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2章开解
在曹操的视野中,戏志才神情如常,脸上却透着几分苍白之色。
想到初见时,对方那病体支离的模样,曹操不由代入主公的立场,关切地询问:
“志才可是身子不适?”
听到这话,顾至蓦然转身。
身侧的戏志才已恢复常态,只是面朝着前方,回应曹操的询问:
“劳主公关心,焕无碍,只是略有些疲乏。”
“既然乏了,那便快些回去歇着。孤这边无碍,你们都回去吧。”
顾至挂念着戏志才的安康,无意与曹操拉扯。
但他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便从怀中取出一团缣帛,递给曹操。
“这是?”
起初,曹操还以为顾至是因为看不惯自己脸上的血渍,找了块帛布让他擦拭。
但很快,曹操便通过揉成一团的缣帛,看到渗透到背面的黑墨,意识到这是一封帛书,并非用来擦拭污渍的碎布。
“这莫非是明远献上的良策?”
曹操当即坐直了几分,暗道顾至果然不负他的期待,每到关键的时刻,都能挺身而出,为他分忧。
曹操脸上的笑意与心中的喜悦还未完全成型,站在榻前的顾至便已诚恳地摇头,一字一句地说出实话。
“这是祢使者托我转交给主公的帛书。”
“……”
曹操虽然没有说话,但顾至分明在他脸上看到“什么东西”,“难道祢衡还专程写了一封赋文来骂孤”这般丰富且深沉的内容。
顾至见他一副不想接手的模样,不由分说,将缣帛硬是按入曹操的手中:
“主公,收下吧,是好东西。”
“……”
原本曹操就有不太好的预感,经顾至这么一提,他愈发觉得这封帛书面目可憎,上面写的内容或许会让他心情变糟,三天三夜不能复原。
一旁的郭嘉见状,当场作保:
“主公且安心,这确实是‘好东西’。”
见曹操还是一副不信的模样,一时之间,郭嘉不知道是该感叹他与顾至那岌岌可危的信誉,还是该感叹祢衡那深入人心的威能。
顾至料定曹操最终还是会查看这封帛书,不再多言,与郭嘉、戏志才一同离开主帐。
他在帐外三丈远的方位,看到等候已久的荀彧。
这一回,顾至没有立即上前,避开士兵与守卫,低声询问戏志才:
“阿兄可有哪一处不适?”
虽说葛玄与左慈已找来药引,但顾至始终记得当初那满手殷红,令人心惊的一幕,总担心其中会有差池。
曹操的那句询问,正牵动了他心中的隐忧。
“并无。”
戏志才注视着前方,语气未改。
不等顾至再次询问,戏志才已先一步提请,
“阿漻可否去文若那?我有一些事,想单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o),只是此事……确实不知从何说起。&dquo;
指间的触感传递着安定⑦()⑦()•(o),顾至却不愿放弃追问:
“是主公,还是天子?”
“与主公无关。亦与天子无关。”
荀彧收拢交握的指节,将他的手紧紧握在掌心,
“不论是主公还是天子,他们在为天下而谋,也在为自身而谋。”
“放眼四海之地,谋天下者甚繁,为天下而谋者亦不计其数。”
“然,世人大多以贪婪竞进,鲜有不舍求索者。世家之弊,积聚已久。名门豪族,吞田兼业,动摇国本,迫使农者弃耕流亡。”
荀彧出身于世家,但他不曾回避、遮掩世家的弊害,反而对此忧心忡忡。
“我曾想,若一人之力微末,一人之烛无法照亮前路,那便让志同道合之人携手,一同举着烛光,以炳烛之火,照亮渊薮。”
顾至一语不发地听着,反握着那只手。
“主公唯才是举,不囿于门户,明法正令,不因家世而宽待。”
顾至想到了曹操的五色棒。举目天下,的确只有曾经惩罚权贵,敢于为了正义而向上层阶级挥棒的曹操最符合荀彧的期许。
哪怕曹操有诸多缺点,哪怕荀彧窥见了一部分未来,知道曹操会称公,疏远甚至逼迫功臣,他也不曾萌生离开的想法。
只因为不畏强权,又有霸主之势的曹操,已然是最接近理想的选择。
“若主公能平定天下,兴利除弊,纵我魂断灯灭,有又何妨。”
指节被骤然收缩的力量抓紧,近乎要嵌入血肉之中,亦让荀彧惝恍回神。
“只是……人皆有私,我亦然。”
荀彧垂眸看向交握的双手,用另一只空置的手,轻轻覆盖在顾至的手背上。
他像是在寻找着世间唯一的真实,又像是在握住仅能握住的珍宝。
“主公为了谋求天下,谋求己身,不得不向豪族妥协,为名流之臣赦罪。而我,既不能消除当世之弊病,亦找不到和缓之法,甚至再无不拔之志,变得畏葸不前。”
至此,顾至终于明白了荀彧的顾虑与心结。
他清醒地知道这个社会的弊病,知道消除弊病的办法,更知道这条路的艰难。
因为太过清醒,太过通透,他理解旁人的抉择,理解曹操的妥协,理解这个不公平、不安稳的社会,却也因为理解而痛苦。
正如《局外人》中所写的默尔索困境,一个正常人,会在异化的世界中觉得自己格格不入,而对自己产生深刻的自我怀疑。
在异化的世界中,不愿意加入异化团体,谨守底线的少数群体反而会被认为是不遵守规则,行为有失的异类。
而不愿跟着环境一同异化的那些人,会不断叠加心中的痛苦,因为无力更改的荒诞而创痛,因为浩然坍塌的信念而失去自我。
一向宽待他人,理解他人,不会对他人妄加指责的荀彧,只会体谅妥协者的无奈,体谅谋己者的私欲,将所有刀刃对准己身。
唯一不被荀彧体谅,被他所苛责的,只有他自己。
“知恐而后勇,知退而益进。即使失去斗志,即使退缩不前,那也入情入理,无需苛责。”
顾至抬起未被握住的另一只手,摩挲着荀彧眉间的蹙痕,
“文若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力所不及的事。烛火终究会燃尽,我不愿文若做那短暂照亮暗室的烛,只愿文若能像松乔之木,既能荫蔽他人,又能悠远长存。”
昏暗的营帐内,荀彧无声凝望,将停留在自己眉间的手纳入掌心,贴在颊侧:
“我亦盼望阿漻能福禄绵长,千秋长乐。”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郭嘉:有事郭奉孝,无事……请自由填词。
顾至:差点把祢衡的东西忘了,给老曹自己慢慢看吧。
曹操(打开首页,看到作者是祢衡,合上):已阅。
祢衡(摸笔)(真的写了一篇骂操赋)
第133章办法\\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