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对此感到惊奇,问道:“江南气候温暖,竟然也好做这毛衣的生意?”
萧亭笑道:“郎君生活在北方,有所不知。江南只是夏季炎热,到秋冬就阴冷湿寒,虽不比北方严寒,但出门在外不偎着火时,总觉得身上寒气侵骨,十分不适意。我试了那毛衣,尤其是那羊绒衣,虽未回江南,但也敢肯定,此物贴身而穿必能隔湿透气。恐怕在南人中,这比在北人中还受欢迎哩。”
“且有那围巾手套,更是适合江南穿戴。不然,我又怎会不回乡过年,而要趁着冬季未过,急急赶到马邑呢。”
李世民没在冬天去过江南。他在后世时也见过南方人和北方人争论,当然知道南方“魔法攻击”的冷是什么意思,但没亲身体验过总还是印象不深的。
现在毛衣产在马邑,运到江南不是特别方便,虽然可以走航运,但中间长安到洛阳的水路一向比较凶险,保险起见说不定还得陆路转运再走通济渠入淮水。
毛衣本来不算贵,这么一搞都得涨价,穷人买毛线自己织衣的话比较划算,直接买这样千里迢迢运过去的毛衣可就不划算了。
富人呢,本来就有裘衣,又不会吝惜生火取暖。所以李世民一直觉得在南方没有销路,因而都没有发动李氏的人脉往南边推销。
这时候才知道自己想岔了,当然这是好事,他爽快地允下,具体的事自然是交给别人谈,与萧亭只要把酒言欢,继续聊些风土人情和朋友圈的趣事就行了。
到萧亭告辞时,李世民想起一事,又不由得笑了起来,跟他说:“你这次回金陵,若是能带,就多带些钱财过来吧。明年这里应该还有些产出,怕是你又想要,没钱我可不能再赊给你了。”
他说的是羊脂膏,南方贵人应该也会喜欢用。
萧亭眉尖稍扬,一口应了下来。
运回毛衣和钢锭,他在家中的话语权会能提高不少,多带些钱来进货应该没问题。
现在他要等萧悦从长安把借的钱带回来,也要等胡曾两家的铁坊继续出料,满足他的所需。当然他也不会闲着,他要在马邑四处看看,看这边什么好卖。经商嘛,空船就是亏一半,他最好是能从金陵带货到洛阳或是长安卖了,然后在那里再进些马邑需要的货物送过来。
<ahref="https:///tuijian/guchuanjin/">古穿今<ahref="https:///zuozhe/omx.html"title="南林烟"target="_blank">南林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