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第211节(1 / 1)

('他觉得自己怕是要给安国公主当一段时间的军师了。

崔景是清河崔氏的嫡长孙,他从自己姑母夺赵家江山登基为帝的事情中,很早就没有什么重男轻女和夫为妻纲的观念。不管男女,只要有能力,就能让臣民俯首帖耳。

所以他不觉得安国公主想当将军是异想天开,就像当初崔洺察觉到乔微想要当摄政皇后和帝王后也从不会觉得乔微疯了,崔氏男子从不低看女子。

乔微看着崔景垂眸盘算的样子,觉得十分有趣,果然少年男女情窦初开时最是有趣了。

就在这个时候,高恭又进来禀报道:“陛下,长平郡王请见。”

安国公主和崔景赶紧告退,两人已经打扰了乔微那么长时间,自然是不好意思让乔微为了他们耽误正事。

等到两人出去的时候,就在殿外见到了朝他们走来的青年男子。

赵盛一身玄衣,缓带轻裘,身姿挺拔,容貌俊美,比起那些崔氏子弟身上的温雅,赵盛身上多了几分凌冽和肃杀。

想到这位在战场上的凶名,这点凌厉和肃杀又不算什么了,最起码没有凶煞之气。

“公主,崔郎。”赵盛看到这两人,先打了招呼。

安国公主道:“长平王叔。”赵盛和广明帝同辈。

崔洺也还了礼。

不过赵盛也没有和两个孩子逗乐的习惯,打过招呼后就随进了殿内。

等两人出了勤政殿,安国公主皱了皱眉:“阿兄,你说陛下和长平郡王……”

“你觉得陛下会喜欢长平郡王?”崔景想想都觉得不可能,他祖父之前就怕姑母孤独终老,甚至提出了帮女儿找面首的想法,但是被陛下果断拒绝了。

他也不是不知道外面朝野传长平郡王是陛下内宠的事情,只是他对这个传言向来嗤之以鼻。陛下就算是找男宠,也不会找长平郡王好吗?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传闻,也很简单,因为长平郡王对陛下太忠心了,要知道他可是赵家宗室,掌权后不帮着赵氏争权,反而一心给陛下卖命,这种不合逻辑的事情很容易让朝臣乱想。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就是长平郡王二十多岁却不娶妻,甚至连妾室都没有,因此传言更加多了,再加上天授帝对长平郡王的信任,朝臣就开始胡思乱想了。

崔景这些年也算是对自己姑母有一些了解,他姑母对情爱之事根本就没有兴趣。

想到祖母说姑母是被广明帝伤了心所以才无心情爱,可是崔景不这么觉得。他和祖父的看法一样,姑母是天生的上位者,她感情淡漠,国家臣民就已经消耗了她不多的情感,姑母根本就没兴趣理会男女情爱这些小事。

至于长平郡王,崔景知道这人就像是一头孤狼,对亲爹都能下手,可见这人的心狠。

他觉得自己姑母对长平郡王的态度就像是一个驯兽师在驯服野兽。

至于野兽的想法,驯兽师又怎会在意?

看着安国公主点头,崔景摇摇头:“姑母心中只有大爱,没有小爱,就算姑母想找男宠逗乐,也不会选择长平郡王。”

安国公主不懂:“为什么?”她觉得长平郡王的脸挺好看的,而且又是立下战功的将军,为何陛下不会喜欢?要知道这京都想要当长平王妃的女子能从宫门排到城门。

找男宠又不是找真爱,脸好看身材好不就行了?

