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批阅奏报的殿中摆着两台钟,一个是他从后世带回来的电子钟,一个是工匠们一边学习他给的资料,一边拆了好些个老式座钟后仿制的。
现在是晚上七点四十五,他看了眼电子钟的时间,又看了眼那口仿制钟,时间已经差出半小时了。
仿制的质量还是很差,但是用两年的时间能硬生生做出样子来,嬴政还是比较满意的,并将这台不算成功的作品放在了殿中,让内侍每天调试两到三次,与电子钟保持相对一致。
桌上除了已经换成纸页的奏本之外,还有一些字迹相同,显然是一人誊写出来的纸页,这就是朝臣们眼中“仙器”的作用了。
他们各自买了不少台无线电报机,嬴政不知道刘彻是怎么用的,李世民反正是一时用不着,他自己则是将这些电报机配上手摇发电机,发往各郡太守和重要的将领那里。
所以现在每天他都会收到太守们送到的奏报,让他对秦国各处有了即时的了解。旁边的偏殿就是电报处,几个受过培训的宫女和寺人就在那里轮流值守,夜里也要保持有两个人,定时开机和关机,以免有突发事故不能及时送达。一旦有消息来,他们立刻就要破译出来交给嬴政。
不过今天这些并不是什么要事,嬴政先在咸阳培训出一批人,然后让他们带着无线电报机和手摇发电机下去,让他们到地方之后发报回来试验。如果音讯不通,就先发给近处某个太守,再由那一处转达。
现在这批就是巴蜀和南郡传来的消息,嬴政看了巴蜀对糖业情况的汇报和赞叹,微微一笑,看时间已经将近八点,到开机的时候了,便起身往偏殿电报处而去。
值守的电报员忙起身行礼,嬴政坐定了,吩咐道:“发往巴蜀两地,让他们除了糖之外,好生种茶。发往南郡,南郡报上的茶叶数量似有不对,让太守核实清楚了,不许下面谎报。”
值守的人除了电报员,还有专门拟诏的宦官,闻言立刻动笔,完成后呈上,得嬴政首肯后,发往这三处。
这也不是急务,嬴政用电报传回去,也不过是为了让那边收到消息,好知道通讯已经建立。
想了想那边太守惊疑不敢相信的心情,嬴政难得的觉得有趣起来,坐着不动,思索还要发电报给哪个,是不是给军中再发一两条消息。
不等他想到,他这边倒是收到消息了。电报员连忙翻译,不一会就递上了纸张。嬴政也严肃起来,各处都已经发过消息了,这时候有新消息到,难道是哪边出了大事?
他登基的第十一年,除了之前的战事和吕不韦事,史书上没有再记下什么大事,会是什么不值得被史书记录但在他此时仍算得严重的事吗?
接过一看,饶是他修炼得喜怒难辨,也不由得为之愣怔。
这是李斯作为廷尉得到的那台电报发过来的,理论上应该是李斯,但发消息的人却是韩非,发来的话是:“王上可能收到,臣非于廷尉府中发报。”
<ahref="https:///tuijian/guchuanjin/">古穿今<ahref="https:///zuozhe/omx.html"title="南林烟"target="_blank">南林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