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这非常关键。
李世民眉头紧锁,仙幕还提到另外一个点:“京城兵力空虚兵力不过数万之时……”他沉思,“未来什么时候京城兵力回空虚到这种地步?”
其他人也跟着深思,房玄龄道:“若是在未来,也就是您登基之时,您若是登基,京城守军不应该如此薄弱才对。”
其他臣子认同,若是发生在秦王登基之时,守军应该有二十万才对,这是他们当初在畅享中提到过的。
李世民点头:“若是吾登基,京城守卫应当恢复隋朝时的二十万人。”他的父皇因为天下兵马皆信服他而减少京城守卫,但他不一样,他信任着他的臣子,所以守卫不用当如此之少。
除非……
李世民与心腹们对视,心有所感,但很难说。
尉迟敬德胆子很大,抢答道:“京城会出现兵力空虚,兵力不过数万,也就是突厥入侵在今年!”
他们李唐延续的是隋的府兵制,军制并不完善,统一大业完成后,他们本来手中有二十万人马,但因为军队实际领导人是他们秦王殿下,李渊这个皇帝直接把二十万人马裁剪了十几万,只剩下一开始从太原带出来的老班底三万人成为元从禁军守卫京城,平时驻扎在北苑屯营耕种耕地。「8」
尉迟敬德虽然觉得很难评,因为这些人中属于他们殿下的亲信……还真不少,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但现在看来,京城会出现兵力空虚,兵力不过数万,应该是在在李渊任上,也就是就在今年!
毕竟若按照原先的劝解水平,今年六月就可以劝他们殿下政变了。
说到这个李渊更不明白了,他摇头:“仙幕所说的玄武门政变时间据此不远,突厥若是想要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166. 现代躺赢成功学鼻祖(修结尾语句通顺)^^……(第3/4页)
动二十万人马入侵中原,我们应该有所察才对。”
其他臣子一想也是,二十万人马不是小数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突厥的大规模粮草动向,除非……
“除非这是在新旧皇帝交替之时,京城动荡,突厥临时起意准备。”一直在角落沉默的魏征淡声道。
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后。
也就是……在今日之后……
众人深吸一口气。
李世民应道:“颉利可汗看到李唐的权利变更,准备来分一杯羹了。”
而他们应该早做准备。
尉迟敬德:“也不知道之前的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仙幕说到尉迟敬德在前线奋勇恶战,看来他们前期还是用了硬碰硬的手段。
其他人的好奇心不比他少,真的很好奇这是怎么处理的,那可是十几万人,将近二十万人啊。
【但李渊从不需要为此担忧。
因为突厥虎视中原之时,李世民已经提前接班啦~
二十万突厥大军气势汹汹,但带脑子的李世民一个疑兵之际就让对方全身而退,让李唐获得来之不易的喘息机会。】
疑兵之计。
李渊再一次体会到了二儿子的厉害之处,数万大军对二十万大军,竟然能全身而退。
他转头怔怔看向李世民。
换做他做将领他可以吗?自然不可以。
文治武功齐备,如果他没有领会错仙幕的意思,他的二儿子前半生征战沙场武德充沛,中後半生应该就开始文治安国之路,并且带领唐朝走向鼎盛。
【不止这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不负众望,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直接就从草原被生擒过来,老李同志不吹灰之力看到了胜利果实,欣赏到了长安未来歌舞团团长颉利的跳舞助兴。】
仙幕上展示出一个虎头虎脑壮汉在一个大台上跳舞的视频,一大群人围观的场景。
如果不看台上这人的脸,李唐的人会觉得很突兀,甚至觉得在一旁兴奋围观的人很变态,但……当看清跳舞的人乃是他们极为眼熟的颉利可汗,围观的人中还有他们时……
李唐界面的人:“哈哈哈哈!没想到颉利跳舞如此美妙!跳!他两月后再敢领军前来,我们就让抓住他让他跳舞!”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最为兴奋,但秦琼和李靖等武将们也是心中激荡,那个一直祸乱中原的突厥首领会被他们抓住!
“长安歌舞团团长?好啊,这名头我要让颉利当定了!”
没道理未来的他们做得到,现在的他们做不到!一定可以的!
