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6(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前任登基为帝之后》 50-56(第1/9页)

第51章求娶

晚风轻拂,裴晗的话清清浅浅吹入韫棠耳中。

她明白裴晗之意,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很快转了别的话来说。

等到天边的光亮暗下去些,韫棠起身道:“尚仪局还有些杂事,我便先回去了。”

裴晗笑道:“中秋宫宴不是已经安排妥当,还有何要忙的?”

“景王世子请我帮忙参看王府女官官制,我想先拟出预案给他。”

景王府女官官位混乱,各自为政,积弊许久,要想料理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韫棠乐意帮宁逸尘这个忙,不止为友人间的情谊。

她在后宫为官这些年,熟知其中不足之处,在伊始能够帮他规避。

“他的事你倒是上心。”裴晗不轻不重道。

韫棠笑着答:“世子来府上拜访时封了厚礼。就是看在这些份上,我也得好生帮他,不是么?”

那会儿宁逸尘打得什么主意,裴晗一清二楚。

“后日我要告一日假去千福寺,陛下可有什么要求的?”

“否。”裴晗交代道,“早些回来。”

“知道了。”

韫棠起身,裴晗望向她的眼眸:“我方才同你说的,好生想想。”

“嗯。”韫棠垂下眼眸,长睫轻颤。

她已年满二十,早便到了适婚之期。

只不过先前,她一直避忌着此事。

婚姻大事,一向都是奉父母之命。

但于帝王身上,却可以有些例外

辰时一刻,出宫的两辆马车候在了宫门外。

因是去千福寺,韫棠未着官府,换了件寻常衣裙。

淡蓝色绣粉玉莲花的对襟襦裙,配了同色的头面,淡雅素净。

管事陪着笑,此次世子殿下出行,陛下颇为重视,一应护卫都不敢马虎。

韫棠与宁逸尘打过招呼,上了第二辆马车。

采桃陪在韫棠身侧,见马车内的小几上新沏了一壶茶,又备了数种点心,都是小姐素日里爱吃的。

“到千福寺还早,小姐不如先睡一会儿。”

一旁的矮柜中备了薄毯和软枕,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韫棠昨日睡得晚,看着马车外景色不断变换,的确有些困倦。

薄毯上的熏香是她喜欢的味道,车驾一路平稳,韫棠渐渐滑入梦乡。

除了在京郊驿站停过两刻钟外,余下光景车夫都在赶路,于正午前赶到了南山脚下。

一千零八道石阶顺着山势绵延而上,掩映于丛林之中。

这座山说高算不上高,坐了半日马车正好松松筋骨。

韫棠与宁逸尘已在驿站简单用过午饭,便一齐上山。

山中景色宜人,阳光自树影间洒落,随风变化出无数形态。几丛野菊花开得正盛,比之花匠精心栽培的名贵花色多了几分野趣。

“昨日你送来的女官条陈,我看过甚好,已经让人先行送回西南给我母妃。”

韫棠失笑:“倒也不必如此着急。”

“趁着这两年府上太平,我母妃是想赶紧料理了这桩心事。”

景王妃治下得心应手,以整顿王府女官为名,实则是想将后宅权力进一步收归手中。如若不然,等景王府后院中再有人冒了头,腾出手来反而麻烦。

“我只想了个大概,真要推行起来恐怕还会有不少麻烦。”

“见招拆招就是,届时还得再来书信请教你。”

“好啊。”韫棠不假思索应下,她自己同样好奇新修改的女官制度在景王府会如何。

景王府上下规模远远不及宫中,女官制度施行时更好层层控制,可以说是最适宜的地方。

“西南地富庶,百姓中读书的女子也不少。”

韫棠点点头:“只要简单识得字,那么管理事务就不在话下,不必像士子那般一年年苦读。”

二人一路说着,日头最盛时,千福寺古朴的寺门隐隐在望。

寺中的钟声浑厚绵长,惊起几处飞鸟。

走上最后一级石阶,门口候着的小沙弥合十向他们行礼。

“二位施主里边请。”