崔景道:“因为狼是养不熟的,让一头孤狼睡在床榻,是会有性命之忧的。”

被崔景称为孤狼的赵盛进了勤政殿后,甚

至接手了宫人的活,亲自给乔微端茶倒水。

乔微挑眉看向赵盛:“这种小事不用你动手。”

“臣只是想伺候陛下。”赵盛看着乔微端着白瓷茶盏的手,那双手骨节分明,宛若上好的白玉,和白瓷在一起一时间分不清哪个更白一些。

这样美的手,赵盛却不敢轻视,因为这双手写出来的字决定了天下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赵盛亲眼见到过这双手拉起弓箭百步穿杨。

对于外面人都说他是帝王内宠的话,赵盛从来不解释,因为没必要。

他很清楚自己对乔微的态度,那是他心中的神明。

他能有今日的地位,能够报仇,甚至他能够读书练武,这些都是乔微对他的恩典。

是陛下将他从泥潭中拉起,给了他一切。

他从来没想过要亵渎自己的神明。

至于他为什么不成婚?也很简单,他对自己父母失败的婚姻很不喜,他对婚姻本身就没期待,他更怕自己变成和闵王一样的人。

“你进宫就是为了伺候朕?”乔微看向赵盛问道。数年的相处,足以让乔微收服这匹狼。

狼是有野性,但狼只有成群才会给人造成危险,一头孤狼就很容易驯服了。

赵盛笑着道:“那个阮氏臣和她周旋了很久,发现除了火药外,她也提供不了其他的价值了。”

听到这个话,乔微轻叹了口气,阮若烟这才是大部分穿越女的正常状态,她对火药的了解只停留在一硝二磺三木炭,至于肥皂玻璃啥的更是一知半解,提供不了啥有用的消息,甚至还不如大燕现有的技术先进。

之前见阮若烟的状态,乔微大概就猜出来了这位前世就是个涉世未深的学生,现在看来也差不多。

阮若烟在三年前从妙缘庵逃了出去,不知道怎么又看上了赵盛,想要引诱赵盛,甚至还要用这个火药方子和赵盛交换,让赵盛给自己改换身份后娶了自己。

对于这种异想天开的女人,赵盛觉得对方脑子有病,将人抓了起来交给了乔微。

这几年火药是阮若烟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其他的基本没啥用。

乔微对这位不断作死的穿越女也是无奈:“将人送回宫中交给徐太妃安置吧。”

她也没想要这姑娘的命,这就是个前世小说电视剧看多了,又被叛逃系统忽悠瘸了的姑娘,也没干啥伤天害理的大事,她没必要赶尽杀绝。

听到乔微的话,赵盛忍不住道:“陛下太心慈了。”

乔微看向他:“朕若是不心慈,你就不会在这里了。”

第148章士庶之争,女帝之路

赵盛被乔微这话弄得十分无奈,偏偏自己还无法反驳。

“她怎么能和臣比?”赵盛竭力为自己辩解道,“陛下指东臣绝对不往西,臣能帮陛下征战天下,震慑宗室,她能吗?”他拒绝乔微将自己和阮若烟那种蠢货相提并论。

“她是不能打仗,但是她能提供火药方子。”乔微抬头看了一眼愤愤不平的赵盛说道。

火药的杀伤力确实太大了,甚至赵盛刚开始见到此物的时候都觉得这是神术,即便是现在适应了。没有火药,此次战役,他付出的伤亡绝对会更大。

赵盛无话辩驳,一时间有些难过地低下了头。

见到赵盛这样,乔微难得关心道:“没有要将她和你比的意思,你是朕的股肱之臣。”

一听这话,赵盛瞬间就不难过了,又开始给乔微端茶倒水献殷勤,如果不是乔微不喜欢和人有肢体接触,说不定这位还要学着宫人给乔微捶背捏腿。

就赵盛这殷勤的态度,也不怪大家觉得这人是男宠,就他这做法和男宠没什么区别。

不过赵盛也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他还要将阮若烟押回宫中,交给徐太妃。

乔微在赵盛走后,召见了安都侯。

“陛下。”安都侯在枢密院中地位尊崇,乔微继位后对他也一直信任,随着安国公主长大,他才慢慢放下心中的担忧,开始专心为乔微卖命。

乔微示意安都侯免礼,让人在一旁坐下,然后道:“内外闲厩中的马匹养的如何了?”大燕在建中帝时期之所以战力不高,不仅和亲,还迫使安西都护府南迁,除了府兵制的衰落外,还有战马的问题。

