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团的武器装备也就和新四军差不多,而做战经验远不如新四军,虽然有独立团的一个营加入进去,王海涛还是不放心,又把身边的警卫连抽调了二个排加了进去。在部队都进入阵地后,王海涛带着最后一个警卫排和部分侦察连的战士上了乌沙镇的围墙。
防御阵地就在围墙下,不好好利用一下围墙怎么行,王海涛也早有准备,围墙上己经修建了多处工事掩体。现在王海涛也不再保留实力,在围墙上从储物戒指里再次取出二十挺重机枪,让身边的战士组成二十个机枪小组,分别进入围墙的工事中。
在围墙的工事中安放重机枪,居高临下,火力足以覆盖阵地前三百米以内的范围,有了这二十挺重机枪在,**想攻上阵地还真就不太容易。一切都布置好后没过多久,**士兵又从三面围攻了上来。江边新四军也在开始让部队过江。
新四军军部临过江之前,叶挺军长和陈毅副军长都来到围墙上和王海涛告别,叶挺军长还带来了延安**方面发给王海涛的感谢电和周公以私人名义发来的谢电。第一批过江的是这二天战斗中撤下来的伤员们,包括独立团的伤员,新四军也一同带着过了江。
王海涛明白这是最合适的办法了,否则明天自己在突围时,带着这么多伤员肯定会加大突围的难度,至于这些伤员痊愈后是否会留在**的部队中,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战斗一开始,王海涛就又把精力全部投到了战场上。
这时,因为守军主动后撤,**的部队包围圈也更加紧密了,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黑暗中也看不清有多少敌军投入了进攻,战士们只知道敌人一次次的攻上来,又一次次的被打退,中间根本就没有停顿的时候。到后面战士们也麻木了,只是本能的不停扣动扳机。
围墙上的这二十挺重机枪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保安团这面阵地上。保安团虽然斗志十分高昂,但实战经验实在太少了,面对**五十二师这种精锐部队潮水般的进攻,守起来相当吃力,战斗进行的时间不长,伤亡己近百人。
独立团的一个营和二个排的警卫连战士这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二个排警卫连的战士们,熟练之极的战术动作加上精准无比的枪法,无不显示出高超的单兵素质,战斗中哪里出现了险情,哪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每次他们的出现就能化险为夷。
正是有了他们的出色表现,还有围墙上好几挺重机枪的火力支援,才让初次经历这种大战的保安团坚守了下来。战斗进行到晚上十一点钟,二支队首先奉命撤出了战斗,北面阵地上只有三支队的千余兵力仍在坚守。守军火力一减弱下来,对面的六十二师马上感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