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是因为弘历在北方战场胜利了,而且是大胜。
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世人都有种感觉,北强南弱,北边无论是蛮夷还是诸侯都更强一些,南方都会更弱一些。
带着这样的心态,自然一是小瞧缅甸这个南方国家,二是当时云南的官员不敢说自己战败的事,担心官职不保。
也因此上辈子弘历四征缅甸,里面不知道被多少人偷奸耍滑谎报军情。
要不是战线没办法骗人,土地被占的事也没办法骗人,恐怕弘历会被一骗到底。
你敢信,楞木缅兵一共都没有六千人,当时官员就敢上奏大捷,杀了斩首六千。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战场斩首的数据,要比实际战场死人的数据少一半多。
最重要的是瘴气这玩意,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抵抗得了的,哪怕就是后世某些地方依然是无人区。
好在黄令曼早有准备,军队的事情她自然没办法插手,但利用商道去打听消息,尤其是当地能治疗瘴气的大夫,这些事情还是能做得到的。
也因此,去年开年,永璠就下旨以傅恒为帅,黄令超、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
为了让傅恒和阿桂安心用心办事,永璠特意下旨,将傅恒的长女指给尼格塔热拉做嫡福晋,阿桂的长孙那彦桂指了怡亲王弘晓的女儿做嫡福晋。
至于说为什么不派兆惠,因为兆惠正好病了,而且病得还挺严重的,随后一命呜呼,所以当时只能让傅恒上。
打了一年的战,清军大胜,收复了孟养、木邦、蛮暮等地,但其他地方瘴气太严重了,估计等贡榜王国来求和愿意做大清的藩属国,就不会打了。
等打完后,永璠嘉奖众将士,黄家是跑不掉的。
比起靠后宫,在战场上的军功才更让人敬服,黄家由此也能进入真正的八旗上层。
所以黄令曼是真觉得没必要,这个时候黄家还要出头在后宫一争。
锋芒毕露,觉得天底下的好事都得是自家的,可不好,那样会被人群起攻之。
***
今年永璠没打算去塞外,他准备结束南边战事后再去。
所以今年夏天所有人的关注重点都放在了大选上。
永璠后宫嫔妃实在是太少了,比世宗、先帝当年都少,自然有很多人摩拳擦掌想要送自己女儿入宫一搏。
尤其是被大家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傅恒之女富察氏,已经被指给了固伦和慧公主的儿子,皇太后又明确表明黄家女不入永璠后宫,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自然让不少人都蠢蠢欲动。
初选、复选、殿选,黄令曼都没管。
永璠看上了谁,黄令曼不可能阻止其入宫。永璠要是看不上谁,黄令曼也不能押着永璠去宠幸对方。
娘家格格的前途,黄令曼已经早就和永璠说了,那她管什么,也懒得去走哪一趟。
不过殿选后,永璠还是来了坦坦荡荡和黄令曼商议这事,有了之前傅恒之女的事情,还有黄令曼不让黄家女入宫的事,永璠对黄令曼在后宫的信任程度比对皇后还高。
“皇额捏,这是朕暂拟的赐婚人选。”永璠将一个折子递给了黄令曼。
黄令曼打开看了看。
先帝皇十子永珺指了达尔罕亲王色旺诺尔布之女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做嫡福晋,也就是和敬公主额驸大哥的女儿。
这算是大清每一任新帝登基后都要干的事情。
不是嫁公主嫁郡主,就是让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清宫重生宠妃路》 【全文完】(第4/5页)
尔沁的格格嫁入宗室。
不然科尔沁就会开始闹。
不理还不行。
谁让现在大清皇帝里都有科尔沁的血脉了。
姻亲你都如此对待,那其他部落怎么会相信,大清会对他们好了。
永璠的长女佛拉娜,封了固伦懿昭公主,指婚给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札萨克和硕亲王成衮扎布第七子拉旺多尔济,不过要等到佛拉娜十八岁后在完婚。
现在指婚只是为了安抚成衮扎布和蒙古诸多部落的心。
黄令曼见状一愣,她没记错的话,拉旺多尔济其实是弘历准备让尚自己女儿的。
不过佛拉娜和忻妃的两个女儿年纪的确差不多大小,当时弘历也没明说选谁联姻,那么到了永璠这里,自然有了操作的余地,比起让妹妹嫁过去,当然是自己女儿嫁过去更好呀!