千福寺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战火纷飞之中,几度损毁重建。

大靖建国之初,太祖下令重修千福寺,尊崇佛教,奠定千福寺在本朝的地位。先帝在时,又加盖两处大殿,为佛像重塑金身。

千福寺历来香火不断,承载着远近百姓最虔诚的祈愿。

宁逸尘惊奇地看着院中遮天蔽日的梧桐,树干须得三四人合抱。黄叶落满地,有小沙弥在此洒扫。

穿过梧桐树下,两重门内,就是寺内宝殿。

中秋前后,寺内香客络绎不绝。

因是景王世子亲至,大靖彰显待客之道,千福寺特意为世子殿下辟出半个时辰的空隙。

接过三炷清香,韫棠在宝炉点燃。

青烟袅袅,满殿神佛面前,韫棠一愿海晏河清,再无战事;二愿家人平安康泰,称心遂意;三愿……姻缘顺遂,少生波澜。

她虔诚拜上三拜,小心翼翼将清香插入香炉之中。

宁逸尘也许好了心愿,他们没有在此搅扰千福寺太久,寻了条僻静小道。

后山中随处可见百年古树,曲径通幽,别有一番意境。

二人一时不着急回城中,沿着小径慢慢下山。

这一片寺中种了金桂,桂花的香气馥郁,沁人心脾。

山间的风吹过,洋洋洒洒一场桂花雨。

宁逸尘轻轻拂去肩头落花,望着立在桂花树下的女子。

他还记得初见韫棠时的情形。

她一身青绿色的官服,立在服制相近的一众女官之中,却第一眼吸引了他的目光。

彼时他是入京接受天子正式册封的景王世子,从景王府到京都,多少双眼睛盯着他。

他很快知晓了她的名字,尚仪局六品司赞,姜韫棠。

沉闷的官服,掩不去她半分倾城颜色。

此行步步危局,有这样的美人在侧,倒让他笑言聊作安慰。

不过很快他便发现,这不仅是美人,还极为聪慧。

一应司赞司相干事宜她皆处理得尽然有序,饶是他都挑剔不出半分毛病,丝毫看不出眼前的女子才受任六品司赞不到三月。

他胸有成竹,临时改了计划。

由大靖宫中女官发现景王世子中毒一事,事态才会难以遮掩,顺理成章更不惹人怀疑。

如他所料,韫棠很快发现端倪。

由他露出破绽,到韫棠上报,再到宫中彻查,前后不过小半日。

在先帝的助力下,他一举将李侧妃及李家势力连根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前任登基为帝之后》 50-56(第2/9页)

起,彻底坐稳世子尊位。

母妃顺势将王府权力全部收归手中,没有给李侧妃任何喘息之机。

这一仗打得着实漂亮,他踌躇志满。

唯一的意外,却是韫棠竟看穿了他的局。

对上那双清亮动人的眼眸,原本想好的说辞被他抛去脑后。

他坦然承认了利用,向她致歉。

倾城的美人一愣,旋即应好。

同样不解的还有竹淮:“殿下,您就不怕姜大人她——”

“不会。”

是非利害,他既敢在韫棠面前坦言,自然有他的把握。

果不其然,此事翻篇,他从未听到任何风言风语。

回到西南之后,景王府中母妃已然料理妥当。

“你年岁也不小了,此番去京城,可有遇见什么心仪的姑娘?”

大靖历来不成文的规矩,景王府的正妃必须出自京城。

他迟迟无心姻缘大事,母妃也未催促他,亦是想等他加封世子王冠,请得帝王亲自赐婚,荣耀无比。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母妃试探着问起此事,他道:“不知道宫中的姜司赞,母妃可曾识得?”

