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 幕后操纵(2 / 2)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 42.第 42 章 幕后操纵(第3/4页)

看不到又比较可惜,故此每次科考皇帝都会问一嘴。

首辅摇摇头,将近三百试卷,他也不是每一篇都看过的,分到他手中的试卷已经出了两个前十,观点新奇的属实没有。

刑部尚书裴济桓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终还是道:“启奏陛下,臣这里倒有一篇文章,文笔行文皆是一般,唯独观点未曾见过。”

“哦?”皇帝来了兴趣:“拿来朕看。”

裴济桓立刻将一篇试卷上呈,林楚接过呈给皇帝。

皇帝展开看了几行,瞬间就乐了:“文笔行文皆是一般?看来裴卿是很欣赏此人了。”

裴济桓十分光棍,直接大方承认:“陛下圣明。”

“你呈上去的试卷文笔很差?”礼部尚书叶思衡好奇道。

裴济桓一笑:“压根就没有文笔。”

周边几位大人嘴角齐齐一抽,没有文笔?这到底是怎么考上的进士?难道真的是观念奇佳?众人顿时好奇不已。

阅卷的皇帝渐渐收敛了脸上调侃的笑意变得愈发严肃,一篇文章看完垂下眼眸陷入沉思,好一会儿才撕开糊名:“宣庄鸣。”

众大臣一顿,竟然直接叫来问话。

庄鸣从等候的偏殿重新来来到文华殿,三拜九叩:“微臣参见陛下。”

皇帝:“你这篇文章中写想富国可行商,你认为商能富国?曾有赵国便大肆行商,最终国土面积狭小,还经常被外族侵略以至于年年向外赔款,连皇帝都被敌国虏去了,可见商之一道是动摇国本之物。”

庄鸣稳了稳如雷的心跳,告诫着自己不慌不慌,侄女儿押题押中了,陛下问什么她也押中了,陛下现在问的他事先练过,知道怎么答。

在心中略略安慰自己一番,在外人眼中就是他在思考怎么回答。

庄鸣:“启奏陛下,微臣说的行商与赵国鼓吹的行商完全不同,赵国行商,商人皆以赚钱为目标,倒买倒卖以此牟利实属国之蛀虫。微臣说的行商富国绝非如此,微臣说的行商以互通有无为根本,丰富百姓的物资为基调。”

庄鸣:“哦?互通有无丰富物资,具体说说。”

庄鸣重新叩头:“是,臣本商户……”

他第一句话刚说完,大殿里不少人就蹙起眉头,包括皇帝。

本朝不限制商户子科考,但是很多潜规则其实还是存在的,与商户联姻都会被人耻笑,何况商户子?

纵然能金榜题名,将来的前程也是非常有限的,很难得到朝廷重用,想要彻底改换门庭,总要等到儿子辈才不会受到隐形的歧视。

庄鸣不知道皇帝和朝臣们的反应,他牢记孟蝶的话,孟蝶告诉他,他商户子的身份根本瞒不住,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说出,今日殿前奏对若是答得好,皇帝满意,他还能得个君子坦荡的好名声。

想着孟蝶殷殷嘱咐,庄鸣答的顺畅:“……幼时随父祖行商偶到一处,天降甘霖后遍地山珍,无论是否当地住户皆可随意采食,父祖当时用银钱购买村民吃不完的山珍将其运往江浙一带,那里人未曾尝过如此美味争相购买。”

“微臣私以为,将一地盛产之物运往不产之地,是为互通有无丰富百姓物资,如此盛产之地能多得银钱富民,不产之处也能得到新鲜物件生活会更加丰富。”

不知不觉中皇帝蹙起的眉头渐渐展平,脸上神色昧暗不明,一时间让人猜不到他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众位大人同样垂眸沉思,庄鸣说的观念并不算多新奇,但是很多人没想到也是真的,从很早以前商就与钱挂钩,行商就是为了赚钱,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

全然忘了实际上商从交易来,最原始的交易正是以物易物互通有无。去掉那一层包裹着的铜臭外壳,内里的商道并没有那么不堪。

庄鸣不敢抬头,跪得规规矩矩,只靴子中的脚趾不安的动了动。

“将一地盛产之物运往不产之地,可是从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悟出?”

