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奉旨成婚(三)(2 / 2)

弃妇 徐徐听风 2293 字 2023-06-13

收回暗自打量众人的目光,苏亦梨稳了稳心神,故意微露诧异,垂下眼皮做沉思之状,随即摆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诚实地答道:“我当时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追杀赫连宗英之事上,赫连宗英就在眼前,无暇他顾,又因心切而受伤跌入龙溪,并没有发现有人与我一同落水。”

这是苏秉承昨夜自顾自教她说的——事实上,她当时也的确不知道身边的人是赫野。

这大殿上的人并不知道她和赫野之间发生的扯不清的纠葛,知道她和赫野“表面关系”的是刀家村人,如今刀家村人都已遁走,天高路远,没人会说出自己的秘密——所以,苏亦梨用一副毫不知情的语气,想化解局面。

但是,正如她的认知,能站在这大殿里的人,哪个是省油的灯,她那根本无法遮掩的红彤彤的脸颊,看在别人眼中,就是她与赫野有亲密关系的铁证。

苏秉承和高宴的眼神有些冷,尤其是高宴的,眼中的怒意几乎要溢出来。

苏亦梨是他名义上的未婚妻,还是国君御赐,苏亦梨此时面色潮红,一副别被人“捉奸在床”的尴尬神态,自己在别人眼中,岂非成了笑话。

董之理的眼底浮现一丝笑意。

“倒也不用为那个侍卫遮掩。”毫不掩饰脸上的笑意,董之理说道,“骊戎传出消息,他们偷袭屏溪关的计划之所以会失败,正是因为赫连宗英身边的亲信投靠了我们,给他们传递了假消息。”

“这个传递假消息的人是谁,眼下昭然若揭。若是苏姑娘有他的行踪,大可将他带来都城,为我们详细说明骊戎内部的情况,将功折罪,弃暗投明。”

苏亦梨眼皮一颤!

如此说来,赫连宗英果然将出师不利的罪责推给了赫野?

那赫野回去岂非是自投罗网!

她的女儿还在赫野那里!

女儿的安危……

心,突地剧烈跳动起来!

她想起了吉村那些惨死在骊戎士兵刀下的孩子。

腿有些软,若不是她曾几次直面突发变故,只怕此时已经跌坐在地。

咬紧了牙,苏亦梨在心中不停告诫自己要坚强,不能让殿上的人看到自己的变化。

一旦自己继续显露出异样,自己和赫野的关系会遭到国君的质疑,苏秉承极力维持的苏家清白和功绩会岌岌可危,刚才为自己说话的秦其叔的忠勇也会受质疑,而高宴为了保全他的利益,很可能会转换阵营,落井下石,拿刀家村的事大做文章,攻击自己。

现在不是自己不在乎苏家名誉、地位的时候,而是事关多人,牵一发动全身,不能乱动。

实则苏亦梨考虑的不可谓不对,却还不是全部。

董之理这个问题,还埋着陷阱。如果她承认赫野的存在,就等于承认了她和赫野的关系,苏家和高宴不仅会颜面无存,更可能会令人怀疑她对祁国的忠诚。

在苏秉承、苏亦安和高宴都无法主动代替当事人苏亦梨回答而暗暗屏住呼吸、提心吊胆之时,慢慢让自己冷静下来的苏亦梨已经抬起头,坚定地看着董之理,朗声问道:“董大人,您说的侍卫我的确不知道,但您既然知道骊戎内部的消息,想来是有眼线潜在其中,这样的人必然是忠于咱们祁国的勇士。与其找什么不存在的骊戎变节侍卫来套取敌人的信息,不如听咱们自己的勇士带回的消息,这消息是决计不会掺假的。”

对于不了解国家军事布置的苏亦梨来说,这段反驳可谓犀利。毕竟,屏溪关的失利原因之一,就是被赫野的行为迷惑,可见敌人的狡猾,又如何能全然相信所谓的投诚的敌人的言辞。

没有人发现,在一旁屏息静气的苏秉承、苏亦安和高宴,都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眼角余光看到苏秉承面无表情地垂手站立,苏亦梨知道,自己的回答至少没有引起苏秉承的不悦。转而,苏亦梨突然诧异自己竟然有些在意苏秉承是否满意自己表现的念头。她现在最应该在意的,是正高高在上、端坐王座的齐松坚才对。

至于苏秉承和苏亦安,倘若自己不是他大司农府上的一员,今日问诘自己的,绝少不了这两个姓苏的男人。

他们看不得自己作为女子却出了风头,总想着用“贞节”来攻击自己,用以证明自己对屏溪关胜利的帮助并非出于能力,而是□□,是一种令人不齿的手段。

男人们觉得这种手段无耻,但真正身在其中,怕是只会乐此不疲。

想到这些,苏亦梨竟隐隐生出一丝悲哀。自己努力生存,挽救自己,挽救同胞,最终,却还要在这朝堂之上看男人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躲避男人给自己设计的各种陷阱。

而自己陷在骊戎军中时,至少还有赫野和赫连宗英称赞过自己的胆量和作为,与女子身份无关,是作为敌人和对手而对自己的认可。

脑海里的无数念头纠缠着,虽然只是电光石火之间,但苏亦梨却觉得经历了太久太久,竟有些疲惫。

一直没有发泄怒气的高宴一边听着苏亦梨的声音心头火起,一边恨董之理不给他脸面,在这庄重的朝堂之上暗示他的未婚妻与敌人有染,不等董之理再说话,竟立即向齐松坚请战道:“主上,苏姑娘此番言论正是紧要之事。董大人也确认骊戎眼下内部不合,赫连宗雄和赫连宗英正在争夺大王之位,此时正是我们进攻骊戎的绝佳机会!”

众人脸色又是一变!

一瞬寂静之后,董之理和苏秉承几乎同时开口:

“主上,现下实在不宜出兵征伐。”

“高卫将军拳拳之心老臣钦佩,但此时不宜出兵。”

不仅如此,一直未曾开口的丞相阮连也沉声说道:“高卫将军拳拳之心可鉴,然眼下不合时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