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2章·对谈()•()
只听“咣当&dquo;一声,青铜酒卮摔在案上,打出突兀的声响。
☐本作者积羽成扇提醒您最全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尽在[五六二],域名[(.)]☐()•()
顾至闻声侧眸,没注意顶上结了一半的发髻倏然散落,披在肩头。
桌案边缘,郭嘉维持着握杯的姿势,直到酒卮中流出的清酒摇摇欲坠地停在案边,他才回神。
“唉,这人还未老,手就开始打颤了。”
顶着顾至投来的注视,郭嘉唉声叹气、煞有其事地捶了捶自己的胳膊,
“手啊手,你怎么这般不听话?”
顾至盯着郭嘉,试图从他半真半伪的神情中找到真实的情绪:
“……你怎么好似在看我笑话?”
“冤枉啊,”郭嘉拖长了音,摇头晃脑,呜呼哀哉,
“我耳朵不好,刚才打了鸣,什么都没听见。”
顾至品着郭嘉的这句话,回过味来:“我方才之言,莫非不妥?”
此时,郭嘉刚擦去桌案上的酒渍,听到顾至的话,不由露出一道意味不明的笑。
他正要开口,余光捕捉到略带几分告诫的凝视,识时务地将作弄的话咽了下去。
“倒是谈不上不妥,”
荀彧已将发髻重新理好,绑了发带,巧妙地固定,
“若阿漻到某户人家做客,且是第一次登门,依照情理,确实该拜见那一户家中的长者,以示敬重。”
登门做客,拜见最年长、辈分最高的尊者,这是做客的礼节,并非好友之间的礼节。
他与郭嘉、戏志才相交多年,彼此之间亦未曾见过各自的尊长。
在并非受邀做客的前提下,主动提出拜见长辈的请求,除了请罪与求人办事,就只剩下结拜兄弟,姻亲,以及……
思绪因风而中断。那道风并非从窗外而来,而是自他的心房迸流而出,地动山摧。
他望着指尖的墨发,凝滞的意识再度归拢,一字一顿地读出未尽之语。
——以及结发之人。
心中的异样转瞬即逝,他掩去眼底的纷扰,小心地避开所有不该出现的话题。
“你我如今追随主公,并未安家,倒是不必……特意拜见长辈。”
一时之间,荀彧也不知该怎么委婉地解释,才能在说清道理的同时,不让顾至因为方才的事而窘困。
似生怕自己说重一个字,他转到顾至身前,平直凝视。
“若今后找到定居之所,阿漻到我家来……”
不远处,某个人忽然清了清嗓。
顾至摒着呼吸,等待荀彧接下来的话,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摒息,只凭着直觉这么做。月哥欠
眼看着荀彧刚说了半句,就因为旁边清嗓的声音而停顿,顾至等了许久,最终只等来一片静音,不由将死鱼般的目光投向郭嘉。
郭嘉丝毫没有做了“大好事”的自觉,他一下子捶手,一下子揉脸,一下子拉耳朵:
“唉,人老了,不仅耳鸣、手抖、
()•(o)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所需所求,合情合仪。”
荀彧正色而答。他从未质疑过己身,却因听到下一句话而怔愣当场。
“那你可知,簪可为纳征之礼?”
纳征,昏礼中的第四礼,由提亲一方往另一方纳吉、送聘。
荀彧素来磊落坦荡,俯仰无愧。他无惧于戏志才的质问,唯独在听闻此言时,瞳眸骤然一颤。
“……我与阿漻皆为男子。”
“可为”,并非“必为”。纳征之礼无定数,簪不过是其中可供选择的一种。
何况,男子之簪,与女子之簪并不相同。
那时候,他送出此簪,并无任何私念,只是因为那是送予顾至十八岁的生辰之礼。
男子二十而冠,以簪固冠。
十五而束,以簪固发。
而玉为护佑之器,可定魇安神。
他祈盼顾至能安乐康顺,福寿绵长,未曾想过……
“男子又如何?”戏志才反诘,“若你并无他意,赠簪倒也并无不可。可你……”
回忆两人相处的画面,以及细节中透出的种种端倪,戏志才难以遏制满腔的怒意:
“可你……并非无意。”
他盯着荀彧意乱如麻的眸光,一字一顿,重逾千钧:
“你可对奉孝理过冠?可为我正过衣?”
“你只当他是阿弟照顾,为何要做这些?”
“阿漻有手有脚,并非幼童。便是他行事疏略,不懂得照顾自身,你让炳烛多关照一些便可,何必亲力亲为?”
留在心口的墨迹被轻描淡写地抹开,一步步化为泥沼,将所有鲜红吞没。
风声拂动竹帘,不及耳旁鼓动的喧嚣。
荀彧未置一词,指节蓦然曲弯,一向平整有度的衣摆被折出数道褶皱,几近撕裂。
“倘使荀君不愿爱重,只是一时兴起……还请荀君放过我的阿弟,另觅他人。”
“阿漻看似万物不萦绕于心,可他的防备心比任何人都重。”
“他就像一只白狸,最初忌惮着所有人,不愿靠近。可一旦付之信任,他便会露出最柔软的腹部,以命相托。”
“荀君一步步靠近白狸,触其胸腹,每日相伴,行止亲密而不知避忌。”
“白狸不知此为何情,一步步陷于其中,从未想过,若有一天,那人转身而去,他该如何自处。”
“荀君并无过错,只是出于好意照顾,可白狸又有何辜?”
“他知道荀君是君子,哪怕会错了意,也不会责怪荀君,只会责怪自己。”
“他会因此自嘲,因此痛苦,因此混乱……”
“他已承受了许多,我不想让他再承受这无端之痛。”
荀彧坐在原处,垂着眸,听着戏志才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直到戏志才说完,他才蓦然抬眸,与戏志才目光相对:
“并非一时兴起。”
戏志才还有许多未说完的话语,都被这一句剖白之言全部堵回口中。
“……”
“并非一时兴起。”荀彧毫无避让地与戏志才对视,眼中迷茫尽消,只余平和与毅然,
“我对阿漻,绝非一时兴起。”
戏志才沉默许久,紧盯着他的眼:“你当真这么想?”
荀彧坦然道:“即使尚未辨明我心中……究竟是何情。可我对阿漻,绝非一时兴起。我绝不会转身离去,我会一直,一直在他的身旁……”
戏志才久久未言。他审视着荀彧,许久,才将手中的玉盒推到前方。
“拿回去吧,莫要让阿漻等急了。”
荀彧接过玉盒,还未起身,就听上首传来又一句低语。
“文若,即使你我相交……可若是你伤害他,我绝不会饶你。”
荀彧动作一顿,应道:“自然。”
【作者有话说】
清明忙了一天,头好痛,有点赶ddl了,明天再修一修……
[1]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之周瑜传。
小剧场——
郭嘉:我好像错过了什么。
顾至:我好像也错过了什么。
曹操:你们在说什么?[小丑]
第83章·簪发\\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