他当真说出了人选,母妃喜出望外。

没有几日,母妃就打听了消息回来。

姜氏的大小姐,父亲为二品户部尚书,祖父与外祖皆一品荣休,姜家累任高官者无数,是真真正正清流文臣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孩儿。

身份足以匹配,又是宫中六品女官,撑得起景王妃的尊荣。

母亲很是满意这个人选,只不过他初登世子位,父王那儿对他多有忌惮考量。迫不及待与京城结亲,只怕会让父王猜疑。

再加上先帝病重,京中夺嫡纷争,暂不宜提赐婚之事。

储位争夺尚未明朗,母妃知道世家大族不会轻易为后辈许下姻缘,所以不必急于一时。

至于他对韫棠,有喜欢,有欣赏,更觉得她适合做自己的世子妃。

他想让她与自己并肩而立。

阔别一年再见到韫棠,一年的时光,足以让他认清,确信自己对她动了心。

只可惜啊,看起来是有缘无份。

他毫不怀疑,如果没有陛下在先,韫棠会成为他的世子妃。

他们能够琴瑟和鸣,恩爱白头。

不过万事皆有因果,强求不得。

好在未情根深种,尚可及时抽离。

他们依旧可做友人。

“时候不早了,回去罢?”他笑道。

“好啊。”

……

“小姐,府中给您送了明日宴会的衣裳。”

韫棠提前打过招呼,中秋前直接从宫中赴宴,省些麻烦,席散后再同家人一道回府。

采梨和采桃展开衣裳,烟紫一色配上精致繁复的刺绣,挑不出什么错处,却不是小姐喜欢的式样。

韫棠换上衣裙,大体合身,袖摆处稍稍长了些。

衣裳绣成看出费了一番心思,只是不大适合小姐。

采梨微微蹙眉,是人撑起了衣裳,衣裳并没有给小姐增色。

而且烟紫色偏素偏暗,尤其是夜宴,甚少有人择选。

明日就是中秋家宴,若要修改也来不及。

韫棠道:“便如此罢,无妨。”

采梨与采桃将衣裙挂起,确保没有皱痕:“是,小姐。”——

第52章后位

“祖母,母亲。”

