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瑞今天一再让他惊讶,没想到连名额都是别人让的。
他下意识以为,是重男轻女之类的缘由,有些不喜。
可很快又想到,一个能念到高中毕业的女学生,家里肯定是支持读书的……
新闻人,更不能因为片面的信息,未考证就无端下结论。
苏教授便问道:“你堂妹为什么让出名额?”
赵瑞说起赵柯,一反之前的谦虚和沉默,极其骄傲地说:“我堂妹是我们大队唯一的高中生,特别聪明,这名额就是她帮着我们双山公社用卖白菜缓解灾后困境,公社奖励给她的。”
“她是我们大队的妇女主任,要留在大队带领社员们增产创收,就把名额让给了我。”
“白菜?”苏教授从事新闻,对几个月前的涝灾相关新闻当然有印象,就连大学食堂也采购过双山公社的白菜,“原来是你们公社。”
关于双山公社的赈灾解决办法,有报纸报道过,不过侧重点是在全省各单位上下一心助力受灾公社上,没想到还有这些内情。
苏教授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新闻价值,追问起来。
赵瑞知无不言,一五一十地跟他讲涝灾前前后后发生的事儿,对赵柯的夸赞源源不断。
苏教授越听越有兴趣,迫切想要见一见赵瑞口中的“妇女主任”是不是真的这么出色,这么有魄力,直接提出:“你二月初回村儿是吗?我跟你一起去你们公社。”
他要深入挖掘一下,拍些照片,做些采访,若是具有真实性,写成文章,完全可以树立成模范典型。
赵瑞没拒绝,赵柯能上报纸的话……应该不是坏事儿吧?
而赵瑞从苏教授家一走,苏荷便走出卧室,站在苏教授面前,不甘心道:“我也要去!”
苏教授皱眉,“我是为了采访,你去干什么?下乡很辛苦的。”
苏荷执拗,“我就要去。”
她很确定,赵瑞看她的第一眼惊艳而痴迷,之后的表现,分明就是喜欢她。
明明只要他不说,没有人知道他以前有没有对象,可他偏偏说了。
他在抗拒她。
苏荷非要去看看,赵瑞的对象什么样儿,比她这个教授的女儿,大学生强在哪儿。
苏教授拗不过她,只叹气道:“到那儿别胡闹。”
得知苏教授要带着苏荷一起去赵村儿的赵瑞沉默,无法自抑地焦躁,不安。
第107章
“采访?”
赵棉举着话筒, 白净的脸上,闪过惊讶。
话筒里,赵建国道:“是赵瑞大学新闻系的教授,赵瑞放假帮他做文稿校正, 他听说你妹妹在今年涝灾里发挥了大作用, 想做报道。”
能上报纸, 是赵柯有本事。
赵棉不觉得荣幸, 只替妹妹高兴,“等后天妈和小柯来公社接你们, 我跟她说。”
“好。”
赵棉挂断电话, 走出传达室。
门卫笑问:“赵同志, 心情很好啊。”
赵棉含笑点头, “我爹要回家过年了。”
门卫知道赵棉和赵柯的爹在省城大医院培训,恭喜她:“要一家团聚了,喜事儿。”
赵棉眉眼弯弯。
门卫好奇地问:“咱们还得坚守到年前,大医院放假这么早吗?”
赵棉温声解释:“我爹本来就不是医院的正式医生, 上个月连续大半个月加夜班, 医院允许他调休放假。”
“都排班儿了?”门卫就是本地人,很清楚公社的大夫都是什么水准,“那将来你爹培训结束,还回你们大队吗?”
赵棉摇头,“我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全家都在这儿, 我爹是想回来的。”
“还是前途重要嘛, 要是能当上大医院的大夫, 全家都能养活。”
赵棉并不接话, 笑笑便与他道别。
另一头, 省城的赵建国挂断电话,交了钱,便回火车站和赵瑞三人汇合。
三人之间的气氛,很奇怪。
苏教授面带无奈。
苏教授的女儿苏荷板着一张漂亮的脸,时不时看向赵瑞,好像志在必得。
而赵瑞始终垂头沉默。
打从今天一见面,赵建国就发现了异常,当时便心里一沉,以为赵瑞犯了错误。
但他看着侄子长大,实在不相信赵瑞会做出对不起媳妇儿的事儿,只是当着陌生人,不好说什么。
进站后,四个人分开,苏家父女去卧铺车厢,赵建国和赵瑞去硬座车厢。
两个人艰难地穿过挤在过道上的人群,挨个座位瞧,好不容易找到他们的座位,坐下后,没多久,火车鸣笛,“哐哧哐哧”地启动。
赵建国这才看着对面的赵瑞,严肃地问:“你跟那位苏教授的女儿,怎么回事儿?”
赵瑞手指一颤,回避他的眼神,“只是说过两句话,没怎么接触。”
其实在他知道苏荷也要跟着苏教授一起去采访的那天,苏荷任性地堵住了他,“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男女之间,一方不释放信号,另一方很少会自作多情地误会。
赵瑞不受控制地反应和慌张地应对,释放了错误的信号。
但他实在没有应对这种事情的经验。
曲茜茜是他爹妈给他选的对象,当时两人相亲的时候,都很害羞,对对方也都满意,很容易就成了,后来顺理成章地摆桌结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张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