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南义正言辞地拒绝:“不行。”
“好吧。”知心摸摸自己的光头,嘟囔道,“不去就不去。”
乌黑的眼珠咕噜一转,知心趁着观南不注意,从边上探出个脑袋,偷偷朝着时聆比了个口型:“等我。”
时聆没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引起了观南的注意,他回过头,在她和知心间来回扫视:“你们是不是在密谋什么?”
知心捂住嘴,拼命摇头。
离戒堂也没剩几步路,时聆直接走了进去,对门外的观南道:“行了师兄,上锁吧。”
观南上前准备将门掩上,木门将阖之际,他飞快道:“晚些我再来给你送馒头。”
时聆莞尔:“有劳师兄。”
无所可做,时聆只能坐在蒲团上,任由疲倦席卷全身,鞋面满是泥泞,衣上还沾着干硬的泥块。
面前是青面獠牙、凶神恶煞的惩恶佛,他怒目圆睁,手持大刀,仿佛下一秒就要提刀朝她砍来。
时聆望着佛像发呆,思绪飘出很远。
当年襄城覆灭后,她途径乌山,看见了掩于深山中的佛寺,万木葱苍,云树遥隔,目能所及之处,唯有檐下铃铎随风而动。
鬼使神差地,她穿门而入。
殿前的香客高举佛香,虔诚礼拜,一时间云雾弥漫,檀香扑面。
时聆不信神佛,也不理解他们为何要拜,香客往来不绝,而她只冷眼旁观。
“施主。”
听到声音,时聆侧首瞧去,只见老人身着深色僧服,手执佛珠,正和蔼地看着她。
住持捻着佛珠,笑道:“老衲见施主有缘,不如再此留宿几日?”
时聆不解,她为山鬼,何来有缘?
她本想拒绝,但不知为何,说出口的话却变成了“嗯”。
于是住持带着她穿过长廊来到后院,远远望见四位沙弥正蹲在地上浣衣。
年岁最大的沙弥不过才十四五岁,有两位沙弥相貌相似,年纪也差不多大,约莫十岁不到,还有一位小沙弥,看上去不过五六岁的样子。
视线落在那两位相似的小沙弥上,时聆奇道:“此为孪子?”
住持点头,眼中是藏不住的慈爱:“不错,二人名知心和如常,牙尖者为知心,眉间有痣者为如常。”
这几位沙弥年岁都不大,时聆疑惑:“这么小便出家?”
闻见动静,小沙弥们纷纷探头,知心更是咧嘴傻笑,热情地向她招着手。
时聆回以一笑。
住持指指他手下的木盆,知心努嘴继续浣衣,但没过多久,他又悄悄抬眼去偷看住持,视线相撞,他立马低头。
“这里的孩子都是无家可归之人,或是父母早亡,或是身染重疾被扔在寺前,亦或是从战乱中出逃。”
“战乱?”时聆听到这两个字,忍不住蹙眉,“可是襄城之乱?”
住持颇为诧异:“莫非,施主也是自襄城而来?”
想到襄城的惨烈,时聆垂眼敛去神色:“略有耳闻。”
住持遥指最小的沙弥,话语中带着怜惜:“这孩子竟能从襄城逃出来,浑身是血地爬到寺前,着实是令人吃惊,可怜他小小年纪,就要遭这般罪。”
时聆顺着他指的方向瞧去,那小沙弥躲在最角落,安安静静地洗着缦衣,似是察觉到她的目光,他抿紧唇,略微抬眼,怯生生地望着她。
时聆迟疑道:“他是……”
“老衲予他法号传明。”住持望着远方,语气平静,“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愿他生念永存,直至诸世共生。”
…
“叩叩——”
屋外传来轻微的声响,时聆回过神来,走至门边悄声问:“谁?”
“是我,小十,我给你送吃的来了。”知心贴在门缝边,压着嗓子道,“这门锁了,我开不开呀。”
时聆随手扒了扒门:“你没去拿锁匙吗?”
“我…我只想着要给你送吃的,忘记拿了。”知心头抵着门,拼命往门缝里塞馒头,恨不得整个人都挤进来,“再说,观南师兄不让我过来,若是被他抓住,肯定又要说我。”
时聆哭笑不得:“行了行了,等你塞进来,这馒头都碎成渣了,要不你留着自己吃吧。”
知心急得浑身是汗,坐在地上懊恼道:“这怎么行?小十你都没怎么吃东西,肯定饿坏了。”
时聆靠在门边道:“还好,反正睡一觉就能出去了。”
想着实在是没办法,知心索性放弃,把馒头放在嘴边啃了一口,含糊道:“那…明天给你多留两个馒头,哦不…三个!”
隔着门都能想象到他的表情,时聆失笑:“好。”
知心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她说着话,突然有个声音响起:“你怎么在这?”
知心吓得将手上的馒头扔了出去,瞅见是观南站在树下,他不停地拍着心口:“师兄…你吓死我了。”
好像又有人来了,时聆将耳朵贴在门上细听,生怕漏掉一个字。
观南站在松柏下,面带不悦地看着他:“知心,你怎么在这?”
“这个……”知心心虚地挠挠头,将扔出的馒头又捡了回来,“我就是来看看小十有没有出什么事……”
他擦去馒头上的灰尘,眼神中带着疑惑:“那师兄,你怎么在这?”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仙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