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30-140(第1/10页)
第131章
“娘那边,大哥也不能什么事都由着娘来。”现在皇位上坐着的只是娘的侄子,不是她兄弟,他们也只是当今的表兄弟。“以后家里行事,还是低调些吧。”
该提醒的提醒到位,想知道的也知道了,黄夫子起身就想走。
黄大人把人拦下,倒了杯茶,端给黄夫子,“再坐会儿吧,这几年你一直在淮安府呆着,算起来,我们兄弟俩也许久没一处说话了。正好有空,一起喝两杯。”
黄夫子人都站起来了,听到黄大人这话,转头看了眼他大哥,注意到他大哥鬓角那一抹白,到底没忍心又坐了回去。
“你这小徒弟收的不错。”看黄夫子坐下了,黄大人笑着开口,“昨天就见了那么一回,晚上柳姨娘就过来寻我,说要我跟你说说,把你那小徒弟给三丫头做女婿。要不是早知道你给你那小徒弟定了秦家那姑娘,我还真想把人留给三丫头。”
“你想想就得了,你想要阿福做女婿,我还不想阿福娶三丫头呢。”要是他想,当初他哥信里说二丫头要做皇妃的时候,他就把人选改成三丫头了。
“为啥?”黄大人疑惑。
黄夫子没吱声,意思却很明显,他看不上三丫头,觉得三丫头一个庶女配不上他的小徒弟。
“你啊。”黄大人懂了黄夫子的意思,伸手点着黄夫子摇头,倒没生气,只是叹了口气道,“早知会这样,当初我就应该应了你之前说的,把二丫头许给你那小徒弟。现在可能就没这么多事了。”
“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再说这事是老太太跟大嫂一起定的,就算他哥阻止,也不一定就能成,所以现在再说这些压根没什么意义。
黄大人点头,“你这次准备什么时候走?”
“现在还说不好,等我明天去找人算算日子。得把问名、纳采都办完了再回去。”
黄大人继续点头,“那应该能在家一段时间,有时间,去看看大丫头吧。”
提到唯一的亲生女儿,黄夫子神情温柔下来,难得主动问道,“她近来没什么不好吧?”
“没啥不好,之前听说你要回来,还特意回来问了问。今天没来,一个可能是知道你要带着你那小徒弟去秦府,另一个,她那婆婆又病了。”
“又病了?真病假病?”
“真病,你大嫂之前去看过一次,听你大嫂说,这次是真的病得不轻。”
“病的不轻好,最好”想到女儿往日里受的那些磋磨,黄夫子一个没忍住,话就说的偏激了些。
“老二”黄大人立马出声喝止,等黄夫子平静下来才又道,“那怎么说也是大丫头的婆婆。我知道你觉得大丫头在他们家受了苦,因此看对方不顺眼。可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也不清楚,而且当初你也跟大丫头说了让她和离,是她自己不愿意,既如此,也许对方待大丫头没你以为的那么不好。”
“没有那么不好?!罚跪、立规矩、给她丈夫塞丫头,这些难道还不够吗?还要怎么不好?”黄夫子想想闺女经历的那些就气的胸口疼。
也是因为她的亲生女儿经历了这些,看到钱家的和睦,看到陆氏在钱家过的日子,他才会想撮合钱有福跟二丫头。奈何二丫头也是个没福的。
黄大人沉默,良久才道,“罢了,你要骂就骂吧,只别到人跟前骂去就行。”
“我没那么傻。”他去把人骂了,回头不好做的,还不是他闺女?“明天,带着阿福去他们府上一趟。”
闺女婆婆病了回不来,他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难道他们还能不让他见闺女一面?
“也好。”黄大人点头,转头就交代儿子,让他明天出发前把钱有福叫到一边单独叮嘱一下,叫钱有福看着黄夫子一点。
“看着师父?那刘家不是师姐的婆家吗?”两家是姻亲应该关系不错吧?怎么还要看着?
黄家大公子无法,只能把两家的纠葛,黄家大姑娘那个婆婆怎么磋磨儿媳妇,惹得黄夫子震怒的事简单给钱有福说了一下。
钱有福疑惑,“师父知道之后就没想过让师姐和离吗?”
