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1)

江寂点头:“我们也是这么打算的。”

江寂介绍道:“这是西红柿,刚出苗。”

江寂点头:“是的,我只有一点点种子,所以就三家种了这个。”

“是蔬菜,也可以直接生吃,像水果那样。”

“欢迎之至。”

“这是生菜,是蔬菜,是青菜,这个生长很快的,两个多月就能收获了。”

“这个是西瓜苗,是一种水果。”江寂主动把其他的都介绍了,辣椒啊,苦瓜啊什么的。

“这些以后都能推开吗?”陈大人很是关注这个问题。

陈大人看着江寂,眼里带着赞赏,“江寂兄弟这话说得好。”

二季稻的秧苗需要在第一季的稻谷收获时育好苗,这样,收割完就可以快速插秧,以保证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还能获得足够的光照和高温条件,才能在十月获得丰收。

“那就好。”

陈大人和徐大人看了一圈,也没吃午饭就回去了,陈大人还带上了江炎画的那些播种过程和出芽的图。

另一间屋子里,徐大人收到了知府胡大人来的一封公函,询问他地里的情况,最主要的是问二季稻的稻种,江寂是否能弄来。

陈大人看完后,轻笑了声,“看来胡大人也还是很关注新稻种和新作物的情况的。”

“可以,我正在把这边的情况汇报给范大人,同步胡大人知道吧。”

知府衙门里,衙差拿着一封信函来禀告:“大人,有昌平县衙送来的信函。”

胡大人接过来看了下,哼笑一声。

胡大人把信递给他,师爷接过来看了一遍,心下了然。

上次江寂他们从华文县回昌平的时候,绕道平南,躲过了骷髅岭山贼,得知结果的时候,胡大人气得摔了桌上的东西。

胡大人瞥他一眼,说道:“你没看信上说的吗,可能只能保证昌平一个县的。”

说起这个胡大人的气就上来了,一拍桌子,茶碗里的茶水溢了出来,胡大人怒道:“到时候给我派人下去查,把那个行商给我找出来,我看那个姓江的小子能藏到几时!”

“什么奇怪?”

胡大人想了下之前几个知县汇报的情况,说道:“他们不是说,是江寂要求在城外弄个庄子,夜里拖过去的?”

胡大人沉思片刻,“你的意思是?”

胡大人若有所思,师爷又继续道:“咱们南边的州是林州,我问了下咱们的人,林州可没有红薯这些,那就要再南边一点的利州,利州到咱们这儿,怎么也要七八天的时间,别说还是拉着那么多货了。消息来回一趟,得半个月。”

胡大人点头:“有道理,所以他这些新稻种和红薯是哪里来的?”

“不可能。”胡大人否决了这个可能,“这种东西,但凡任何一个当官的都知道对朝廷的重要性,肯定不会让行商先买了运出来了。”

胡大人想了想,说道:“我跟林州和利州的知府有点交情,我去封信问问。”

胡大人一惊,“你的意思是,莱国的?”

“大人说得对,南边是不太可能的样子。”师爷也陷入沉思,“那我是真的不知道这红薯怎么来的了。”

“是。”

忙碌的日子飞快而过,红薯苗可以扦插移栽了。

江寂通知了村长,让大家提前把地都准备好,全村的人都行动起来,整好了地,挂好了垄。扦插这天,又都到江寂家来看怎么移栽。

“剪粗壮点的苗,剩下的让它继续长,晚几天种都没事的,等你们都种完了,这些苗可以卖给别人。”

江寂家也要种两亩红薯,这天刚好学堂休沐,让江南江北在家里看家,江寂他们都在地里干活。

他们的地就在沟边,浇水的时候,江寂直接把沟挖了个口子引水到了地里,直接放水进来,就不用去挑水了。

他其实很想直接兑换些现代的塑料水勺出来,又轻又耐用,比这个葫芦瓢好用多了,但塑料水勺毕竟是这个世界没有的,不好直接拿出来用。

现在这天气踩水还是有点凉的,赵茹身体本来就羸弱,容易生病,这着凉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没事,又不用挑水了,一会儿就浇完了,你们回去做午饭吧。”

赵茹看了下,能放水进来确实省了不少事,“那行,我们先回去做饭。”

“江炎,你看我这地买得好吧,这一片,咱们浇水都可以放水进来浇,多省力气啊。”

江炎看着远处在挑水浇菜的村民,笑着点头:“嗯,眼光不错。”

红薯种完没多久,西红柿和西瓜也可以移栽,江寂家要种两亩西红柿四亩西瓜,忙碌了三天才种完。

江寂家田多,有二十多亩水田,自己是种不过来的,他们自己完成了四五亩。

然后养鱼的田,边上都空出来了没插秧,也请村民们挖好了水沟,泥土都垒在了田埂上,还在田头挖了水潭,为养鱼做准备。

江寂摇头:“不留了,没那么多肥料啊。”

插好秧,江寂又请了土根叔他们帮忙,把渔网拉好,养鱼和养鸭的分开成两个区域,四边都打上木桩,把网支了起来,绑好。

做好准备工作,就等着秧苗返青后过一周就可以放鱼放鸭了。

初、中、高级的厨艺技能。

大家都看呆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