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2 / 2)

然而这趟出门父母就没有再回头,一路从水网纵横走到山连着山不见尽头。父母在车上说的话总是听不懂以至让他瞌睡。

直至他来到咸阳,在幼时的记忆里深深植入了初见时的印象,那座散布着宫阙没有城墙,华美而威严的大城。

嬴政不会特意见范增等一起被召入咸阳的人,只依着他们所长,让众臣各自见一见,将他们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上。

韩永计划着下次自己重新报名考试,屈叶却不甘丈夫耽搁一年,急切的表明自己所学都是来自于夫君,他因病没能参加考试,她为了筹钱治病才报了名。

这是小事,现在对君王来说比科举普及的时候有个极方便的地方——君主仍然可以比较随意地提拔人才,不像以后不经科举提拔几个宠臣,还会被清流喷成渣。就算阻止不了,后世也会留下个极臭的名声。

对屈叶,嬴政早就想好了去处,她身为妇人不擅武艺也不能进入军中,就让她先读书,然后在武学教理论。军中立功的基层将领可能不服,也简单,他筹建的武学还有收纳军士遗孤的少年部,让她教孩子总不成问题。

现在多了个韩永,水平相当,身体又不好,肯定也不能放在军中,所以夫妻俩一起在武学发光发热吧。

唯一让他起了几分犹豫叫他为难的,是他们俩的那个儿子。

人到咸阳之后,嬴政派人询问,确定那个叫韩信的孩子就是那个“韩信”。他一度想等两年让人进宫给他的某个儿子做陪读侍从,在宫中读书,成年后放出去带兵。

但很快,他自己就否决了。

年纪不合适。扶苏已经十九岁了,排行在前的儿子也都成年或者接近成年。韩信过几年入宫陪读,就只有排行在后的小儿子合适。

如果是别人也就罢了,他都明知道这是不世出的兵仙,还让他跟某个不太可能继位的儿子一起读书,利益绑定,将来这个儿子要是起了野心,岂不是自己埋个了地雷等着爆么。

嬴政干不出这么蠢的事。他只在韩家添置的仆婢中安插了人,让人保护照顾好韩信,饶有兴致地等待着韩信的成长。再大点,可以进宫读书,不过不会固定给哪个公子陪读。

以后大秦若是避开那些坑延续下去,将军们用武之地就少了,他并不是特别期待韩信的才华为己所用,只是有种……嬴政一时竟不能用他这个时代的语言去形容,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居然是后世的词语。

<ahref="https:///tuijian/guchuanjin/">古穿今<ahref="https:///zuozhe/omx.html"title="南林烟"target="_blank">南林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