“当然想过,可是大妹妹自己不愿意和离。”这让二叔当时一度差点气死,这也是后来二叔会离开京城,到处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虽然这些年,大妹妹的日子已经好了很多,大妹妹那个婆婆现在也,重病缠身,可是二叔对大妹妹那个婆婆的怨恨却并没有减半分……”
“你们是怕师父到时候受了刺激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黄家大公子点头。
“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会劝住师父的。”
说完,钱有福就跟在黄夫子身后去了刘府。
黄家是侯府,能跟侯府联姻的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
刘家甚至品阶比秦阳侯府还高一级,是国公府。
只是黄家大姑娘嫁的不是国公府的长子,而是国公府长房的嫡次子。
“师父,到了。”
马车停稳,钱有福先从马车上下来,然后伸手来扶黄夫子。
黄夫
子就着钱有福的手下车,一抬头正好跟得到消息从里面迎出来的女婿撞了个对眼。
“岳丈大人,您来啦,怎么不提前让人跟小婿说一声……”
黄夫子这个女婿瞧着明显有点怕黄夫子,看到黄夫子,眼神下意识闪躲。一歪头看到黄夫子旁边的钱有福,忙问道,“这就是您说的那个小徒弟啊?果真是一表人才。”
黄夫子给小徒弟跟秦阎王的小闺女保媒这事,京城上层圈子都传遍了。
刘二公子自然也听说了,本来他对自家岳父收的这个小徒弟很不以为意,不就是一个举人嘛,还是乡下地方来的。见了面,看到钱有福衣着打扮竟然比京里不少贵公子半分不差,好感蹭一下就上来了。
当然也可能是为了避免跟黄夫子这个让他有点怵的岳父相处,反正这之后,刘二公子就一个劲拉着钱有福说话。
偏偏为了不失礼,钱有福还不能不答。
就这么等他们进到国公府的二进院,刘二公子已经把钱有福的一些能说的基础信息都打听清楚了,而钱有福也约莫摸出了这个看起来有点纨绔的刘二公子的性子以及他师姐在国公府的日常。
两个人算是各取所需?
从他从刘二公子口中得到的情况来推测,他师姐的婚姻应该还不算特别糟糕,最起码刘二公子这人瞧着纨绔实际好像还算有担当?就是他娘吧,确实糟糕了点。
接下来黄家大姑娘带着孩子出现,钱有福亲眼目睹了他师姐、孩子跟刘二公子相处,就更印证了他之前的想法。
因此在后续跟着师姐他们去隔着屏风探望病人,发现他师姐的婆婆又开始差遣他师姐端茶倒水捏脚揉背,他师父因此开始捏拳头的时候,钱有福赶在他师姐动手之前,及时把刘二公子推了出去。
“师姐夫,没看到姻伯母不舒服吗?赶紧的,去给姻伯母倒水揉背啊。听说姻伯母都病了好些日子了,一直不见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30-140(第2/10页)
这老话说的好,孝感动天,万一老天爷被师姐夫你的孝心感动,说不得姻伯母立时就好了呢?”
“真假的?”刘二公子从小就被他娘宠的厉害,没读过几本书,闻言将信将疑上前,结果水还没捧到他娘跟前呢,就被他娘往外轰。说他不会伺候人,要他媳妇进去什么的。
黄家大姑娘闻言,立时就要往里去,被钱有福跟黄夫子联手给拦下了。
“阿福说的对,你虽是好心想要去帮你夫君,却也莫要坏了你夫君的孝心。否则将来你婆婆当真……岂不是让你夫君心下愧疚难安。”
黄夫子劝阻的声音不小,不仅屏风外面的人听到了,屏风里面刘二公子跟他娘也听到了。
刘二公子他娘自然是气得不行,觉得黄夫子这是故意咒自己,刘二公子却是把这话听到了心里去。
当下也不管他娘怎么轰他,硬是挤到床前要亲自给他娘喂水。
他娘不过自己不舒服也不想要儿媳妇舒服,哪里是真的渴了想喝水?自然是百般推拒,到后面一盏茶一个不注意就全都泼在了床上,泼了他娘一脸一身。
刘家大夫人什么时候遭过这样的罪,当即训斥的话便要脱口而出,话到嘴边反应过来泼她一身一脸的是她亲儿子又不得不憋了回去。那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气氛一时死寂般的沉默。
钱有福几个在外面,虽然看不到刘家大夫人的脸色,却能想象的到。
钱有福低头好悬才强忍着憋住笑。
黄夫子经由之前钱有福提醒,也打通了任督二脉,突然知道怎么对付刘家大夫人这类人了,心里因为女儿受刘家大夫人委屈而生出的堵在胸口的诸多怨气一下子散了许多。
黄家大姑娘这一刻捏着帕子也若有所悟。
第132章
“阿福,谢谢。”送黄夫子、钱有福从刘家大夫人院子里出来,黄家大姑娘真心诚意朝钱有福道谢,谢他让她突然一下子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钱有福笑着摇头,“师姐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只要找到方法就是纸老虎就好。”
“纸老虎?”黄家大姑娘念叨着这几个字,再想想之前的情景,越念越觉得好像真是这么回事,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听大伯母说你这次跟着爹进京是为了跟秦家二姑娘定亲?昨天去的吧?怎么样?事情可还顺利?”
