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空空如也的钱匣子放好,宿舍门突然被打开,熊爱兰从外面回来,好奇的看了一眼,“你在放啥呢?”
说完,又迅速被桌面上的信封吸引目光,随意一看,“咦?玉华,你表妹的信怎么寄你这?”
宋玉华耸耸肩,“或许是她没给家里地址吧,只能先寄我这了,我找个时间给人送去。”
然而宋玉华没想到的是,当她骑着自行车找来徐聪家时,这里竟然已经换了人居住。
据新搬来的人所说,这屋子原本的人半个月前就将屋子卖给他们,听说是准备回老家。
宋玉华皱着眉,追问对方可知道徐聪老家在哪。
站在门口的人摇摇头,表示不知。宋玉华无奈,又挨个询问街坊邻居,结果竟是无一人得知。
一个一直居住在这里的老大娘还告诉她,那个徐聪是两年前搬来的,一直游手好闲不干正事,也从不与街坊邻居交流,所以谁也和他不熟。
宋玉华这可犯了难,想了想,还是决定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写信回去告诉宋明凤,说她女儿跟人跑了。
免得以后向她要人,她可给不出。
因着和平村就在蓉城的边缘,也不算很远,而宋玉华寄信早,正好赶上当天的信件发出。
一天后,信件就被送到了和平村村长家里。
这次送来的信件足足有七封,村长看了看收件人的名字,将家门一关,一一给这些人送去。
宋明凤正准备出门,远远的就看见村长走来,手里似乎还捏着一叠信件,她心里一动,快步迎上去,“村长,有我家珍珍的信没?”
村长摇头,“何珍珍的没有,不过宋玉华的倒是有一封,是给你的。”
听到前一句,宋明凤心里十分失落,听到后一句,却是纳闷起来,宋玉华给她写信做什么?
接过信,拆看一看,字迹清秀工整,然而她一个字也不认识,宋明凤迫不及待想知道里面有没有何珍珍的情况,一把将准备离开的村长抓回来,不好意思道:“村长,你看我也不识字,你帮我看看呗。”
村里不识字的太多,一般收到信件都是请识字的人帮忙念念,而村长小时候正好上过几年私塾,经常帮村民们读信。
将信件接过来,村长利索的从第一个字开始念:“二姑,近日收到您的来信……”
念着念着,村长的声音越来越小,看向宋明凤的目光也越发奇怪。
宋明凤满脸不解,“咋了?村长你继续念呀。”
村长脸色尴尬,甚至有些发青,他一把将信件塞回宋明凤手里,用一句话概括信件内容,“宋玉华说你闺女跟人跑了,她也不知道在哪。”
说完,村长转身就走,也不知是生怕宋明凤找他麻烦,还是觉得丢脸。
“不可能,那死丫头胡说八道,我家珍珍好着呢!”宋明凤捏着信纸气愤不已,骂骂咧咧一阵,后又觉得说不定是村长看错字误会了。
宋明凤咬牙切齿的又找着村里另一个识字的人给她念信,于是没多久,几乎半个村的人都知道她女儿何珍珍去城里干活儿跟一开面馆的跑了。
看着那些嘲讽、鄙夷、看笑话的目光,宋明凤恨宋玉华为什么要将这事写在信里,埋怨何珍珍不要脸竟然做出这种事情。
失魂落魄一整晚后,她做出一个决定,她要去城里找何珍珍。若那男的是个好的,她就跟女儿一起在城里享福,若对方不是个好的,她就将女儿带回来。
得知她这个决定,宋明根也是支持的,不仅提供些许路费,还让宋耀祖写张纸条给她,上面写着宋玉华学校的地址。
丝毫不知道自己被亲爹坑了麻烦即将到来的宋玉华此时正在坐在桌前给顾军写着回信,她嘴角噙着笑,两只明亮的眼睛像是发着光,一笔一划写得可比给宋明凤的信认真多了。
满满的一页纸写满,宋玉华在最后落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最后还是忍不住在信纸的末端添上两个字:想你。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