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咸阳一趟,不能看一回陛下出巡,她以后回乡怎么好意思说她现在是咸阳人的。
第113章贞观五年
贞观五年,大唐的陇南的部分地区,渐渐有了与嬴政那边相似的风景。
这里的花田和林场很少在民田种植,多是官田和大户来做。农户只是出人去干活罢了。
经历战乱,陇南也在艰难恢复中,到这一年总算缓过口气来,不少人家新添了丁。但人口不会在几年内就恢复,只能盼着这些新生的孩子能健康长大。
对于曾经是个富裕农户的许立来说,能从隋末的征役中活着回家就是最大的幸事了,武德年间还安定下来娶了妻,更像是偷来的幸福。
至于说成亲至今才生了两个女儿,还没有儿子传宗接代这种事,许立并不放在心上,毕竟命都是拣回来的,他看得开。
大女儿生于武德三年,恰与另一个时空同样在陇南的许家女儿起了一样的名字,许茉莉。不过也不奇怪,这一带新生的女孩儿,叫茉莉、玫瑰的很多。
小女儿则是贞观三年生的,怀相不明显,许立妻子刘喜姐裹着肚子没让人看出来,混进了花田的招工,干到花期结束,挣了一百多文钱——这是陇西李氏的地,工钱比别人家高,听说是天子派亲王出来督促自家亲戚才有的价。天下安定之后米价降了,现在这钱能买四石米。
因为李氏开的价高,带得其他人家也只好涨价,不过还是低于李氏,因为李氏也要不了那么多零工,去不了李氏的也只能到别家了。
许立没买米,刘喜姐摘完玫瑰之后没继续做摘茉莉的工,回来歇了一个月就生产了。他拿这钱买了只鸡和一篮子鸡蛋,给刘喜姐月子里补,奶水足足的,把小女儿养得白胖。
便起了名叫许玫瑰,不是玫瑰花开时生的小娘子,而是被玫瑰花养活的小娘子。
许立家原来有兄弟三个,他上面还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妹妹。
他家原本是个小地主之家,平时自己下地,还有一个长期的雇农一起做活。除了大哥大字不识之外,他和弟弟小时候都读过几年书,粗通文字。只是后来随着大隋一系列大工程和大战事的开启,长工变成短工。当短工也没有的时候,父亲与兄弟几个不是被征去当兵,就是被征去做役夫。
隋末这一场乱之后,两个兄弟死了没留后,姐妹嫁的人家一个被征去了辽东,另一个跟他一样做役夫。家里老弱熬不过,出嫁的姐姐成了寡妇,妹妹病死了。
现在姐姐许和死了丈夫儿子和公婆,婆家本来跟许家门当户对,为了治病和办丧事变卖家产,不像许家人死得干脆利落还留下了田地,他家已经精穷。许立回来后就叫她回来住算了。姑嫂搭伴,虽然也有拌嘴,不过刘喜姐月子里亏得许和照顾,感激在心,几年下来也处得不错。
许玫瑰已经在地上乱跑了,刘喜姐把她拴院子里,让大女儿也在院里一边玩一边看着她,自己跟许和一边干活一边闲聊。
<ahref="https:///tuijian/guchuanjin/">古穿今<ahref="https:///zuozhe/omx.html"title="南林烟"target="_blank">南林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