钱有福点头,扭头看看黄夫子笑着回,“有师父出马,挺顺利的。”
“那是不是就这几天就要回淮安府了?”
钱有福摇头,“师父说还要留一段时间,把问名、纳彩礼走完再回去,师姐这段时间要是有空也可以带着孩子回去看看,师父大老远的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想来师姐夫也能理解的,是吧,师姐夫?”正好刘二公子送出来,钱有福笑着看向刘二公子。
刘二公子压根没注意钱有福说了什么,下意识点头。
钱有福想着自己还要再在京城待一段时间,勾了勾唇再接再厉,“师姐夫,阿福初来乍到在京城也不认识其他人,不知道得空的时候,能不能来找师姐夫玩?”
“那当然可以”刘二公子其他的不行,玩那可是他最擅长的,钱有福一说玩,他眼睛立马就亮了,当即就同意了。要不是岳丈大人就在边上,他都想勾着钱有福脖子问他想玩什么。送走钱有福之后,还有点依依不舍的。
“夫君很喜欢阿福?”黄家大姑娘目送着钱有福他们的马车离开,转回头见刘二公子还看着马车方向,有些诧异的道。往日里她爹过来,她夫君可不是这副样子。
刘二公子点头,“岳丈这个小徒弟收的好。长得好,才学好,还不清高,跟他说话也舒服。不像京城里许多读书人”一副清高、自持,瞧见他就嫌弃的不行的样子。“对了,听说他这次来京城是为了去秦家提亲?咋样,成了吗?要是没成,我找人帮他说说去。”
“成了,有我爹呢,哪里需要你?就算不成,就你那些狐朋狗友能成事吗?”黄大姑娘嗔怪的看了刘二公子一眼。
“诶,话不能这么说。”刘二公子不愿意了,“咋我的朋友就是狐朋狗友了?这老话说的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你别瞧不上我那些朋友,他们浪是浪了点”身份嘛,也大多跟他一样是不被家里寄予太大期望的嫡次子嫡幼子,“可能抗事啊。”总比那些看着花团锦簇,遇到事就跑的人好吧?“好了,不跟你说了,我要孝敬我娘去了。”
说着,也不管黄家大姑娘啥反应,刘二公子几个健步直接飞回他娘的院子去了。
黄家大姑娘身边丫鬟见了,朝自家主子挤挤眼,笑着道,“奴婢总觉得经由今儿这一遭,二公子‘长进’了,主子以后的日子也能更好过了呢。”
黄家大姑娘跟丫鬟对视一眼笑着点头,巧了,她也有同样的感觉呢。
*
接下来的近一个月,因为要把问名、纳彩两礼走完,钱有福还想利用这段时间跟秦慕歌这个未来会与他共度一生的妻子好好培养培养感情,帮他师姐调教一下刘二公子,同时学业还不能完全落下,因此时间上就非常紧张。每天每个时段做什么经常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这也就导致,除了他特意留出来的去找刘二公子玩的两次,其他时间刘二公子过来找他玩,经常找不到人。
“阿福今天怎么又不在?松子,知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刘二公子过来找了一圈没找到人,逮着松子赶紧问。
这个松子还真知道,“出去逛街,淘好玩的小玩意去了。”
“这大冷的天,出去淘好玩的小玩意?”怕不是有什么毛病吧?刘二公子满脸问号,不过还是问道,“他淘那什么玩意干啥?”