武将们常年在战场上沉浮,对残暴的突厥那是恨之入骨,沸腾万分,文臣们也是止不住的骄傲,一个个已经在谋划突厥要是败了他们要如何反压榨回来了。
李渊现在已经不再拘泥于心中的不甘心了,在看到突厥即将来袭,他们李唐胜利在望后,他现在心中所想都是快点打过去!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如魏征,他面上淡定万分,没有一丝一毫被外界情绪感染的迹象。
李世民走到他身边:“玄成,是有不同见解?”
魏征眉头微蹙:“秦王殿下,尉迟将军等人未免高兴过早,突厥有能力短时间聚集二十万大军是事实,京城仅有数万大军也是事实,诸位不为两月后突厥的二十万大军来袭而想方设法,竟然已经为虚无缥缈的成功而欢呼?”
李世民笑得温和:“现在已经提前得知消息,聚大唐之力抵抗东突厥,要想俘获个颉利可汗来京城跳舞也不是不可之举。”
魏征挑眉,看来他是低估了秦王殿下的能力。
【贞观四年唐军灭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四夷长共聚长安称万岁,为李世民上尊号为“天可汗”
那年,李渊说:“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所托之人极对,无忧虑了。
于是李唐第一任和第二任皇帝与臣子宗亲设宴庆祝,酒酣,李渊自弹琵琶,李世民起舞,彻夜而罢。
贞观八年,李渊宴请西突厥使者,感叹:“当今蛮夷顺服,古时也未曾有过。”遂与李世民夫妇像家人常礼一般互进御膳。
同年,李渊设大宴,归降的颉利可汗起舞,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
在只有长安歌舞团团长颉利可汗一个人悲伤的世界中,我们李唐的老祖宗们收获到了绝对的快乐。
那年,李渊说:“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高祖大悦,群臣皆呼万岁,极夜方罢。】「9」
【李渊,这个华夏少有的高寿皇帝,与李世民五十岁去世不同,他活到了六十九岁去世。
老李同志的退休生活要总结就是要帝位有地位要钱有钱要美女有美女,要酒席有酒席。
左拥右抱坐看盛世的神仙生活,闲的无聊还能叫个可汗跳跳舞酋长吟吟诗。
无需藏匕首于靴,也没有夜半被军情惊起的事情,不用操心工作,想做什么做什么,在以孝治国的封建王朝,他想说自己第一,李世民都不会说他错了。
纵观整个李唐历史,我们无从知晓刚内退为太上皇的李渊是否甘心,因为凡人思维所想到的痛苦、失落,在史料上从来没见过相关的记载。
但我们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当李渊看到李唐真的万国来朝祝贺时,他是发自内心的愉悦的,看到老对头跳舞时,他是快乐的。】
李渊不得不承认,史料记载中的他,是真的快乐。
他一向就不是一个非常喜欢往上冲的人,就像当年的起义,起义烽火以摧枯拉朽之势燃遍全国时他还在做隋朝的太原留守。
是十七岁的李世民牵头,刘文静与他的好友裴寂相交,才有百般劝说,以宫女侍奉的不得已起义之举。
李渊忽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应该让年轻人发挥他应该有的热度了。
和那倒霉裴寂继续相交饮酒也不错?
【玄武门政变自此落下帷幕。
秦王李世民的上位是必须的,玄武门之变势在必行,谋反,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进则九五至尊,退则全部死。
不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算是死得其所,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李唐以最小代价解决内讧,把内耗降到最小要不然开启内战绝对会让整个大唐血流成河,到时候就不是小规模内战,而是成千上万人丢掉性命。
说近的,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突厥就像闻到腥味的老鼠一样在八月二十四日攻击高陵,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突厥的二十万雄兵一定会让开启内战模式的从姓汉变成姓突厥。
所以在华夏内部严重分裂,外敌崛起入侵,人口断崖式下跌的隋末时代,是李世民撑起了中原的一片天,灭国无数,带飞全场,打出了煌煌大唐。
天策上将,龙凤之姿,天之骄子,日月之表!
