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他打着要去神都刺探情报的幌子混入尚赞咄的迎亲使团之时,她并没有太多的意见,笑了笑也就随他去了。毕竟,他才是未来要担负起整个吐蕃的人,而自己,早已是日薄西山,看护不了他太久了。男子汉自当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所以该闯的地界、该冒的风险,他也理当都去试一试。可她没有想到的是,异国他乡、繁华叵测的神都没有损伤尺带珠丹分毫,但在那个国度里,却有一个与之仅有一面之缘的女子令他沦陷了,自此,心动神摇,常思常念。
哪个少年不怀春呢?更何况,连尚赞咄都来信盛赞过那位金城公主的美貌,想来更是世间少有的姿容,看上了也就看上了吧。她也曾年轻过,自然晓得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因着一时的意乱情迷可以做出多少冲动而鲁莽的蠢事来。她明白,这股热情必定维持不了太久,而且,往往越是想要抹杀,就越是不能如愿。因此,她选择了宽容的放任,由着尺带珠丹为她修建专门的宫殿,由着他按照大唐人的喜好进行种种布置。反正他们既然已和大唐联姻,那示好的举措也就必不可少了,那小子乐意主动去安排,恰好也能给自己省下不少功夫,她索性也就懒得管了。在她的眼里,这份喜爱之情绝不可能持久,等热度过去了一切也就结束了。青春少艾的心思,一天一个变,又有谁会相信天长地久呢?等那位金城公主嫁过来之后,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了,尺带珠丹还会是她所熟悉的那个孙儿,也依旧会是他们吐蕃未来的全部希望。
她一直都怀着这样的想法,直到婚礼那一日,她亲眼看见了李奴奴,看见了那个美得好似画中仙一样的少女。她原本以为,大唐的皇帝再怎么样也多少会敷衍一下,可出乎意料的是,李奴奴竟然还的的确确是宗室嫡女,无论地位相貌亦或是言谈举止,在她的身上,都绝无半点可挑剔的地方。于是,她那个嫡亲孙儿的所有作为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她也因而生出了无限的感慨,只觉着自己先前的所有盘算都要落了空了。不过,她本就是疼爱尺带珠丹的,要拿他的婚姻大事来做交易,原就是不得已,能为他娶回一个真心喜欢的女子也算是另一种补偿。是以,这段时间以来,她才始终都对李奴奴一团和气。爱屋及乌罢了,只要唯一的孙儿能高兴,她总也不会计较太多的。
“那再这么下去,会不会……有些不好?”并不知道自家主子已经兀自出起了神,女官只是听着这话,就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几许焦虑:“我看赞普他似乎越来越把公主给放在心上了,太后娘娘,您看您是不是要……”
“要怎么样,难不成你还打算让我棒打鸳鸯?”听出她语气里的忧心,没禄太后摆了摆手,却是当即就笑开了:“锦绣,赞普到底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君主了,我这个祖母,闲来无事还是往后靠一点的好。年轻人的事啊,还是由着他们自己处理,只要不过分出格,那就让他们折腾去吧。”她作为太后,能干预的地方固然不少,可她同时也是尺带珠丹的祖母。就这个身份而言,她确实是不想让他太为难的。
被唤作锦绣的女官皱了皱眉,有些不太理解:“可是太后娘娘,如果赞普用情过深的话,那吐蕃和大唐以后……我不明白,您难道就一点儿都不担心么?”
“说一点儿都不担心当然也是不可能的。”微微叹了口气,一身便服的女人自榻上坐起,眉宇间却满是一切尽在掌握的笃定和淡然:“只是,我相信我亲自养大的孩子,他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再者,但凡那李奴奴是个清醒的,她就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如果有朝一日她真的僭越并影响到了大局,那届时她也不会再留有半分情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