“当然是送人啊,马上到纳彩的日子了。”
“纳彩?”对哦,刘二公子恍然,都把阿福留在京城的正事给忘了。“知道他去哪儿淘了吗?”
这个他就不太清楚了,“好像是东街那边。”那边有两条街全是卖些全国各处来的东西的,据说还有番邦的东西。
东街?那里他知道,“走,咱们找找他去。”
“找?公子这怎么找啊?”东街那么大地方,他们哪儿知道钱小公子在哪儿逛呢。
“你傻啊,讨女孩子欢心的小东西,东街哪儿最多,你不知道?实在不行去那两条街上碰碰不就行了。快走快走,去早了,找到人,我们还能跟着一起逛逛呢。”
跟钱有福一起玩了两回,钱有福每次都能让他大开眼界,现在刘二可是对钱有福佩服的紧。哪怕就是普普通通逛街呢,他也愿意跟钱有福一块逛,肯定有意思。
行吧,刘二在前面走,小厮苦着脸在后面跟着。一路祈祷老天爷让他们早点找到钱有福。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祈祷有用,刘二他们在东街刚找了不到半刻钟,还真叫他们找到了。
彼时,钱有福正站在一个摊子前看认真挑选摊子上各色桃木簪子。
桃子簪子样式很多,雕着鹿角、如意、祥云、孔雀、猫、小兔子、狐狸、荷花、莲蓬等等都有,一个个雕的惟妙惟肖的,打磨的也很光滑圆润,钱有福挑来挑去总觉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30-140(第3/10页)
哪个都很好看,一时竟有些
选择困难症。
“这有啥好纠结的,喜欢就都买了呗”反正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刘二凑过来,拍了钱有福一下,知道钱有福是不知道怎么选,直接建议道。
“都买?会不会太多了?不太好?”
“那有啥?你要担心一次性都送去,她觉得你随便买的,每次送一支不就行了。”这个他有经验,“你还可以说剩下的是你看她喜欢特意给她到处淘的。”
这么一来,保证对方喜欢不说,还会深受感动。
“师姐夫之前就是这么哄我师姐的?”
“那……怎么可能?”差点说漏嘴的刘二呵呵干笑两声。完了,用胳膊杵杵钱有福,“那个什么,阿福,这个你可千万别跟你师姐说啊?我,我就是给你出个主意,真的。”
钱有福轻笑点头,“我知道,我就是觉得这个摊子上的东西都挺不错的,师姐夫来都来了,要不要给师姐跟姻伯母也带几根回去?姻伯母这几天不是还病着吗?看到师姐夫这份孝心,姻伯母肯定会很开心的。这一开心病情不就好了吗?”?对呀,他怎么没想到呢。刘二一愣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旁边小厮想提醒他们公子,他们家大夫人喜欢金的玉的,看不上这种的,看看就在刘二边上的钱有福,张了张嘴,又咽下去了。
算了算了,不就一根桃木簪子嘛,大夫人不喜欢大不了束之高阁就是了,反正也不会怎么样。
想到这,小厮接下来再没开口,眼睁睁看着他们家公子跟着钱有福买了一堆他们家少夫人可能会喜欢大夫人绝对不可能喜欢的小玩意。
“还逛吗?”跟着钱有福终于逛完了这条街,刘二觉得有点累,又觉得挺有意思的,在继续逛还是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之间挣扎。
钱有福看看自己淘的一堆东西,觉得差不多了,笑着道,“今天就逛到这吧?师姐夫也累了,我们找个地方喝杯茶,歇歇脚吧。”
“喝什么茶啊,前面就有一家淮府烤鱼店,走走走,带你吃好吃的去。”
第133章
“淮府烤鱼店?这鱼这味道”怎么这么熟悉啊?钱有福看着端上来的烤鱼,吸了吸鼻子,心下诧异。这不会是几年前他去考秀才回去的路上在船上卖出去的烤鱼方子做的吧?