近的说完,远的就是没有秦王李世民始毕可汗都率部渡过黄河进攻太原了,汉人都变成四等人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166. 现代躺赢成功学鼻祖(修结尾语句通顺)^^……(第4/4页)
在起义的第三年也就是唐武德二年,抓住了始毕可汗突然病死的契机的李世民不亚于美苏争霸时某大佬果断发动三大战役歼灭国军主力的窗口期。「10」
果断,有力。
四百年多年的割据战争惯性,隋末没变成第二个十六国南北朝,那个十七岁英武少将军李世民功不可没。
毕竟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水平大都数人都有数,他不可能自己实现大一统,所以李世民的唐朝大一统意义不亚于秦汉大一统!】
“果然是趁着新旧皇帝交替之时那群突厥贼人来袭。”李世民的关注点全在仙幕的话验证了他们一开始的猜测。
现在新旧皇帝交替变成了二月,突厥的狗鼻子一定会在嗅到味道,有可能四月就来了,不过……
李世民暗衬:“突厥四月不一定会有二十万大军,因为四月乃草原粮食短缺之时,原先八月南下侵略也有八月乃丰收秋季的原因。”李世民觉得他得加强对突厥那边的监控,争取速战速决,早日解决,他甚至可以用上在汉武帝的视频中所学到的知识,软硬兼施,让突厥这个强狮变成病猫。
李唐正百废待兴之际,若用强攻,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李世民在这边分析了一堆,正准备转身和兄弟们商讨商讨,然后就看到兄弟们正在畅想当秦王当皇帝之后的贞观到底是什么样的,才值得仙幕数次夸赞。
李世民:“???”你们不关注战争关注什么呢?
听了仙幕的说辞,其他界面认同的人不再少数。
秦始皇:“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不幸,但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幸运。”
他周边的国家一个赛一个弱鸡,或许短期内没有李唐这种烦恼,但他懂。
李唐要是因为发动内战被外族捷足先登,那李世民绝对不会是千古一帝,会直接变成千古罪人。
所以李世民一锤子定音下的玄武门之变,是幸运的。
朱元璋认同:“唐朝百姓应该也会喜欢玄武门政变的形式吧?把纠纷全部关在皇宫中,百姓们无知无觉,一夜醒来死了个不怎么亲近百姓的太子和喜欢把老百姓当猎物的齐王,李渊这个皇帝应该也没有什么感觉,软耳根,听信谗言,被人一说就想迁都。”
朱元璋觉得这个政变简直完美!不愧是他最喜欢的文皇帝!
刘彻笑得肆意,对臣子们道:“李渊只是死了个没用的儿子,百姓和天下得到的可是贞观之治啊。”
臣子们想笑,但觉得不太礼貌。
不过他们其实很想知道贞观之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刘据道:“常常听到仙幕提到贞观之治,偶尔透露出来的话也可以看出唐太宗治下定然也是政治清明,法律宽平,与文景之治类似,灾荒有救济,国内无战事,万国来朝的国度,但这种王朝纵观历史长河应该也不少,为何仙幕要如此推崇那位太宗陛下?”
刘据的话问出了很多臣子的疑问。
就太子描述的国度,仙幕在介绍他们西汉东汉时也有提到过,像汉和帝,汉明帝、光武帝不也是这种国度吗?为何仙幕独独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着重介绍呢?
他们觉得很奇怪,难道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11」
秦王破阵乐、玄甲兵、大羽箭、烈马,每个名词我们都看到里面蕴含着少年满腔热血。
茫茫沙场,鼓角响,猎猎旌旗蔽日,恍若看到十七岁少年将军李世民一身孤勇傲骨,身披金甲,提三尺剑,胯|下是奔腾的神骏,指挥着身后无数贤臣能将千军万马鏖战沙场,弯弓搭箭直取敌人首级。
运筹帷幄,挡之者死!
恣肆轻狂,热血沸腾!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汉朝是一个沉稳持重的中年人创业,承文景之余阴,张挞伐之雄师,犁庭扫穴,四夷惧伏,它沉稳,但有力,版图与经济都是在不急不躁地走向顶峰,在顶峰俯瞰整个华夏历史。
但唐朝,它是一个意气风发又无比睿智的少年人创业,太宗乘天下鼎沸,叱咤风云,荡平群寇,修齐庶政,南征北讨,收服四裔,国势之盛,远超汉代,开局直达巅峰!「12」】
【集“匡时济世-拨乱反正-开创治世”于一体的千古帝王李世民带着他的满腔热血匡了时,济了世,拨了乱,反了正。
现在,他将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绚烂非凡,有无上蓬勃生命力的贞观时代!】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