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淡淡的光晕勾勒少年半边面容,晨风吹开少年的额发,露出他光洁的额头。“庆阳兄,别瞎想了,好好练剑,等我考完。”徐瑾瑜踮起脚,拍了拍赵庆阳的肩膀,随后从徐母手中取过考篮朝前而去。赵庆阳愣在原地,只觉得方才那股晨风,吹开的,还有他心间的阴云。不过,方才瑜弟是踮脚了吧?啧,还是小孩儿一个,整天想这么多,也不怕自己长不高!赵庆阳摇。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_折秋簪花【完结】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那淡淡的光晕勾勒少年半边面容,晨风吹开少年的额发,露出他光洁的额头。“庆阳兄,别瞎想了,好好练剑,等我考完。”徐瑾瑜踮起脚,拍了拍赵庆阳的肩膀,随后从徐母手中取过考篮朝前而去。赵庆阳愣在原地,只觉得方才那股晨风,吹开的,还有他心间的阴云。不过,方才瑜弟是踮脚了吧?啧,还是小孩儿一个,整天想这么多,也不怕自己长不高!赵庆阳摇。阅读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_折秋簪花【完结】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第361页(1 / 1)

('

那淡淡的光晕勾勒少年半边面容,晨风吹开少年的额发,露出他光洁的额头。

“庆阳兄,别瞎想了,好好练剑,等我考完。”

徐瑾瑜踮起脚,拍了拍赵庆阳的肩膀,随后从徐母手中取过考篮朝前而去。

赵庆阳愣在原地,只觉得方才那股晨风,吹开的,还有他心间的阴云。

不过,方才瑜弟是踮脚了吧?

啧,还是小孩儿一个,整天想这么多,也不怕自己长不高!

赵庆阳摇了摇头,与徐母站在一旁,看着徐瑾瑜进去了,这才转身离去。

只是,这一次,赵庆阳的脚步显而易见的轻快了起来。

徐瑾瑜这边很快便找到了与自己互结的五位学子,宋真看到徐瑾瑜时,顿时眼前一亮:

“瑾瑜,这里!”

宋真回了一趟家,才知道原来家里在贡院附近一直有一套屋子的,本来他还想要邀请徐瑾瑜同住,可是徐瑾瑜已经先被魏思武安排明白了,他便只能作罢。

这会儿,宋真等四位东辰学子,具是喜气洋洋:

“怎么办,还没有开始考试,我都觉得充满自信,他日定能榜上有名?”

“哈哈,谁说不是呢?毕竟咱们可是刷过几千道乡试题目的人了。”

“当初吾等熬干灯油,夙兴夜寐,今日,也该是吾等收获之日了!”

“正是,这数月以来,吾等一腔心血,不就是为了今日?”

徐瑾瑜看着同窗们斗志昂扬的模样,也是不由一笑,低低道:

“数月寒窗苦读,今朝且试锋芒!”

话落,五人相视一笑,面上一派自信昂扬。

随着远方传来一声“进——”,队伍开始动了起来。

与此前考试不同的是,大盛乡试的搜查比之此前三场考试还要宽松,甚至搜子都不敢对秀才公上下其手,只是要求考生宽衣后在原地转了几个圈,便可入内。

仅是宽衣而不是去衣,徐瑾瑜自然欢喜,他方才走来时,身上还有些许薄汗,稍不注意染上小恙也不好。

而等徐瑾瑜去拿自己的考篮之时,才发现自己带着的丸药都被搜子拿了出来,等徐瑾瑜说明用途之后,搜子直接取了一张纸,让他包着,原本的瓷瓶是不能用了。

徐瑾瑜倒是接受良好,并未与搜子起冲突,反而在徐瑾瑜走后没多久,另有一考生带着的罐子装的姜糖被搜子单独取出来后,和搜子争执起来。

搜子给他一张白纸包裹他亦不愿,于是二人情绪激烈之下,直接掀翻了桌子,那罐子碎开后,才发现那罐子的底部夹着一沓写着字的纸。

搜子顿时脸色一变,这会儿可不再给秀才公脸面:

“有人作弊!上枷!”

大盛律规定,凡有夹带着,需上枷后在考场外罚跪,以儆效尤。

九天六夜,不饮不食。

随后,那考生如丧考批的被拖了下去。

或许,他方才不争不抢,还会安全入内。

然而此时后悔也无济于事。

徐瑾瑜并不知身后发生的风波,等他寻到了自己的座号入座之后,不由一愣。

嚯,难怪人家不会查的那么仔细,原来一旁一直会有一个兵将一直盯着考生的。

要知道,前面的考试时,也至多是一名兵将盯四个学子,哪里有此刻这位“贴身保镖”盯得严呢?

不过,徐瑾瑜对此倒是无所谓,他与自己面前的兵将对视一眼后,缓缓挪开了目光,打量着考棚的周围。

嗯,这里有两处适合挂上油纸布,下雨也不怕了。

徐瑾瑜想着,便直接动起手来,左右这会儿还未开考。

等到天彻底放亮之时,那熟悉“龙门关”又响了起来,徐瑾瑜终于目不斜视,正襟危坐起来。

乡试,开始了。

本次乡试由翰林院掌院主考,试题也是经过翰林院剩余数十名官员汇总而成。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杂!

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书五经的考核,就已经被这些一路披荆斩棘考上去的翰林大人们玩出了花儿。

第125章

比如本场次题, 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唯性。

就短短两个字,可是却让多少考生都没有一定点头绪。

唯性,唯者, 单也;性者,生性也。

只单单从这两个字眼来辨,只会单纯的以为出题人要考生以人之生性为题,从人性善恶入手。

而这,就是考题的第一个坑,当然幸运的是,因为其太过明显, 出了一些学问实在不扎实的会掉坑外, 但大部分考生都不会被其干扰。

别忘了, 这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 要解题,首先要剖析这道题目用意, 那便要先定位本题的出处。

于是, 就这二字在四书五经中纵观,合适的字句不过寥寥几句, 筛除下来, 这样一句话便映入眼帘:

“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

这句话出自中庸,至,有极致之意, 是以这句话的意思便显而易见, 唯有使诚达到极致, 方能是人之天性禀赋达到极致。

到了这一步,有些心性急躁的学子就已经开始作答了, 题目不外乎是围绕至诚来写,引经据典,一通诚之美德的好处、妙处云云。

若是考生当真如此作答,那便要恭喜他们,成功进入圈套二。

若是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者,便会知道这句话只不过是二十二章中的一句,断章取义,乃是大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科举文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