想到烤鱼方子,钱有福又想到了对方当时多给的那八百两银子。
这次,钱有福来京城,他娘他奶还提起这事来着,说如果遇到人家,就还给人家。
他之前没看到有烤鱼,也就把这事给忘了,现在既然想起来了,钱有福吃着烤鱼的时候,就顺嘴问了刘二几句这家淮府烤鱼店的掌柜的。
“掌柜的?你是想问这家店背后的主子吧?好像挺神秘的,自打几年前这店开起来,好像就没怎么出现过。不过这家店背景应该挺深的。之前这家店刚开起来的时候,有人眼红这家的生意找人上门来闹事,闹了还不止一回,第一回叫这家店打回去了,第二回直接把人抓牢里去了,好像有的到现在还没放出来。后来才消停下来。”
“这么厉害?!”
“可不,要不然这么好的生意早让人抢了。”刘二看看,见没人注意这边,凑到钱有福跟前悄声道,“就这一个店,一个月至少赚这个数。”刘二比划了一个数字。
“一千?不对一万两?”
刘二重重点头。
钱有福震惊,震惊之余心里也在思量,这店背后的主子到底是不是他之前在回淮安府船上遇到的那两人。
如果是,那两人身份恐怕不一般,他可能根本接触不到,如果不是,那那两人又在哪儿?这八百两银子,他又该怎么处理呢?
心下想着事,钱有福手上的动作便慢了几分。目光也无意识的看着某个方向。
“阿福,看啥呢?赶紧吃啊,很香的。”刘二出声提醒。
钱有福反应过来笑着点头,收回目光的时候,眼角余光突然瞥到一个隐隐有些熟悉的身影。
是那个劲装侍卫?!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钱有福刚刚还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找人呢,谁想到他这边还没行动呢,老天爷就把人送到他跟前来了。
钱有福赶紧起身叫人。
奈何他当时跟他爹只想远离是非并没有问人家怎么称呼,所以称呼起来就很困难。
钱有福叫了半天‘那位大哥’人家也根本不知道他在叫他。不多时就走远了。钱有福想拦都没拦住。
好在,刘二这个地头蛇认识人,知道那人姓舒,是个宫里的侍卫。
“宫里当差的?”提到宫里,钱有福心下就是一惊。难道当时舒侍卫跟着的那位富贵公子是宫里的哪位皇子?
如果是这样,那这八百两银子,不还也罢。他可不想跟这些皇子私下里有个什么牵扯。
不过,说到宫里,“师姐夫可知本朝宫女多大年纪可以出宫?能不能探视?”
刘二摇头,这个他还真不知道,“阿福怎么突然又问起这个?”刚刚问舒侍卫,现在又问这个,怎么感觉阿福在京城认识的人好像还挺多的?
“不瞒师姐夫,我家有个堂姐早些年被遴选进宫做了宫女。这些年一直没有音信,阿福进京一趟就想帮着打听打听。”
“这样啊。这个简单,你等等。”说着,刘二就朝不远处的小厮招了招手。
小厮看到,噔噔噔跑过来,“公子您叫我?”
刘二点头,“有事问你”说完,把钱有福刚刚的两个问题又给重复了一遍。“你不是一直吹嘘包打听吗?怎么样?知道吗?”
“知道,公子问的那肯定得知道啊。”小厮点头,“这宫女出宫啊,以前是到三十才能出宫,前几年皇后娘娘给了恩典,现在满二十五,想出宫的就可以出宫了。然后探视宫女的话,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皇后娘娘前几年才给的恩典。现在宫女每年都有一天可以允许家人探视,说来也是巧了,明天就是探视的日子。”
“明天?这么巧?!”刘二一愣,“那在哪儿探视,又怎么找人呢?”阿福那堂姐进宫都十几年了,名字肯定改了,也不知道在哪儿呆着,还在不在呢?
“探视好像是走顺贞门那边的小侧门,找人的话这个好像把名字报上去,花点银子可以请小黄门帮忙查,然后再花银子找小黄门帮忙去叫人。具体要给多少银子,这个”他没去找过人就不知道了,小厮嘿嘿笑,挠后脑勺。
“
就这还吹嘘包打听呢。”刘二嘲弄小厮,甩了两钱银子把人打发了。“去,问问还有谁知道的更清楚的,知道的,叫过来,公子我(有赏)”
“不用了不用了。知道这些已经够了,多谢师姐夫。”钱有福制止了刘二摇人的动作,拱手郑重朝刘二道谢。
翌日,按照打听好的时间,钱有福跟他师父打了声招呼,就带着钱有山去了顺贞门旁边的小侧门处。
“阿福哥,这边真有可以帮忙查人的。”钱有山凑过去看了眼,看清楚前面的人都给了多少银子请人帮忙查人、叫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30-140(第4/10页)
过来告诉钱有福。
钱有福点头,都弄清楚了之后,才带着钱有山上前。
“想找谁?什么时候进宫的?叫什么名字?”
