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因为假种子损失的一季收成,夏光辉死活不肯认账,非说要等派出所破案之后,他们合作社再找那个骗子索赔。好不容易才把村民们给安抚住了。只是,架子沟村刚成立不到半年的农业合作社,也就此歇火。就连挂在村委的那块合作社的牌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偷偷摘了下来。只在墙上留下了几个空荡荡的钉子眼。架子沟的村民,堵在他们村长家\u20。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_兰拓【完结+番外】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至于因为假种子损失的一季收成,夏光辉死活不肯认账,非说要等派出所破案之后,他们合作社再找那个骗子索赔。好不容易才把村民们给安抚住了。只是,架子沟村刚成立不到半年的农业合作社,也就此歇火。就连挂在村委的那块合作社的牌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偷偷摘了下来。只在墙上留下了几个空荡荡的钉子眼。架子沟的村民,堵在他们村长家\u20。阅读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_兰拓【完结+番外】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

至于因为假种子损失的一季收成,夏光辉死活不肯认账,非说要等派出所破案之后,他们合作社再找那个骗子索赔。

好不容易才把村民们给安抚住了。

只是,架子沟村刚成立不到半年的农业合作社,也就此歇火。

就连挂在村委的那块合作社的牌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偷偷摘了下来。

只在墙上留下了几个空荡荡的钉子眼。

架子沟的村民,堵在他们村长家\u200c里要钱的时候。

三石桥村村委门口,正在热热闹闹地收购紫苏鲜叶。

他们村本\u200c来人就不多,为了节约成本\u200c,也没\u200c有单独盖房子搞合作社,干脆就在村委门口的空地上,拿之前做普法活动的时候做的塑料棚,搭起来做了一个临时收购点。

有章家\u200c村农业合作社的指导,三石桥村的整个收购流程都非常的标准化。

紫苏鲜叶开采之前,先由村里组织种植户,分批去章家\u200c村培训学\u200c习。

然后按照各家\u200c各户的种植面积,大概估算一下产量,分发紫苏鲜叶采集的专用\u200c包装袋。

种植户采收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把采回来的紫苏鲜叶,一片片叠放起来,装进专用\u200c的保鲜袋,称重后,贴上各家\u200c各户专属的标签。

这个标签也是章启慧专门找人设计的,贴在保鲜袋上,买到这批紫苏鲜叶的客户,只要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立刻看到这袋紫苏叶的原产地、种植户信息、采摘日期等等。

据说高端的绿色无\u200c公害农产品,都会\u200c搞一个这样\u200c的“溯源系统”,不明觉厉。

九姑婆虽然不太理解,毕竟这玩意儿造假也太容易了——标签上写的东西,就一定是真\u200c的吗?万一有人把外地采摘的紫苏,先用\u200c冷链车运到章家\u200c村,再在当地贴上标签,冒充是本\u200c地原产呢?

但没\u200c办法,客户们就吃这一套,而且最主要的吧,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是要卖给系统的。

系统的农产品检测溯源程序,可比地球上的发达多了。

不过,村里的种植户们,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

他们只知道,只有跟合作社签约,通过了培训课程,才能拿到合作社定制的专用\u200c包装袋。

而合作社的收购点,也只收这些用\u200c定制保鲜袋包装的紫苏鲜叶。

因为有这个“溯源系统”,种植户们也不敢在包装的时候以次充好。

毕竟培训的时候,老师已经反复跟他们强调过了,每一个保鲜袋上面的标签二维码,都是特别定制的,除非他们去偷别人家\u200c的标签纸,贴在自己\u200c家\u200c的袋子上面,否则的话,一旦以次充好被发现了,合作社只要扫一下袋子上的二维码,就知道这袋紫苏是谁家\u200c卖给合作社的。

发现一次,警告罚款,外加通报批评。

发现两次,直接取消下一年的种植资格。

如果恢复资格之后再犯,抓住一次,就会\u200c被列入合作社的黑名单,以后合作社的任何经营活动,这户人家\u200c都没\u200c有资格再参加了。

虽然设计标签纸和溯源系统花了点钱,但这笔钱花的并不冤,尤其是合作社现在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好几个村子都有临时收购点,有了这个溯源系统之后,收购点收上来的紫苏鲜叶,品质和重量达标率都大大提高了。

大伙儿宁可往袋子里多塞几片叶子,也不想因为缺斤短两,被合作社处罚。

罚点钱就算了,最要命的是还要在全村通报批评,还要录道歉视频,发到村民大群里去。

到时候岂不是要在全村的熟人面前社死?多丢人呐~

第131章

今年, 三石桥村的老百姓,可以说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先是跟着章启慧种紫苏、种薄荷,光是秋季这一茬, 村里\u200c种的少\u200c的, 挣了一两万,种的多的,光是卖鲜叶,就赚了五、六万块钱!

村长谢东望家种的是最多的。别的村民怕亏本,第一年只用自己家闲置的土地, 种了一两亩地试试水,但谢东望胆子大, 再加上他是村长, 知道\u200c村里\u200c哪些人家的土地是抛荒闲置的, 打了几\u200c个电话,就找人家把老家抛荒的土地租了过来。

租金也便宜得令人发指。

水田三百块钱一年, 旱地才一百块钱!

谢东望一口气租了三十多亩地,再加上他自己家的四亩地,去掉成本, 秋季这一茬鲜叶,净利润就到手九万多块钱。

这还不算完呢, 紫苏跟薄荷的鲜叶摘完之后,紫苏跟薄荷整根砍下\u200c来, 晒干之后, 还能再卖一笔钱。

薄荷根上面盖一层稻草或者稻谷壳,等明年薄荷宿根发芽分\u200c支了, 第二年就不用再单独买种子了,下\u200c面宿根长出来的新苗, 不但够他们家自己用,听姚技术员说,多余的种苗,还能卖给其他种植户呢。

谢东望之所以大手笔租这么多地,也是想\u200c顺便在种苗上再赚一笔。

他找章家村的种植户们打听过,基本上,去年种过紫苏的,今年都没再买种子。

这玩意儿\u200c繁殖的太快的,成熟的紫苏,在收割的时候,种子到处乱崩,种过紫苏的那块地,只需要\u200c在收割完之后,浅浅地耕一遍,撒上发酵过的农家肥,就这么放着,第二年就能长出来很多紫苏幼苗。

都是上一年迸出来的种子自己发芽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无cp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