同家中女眷在承明殿外相遇,正是按了既定的时辰。

安氏姿态一如既往地亲和,韫棠上前与她一左一右伴在祖母身侧。

姜老夫人轻轻拍了拍韫棠的手,眸中露出一点笑来。

虽说中秋宫宴定于晚间,但姜家的姑娘们也是清早起身梳洗装扮,至午后出门,不敢有半点马虎。

韫棠见家中几位妹妹衣裙皆偏淡雅,大约是顾忌姜恒樟风波才平息不久,不便引人注目。

这一点上,安氏考虑得很是妥当。

离开宴尚有些时辰,她们便先去附近的花厅休憩。

赴宴的宾客来了不少,多是嘉会节上的熟悉面孔,聚在一处也有许多话可说。

姜妙棠难得地没有出去寻相识的小姐作伴,而是老老实实地坐在二姐身旁。

她原本与兵部侍郎家的林小姐玩得不错,又有六部几位低阶官员的小姐围着她们。

林三姑娘门第样貌都逊她一筹,一直被她稳稳压一头。

可是林三姑娘嫡亲的哥哥新立了战功,前途无限。父亲也有望接任兵部尚书之职,林家上下喜气洋洋。反观自己兄长这边,功名半点沾不上也就罢了,偏偏还惹出这等丢人现眼的事。

其他几位小姐见风使舵,都去捧林三姑娘,私下里又将她兄长的事当作笑料来谈。

姜妙棠生着闷气,这几日干脆不与她们往来,眼不见为净。

家中也烦心,父亲新纳了几房妾室,尤其是白姨娘已经身怀有孕。

虽说父亲待母亲如常,掌家大权还在母亲手中,几位姨娘对母亲亦恭顺,掀不起风浪,可她看得出母亲时常为此忧心。

白姨娘生的若是女儿,只怕要来分她和二姐的宠爱;若生的是个儿子,那可就愈发棘手。

二姐是个温吞的性子,不争不强,没几年又要出阁。如今许多话母亲会越过二姐,直接同她倾诉。

姜妙棠自觉要做母亲的左膀右臂,为母亲分忧。

家中二哥的伤势好转不少,母亲已经开始督着他读书。

她在一旁用心帮着,不为别的,二哥成器,才能为她和母亲争回一口气。

……

嘉会节珠玉在前,今夜的中秋宫宴倒没什么看头。

前些年先帝缠绵病榻,几位皇子争斗得厉害,宫廷的中秋节都是草草而办。今岁提了些规制,只是完全不能与嘉会节相较罢了。

照例热闹的丝竹管弦,唯有乐坊新排演的几支舞曲有些看头。

菜式多大同小异,简单换了样式罢了。

不过席上新酿的桂花酒值得一提,芳香甜醉。

桂花酒并不烈,因而姜老夫人与安氏还是允准家中的姑娘们饮上一二盏。

贵客如云,席上姜家的位置靠中段,体面又不易惹是非,是个相对自在的所在。

韫棠与二妹姜婉棠共坐一席,上方是祖母与安氏的席位,后边另外三个妹妹坐一席。

宴席的几十道菜式韫棠熟知于心,歌舞在前,人也轻松。

传菜的侍女依次送上汤羹,在她们席上先奉予韫棠。

琉璃碗盏中盛着碧莹莹的汤羹,清亮鲜香。名字也好听,唤作碧涧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前任登基为帝之后》 50-56(第3/9页)

姜婉棠的目光被这碗汤羹吸引,到底是宫中手艺,非外间寻常可见。

宾客人数众多,许多侍女是临时从旁的宫室抽调而来。

韫棠面前的碧涧羹被稳稳放下,只是那侍女手中托盘却随着其动作倾斜,余下的那盏碧涧羹滑落,温热的羹汤洒出大半在盘中。

韫棠眼疾手快替她扶住盘盏,烟紫色的袖摆展开,划出一道翩然风景。

姜婉棠愣愣地看着倒向自己的盘盏,直到此刻才反应过来。

“二位小姐恕罪。”

那侍女手忙脚乱,也是初次做这样的事,回去只怕少不了责罚。

“无妨。”

只是袖摆上沾了些汤渍,韫棠没有多为难她。

安氏早就发觉这侍女毛手毛脚,奈何是在宫中,不便呵斥。

韫棠柔声吩咐侍女退下,侧首对看来的姜老夫人道:“祖母,我去换身衣裳。”

她在宫中有备用的衣裙,不是什么大事。

姜老夫人便吩咐采梨陪着韫棠出去。席上的那碗碧涧羹,韫棠先让与了二妹。

她安静离席,中秋宫宴难免乏味,歌舞也是在尚官局中参看过数遍的,眼下倒正好有了借口出去透透气。

席上插曲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御座上的裴晗低声对高全交代了几句。

殿门外,一位眼熟的侍女欠身对韫棠一礼:“姜大小姐安好。奴婢乃昭阳宫一等掌事宫女桑珠,在此带您后殿去更衣。”

韫棠记得她,上回从天香居中回宫,那间殿宇中她正是主事宫女。

“有劳。”

后殿专供帝王宴会时休憩,眼下空着,有侍从在外看守。

桑珠做事极为周到,已经吩咐了侍女去取新的衣裙。

韫棠在屏风后宽下外裳,不多时,新的一套衣裙送来。

湘妃色牡丹纹流云裙,甚至配了相衬的头面。

桑珠问过韫棠之意,让人收了被汤羹弄脏的衣裙,带回姜府清洗。

换完衣裳,韫棠见小厅中新备了茶水点心,还添了两卷话本。

另一位侍女宁珠道:“姜小姐可在此稍作歇息。”

在后殿更衣省了不少时间,韫棠的确不想如此快回到席上。

既有了正当的名目,在此处躲个清静也无不可。

韫棠翻开一页书,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奉旨偷闲。

新簪上的明珠步摇垂饰恰好到耳畔,桑珠赞道:“这身衣裳正衬姜小姐。”

采梨点头,小姐原先那套烟紫色的衣裙绣工也用心,只是同这套完全无法相较。

就是……稍稍张扬了些,但不算逾制。

将薄薄的话本读完,韫棠估算着时辰差不多了,方动身回席间。

宴席已至尾声,她落座前先与祖母致意。

姜老夫人目光在她周身看过,只作不知,并未多问。

倒是姜妙棠望着韫棠裙摆上精致的牡丹刺绣,道:“长姐这件衣裙可真好看,是锦绣坊新做的?”