想来成衮扎布也希望自己儿子娶皇帝的女儿,而不是皇帝的妹妹。
“皇额捏,你看朕是现在下旨,还是再过几年下旨五妹妹和先律的婚事?”永璠问道。
至于这三件婚事里面的辈分问题……还是那句话,皇帝在意才有辈分,皇帝不在意辈分就是狗屁。
黄令曼闻言想了想说道:“五公主今年才十二岁,先律也才十三岁,太早了。这样,等南方战事结束,大军班师回朝后,你在下旨,这样流言蜚语也能少一些。”
奖励功臣,尤其是军功的功臣。
就算奖励得有些过头,大面上也没什么好说的。
“皇额捏说的是。”永璠也觉得这样更好,也就是晚几个月的事而已。
黄令曼接着往下看,尹继善的女儿指给了履亲王次子永松。
接下来就是永璠准备选入宫的嫔妃了。
显然永璠听进去了黄令曼的话,这一次大选入宫的秀女,身份最好的也都是和如贵人、祥贵人那样大族旁支。
满洲八旗选了四位封贵人,汉军八旗选了两位封常在,一共六人。
黄令曼想了想说道:“皇帝这人选倒是考虑的不错,只是尚不周到。”
永璠闻言立马问道:“还请皇额捏指点。”
“你顾及到了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但没有顾及到蒙古八旗。”黄令曼看向永璠“在后妃这事上,蒙古八旗一向都是被忽略的存在,这么多年来也就颖太嫔一人算是高位分嫔妃。依照本宫之见,皇帝你最好选一位蒙古八旗出身的嫔妃,让蒙古八旗的人看到希望,知道皇帝你心里也是有蒙古八旗的。”
最关键是随着满洲八旗在三藩战场上元气大伤,如今大清各个军营里的士兵其实都是汉军八旗占优,在这种情况下世宗和弘历给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抽调蒙古八旗的士兵进军营,降低汉军八旗的比例。
既然要让别人卖命,那就要各方面都给别人好处才行。
永璠想了想说道:“那如此,就添两位蒙古八旗的秀女入宫,皇额捏您看鄂卓氏和孛儿只斤氏如何?”
黄令曼闻言“本宫只是给皇帝你提一个醒,具体选谁入宫,皇帝你自己看着办吧。”又不是她去睡这些人。
至于说宫斗什么的,那是皇后该操心的事情,不是黄令曼操心的事情了。
所以自然一切都是以永璠的想法为主,要选能入得了永璠眼的秀女入宫。
黄令曼还特意关注了一下,皇后的亲妹妹,也就是上辈子弘历的顺妃,这一次因为亲姐姐做皇后,而且有两个嫡子傍身,所以她直接被撩了牌子自行婚嫁。
第344章太后病逝(全书完)
永璠第一次大选,最后选了六人入宫。
满洲八旗两位封贵人,汉军八旗两位封常在,蒙古八旗两位封常在。
黄令曼得知消息的时候愣了一下,但也没说什么,少两人就少两人吧,永璠自己觉得不错就不错。
新人入宫,皇后也趁机调整了一下后妃居住的宫殿。
被封为安嫔的袁氏住进了启祥宫正殿,刘常在和新入宫的孙常在孙氏也住在启祥宫。
张贵人和新入宫的英贵人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勃常在孛儿只斤氏,住进了储秀宫。
关贵人和新入宫的富贵人富察氏,以及柯常在柯氏、鄂常在鄂卓氏,住进了长春宫。
这分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后有小心思在。
不过,这皇宫里谁没有小心思了,谁都有。
黄令曼说不管永璠后宫,就真不管了,只对几个孙子孙女热情。
太皇太后其实在永璠刚刚登基的时候还准备跳一下,不过皇后那边出手了,人家直接搞定太皇太后的娘家,没了娘家人帮忙,太皇太后想跳也跳不起来,只能和之前一样被荣养。
没过多久贡榜王国总算是撑不住了,主动求和,永璠允了,在大军班师回朝后,进行了奖赏。
除了多给黄家一个一等子的爵位外,还下旨让黄令律尚了五公主,等五公主长大后出嫁。
