不努力。只要江云康没干好,革职就是。

“□□绩,你确实不够通判。”

不过现在就没人愿意去新余,谁都知道新余不是一个好地方,几个愿意去的,还不如江云康。

皇上浅笑道,“江三郎,你有这个忠心和胆识,朕很欣赏你。若是你能守新余三年,日后朕必定给你一份更好的前程。”

“多谢皇上。”

虽然不懂三年后皇位上是谁,但有皇上这一句话,就算是新帝,那也得对他照拂一二。

让江云康去新余的旨意一下,震惊朝野。

明着是升官到从五品,可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皇上厌弃江云康。什么三年后的许诺,那也得活到三年后再说!

江云帆听到这个事,立马冲到三房找到江云康。

第一句话,就是质问江云康为何想不开。

书房里,江云康很诚恳地看着大哥,他分析了下朝政,苦笑道,“大哥有着尊贵的身份,不必像我一样左右为难。大哥说我向来省心,这次倒是让大哥担忧了。”

江云帆张张嘴,舌尖突然徘徊着一圈苦涩,说不出话来。

“我知道去新余,会危险重重,但有白大人在,也不算太差。”江云康看大哥的茶水凉了,帮着换过热的,“皇上如何,我不好评论。但大哥也知道,翰林院不差我一个,我在翰林院,没有赏识的上司,也没有人可以提携我,怕是真要当一辈子的穷翰林。”

“与其不顺心,倒不如破釜沉舟,指不定有不一样的前程。”

江云康举起茶盏,“大哥,祝我一路顺风吧。”

江云帆叹了又叹,最后还是举起茶盏,“行吧,你已然决定要去,那我也拦不住你。但你万事注意安全,千万要记着,你得活着,才能有未来。”

家中已经少了一个弟弟,若是再少一个,江云帆会接受不了。

过了大哥这关,其他人那都好说。

承安侯惊讶后,骂了两句,便说懒得管江云康。

孟氏也很意外,但她心情不错,虽说江云康升官了,但去新余那种地方,真不一定能撑多久。

林全福和陆氏听说后,带着一箱子银票过来,但江云康没有收。

他要钱,林氏会给,再不能从岳家要。

不过走之前,江云康特意去找了岳父一趟。

国库里穷得叮当响,江云康心里都明白,就算有钱,也得拖一会。

但想发展,就必须要要有钱有粮。

江云康找岳父的目的也很简单,想知道新余一带如何挣钱。

林全福说,以前北狄人没入侵时,余江的河运特别繁荣。可自从余江对面被北狄人占领,便没有船商敢跑跑船。

而新余多山,又不易种植粮食,倒是有些盐井,就是新余产的盐苦又涩,就是牲畜都不爱吃,现在也就只有一些小作坊。

剩下的,便是兵器作坊。新余没有铁矿,但因为新余常年有战事,故而这里的兵器作坊在全国有名。

不过这些生意,要么没钱,要么被当地势力给垄断,想要再发展,怕是不容易。

林全福建议江云康卖粮,民以食为天,新余产粮又低,只能从外边运粮。林家可以帮忙牵线搭桥,同时让林海跟着一块去新余。

江云康却说暂时不行。

如果林海跟他一起去新余,别人知道后,怕是又要参他。

而且并不是他自己想挣钱,而是需要一份产业,能让新余当地富起来。

江云康在听到盐井时,就想去看看。

他知道古代提炼粗盐的手法粗糙,就是不懂新余的盐井如何,他懂提炼细盐的方法,若是能提炼出细盐,便会带来大笔财富。

皇上想让江云康快点去新余,故而在旨意下来后的第三日,江云康便要出发。

出发前一晚,江云康拿了本子,和林氏交代他这两日想到的每一件事。

烛光下,显得林氏的五官特别温柔。

江云康坐在林氏对面,仔细地交代道,“等我去了新余,侯府里的事,你能不管就不管。母亲如今要忙着大哥续弦的事,没空管其他的。若是二嫂找你麻烦,你也别怕,她怎么气你,你就怎么气她。现在我的官职可比二哥高,你得有底气一点。”

“若是有急事,家里的事可以先去找大哥,不是家里的就去找木须先生。先生见多识广,一般的事都不会难到他。”