皇帝话音一落,庄鸣脑海中就上演了鞭炮齐鸣,他现在除了服气就是服气,侄女儿她又又又押对了。

庄鸣不懂,本朝因为前朝儒家书生误国,故此从太/祖建国始就没有独尊儒家一说,治百姓用的是彻彻底底的法家;官员们各司其职则用的是道家的大道无为道法自然;忠君爱国君权神授,这是儒家的思想。

对于太/祖来说,谁家的思想主张不重要,利国利民就行,如此大易朝这些年又有了当年诸子百家盛行的姿态,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当今皇帝奉行太/祖皇帝的政策,也没听说他亲哪一家,庄鸣不懂皇帝为什么这么问,但是没关系,他有答案。

“启奏陛下,微臣并非从道德经中所悟,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损是抑制的意思,不另其某物过于旺盛,微臣说的商之道,首要之点为某地某物繁盛,只有繁盛有多余才能运往别处与损有余完全不同。”

“微臣读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将一地盛产之物运往不产之地是为变通,微臣从易经所悟。”

庄鸣话音一落。“稳了”这两个字几乎出现在了每一位重臣的心中,这名新科进士只要后续不太离谱,他这辈子的官途算是稳了。

“好,好一个变则通,通则久。”皇帝连连点头:“先下去吧。”低头看了一下,皇帝将庄鸣这次殿试的名次从二百七十八名改到了一百零二名。

癸未科,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共九十九名,赐进士出身。

剩余的一百九十六名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庄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个会试的二百八十二名,妥妥的同进士预备役,竟然进入了二甲,虽然是最后一名,那也是二甲啊!

侄女儿说的果然是对的,她说陛下若是满意他的殿前奏对,必然会赐他进士出身,果是如此,侄女儿真真是料事如神。

状元榜眼探花打马游街风光至极,紧接着就是琼林宴。

为了表示帝王爱才礼贤下士这一美好的品质,琼林宴和会武宴都在宫中御花园举行。

皇帝只在宴会开始之初略坐了坐就离开了,有他在新科进士们可放不开。

皇帝一走,新科进士们瞬间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或谈文论道或欣赏美景,或闲话家常拉进关系。

庄鸣因为单独被叫去文华殿一次格外引人注目,好几名进士围着他拉关系,旁敲侧击的想知道文华殿中发生的一切。

殊不知琼林宴中发生的一切,皇帝全部知晓。

昨儿下午下了一场雨,太后贪看雨下杏花的美景有些着凉,皇帝和皇后这会儿都在慈宁宫陪着。

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太后率先问:“今儿琼林宴,那帮新科进士们怎么样?”

林楚:“启禀太后,他们做了不少诗,都夸御花园中的景美花更美。”

知道太后不爱诗词,皇帝没问具体随口问道:“那个庄鸣,他怎么样?”

林楚一顿:“陛下,他那诗文您还不清楚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 42.第 42 章 幕后操纵(第4/4页)

皇帝一听就笑了:“也是。”

皇后看太后似有兴趣:“听陛下的口气,这庄鸣诗文似乎一般?陛下又能记得此人,可是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皇帝点点头:“他的文笔行文普普而已,唯独观点犀利又新奇,认为行商可富国。”

太后:“他怎么会想到这一点?”

“母后,他乃华殿说的给太后复述了一遍。

太后点点头:“听着倒是有几分道理。”

皇帝:“儿子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太后:“他自幼跟随父祖跑商,想来家中也是想让他行商的,怎么读起书来了?”

皇帝立刻看向林楚,他不信这个问题今天其他的进士不好奇。

林楚:“太后娘娘,庄进士说他舅舅是读书人。”

太后一笑:“外甥像舅,倒也正常。”

皇帝也笑了笑,转头又看向林楚:“你今儿说话倒是矜持起来了,往日里问你一句你能说十句,今儿怎么问一句答一句?”

林楚无语凝噎。

皇后噗哧就笑了,太后也笑着看向林楚:“你这个老货,这个庄进士家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太后英明。”林楚当即把庄鸣在琼林宴中说的话学了一遍:“宴会中也有人问庄鸣为何读书,庄鸣说他的亲娘舅乃是庚戌年二甲传胪,他大表兄是辛未科一甲状元孟长生。”

二甲传胪是谁,若非此人现在为当朝重臣,很多新科进士们是记不住名字的,庄鸣又不好直呼舅舅名讳,故此他介绍的时候又把孟长生拉了出来,一甲状元没有哪个读书人会不记得。又是他的同辈,他可以直呼其名。

孟长生三个字一出来,庄鸣身边围着的人瞬间消失大半,最后只余下一名同科。

庄鸣也不兜圈子:“薛兄不怕被连累?”