这事一出,自然是有人在私底下嘀咕皇上偏心母族,不过黄令超的军功是实打实的,而且皇上偏心母族都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了,有些皇帝还会偏心乳母,所以明面上倒也没人反对。
倒是这事让忻妃和她背后的人松了一口气,皇上把五公主指给母族,显然是没有收拾忻妃这边的意思。
但瑞妃却有些紧张了起来,但观察了一段时间见皇上没怎么样,又暂时安心了一些。
毕竟瑞妃虽然当年来势汹汹,可到底十一阿哥永琦年纪小,没真像永瑢那样和永璠争夺过皇位,跪下臣服也不会被新帝清算。
又一年新年。
管佳氏将二房的孙女,也就是黄令峰的小女儿带入宫来,给黄令曼瞧。
相貌的确不错,瞧着规矩也是好的。
黄令曼问了她几句,谈吐仪态方面也没什么问题,对此很是满意,看来二叔那边是真用心教导了的。
赏赐了她东西后,就打发她到一旁去玩。
等人离开后,管佳氏说起了正事“二弟那边递了乞骸骨的折子,皇上批了。”
黄令曼闻言眸光微闪,这事永璠可没和她说过,不过黄令曼本就不爱管朝堂上的事,除非是那种她印象深刻清朝吃亏的大事,比如对缅战争,不然她也懒得插手。
“二叔这么大年纪了,也该好好休息了。”黄令曼笑着说道。
“太后说得是。”管佳氏和黄家对此都没什么太多的想法,毕竟黄家下一辈接上了班,不需要老一辈在辛辛苦苦支撑了,只有那些下一辈没接上班的,才会为这些事情担心。
黄令曼看向管佳氏说道:“额捏和阿玛也是,好好保养,如今也不用操心了。”
“是,奴才都听太后的。”管佳氏笑着说道。
女儿当了皇太后,外孙做了皇帝,管佳氏如今也荣养了。
不过和黄令曼说话交流的事,还是管佳氏在做。
过完新年,永璠就准备携大胜贡榜王国之势北巡,让蒙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清宫重生宠妃路》 【全文完】(第5/5页)
诸部落见见他这个新帝。
黄令曼让皇后跟着永璠去了,她自己没去,之前每次几乎弘历北巡都带着她,黄令曼早就腻歪了草原的景色,南巡她还有兴趣去一去,不过看永璠的样子,近十年内是不准备南巡的。
永璠见黄令曼态度坚决,也不强求。
在永璠没走之前,黄令曼就搬进了畅春园——她还没有逛过畅春园了。
春暖花开后,黄令曼就带着愉太妃,偶尔还有孙女外孙女们一起逛畅春园,累了就找一处地方休息,然后接着逛。
没过几天就逛完了畅春园。
老实说其实和圆明园的风格差不多,也就布置不一样,头一次逛还有新鲜劲。
接下来的三年,黄令曼不管朝堂后宫的事,倒是把皇家在京城的各大园子逛了一个遍,明明年纪大了好几岁,但看精神头比之前还精神。
毕竟之前黄令曼时时刻刻都得小心谨慎,还要时不时的在弘历面前演戏,现在嘛,自己怎么爽自己怎么舒服就完事了。
经常逛园子,偶尔还去爬个山,黄令曼的身体也很是健康。
一直抱着曾外孙也不累。
“皇额捏。”当了六年的皇帝了,永璠已经越发成熟稳重了。
黄令曼笑着让永璠起身,在自己的对面坐下“怎么这会儿过来给本宫请安。”
“马上就要殿选了,绵懿嫡福晋的事,儿子想要听听皇额捏的意见。”永璠说道。
黄令曼闻言表情严肃了这三年来,永璠的后宫可不怎么平静。
看上去是没人针对皇后和两个嫡子,但私底下的争斗非常激烈,不单单是大选的那几位,还有不少宫女。
这三年来,永璠新添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夭折了两个孩子,还死了一个常在。
不过这些事情,都被皇后处理的很好,并没有闹大。
黄令曼也因此没有管这些事情,对皇后后续的处理也很满意。
但现在看永璠的态度,似乎对皇后有些意见。
想了想,黄令曼说道:“之前有人上奏请立储君的事,都传到本宫这里来了,皇帝你是什么想法?”