……

说了一大堆话,林氏反而哭得更厉害。

江云康握住林氏的手,“此去新余,最少得大半年见不到。若是我在新余安定下来,就派人接你和安儿过去。咱们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90-100(第16/17页)

家,总是要团团圆圆才好。”

林氏靠在江云康怀中,忍住泪水,“你就安心去吧,不用担心我。我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其他人也碍不到我。只是你千万要保重自己,记得每个月给我来信。”

“好,我一定会的。”江云康道。

新余在京城的西北方向,从京城出发,就是快马也要走上十天左右。

江云康此去新余,林氏不仅给他准备了吃食和衣物,还有各种药材。随行也只带了书砚和两个侍卫,一切从简,他想在入冬前到达新余。

一句往北后,山路崎岖难走,江云康开始水土不服。

原以为自个的身体不错,但连日的奔波,还是让他吃不消。

等快到新余时,人已经瘦了一圈。

这日在树林里休息,书砚端来热水,心疼地看着主子,“三爷,您脸小了一圈,这要是到了新余,白大人都要认不出您了。”

“没事,只是水土不服,休息一天就好。”江云康躺在马车里,现在是九月底,深秋时节,天气已经有些凉了,“你去河边打些水,喂完马儿后,我们再出发。早些到新余,也能能早点休息。”

“那您先睡会,待会小的叫您。”书砚出去后,放下帘布,提着木桶去河边。

他刚走到河边,就看到岸边躺了一个人,走近看了一眼,瞧见这人面色苍白,还有刀疤,衣裳还有好几处血迹,书砚吓得叫了一声。

江云康刚闭眼休息一会,听到书砚的尖叫,忙推开木窗,问,“怎么了?”

“三爷,这里有个人!”书砚道。

江云康看书砚惊慌失色,只好下马车去看。

“三爷,这人不会是山匪吧?看着好凶悍!”书砚说话时,看到主子蹲下去探鼻息,忙提醒道,“三爷,我们还是别管他,要真是山匪,救了他会惹麻烦的。”

江云康发现人还活着,又去看男人身上随行带的东西,“没有钱袋,也没有武器,多处受伤。从掌心的茧子来看,应该是个练家子。”

“书砚,你去拿点热水和药来。”江云康道,“这人虽然有多处伤疤,但胳膊和身上的皮肤还算光滑,不像是山匪。如果是山匪,会更粗糙,衣衫也不会那么精细。”

话音刚落,男人突然睁眼,猛地抓住江云康的手,“好……好汉救我,我是……是南阳王府……”

一句话没说完,男人就倒下,晕死过去。

江云康看书砚还没动,催道,“快去拿药啊,再不去,他真要死了!”

第100章

江云康没听清男人全部的话,只听到最开始的“救”字。

书砚拿了药回来,江云康让侍从帮着先涂了止血的药,但男人还发热,又煮了退烧的药给灌下去。

因为救了人,江云康今晚只能在树林里过夜。

不过他对于露营野外,已经习惯了,围着火堆,看着漫天星辰,一时间各种情绪都涌上心头。

男人伤得很重,好在第二天退烧。

他醒来时,因为身上太疼动不了,只能用手去派马车的木板。

“兄台,你醒了!”

江云康掀开帘布,又用手去摸摸男人的额头,确认真的退烧后,才松口气,“你这是怎么了?”

“我……我叫曾鹏飞,多谢公子搭救。”曾鹏飞说着想坐起来,但胸口太疼,眉毛皱成一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下。

“你快别乱动。”书砚看得着急,“我家公子为了救你,可是花了好多药材。要是再严重,我们可救不了你。”

“公子救命之恩,曾某无以为报。不过曾某不能逗留,我家小公子落到了山匪手中,若是再不去搭救,曾某对不住主子的交代。”曾鹏飞道。

江云康听得眉头直拧,“可你身负重伤,也不能去营救你家小公子,我也只是帮你简单处理,还是需要大夫来帮你处理伤口。我只带了两个侍卫,并不能帮你营救。不如你和我说说,附近哪里可以搬救兵,我让侍卫骑马去找人,也比你这样去的好。”