“找钱豆角,我姐在家时叫豆角,进宫后不知道叫什么,第一年遴选的时候进宫的。”
“第一年遴选?那可不好找。”老太监抬头看了钱有福一眼,把手里的卷宗放下,又去里面翻最下面一层的卷宗,卷宗翻出来,上面落了一层厚厚的灰,拍了好几下才好点。
“知道进宫的时候分在哪个宫吗?”
钱有福摇头,“不知。”
“什么都不知的话,可不好找。”老太监翻了许久都没找到。
后面有人等的急了,要求先替他们找。“我们家闺女是前年刚进的宫,叫霓裳,当时分在储秀宫,劳烦您帮忙先查一查吧。”
老太监点头,又翻了几页那本落灰的卷宗,还是没找到豆角这个名字,就去帮着那家人查霓裳去了,只是结果并不是很好,那个才进宫几年的霓裳,在卷宗里确实查到了,可是找小黄门帮忙去叫人,小黄门回过来的结果却是人几个月前一场急症已经没了。
“阿福哥,豆角姐姐会不会……”亲眼看着旁边那家人由原先的激动、期待到震惊、悲伤,钱有山担心的道。
钱有福摇头,他也不知道,事实上如果不是之前偶遇那个劲装侍卫,听刘二提起宫里,他可能直到纳采礼结束离开京城都想不起来,他还有个堂姐在这座红墙里面。
时间有时候真的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可以让人无意识忘却很多东西。明明豆角姐姐当年跟着遴选太监离开的时候,他还很伤心来着,十几年过去,他却已经快忘记豆角姐姐长什么样子了。
第134章
“找到了,豆角是吧?淮安府青山镇人士?”
有银子开路,老太监也没不耐烦,费了一番功夫,终于在厚厚的宫女卷宗里找到了豆角的名字。
“对对,我们是淮安府青山镇人,麻烦您给看看现在人在哪儿?”钱有山凑到老太监跟前,殷勤的道。
“在,现在在尚服局司衣司呢。小橙子,去,去叫人去。”
“叫谁啊?”
“叫,钱掌衣。”
“钱掌衣?豆角姐姐做女官了?”
老太监笑着点头,“正八品呢。”在宫里算是底层,但是相比很多更底层的宫女,正八品已经算很好了。
另一边,小太监小橙子得了消息就往尚服局跑,到尚服局那边其他人一听说找钱掌衣,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有什么差事,或是贵人找。得知是有家人来探视,钱豆角自己都愣住了,反应过来,说话的声音都有点抖,“你说我有家人探视?”
小太监小橙子点头,“是两位小公子,叫掌衣姐姐,应该是掌衣的弟弟。”
“弟弟?”钱豆角以为是她亲弟弟,等到了小侧门处才发现是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算年纪应该是“阿福?”
钱有福笑着点头,“豆角姐姐还记得我?”
“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在宫里这么多年,她就是靠二奶奶跟阿福那点温暖生熬过来的。到现在,二奶奶当时给她的铜板,她都还留着呢。
钱豆角擦擦眼角的泪花,“阿福,你怎么来了?就你自己来的?”
“还有我,我们是跟着黄夫子到京城来给阿福哥提亲的。”
“提亲?”钱豆角惊愕,完了才发现说话的少年自己不认识,“你是?”