“绵懿还小……”永璠说道。
这回答,黄令曼一样就明白了永璠的心思,和永琏死后弘历的心态差不多。
一方面是认为儿子还小看不出什么资质来,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觉得自己还年轻,不会立马驾崩,可以拖几年。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皇帝都这样,但很多皇帝都有一种心态——立储了,自己就老了。
或许了,也有觉得皇后太过强势,后宫一些龌龊事可能是皇后干的,所以永璠对皇后有些不满。
总之,永璠现在并无立储的想法。
黄令曼看向永璠说道:“立储之事事关朝堂,本宫只想提醒皇帝一句——绵懿和绵斌是嫡子,哪怕就是秘密立储,所有人也能猜到你所立之人必然是他们两个中的一个。一如当年先帝在乾隆元年立储,所有人都知道立的肯定是嫡子永琏阿哥,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不用本宫多说了吧。”
永璠自然清楚之后的事情——永琏在三年后病逝。
黄令曼摇头后,继续说道:“本宫也不是故意给皇后他们说好话,只是有些时候皇后的确难做,后宫之中有野心的人从来不会少。之前先帝后宫的庶人金氏,还没儿子了就开始算计慧贤皇贵妃。想想你当年,先帝给你指了钮祜禄氏做嫡福晋,你是什么心情。”
沉默了片刻后,永璠说道:“儿子明白了。”
无论立不立储,嫡子都是所有人的目标。
所以那些让永璠对皇后母子心生厌恶的事,到底有多少是皇后母子干的?又有都是是诬陷的了?还有多少是永璠自己内心的阴谋论了?
因此绵懿的嫡福晋人选,选谁,其实和局势无关,而是和永璠内心自己的想法有关——他到底愿不愿意着重培养嫡子。
永璠无疑还是看重嫡子的,给绵懿指了瓜尔佳氏做嫡福晋。
这让皇后松了一口气,她不是不知道永璠这几年对她态度有些冷淡,可有些事情真不是皇后说什么,后妃就会依言照办,后宫的有些事情真不是她挑起来的。
皇后自然知道是谁的功劳,连着几个孩子一起,对黄令曼越发孝顺。
除此之外,宫外的钮祜禄家也和黄家联姻了。
因为不是黄令曼这一支,钮祜禄家那边也是旁支,所以黄令曼并不知道。
要说人多势大就是好,镶黄旗的这一支钮祜禄氏一族,从还是建州女真的还是就开始和皇家和后族联谊,可以说是一个都没有落下。
科尔沁、佟家、赫舍里氏、乌雅氏、乌拉纳喇氏、富察氏……如今又和黄家联姻了。
也难怪怎么都打不倒。
随着绵懿大婚,没过多久,黄令曼也抱上了曾孙子。
不过比起孙辈的孩子围着自己叽叽喳喳,黄令曼更喜欢晴天出去在园子里闲逛,雨天窝在屋子里和愉太妃、婉太嫔等人打叶子牌消磨时间。
因为那些孩子,到底是真心孝顺,还是带着目的性的,黄令曼不想分辨,她也懒得去分辨,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过分的,就叫永璠和皇后来,直接让他们两去管教。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黄令曼不管事,不少人就不爱乐意来奉承黄令曼了。
黄令曼也乐得如此。
之后黄令曼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岁月静好,万事无忧。
可岁月不饶人,黄令曼送走了太皇太后之后,自己身子也出现了状况,到底年轻时吃了“苦”,之后虽然努力好好保养,但依然没挺到耄耋之年。
黄令曼临死前唯一的想法就是——还好提前让弘历去见了长生天,不然自己真熬不过他。
嘉和二十二年,端祥皇太后病逝,年77岁。
谥:孝仪纯皇后。
(全书完)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