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睡是热醒的,正午的太阳就是树荫下也遮不住。张良起身披了件外衣,坐到门前的木廊上,眯着眼看阳光下的绿色丛林。
至少百越之南的交趾是真的有,而且只要用上秦人带来的种子错过时间,水稻能做到一年三熟。听桓齮说,往南方走的话,还有一年四熟的地方。
简直不敢想,一年四熟!
桓齮他们带来的种子,收服一批百越之民后就让他们种了下去。张良知道秦国有良种,所以让土人把神灵赐福的消息向他们附近的亲戚传诵,等第一季水稻收获之后,又有几个聚居的土人来归附。
剩下的当然是首领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力,但是这些人跟桓齮带来的秦兵,以及张良招募来的壮士相比,不值一提。
张良只是招不到愿意做带队人负责任,出海再回来替他传信的人,现在他的船上的水手都是买下的奴隶,而护卫都是高价招募来的壮士,这些人愿意拿一笔钱给家里,在他的带领下出海。叫他们自个出海,张良都不放心,怕他们拿了钱偷偷跑到别的地方,再也不出现在他面前了。
“主君,桓公派人来问你可能走动,若是能走动,到他那里议事。他要攻取南边那几个聚落了。”
张良扶着门站起来,点了点头道:“能走,去吧。”
除了在新郑的旧贵中要了一些勇士,张良自己也重金招募了几个人。这个成年不久但身形壮硕的年轻人就是他从六县招来的,问其愿意出海冒险的原因,名叫英布的年轻人说就是不想在家种田了。而且他听人说张良要去海外为韩国寻找重立社稷的土地,随他出海的人必然能立下大功成为封君,小伙子就心动了,不顾兄长反对,毅然随他而来。
身体是真的好,在这地方一点水土不服的样子都没有,人都热成狗了,他还精神十足。
张良在这个地方必须避开午间热浪小睡一会,他不要睡,一直在门口守着。这里蛇虫太多,不看着的话,说不定会有蛇爬进来咬人甚至吞吃人。
桓齮也很欣赏这个壮实又头脑灵活的汉子,现在缺人手,也不管他是哪国人,教了他不少东西,现在已经能独立带人去与土人交战了。
桓齮更加欣赏张良,甚至在电报里向大王推荐这个年轻的韩国贵族。秦王只是回复知道了。
他不知道大王在那头沉默了。
那是张良张子房,嬴政当然知道,博浪沙行刺他的人,汉初三杰之一,真的用不着你桓齮来推荐。这个人的立场完全在韩国那边,他用不了,至少眼下用不了。
嬴政需要人才,不过他心态放得很平,有些人才注定不是他用得上的,那就算了。若是张良仍然是尖锐的敌对态度,他也不会手软。张良不知道自己出海寻找身毒的举动,其实救了他自己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