“这是有山……是这样的。”钱有福把自家这些年的一些事大概跟钱豆角说了一下,包括自己跟哥哥中举,师父为他做媒的事,不过他师父是秦阳侯府的二老爷,他大嫂出身宁平伯府,他要定亲的对象是秦家二姑娘这几件事,钱有福都没提。
毕竟十多年没见了,钱有福也不知道,豆角姐姐还是不是原来的豆角姐姐了。
钱豆角点头,得知钱有福兄弟俩都中了举,肉眼可见的激动的不行,“没想到,我们老钱家,也出了两个读书人呢。”还是这么年轻的举人。
钱豆角这些年在宫里,也不是白待的,十几岁的少年举人意味着什么,她太清楚了。
想到不久的将来,她们钱家也能成为官宦人家,钱豆角就很兴奋。更兴奋激动的是,家里就算是富贵发达了,也没有忘了她。
钱豆角努力压抑着胸中的激动,问着这些年她离家后,家里发生的一切。
“大爷爷这几年身子骨还算硬朗,听我爹说,前些日子还能拿着棍子追着堂伯打呢。”
“打?我爹他,又犯浑了?”十多年过去,当初离家时恨不能再也不见的恨怨经过这么多年时间消磨,早已经磨的差不多了,现在再提起她爹娘,钱豆角已经能坦然面对了。
钱有福点头,听他爹说,好像是因为他堂伯跟堂伯母吵架,嚷嚷着要纳妾。
“都这么些年过去了,我爹我娘竟然还这么,精神……”可不精神嘛,都多大年纪了还能因为这种事闹得她爷要打人?钱豆角好笑。
“豆角姐姐,你还想出宫吗?”
算算年纪钱豆角今年二十有九了,按着现在可以出宫的年纪应该早几年就可以出宫了。钱有福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选择出宫,也不知道他来一趟能不能让她改变主意,但还是想问问。
钱豆角看着钱有福轻笑,“本来不想了”毕竟出去了,她也没处去,她不想回去嫁个老鳏夫。现在嘛,“如果我想立个女户,跟阿福你们在府城里生活,阿福会反对吗?”
“当然不会。”钱有福知道钱豆角顾忌什么,很直白的给出承诺,“只要有我一天,豆角姐姐不愿意嫁人,我保证没人能逼你。”
“豆角,我听说,青山镇有人来了?”
钱豆角刚回到尚服局,唇角的笑还没敛下,刘素莲就得到消息急急跑了过来。“来的是谁?”
钱豆角眉眼弯了弯,笑着道,“是阿福。”
“阿福?”刘素莲一开始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才道,“大嫂那个小外甥?”
钱豆角点头。
“怎么是他?他今年才十五吧?怎么到京城来了?”她们离家的时候,印象里她大嫂那个小外甥还在怀里抱着呢。
“他中举了,他师父给他说了门亲事,女方家里是京城的,他过来提亲。”
中举了?刘素莲一愣,“那你是不是准备出宫了?”
之前她们没出去顾忌什么,彼此都知道,现在有了这么个靠山,豆角肯定要出去了。
钱豆角点头,“我准备待会就去找司衣。你也同我一起吧?我替你问了,你们家好些年前就分家了,你大哥大嫂现在
也在府城呢,到时候我们一起立女户,在府城买个院子,在府城生活。”
“立女户在府城生活?能行吗?”她们进宫十多年,早就不适应外面的生活了吧?
“怎么不行?肯定行的,这么多年,我们也有些积蓄,出去或租或买个小院还是没问题的。生计方面也不用担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30-140(第5/10页)
我们在尚服局呆了这么多年,其他的不敢说,做衣服,绣花总是不差的。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
刘素莲有些动摇,可是想到之前听到的那些,宫女出宫以后过的日子,再想想留在宫里的生活,刘素莲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你出去吧,我还是想留在宫里。”
*
“阿福,绸缎、绢布、果盒、糕点都准备好了吗?”
探视完钱豆角,不过两日便是纳采的日子。按着礼仪,黄夫子这个媒人要带着以四为数的绸缎、绢布、果盒、糕点到女方家里纳“采择之礼”。
“好了。”钱有福带着钱有山、松子把东西又清点了一遍点头,然后单独递给黄夫子一个长条形的酸枝木匣子,拜托他捎给秦慕歌。
“里面是什么?”虽然两人亲事已经定下了,可也不能太失礼,东西也不是随便什么都能送的。
“是我从街上给秦二姑娘淘的几根桃木簪子”钱有福到底没听刘二的,留着一根一根送,而是从里面仔仔细细挑了十二支自己最喜欢,雕刻最为灵动的出来放到了匣子里准备让秦慕歌挑着自己喜欢的戴。
黄夫子点头,桃木簪子也行,不过等翻了年下聘,还是得有点好东西才行。
这么想着,黄夫子直接让松子去他的私库取了几个匣子过来。
第135章
“师父,这是?”
