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是国家快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特殊产物,从上世纪末开始大量增加。城市张开怀抱接纳有梦想的年轻人,农村却只剩下被人遗忘的念旧人。
她微抿了抿唇,看到一家还算整洁的泥土房,对谢青辞说:“那家应该还有人,我们去看看。”
“好。”
沿着一条小路往上走,那家确实还有人,大石块堆起来的屋檐下有个老婆婆在门槛那儿坐着,低着头在砍菜。
土垒的院子里有几只鸡,一条狗,还有只猫趴在老婆婆脚边。
“你好,”虞夏出声,扬起笑来,“婆婆,我们是来拍节目的,路过这里,能不能借把火炒个菜吃?”
说着顺手从兜里摸出上一期剩下的两百多块钱,数了五十块递过去。
老婆婆听不太清楚,她就又靠近点大声说了一遍。
“不用不用,”老婆婆很热情,立马拿下菜篮子,站起来就要往灶屋走,“农村里菜多得很,不要你的钱!”
虞夏笑吟吟跟过去,声音甜甜的,大声说着话,非要缠着把钱给她。
“我们还想早点水,借个碗……”
谢青辞跟在后面,看着她那副亲亲热热撒娇似的样子,低头卸背包时,嘴角扬起一点温柔的弧度。
也不知道她怎么说的,灶屋里很快传来老婆婆的笑声,然后她从那块已经歪掉的厨房门板后探出头来叫他:
“谢青辞,你跟着婆婆去屋里切一块腊肉,小块的啊。”
“好。”他应了一声,跟着走出来的婆婆进了堂屋,那高悬的房梁上挂着木杆,墙面垂下来一块块乌漆麻黑的腊肉和香肠。
他就真听话地只割了一小块,任由婆婆怎么说也不多拿,把腊肉拿进灶屋的时候,虞夏正把袖口挽高,准备刷锅。
“你要炒菜?”他皱眉问。
环视一圈,这厨房又小又暗,大概是老婆婆看不太清楚,灶台上很多黑灰层层叠叠都没清理过,一不小心就要碰到衣服上。
而虞夏的手,纤细白皙,涂了护甲油的指甲都是泛着粉色的,和这里格格不入。
他走过去两步:“我来吧。”
虞夏举着竹篾做的刷子,避开他的手,下巴一抬示意他看外面:“我又不是不会,你还有任务,我觉得那门板都快倒了,你去问问婆婆,要怎么修一下。你会吗?”
谢青辞还有点犹豫,她直接用手肘推他出去:“快去看看,待会儿婆婆进来帮忙烧火。你要吃什么菜?”
有点像妻子在问丈夫,谢青辞露出笑,说:
“蕨菜炒腊肉好吃,也不用放什么调料,蕨菜焯水后,不用放油,把腊肉切片放下去,然后再放焯好水的蕨菜就好了……”
他还直接把做菜过程都描述了一遍,生怕她不清楚。
虞夏敷衍点头,等他说完才说:“没这个菜,我自己自由发挥。”
“……”谢青辞被推出灶屋,叹口气去修门板去了。
虞夏决定做个稀饭,就用蒲公英做,然后再做全素的荠菜饺子,她甚至还从婆婆家买了点面粉准备做腊肉包子。
虽然全都不会,但她一想到后面的路程中可以从包里掏出包子来啃,和其他饿得能吃人的嘉宾完全不一样,就浑身充满了力量,不惜跟着婆婆现学。
于是,在别的组还在忍着饥渴逃命的时候,他们组已经过上了美好的乡村生活。一个叮叮咚咚修门板修柜子,一个揉面学炒菜。
一向寂静的老房子里又响起说话声和笑声,烟囱里冒出有香味的白烟,暮气沉沉的地方终于多了点生气。
谢青辞在外面屋檐下,听着灶屋里一老一少时不时的笑声和虞夏那明显比平常高了两个度的说话声,敛眸笑着摇头,继续一下下地敲着钉子。
堂屋里有个年代久远的钟,或许都不大准了,谢青辞没有对比的时间,没办法确认是否准确,但大差不差,现在应该已经快四点。
跑了大半天还没吃上饭,肚子饿得瘪下去,他抬手钉门板顶上的钉子时,衣摆拉高,露出的小腹平坦紧实,两边隐约的倒三角线条一路往下延伸,没入裤带下。
虞夏端着菜进来就对上他那截有点晃眼的腰,差点没稳住手上的盘子。
“吃饭了,你搞完了吗?”她把菜端上桌后问。
谢青辞:“差不多了,我再拧一下头顶那个电灯泡。”
“哦,赶紧的啊,我做了包子和两个馒头,那馒头留给你,特别好吃,你有口福了。”
------题外话------
你有口福了,弟弟
吃了这个馒头,人生没有盼头
第294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爱心绿馒头
谢青辞还挺期待的,味道怎么样都是其次,主要是这顿饭算得上是虞夏第一次做饭给他吃。
所以菜陆续端上桌的时候,他全程都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
蒲公英熬的粥,看起来很正常,荠菜饺子虽然形状不太整齐但好在都封了口,艾草馒头有点绿得他心慌但也算好看,蒜苗炒腊肉有点黑乎乎的,不过这道菜怎么做都不会难吃应该也还行。
虞夏把碗筷分下去就招呼他赶紧吃。
“饿得都胃都烧起来了,快吃,这个馒头只有两个,特意留给你的。你长身体呢,就得多吃主食,暂时忘掉屏幕外的经纪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姐弟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