“是公子想得周到。”曾鹏飞拿下拇指上的纯银扳指,颤巍巍地递给江云康,“还请公子让侍卫带上这个扳指,去西北方向三十公里处,找那里的涂千户,让他在西山村的樟树下汇合。”

曾鹏飞强忍着疼痛说完,额头的汗珠大颗大颗地滚落,江云康忙让人侍卫去找人。

侍卫出发后,江云康也带着曾鹏飞去西山村。

“路上颠簸,曾兄忍一忍。”江云康看曾鹏飞眉头紧皱,怕他撑不住。

“没事,江公子是读书人,看着我现在可怕,但没有致命伤。”曾鹏飞和江云康笑了下,“练武的人,皮糙肉厚,没那么矫情。今日的事,多谢江公子,不论如何,曾某日后一定涌泉相报。”

“曾兄客气了,我也没做什么,只希望你家小公子能没事。”从曾鹏飞的谈吐,还有透露出来的一些话,江云康能猜到曾鹏飞的主子身份不低。

眼下救了人,他得了人情,便不用再多问。若是知道不该知道的,也不好。

马车一路到西山村,江云康找了家农户,先给换了点粥和咸菜。

等他们吃得差不多,便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随着飞扬的尘土,江云康看到一群身穿铠甲的军士,曾鹏飞一眼就认出为首的是熟人。

“涂……”一句话说不出来,曾鹏飞就嚎啕大哭,等涂世杰走近后,赶忙擦了眼泪,“涂兄,是我对不住王爷的嘱咐,你快带着人去桃山,他们劫走了世子!”

“你!”涂世杰瞪着曾鹏飞,等看到曾鹏飞身上的伤,又叹气道,“我现在没工夫和你多说,你快说说,对方有多少人,带了什么兵器?”

“有一百多人,直接冲着小世子去的。”曾鹏飞语速飞快,“他们此行肯定有目的,现在还没回到桃山。与我同行的十几人应该都死了。你快派人去追,同时通知王爷。等救出小世子后,我甘愿受罚。”

涂世杰本想带上曾鹏飞,但看曾鹏飞受伤严重,只好留下两个人,马上带着军士去追山匪。

江云康听完曾鹏飞和涂世杰的谈话,也印证了心中的猜想。

新余附近有三个王爷,就是不懂曾鹏飞的主子是谁。

他不想还没到新余就惹事上身,看有人照顾曾鹏飞,便去和曾鹏飞告别。

“江公子,你去新余可是要上任?”曾鹏飞听完江云康说告辞的话,突然问。

江云康点头说是,“算着时间差不多,不敢再耽搁,既然有人护送曾兄回去,我便就此告辞。”

“江公子等等……咳咳,你等等。”曾鹏飞喊住江云康,“我是南阳王府的人,若是日后你有麻烦,可以去南阳王府找我。新余形势复杂,江公子切记不要和当地人硬碰硬,只有军士才能镇压他们。”

“多谢曾兄提醒,我会记得的。”

拜别曾鹏飞后,江云康让书砚快些赶路,快到上任的日子了。

从西山村往北,连着赶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90-100(第17/17页)

两天的路,江云康才看到新余的城门。

“三爷,新余的城墙……怎么毁坏了那么多?”书砚震惊道。

新余的城墙,有一半都被捣毁,虽然现在有人在修城墙,但看着进度很慢。

江云康看到城门破成这个样子,便能猜到城里如何。

隔着老远的距离,江云康便看到白轻舟在对他招手。

等马车靠近后,江云康还没下马车,先笑着道,“白大人,你这是要把我带坑里吗?”

“哪里的话,我们师出同门,我怎么会害你。”白轻舟的衣摆打了两块补丁,胡子拉碴,他让江云康别下马车,他上马车后,才拍了下江云康的肩膀,“三郎啊,我可算是把你等来了。没你这个通判,我可不行。”

“白大人,你太过奖了,你这样让我害怕。”江云康打趣道。

“害,没啥好怕的,咱们来了就是干!”白轻舟说话时,马车已经穿过城门,江云康透过木窗,可以看到外边的各种废墟,还有在街头讨饭的小孩。

刚说完,白轻舟又叹气,“不过说句实话,新余确实不好办。天已经冷了,若是城墙再不修好,我是真头疼。”

新余附近山多,不缺石头。

但现在,新余缺钱,缺精壮男人,还缺粮食。没有这些,明年冬天都可能修不好城墙。

江云康又看了眼马车外的景象,房屋倒塌大部分,不少人只是随意地搭个棚子住,现在倒是还可以过,但入冬后便不行了。

他眉头紧皱地沉声道,“白大人,你和我说句实话,新余现在的存粮,能撑到明年开春吗?”