“这是给你回头下聘用的。秦家怎么说也是官宦人家,聘礼里还是得有点好东西才行。这几件首饰,还是你师娘在的时候置办下的。如今你师娘也不在了,这些首饰为师留着也是落灰罢了,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吧。”
这么好的东西,他怎么会嫌弃?他想说的是,“这些东西不给师姐留着吗?或者师父自己留着做个念想。”
“你师姐那有,你师娘那些东西,当时为师做主,大半都叫你师姐带走了。这是仅剩的几样了。”黄夫子摩挲着盒子笑道,至于说念想,“我有你师娘的画就够了。”他们之间定情的东西他也留着呢。剩下这些他留不留的意义也不大,“收着吧。”
钱有福闻言点头,小心翼翼的接过几个盒子。
盒子一共三个,里面分别是一对一看水头就很好的青玉镯,一根同色系同样籽料雕刻着荷叶的青玉簪,并一套个头光泽都很不错的珍珠头面。
钱有福对女子的首饰不是很了解,之前听人说头面还以为是一件。
得了黄夫子给的首饰之后才知道原来珍珠头面指的是一套包括一支顶簪、一对鬓钗、一对长簪等等好些首饰的一整套首饰。
“我以后赚的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给媳妇买得起头面。”
之前还对自己赚钱能力颇为满意的钱有福见到这一整套十多件首饰,怀疑人生之余,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秦慕歌则正在看钱有福给她挑的十二支桃木簪。
簪子每支都不一样,却又每一支都很灵动可爱,哪怕知道这些簪子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秦慕歌依然喜爱的不行。
当场就让人拆了头发,重新梳头试戴了起来。别说还真挺好看的。
“就是单独带的话略显的素了些,也不太适合姑娘现在出去的时候戴。”这个时代未及笄的少女还是梳垂鬟分肖髻、双平髻的时候比较多,要等及笄了才会用簪子。
秦慕歌不置可否,只一边就着镜子欣赏自己的新发型,一边笑着道,“去,把我前些天好不容易绣的那个香囊拿来。”
“香囊?原来姑娘那个香囊是给未来姑爷绣的啊。”小丫鬟冬月恍然,忙转身去取。
取来之后,秦慕歌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又看了眼匣子里钱有福特意写的问她簪子喜不喜欢的话,咬着笔想了想,提笔回了句‘簪子甚为喜爱,奈何未及笄不得戴,何如?’
“未及笄不得戴?”
钱有福一开始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得了秦慕歌提醒,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回淮安府,当即就撒腿往外跑。
“阿福哥,你去哪儿啊?”钱有山正在旁边擦桌子呢。瞧见钱有福动作,手里还攥着抹布呢就追了出去。
钱有福:“我出去一趟马上回来。”说完,也不管身后的钱有山,便一阵风似的刮了出去。
出了秦阳侯府,钱有福也没多少犹豫,直奔附近最近的银楼。
然而一圈看下来,钱有福能看上眼的金银玉首饰,他全都买不起。
得,看来最后还是得自己做。
绢花、绒花钱有福上辈子都跟村里的刘奶奶学着做过,因为做的实在太多,到现在都还记得,就是太久没动手了,不知道能不能捡起来。
还有就是要想做好一朵绢花,从画设计稿、选料、裁剪、染色再到窝瓣、烘干、沾花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在京城这两天恐怕做不出来了。
看来只能回去的船上做,等做好了,再让人给她捎回来了。希望不会让她等的太急。
这么想着,钱有福离开京城的路上完成黄夫子布置的课业的同时便开始了尝试。
一开始确实做的不是很理想,很是废了几块他出发前特意去布庄裁的料子。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失败,等到船到淮安府的时候,第一朵成型的绢花总算是做成了。
“瞧着还不错。”黄夫子并不阻止自己小徒弟在学习之余有自己的爱好。知道他想亲手给秦慕歌做绢花,想到自己当初跟媳妇也是这样,还笑着帮钱有福画了不少样子,帮着出了不少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