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兴学和邓海信针对他,是他们自身实力不足,人品心性又有瑕疵,才会做出那种简单粗暴的针对。
而且他们竟然还成功地膈应了他。
傅杭审视自己,在没有展现出远超别人能力的时候清高不群,没有在两人最初露出几分嫉妒的时候震慑他们,他确实有些傲慢了。
如果连这样两个人都处理不好,他的更进一步和孤芳自赏有什么区别?
哪怕是曾经和他有矛盾的人,都可以为他所用。
“刘知青,你没听错。”傅杭看向刘兴学,“虽然我们之前有些不愉快,但你挖排水渠时充分展现了你的优势,你有热忱,基础知识扎实,大胆肯干,同时又具备不错的协调能力,赵主任动员之后又迅速调整自己,说明你的弹性也很好。”
他这样一脸冷淡地夸赞不停,刘兴学这个被夸的人反倒坐立不安,红晕随着他的话从耳后蔓延到全脸,再到全身。
其他人,包括林海洋,则是嘴巴都越张越大,仿佛不认识傅杭了。
傅杭态度严谨,“基于这些,我认为你完全具备参与土窑初步阶段试验的资格,所以正式邀请你加入进来,你愿意吗?”
刘兴学:“我……”
傅杭直视他。
他这么不计前嫌,邓海信碰刘兴学的手,催促:“这是好事儿,你快答应啊。”
庄兰、苏丽梅也都劝说:“对啊,刘知青,咱们不都想利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农村吗?这是个大好的机会。”
刘兴学还有些放不下面子。
这时,傅杭不紧不慢地扔出一个巨大的诱惑:“参与建造土窑,可以不用上工,而且照常给工分。”
整个屋子一静,林海洋直接倒吸一口气:“你怎么没告诉我?”
邓海信、苏丽梅、方静眼睛都酸红了。
刘兴学“咕咚”咽了口口水,生怕被抢走,一口答应:“我愿意!”
“先别急着答应。”傅杭偷换概念,“赵主任有任务要求,今年冬天,如果我们能够建成土窑,并且烧出一百平方房子的砖瓦,工分才会兑现。”
傅杭和林海洋都敢干,刘兴学还能在他们面前露怯?
“我没问题。”
方静坐不住了,“傅知青,为什么不能公平竞争?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青年,不能厚此薄彼吧?”
厚此薄彼?
厚谁薄谁?
其他人看向傅杭和刘兴学,在此之前,他们还几乎不说话……
庄兰、苏丽梅和邓海信又看向林海洋,林海洋也指向自己:“?”
方静垂眼,身体仍然朝向傅杭,等一个回复。
傅杭缓声道:“女知青不是有扫盲的任务?而且,入冬后农闲,不做工。”
方静一瞬懊恼地咬唇。
庄兰、苏丽梅、邓海信:“……”
心情七上八下,五味杂陈。
而林海洋、刘兴学:“??!”
好像有啥不太对劲儿……
第83章
这个年代, 相对风清气正,大多数人思想比较“单纯”,用余秀兰同志常常骂人的话说,就是“死脑筋”。
傅杭几乎轻而易举地达成了目的——让刘兴学成为他另一个助手。
这意味着傅杭顺便也解决了邓海信, 只要他在后续工作中处理得当, 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再升级成风险。
至于怎么让人心甘情愿地干活儿, 赵柯已经给出一个效果不错的模板:明确要求和标准, 展望前景和未来,然后大胆放手, 做好后盾, 不偏不倚, 适时鼓励, 不揽功劳。
庄兰和苏丽梅对土窑没有多大兴趣,方静根本不想多干活,于是三个女知青就回了她们的屋子。
傅杭和林海洋、刘兴学继续讨论土窑的初步计划。
刘兴学想表现,傅杭就让他将讨论结果整理成文字, 直接署他的名。
“赵主任虽然没有提更多要求, 但大队肯定要规划建设村子,从土窑的前期试验到选址,也是规划的一项,我们想她所想,急她所急,最好也出一份全村规划交上去作为参考, 刘知青辛苦点儿, 一并负责, 可以吗?”
一个村子按照他的规划建设, 这是多么振奋的事情!
刘兴学眼睛放光, 毫不犹豫地应下。
邓海信不想成为落单的人,傅杭就让他暂时作为编外人员参观学习,等到土窑进入下一阶段之后,需要人手,他再跟大队申请工分。
“邓知青如果愿意,也可以帮刘知青做一些辅助工作,到下一阶段时就能直接进入状态。”
邓海信表现得很乐意,很积极。
整个讨论过程,傅杭都言辞清晰有条理,语气冷静,紧扣主题,没有一句废话。
其他人不由自主地专注听他说话,接受他的安排。
天黑下来,傅杭和林海洋道别离开。
一出知青点的院子,林海洋便冲傅杭竖起大拇指:“你今天这事儿办得,真像样儿!”
傅杭微微抬头望着半空中的钩月,那她得多厉害啊……
第二天,傅杭告诉赵柯助手的人选。
赵柯听到刘兴学的名字,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到大队办公室转达给赵新山。
赵新山同意,即日起,傅杭、林海洋、刘兴学三个男知青就不用再上工。
而不上工还能拿工分,必须得给全大队的社员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赵新山趁着上工前将大家伙集中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说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张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