“比第一套还出彩呢。”姜芷棠忍不住接了话。

十三四岁的两个姑娘不由羡艳,姐妹之中长姐的用度永远是头一份的。

她们这么一打岔,原本担忧家中幼子的安氏也多打量了韫棠几眼。

她不记得公中给大小姐做过这样一套衣裙,或许是老夫人私下给的,又或许是章府送来。

思及此,安氏轻叹口气,有个显赫的娘家是多么紧要。

如若不然,大小姐凭什么超然几位妹妹之上呢。

席散后,所有宾客各自归家。

……

中秋后,各方使臣陆陆续续离京,宫中事务转向清闲。

宁逸尘回西南前与韫棠告别,还煞有介事地赠了她一枚印鉴。

他一本正经:“如若王府内推行女官官制有什么阻碍,孤还得来向你求教。”

“知道了,世子殿下尽管放心。”韫棠笑着答。

西南与京都相隔千里,若盖上此印鉴,沿途驿站都会接下信件,一路送至西南。

“那么,后会有期。”宁逸尘最后道。

“后会有期。”

下过几场秋雨,天气渐渐转凉。

时隔月余收到西南送来厚厚的信件时,韫棠才知道宁逸尘所言非虚。

她拆开信封,当先一张是宁逸尘亲笔,问候了她近况,讲了讲西南这几月来的趣事。

另一叠几十页的则并非出自他之手,大约是王府内女官。

信中详细讲述了景王府内数月推行女官官制的状况。景王妃雷厉风行,以韫棠拟上的条陈作为范本,再根据王府情形加以调整调配。阖府听命于景王妃,再加上王妃手下诸多得力之人,施行起来颇有成效,女官官制初具雏形。

韫棠一条条读得认真,信中提到了推行女官制遇到的棘手之处,不少是韫棠未能预料到的。她跟着思考对策之法,也与尚仪局内两三位女官商讨过,着笔写回信。

“在忙什么?”

韫棠从案牍中抬首,才发现裴晗已经到了屋中。

幸亏是散值时分,尚仪局内没有多少人。

她让采梨关了房门,笔尖润了墨:“陛下随意坐罢,待我写完这一节。”

裴晗坐在她对侧等,查看过桌案上韫棠写就的书文:“景王府女官?”

“是。”

韫棠一壁写,一壁简单向裴晗解释了大概。

她正好也想找人分享景王府女官见闻,裴晗莫名成了人选。

“景王妃开了笔考,从西南民间采选适龄女子为王府女官。”

她不愿任用王府妃妾的陪嫁侍女,对西南世家大族的小姐亦防备。

自民间考选,上任的女官更能忠于她。

“西南地富庶,寻常民女也有识文断字者。虽说第一批挑上来的人参差不齐,暂时不堪大用,但王妃娘娘在府中开了小学堂,专司此事,为王府教导女官。”

普通人家的女孩儿有机会入景王府,都好生珍惜,勤勉向学。

景王府的女官官制参照大靖,却有诸多革新之处,许多地方宫中都可以学一学。

自韫棠外祖母改制宫中女官以来,前前后后也有三四十年。

旧制中本就有先太皇太后和外祖母未遂的心愿,这几十年间,女官制度又生出新的弊病,需要及时加以修整。

听韫棠说到宫中女官备选人数不多,一年不及一年,裴晗道:“你是亦想从民间考选女官?”