“已经定案,还何谈连累一说?何况愚兄是与贤弟相交,也只认贤弟。”

这话说的明白透彻,庄鸣持起酒杯:“愚弟敬兄长一杯。”

这边庄鸣的坦白得到了一名志同道合的朋友,那边皇帝太后和皇后听到林楚的叙述后,陷入短暂的沉默。

好一会儿太后有些叹息:“原来是孟卿家的外甥,怪道呢。”

皇后看了一眼皇帝:“他们一家子学问都好,前些时不是还有几个泼皮无赖状告勇毅侯府么?那个就是孟家女。”

皇帝:“哦?是孟家的?”

皇后:“孟卿家的长孙女嫁予勇毅侯的次孙。”

皇帝沉默了一下,也叹息一声:“他们家门风倒是十足的清正,孟卿家会教孩子,一介女流也能明辨是非,还有那个庄鸣也是坦坦荡荡的。就是有个糟心的弟弟。”和他的弟弟一样糟心。

太后长叹一声:“摊上什么样儿的兄弟也不是他能决定的,否则当年也不至于分家就断了来往。”

皇帝:“母后还记得?”

“记得,怎么不记得?”太后冷哼一声:“为着这事儿,孟卿家明明政绩卓越,先帝偏偏压了他六年不曾给他升官。”

皇帝:“他们一家子都不容易。都说谋反当株连九族,嗐,祁王还是朕的弟弟呢,朕也是妥妥的九族之列。”

太后被勾起的怒气一扫而空,噗哧笑了:“哪有陛下这样的算法。”

皇后也一笑:“母后,妾身觉得陛下这是惜才了,不过他们一家子倒确实是人才。”

慈宁宫中一团和乐。

琼林宴毕没两天,圣上突然下旨,临泽县令病退准奏,由孟长生接替临泽县令,接旨后即刻上任。

“二奶奶,二奶奶。”杏黄跑的飞快:“刚刚二门的小幺来传话,说是圣上下旨任命老爷为临泽县令。”

孟蝶豁的一下站起身:“可是真的?”

“真真的,我一连问了三遍呢。”

孟蝶大喜过望,成了,可算是成了:“老天待我不薄,终归没枉费我的一番谋划。”

杏黄扶着孟蝶坐下:“怎么不说说二奶奶这些日子熬了多少夜?蜡烛都烧没了不知多少根,现下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吧?”

露微也跟着道:“如今老爷起复成功,孟家重现往日辉煌指日可待,二奶奶就好好歇一歇吧。”

孟蝶:“歇,肯定歇一歇。今晚我吃了晚饭就睡下,行了吧。”

露微露出满意的笑容:“这还差不多。”

孟蝶笑笑,想到亲爹就任的地点她就更加开心。临泽县归甘州管辖,孟长生的顶头上司就是孟庭义,儿子在老子手下当差,想出政绩还不容易?

再有一点,临泽县虽也属于边塞,却是难得的富裕县,临泽小枣更是贡品,这样的地方绝对不比江浙一带差什么,是个难得的肥差,历来有空缺,京官们都要好好博弈一番才能定下人选的。

这么个好地方给了孟长生,只要脑子不蠢,都能轻易得出一个结论,皇帝没有厌弃孟家,相反,孟家简在帝心,哪怕被打发的远远的,也不过是一时之事,终究会被皇帝记起。

晚上去请安的时候,吴氏率先道:“听闻亲家老爷出任县令了?这可是大好事,大嫂,蝶丫头,我可要给你们道喜了。”

周氏也跟着说:“听说是临泽县令,是不是表叔送来的临泽小枣那个临泽啊?”

吴氏:“甭管是哪里,总之这是大好事。”

宁夫人眉开眼笑:“是那个临泽。”

侯夫人招手让孟蝶坐在她身边,拉住她的手道:“好好好,亲家老爷总算是熬出头了。”

孟蝶点点头:“祖母,母亲,我爹爹这次成功起复,全赖陛下皇恩浩荡,皇恩无以为报,我想在几个城门处舍一个月的粥,也算勉强为陛下分忧。”

侯夫人:“你想的周到,就这么办。”

得了侯夫人的同意,孟蝶立刻吩咐范嬷嬷去办事,她让范嬷嬷在粥中加一点点盐,这样更能照顾贫苦,骨头汤就没有了,太打眼。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