“若是只供军士吃,可以撑到明年三月左右。但加上城里的数万百姓,就不一定了。”白轻舟也为这个发愁,不可能只给军士供粮,若是没安抚好百姓,发生□□也会影响新余的修复进度。

江云康若有所思地叹气,等马车停下后,他看得愣住,书砚则是傻了眼。

白轻舟无奈解释,“北狄人好像预知到守不住新余,故而尽全力破坏。府衙全部被烧毁,现在的这个小屋子,还是我带着人修建的,得委屈三郎和我挤一挤了。”

废墟的左边,有个土房子,屋顶的瓦片都是黑乎乎的,在土房子边上,还有人在用旧砖砌墙。

白轻舟说,得在冬天下雪前,先盖几间简易的瓦房。等过了冬天,再说修缮府衙的事。

而现在盖房的钱,还是白轻舟自个出的钱。他来新余,也没带亲眷,他和江云康一样,知道新余条件不好,便把亲眷都留在庐城。

江云康跟着白轻舟进屋,看到简易的木板床,坐上去还会“咯咯”响,他突然想到《变形计》,他眼下住的条件,和《变形计》没啥差别了。

不过来之前,他便有了心理准备,所以也不算太惊讶。

倒是书砚,再三确认往后得住这里,眉头一直皱着。

屋里的空间很小,摆了四张木板床,便是两张桌子。

在屋子的边上,有个茅草棚,做饭便是在这里做。

白轻舟为官多年,却没什么家当,这些日子,都是白轻舟的小厮做饭,味道那叫一个难吃。

江云康看了眼桌上的剩菜,实在受不了,带着书砚开始收拾。

等白轻舟出去买了只鸡回来,江云康已经把屋里屋外都打扫了一边。

“三郎,真是看不出来,你竟然那么会收拾!”白轻舟一边说话,一边砍断鸡脖子,“虎头,你去把我那个镯子当了,给人把鸡的钱送去,可别让人等久了。”

白轻舟刚说完,他的小厮就进屋去。

江云康看虎头真拿了个镯子要去当,忙叫住虎头,转头去看白轻舟,“白大人,你这是……”

“不让笑话,我的裤兜比脸还干净。这不你来了,总要给你接风洗尘,那镯子迟早要当,剩下的还能买点其他东西。”白轻舟呵呵笑道。

江云康听完,忙让书砚去拿钱,把白轻舟拉到一边,小声道,“白大人的心意,我心领了。不过那个镯子,看着应该是嫂夫人的东西,大人可不能当了。鸡的钱我来付,这个屋舍的修建得快一点,我看天越来越冷。”

看白轻舟要说话,江云康抬手示意先别说,“咱们都到了新余,便是一条船上的兄弟,不用和我客气那些虚的。”

书砚进屋拿出一张银票,和虎头道,“虎头大哥,我刚来新余,还不懂这里有什么,你带我去钱庄走一趟吧。”

虎头人如其名,虎头虎脑的,他转头看主子,刚要询问,就看到主子和自己点点头。

等虎头带着书砚走后,白轻舟用力抱住江云康的胳膊,“三郎,你以后也别喊我大人,咱们就是亲兄弟!”

“往后有哥一口吃的,就绝对少不了你的!”

“行,以后我就喊你白大哥!”江云康喜欢白轻舟的直率,和心情都写在脸上的人共事,不需要一直猜忌,会让人更舒服。

锅里的热水“咕咚,咕咚”沸腾,江云康本想帮忙杀鸡,但白轻舟让他在一旁添柴就好。

江云康擦擦手,坐到锅灶边上,突然想到什么,问,“对了,白大哥可认识徐放和木疆?”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