他一语说到韫棠的关键处,切中肯綮。

韫棠点头:“只是设想,真要施行起来怕是遥遥无期。”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后宫亦然。

从皇后宝座到太后之尊,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前任登基为帝之后》 50-56(第4/9页)

官六局一直听命于庄慧太后。太后娘娘处事沉稳,不喜变。正是如此,崔尚宫熟知她心意,也最得娘娘重用。

“若是——”裴晗笑着看向韫棠,语气郑重,“璇儿为后宫之主,如何?”——

第53章颁旨

连日以来,陛下要册封迎娶帝后的消息在京都盛传。

此并非空穴来风。宫中传,陛下中秋佳节后向太后娘娘请安,即提起立后之事。太后娘娘已召命宫廷女官提前备办一应事宜。

与此同时,礼部同样接到旨意,先行预备陛下大婚及立后盛典。

朝野皆知,陛下继位两年一直空悬后宫。

按照规制,自陛下登基前,立后的仪典物件礼部陆陆续续便在准备,封存在库中,只待陛下旨意。

如今,此事已然提上议程。

旨意明发,后宫和礼部都没有刻意隐瞒消息。

立后之事八九不离十,朝中人眼观鼻鼻观心,不知这份泼天的殊荣会花落谁家。

因朝局前时动荡,不少勋贵世家小姐待嫁闺中,人选众多,实在猜不透陛下心意。

不止朝臣间相互试探猜测此事,京都大大小小的诗会、赏花会上,世家夫人小姐亦绕不开这个话题。

况且虽则后位只有一人,但若有女入宫为妃获宠,对家族而言亦是一大助力。

前朝后宫,从来息息相关。

即使家中没有适龄女子,后位人选依旧让人好奇。

短短几日,不知有多少官员去礼部明里暗里打听。奈何礼部尚书自己都未收到陛下圣意,完全说不出所以然。

全听陛下圣断。

京都世家翘首以盼,好在陛下没有让他们焦心太久的意思。

三日后的朝会之上,群臣毕至,悉听旨意。

宣诏官立于龙座阶下,徐徐展开诏书。

偌大一座金殿,满殿朝臣屏息凝神。

帝后人选,乃姜氏长女。

满朝文武听得分明,霎时间,殿中目光不约而同汇聚向立于前列的户部姜尚书。

人选已定,立后的正式旨意会由礼部草拟,陛下钦点送入姜府。

姜尚书如在梦中,承受着朝中同僚或羡艳或惊讶或恭维的目光。

直到散朝之后,相熟的、有几面之缘的乃至仅仅眼熟的同僚前前后后来到他身边道贺时,他才有了一分真实感。

从道喜的一众官员中抽身,姜尚书连户部都顾不上回,吩咐人备了车驾立刻赶回府中。

“母亲。”

朝堂上知道的消息是最快的,姜尚书入府后直奔泰安院中,将这件天大的喜事最先告知姜老夫人。

府上出了一位帝后,无上荣耀,跟着听到消息的姜府仆从俱喜气洋洋。

“韫棠呢?”姜尚书没心思喝茶水,环顾四周,吩咐人将大小姐请来。

出乎意料,母亲并没有他想象中那般欣喜与意外。

姜老夫人捻着手中玉珠:“今日并非休沐,韫棠还在宫中点卯。”

“这有什么,得赶紧将韫棠接回来。”姜尚书唤来管家备车,又让留守府中的采桃随车驾一起入宫。

长女在宫中虽是五品女官,哪里比得上做后宫之主来得尊荣。

姜尚书激动不已,知道一时半刻韫棠回不来,在堂屋中转了两圈才向椅上坐下。

“去将夫人,还有其他几位姑娘一同叫来。”

他在官场多年,韬光养晦,素来沉得住气。可这样大的喜事在前,饶是他也忍不住喜上眉梢。

姜家在他手中出了一代皇后,列祖列宗泉下有知必定欣慰。

想到长女,从前他预料的至多是王妃之尊。

万万没想到,这个孩子能有这样大的福气。

“母亲,册封的旨意不日就会到姜府,韫棠出嫁之事我们得早作准备。”

没有从龙之功又如何,长女成为帝后,姜家照样青云直上。

不多时,安氏和姜府其他几位小姐前后到了泰安院中,来的路上多少听到些消息。

“老爷,管家说的可是真的?”安氏开口问询,以作确认。

当着全家人的面,姜尚书将早朝时的喜讯如实告知。

后族的荣耀落到自家府中,姜府所有人有荣与焉。

安氏声音中透着欢喜:“这样大的喜事,得去寺中还愿才是。”