和后世电视剧中一个骑兵一匹马骑着去追击敌人不同,现实中一个重甲骑兵不可能只有一匹马,而是一人两到三匹,在追击外敌的时候换着骑,昼夜不停,这才是骑兵真正的速度。

可大燕本身不产名贵的马种,所以马匹要从西域等地引进,而最需要马匹的骑兵又是大燕的最高战力,所以马匹供应是决定军队战力的重要原因。

内外闲厩是乔微专门让人培养战马的地方。

“臣和太仆卿清点过,如今已经培养了战马三十万匹,可组建重甲骑兵三万。”安都侯说道,前汉的时候就曾养马四十万匹,大燕的国力比前汉强多了,这三十万匹是他们现在养出来的,加上地方上的朝廷养马大概在六十万匹左右。

养马其实很费钱,前汉那位大帝晚年的时候国力枯竭,就是因为连年征战掏空了国家的缘故,而战争所耗费的钱财中养马绝对是一项很大的开支。

听到安都侯的话,乔微点了点头,三十万匹确实可以组建绝对的精英骑兵。

有了马匹,乔微需要的就是人了。

“朕有意改革府兵制。”乔微说道,府兵制的依托基础是均田制,可是大燕已经建国八十多年了,均田制早就已经遭到破坏。一个帝国在八十多年的时候,很多建国初期定下的制度已经受到冲击。

安都侯一听这话心中一沉,他就知道陛下对现有的府兵制度不满意,因为均田制受到破坏,所以府兵制也出现了问题。比如由于田不够授给百姓,造成百姓逃亡,从而影响了军队的兵源,再加上建中帝对士兵不太重视,广明帝忙着和镇国公斗法想尽办法打压军队,结果就是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士兵逃跑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乔微执政十年多,才敢大规模地发动对外战争让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徐烨攻打突厥,也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乔微才敢重提安西都护府的事情。

一个国家的强盛,军队很重要,可是支撑军队的国力经济更重要。

当初乔微初涉朝政的时候就明白大燕只是表面看着繁荣,其实内里已经腐朽不堪。

就算广明帝在这场和崔家的士庶之争中赢了,大燕离亡国之路也不会太远。

大厦将倾,说的就是

广明帝执政时期。

她敢保证,原著中广明帝若是不对大燕进行强有力的改革变法,大燕估计在女主儿子登基后就会灭国。

至于原著中广明帝到底有没有变法,乔微不知道,因为这个剧情就是个爱情故事,对广明帝的政治举动很少介绍,就是介绍也基本上是和后宫有牵扯的。

和后宫有牵扯的基本上都是政治斗争,和国家的基本国策是不搭边的。

安都侯沉吟一声道:“陛下的意思是……”

乔微道:“朕有意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募兵制?”安都侯一震。

乔微之后将写好的募兵制解说递给了安都侯。

募兵制简单来说就是雇佣兵制,募兵制的好处就是可以集中训练,大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可安都侯也一眼看出了募兵制的弊端:“募兵制会大大增加国库的军费开支,长此以往怕是朝廷难以负担。”

“这就是为什么要收回安西都护府了。”乔微说道,“朕打算通过安西都护府和西域通商。”简单来说,她就是要再开丝绸之路。

为什么开丝绸之路?当然是赚钱。

不然她为什么要重建安西都护府?

再者乔微现在已经能看到随着杂学的兴起,相信大燕再不久后就会迎来更多的工业改革,她相信大燕会进一步强盛。

募兵制是有各种弊端,但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转变是历史的大趋势,募兵制才是后世真正的军制。

每一个王朝在建立百年后都会爆发内部矛盾,这个时候解决的办法一个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让将内部矛盾转嫁出去,通过从外部汲取养分供给王朝。

简单来说,就是一手发展科学技术,一手发展经济。

至于大航海这种东西,不是乔微不想,而是大燕现在的国力不适合,还是走陆上丝绸之路更适合现在的大燕。

看到乔微主意已定,安都侯也没有再说什么,他自己也知道大燕的军队再不改革等待他的就是灭国。

“臣回到枢密院和人商议后会尽快拿出方案送到台省。”安都侯道,枢密院权力是大,但也大不过三省。

乔微点点头,之后又道:“安国想当将军,这次军队改制你就带着她,好好教一教,看看她到底有没有这个天赋。”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