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再进一计,想要彻底将许攸排挤出去,这样袁绍帐下的谋士就以他和逢纪为主了,所以他假惺惺道:
“不如主公派他出城,寻找治疗瘟疫的药。既能避免走露消息,也可以说是为了许攸的安全着想。这时候出城能够避开所有的危险,日后他回来军中,主公也好解释啊。”
许攸接到袁绍的命令后,就知道自己又被郭图和逢纪这两个奸佞小人针对了。但城中瘟疫着实严重,拖延不得。虽然不乐意,他还是在夜里带着人从西门悄悄出城,去寻找治疗瘟疫的药材。
结果被带兵在外巡逻的甘宁堵了个正着,把人绑在马后捉了回来,兴冲冲地跑主公那请功领赏:“主公,捉到了袁绍重要的一个幕僚!要不要严刑拷打?”
荀澜听说捉到了许攸,十分惊讶,一度以为是曹操的诈降计策,毕竟哪有在这种时候让知道很多消息的幕僚出来寻药的?他又不是医师出身。
这时候不流行拷问士大夫,所以荀澜连忙制止了甘宁的行为:“兴霸,不得对先生无礼。”他亲自给许攸松绑,随后让荀彧同许攸说说话,试图招降。
许攸没向半个熟人的荀彧透露什么,荀澜也不勉强,不着急招降许攸。反正等袁绍曹操败了,作为聪明人的许攸会自觉投降的。而且,他也不打算重用许攸,只打算让其做个负责献策的幕僚。
许攸虽然有才华,但品行上差了些。比如,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捕,他因此背袁投曹,这藐视法度的样子,和荀澜平时治理州郡的理念完全不同,等通过了观察期才能重用。
甘宁对袁绍部下进行了拷问,众人才知道城中出现了瘟疫,而且相当严重,众人皆十分惊讶。
甘宁摸了摸腰间,那里有一个主公分发给中高层将士们的锦囊,里面有真犀、麝香、雄黄等良药,可以防瘟疫,摸到这个才有了安全感。
他懊恼地抓了抓脑袋:“唉,刚才和袁绍的部下靠得太近了,也不知道兵卒们有没有传染。”
郭嘉摇了摇扇子:“他们暂无发烧之状,你别瞎担心,先将有接触的几个兵卒单独划出帐篷来,与众人吃饭睡觉分隔开。”
几人庆幸道:“幸亏我们来到兖州后,一直听从主公的叮嘱,要求兵卒烧开水喝,吃东西前也要先洗手。”
众人倒是没想到袁绍要跑路不带城外的军队,毕竟里面有他的嫡系。
几日后的夜里,袁绍悄悄从济宁城后门出城,一路往北。待斥候来报,荀澜连忙将众人召集起来,询问该点多少兵马突袭。
荀彧对袁绍此举做了两个猜测,一是他和袁绍、公孙瓒商量好,分批撤离,此乃诱敌之计。二是袁绍断臂求生,不管城外驻扎的文丑军队,自行离去。
郭嘉断言:“袁绍此行必然在路上布下埋伏,黑夜中追击容易中计,不可率兵直追。”旋即他建议:“不如让奉先点三千骑兵,绕行至其前方,从中突袭,截其辎重粮草。”
贾诩亦同意他的看法:“其城外兵马未动,若是贸然追击,对方来个回马枪,前后夹击,我们反而损失惨重。而且若是第二种猜测成立,曹操不是一个庸才,必然自救。”他的话不言自明,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只要荀澜大军动了,曹操和公孙瓒都不会袖手旁观。
第一种是前后夹攻的诱敌之计,第二种则是曹操和公孙瓒为了自保,不得不袭击。所以不管真相如何,荀澜都不亦在黑夜中大动。
荀澜点头应道:“就依照大家所言,让吕布点三千骑兵,截袁绍辎重粮草。”他叩了叩桌子,心道洗劫了兖州的部分,怎么着也得吐出一部分来。
至于济宁城,眼下已经成了瘟疫之城。许攸在听说袁绍跑路的消息后就气愤地投诚了,被荀澜聘为了幕僚,暂未安排其他的职位。
许攸最为了解城中的状况,断言:“袁绍定是将染病的将士都留在了城里,等着您一进城也感染瘟疫,这样自己就可以安然撤兵。”
荀澜皱眉:真是其心可诛,和染病的将士交战,己方也容易被传染。他没有让兵卒们趁夜占领济宁城,而是打算视曹操的动作来调整自己攻打的步调。
曹操半夜从斥候那得知袁绍的行动,气得几欲吐血。他披着衣服匆匆忙忙找来公孙瓒,公孙瓒闻言后也是大惊失色。
他愣愣地看向曹操:“不知道文丑知不知道袁绍撤退了?”
“文丑还在营帐中,似乎不知此事。”曹操反应极快:“我已让人将他请来,我们共商对策。”
随后他做了一个手起刀落的手势,公孙瓒秒懂:“若是他不配合,我们就……”
文丑能怎么办,自家主公跑路,他只能殿后了。不过他们本来理亏,于是就表示一切听从曹操和公孙瓒的安排,这也才使得两人的脸色好看了一点,没有当场内讧起来。
然而,曹操和公孙瓒也没有更好的计策,曹操断言:“袁绍带这么多人离开,荀澜的斥候不可能没发现。眼下城中兵力空虚,荀澜可能趁夜色攻城,我们当命兵卒时刻准备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