姜尚书颔首,知道妻子素识大体。

他不大通内宅之事,备嫁事宜还得姜老夫人坐镇,安氏操持。

姜婉棠和姜清棠等着长姐回来道贺,连姜妙棠都觉扬眉吐气。

兄弟不成器又如何,她的嫡姐正位中宫,谁能比得过她。

姜妙棠愈想愈兴奋,几乎都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其他世家小姐围在她身边羡慕讨好的模样。

……

前朝的旨意,不多时就传遍后宫。

五位尚官先后得到消息,不约而同聚往崔尚宫处。

除了吴尚寝外,其余人面上皆有意外之色。

尚仪局内,一众女官同样无心公事。

正房内的房门半掩,尚仪大人,未来的后宫之主在里间沉心批阅文书,像是丝毫未受影响般。

众人犹豫着该不该进去道贺,却怕此时过于伶俐,落人笑柄。

“采桃姑娘。”

“采桃姑娘。”

甫一踏入尚仪局的大门,采桃就发觉尚仪局内的女官女史对她尤其安好。

“两位大人安好。”她行过礼,不骄不躁,自入屋内迎韫棠。

待关上房门,原本稳重的表情立时变换。

“小姐,外头消息都传疯了。”

板上钉钉的帝后之位,谁都抢不去。

韫棠早在裴晗处知晓了消息,意料之中,反倒没有旁人那般雀跃。

“小姐,老爷派奴婢等接您回去呢。”

朝会上立后的圣旨一下,各方都紧紧关注着此事,回家躲躲清静最好。

韫棠放下笔,依次召了几名女官入内,不紧不慢吩咐完事务。这几日她或许不会常在尚仪局中,过两日会回来查阅。

“谨遵尚仪大人吩咐。”

不消说,即使没有尚仪大人把关,尚仪局上下女官自觉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有条不紊地安顿完尚仪局近日事务,韫棠要去慈安宫中告假。

不想庄慧太后的懿旨先一步到,甚至备了车驾送韫棠出宫,已然停在了尚官局外。

“姜大小姐安好。老奴奉太后娘娘之命,护送大小姐回姜府。娘娘说请大小姐安心在府中休息几日,过些时日再邀大小姐相见。”

这几日正是韫棠与姜府最繁忙之时,庄慧太后考虑很是周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前任登基为帝之后》 50-56(第5/9页)

韫棠谢了恩,有宫中护卫开道,韫棠一路顺利地回到姜府。

家中有祖母做主,姜尚书也心疼长女连日忙碌,吩咐闲杂人等无事不可搅扰韫棠。

因立后的圣旨还未正式颁到姜府,暂无那么多君臣规矩。

不消半日,京都世家已传遍了陛下立后的消息。人们好像忽然忆起了什么似的,姜家大小姐本就是宫廷内定的睿王妃。未曾想到陛下继位,依旧选了她做自己的帝后。

没有人会拿过去的闲言碎语出来扫兴,只道陛下与姜家大小姐青梅竹马,最终修得正果。

户部中,诸位相熟的同僚早已贺过一遍,两位侍郎大人主动揽下多余琐事为姜尚书分忧。除点卯处理必要事宜之外,余下的时间姜尚书忙前忙后,为长女打点。

他着人打听清楚,立后诏书乃陛下亲自拟定,礼部费了两日不过润色罢了。

一应流程安排妥当,万事俱备。

陛下身边的高总过亲自来与他交代。明日午后,宣诏官会入姜府宣旨,除姜氏长子在外地为官,其余人等都应在府中候旨,同沐天恩。

姜尚书自然熟知接旨的规矩,他将此要事告诉姜老夫人时,韫棠同在泰安院中侍奉茶水。

算了算赴约的时辰,韫棠温声道:“祖母,父亲,我无时想再入宫一趟。尚仪局还有些事情。”

区区一个五品女官之位,孰轻孰重姜尚书论得清楚。不过此刻,他万事皆遂长女心愿,百依百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