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60-70(第1/13页)

第061章

“你是钱有福吧?”进了大通铺,钱长林忙活着收拾东西。钱有福也没闲着,跟他爹一起把他娘给准备的床单取出来铺到铺子上,又把自家带来的那床被子铺上,钱有福这边正摆弄自己的书箱呢。一个穿着书生服看着大概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突然走过来道。

“?你认识我?”钱有福动作一顿,抬头诧异的看向眼前人。

来人摇头,看了看铺的整整齐齐的床单被子道,“不认识,不过我听说青阳县今年的县案首是个只有十一岁的小孩,你看着挺像的。认识一下,我叫冯重,是青阳县另一边的桃源县今年的县案首。”

“啊?你是县案首啊,你好厉害。”钱有福下意识夸了一句。

人生第一次被人这么直白夸奖的冯重:……

“钱小弟谬赞了。钱小弟才是真厉害。”十一岁的县案首,都能写进地方志了。

钱有福摇头,“还是冯兄厉害,我虽然没去过桃源县,却也听说过桃源县高手如云,冯兄能从那么多高手中脱颖而出,这才是真正的厉害。不像小弟,只是赶巧遇上大雪,很多厉害的师兄都因为身体原因缺考了,才让小弟侥幸得了这个名次。”

“钱小弟你这就太谦虚了。钱小弟的算学、诗赋名声可都传到我们那去了。”再说这次大雪,又不是只影响到了青阳县?大雪的情况下还能中案首,只能说明这位钱小弟不仅能力非凡,身体素质也非常好。旁边另一个看上去二十出头的青年走过来笑着道。

钱有福笑着拱手,“哪里哪里。”完了拉上王吉一起又跟两人互相寒暄了一会儿,看着时间不早了,几人才各自洗漱休息。

只是这一觉,钱有福睡的并不踏实。这边大通铺虽然睡的大多都是过来赶考的读书人,却依然不乏打呼、磨牙、臭脚的,钱有福又担心有人偷东西,一晚上醒了三四回。

中途还听到隔壁通铺有人哭嚎,好像是夜里睡得太沉,银子被人半夜摸了。

“幸亏咱们没有丢东西。”

从驿站出来,

王吉拍着胸口后怕的不行。

钱有福点头,同样心有戚戚。转头看到不少跟他们一样急着往城里赶的赶考书生,钱有福难得生出几分急切感,生怕进城后,也住不上中等房,要睡大通铺。

好在,他们运气不错,在离考院差不多两里地的地方,找到了一家还有房的客栈。看他爹跟客栈里面小二、掌柜的说话,好像还是熟人?

钱长林跟掌柜的订好房,到了二楼跟王吉叔侄俩分开,等进了房才笑着道,“之前你哥考院试的时候,我们就住的这。这家掌柜的为人不错。后来知道你哥中了,还给减了一半房钱。”

当时他开玩笑说,家里小儿子也念书,过两年估计还要来,到时候再住掌柜的这,没想到,掌柜的、小二竟然还记得。

正说着,就听有人敲门,钱长林正收拾东西,钱有福过去开门。

小二拎着茶壶笑着朝钱有福道,“小公子,给您送的我们客栈免费送的茶水、点心,您要是还需要其他的随时叫我。”

“多谢。”

“不用谢不用谢”,小二进来放下茶水、点心笑着连连摆手,“应该的。您跟您家兄长还真是一个样,都这么客气。”

钱有福笑笑。

送走小二后,一边跟他爹一起收拾东西,一起商量下午去衙门换这次府试的考引。

因为府试不需要像县试那样准备考篮,除了考引所有东西都由考院方面提供,所以钱有福考前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多。

他又不是喜欢考前出去乱晃的性子,准备去一趟衙门之后就回来安安静静复习。

“行啊,回头爹跟你一起去,回来的时候,正好爹去附近买点菜。”他跟掌柜的商量好了,这段时间借用一下厨房,买点菜回来,他们自己做着吃,一个是省钱,另一个也安全。

去年他跟阿德来的时候,亲眼看到有人故意从楼上往下扔花盆砸人,也道听途说了些不知真假考前识人不清被人下药的事,这种事情上,他可万不敢有丁点马虎。

然而有些事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钱有福约上王吉,两人并钱长林从衙门换完考引出来,眼见着就要走到客栈了,路过一处酒楼时,二楼突然摔下来一个酒坛子。

“阿福,小心。”

酒坛砸下来很突然,钱有福只觉一阵酒香朝自己飞过来,身体下意识往后侧退了一步。

“啪……”酒坛擦着钱有福胳膊砸在地上,摔碎后溅起的酒液湿了钱有福的鞋,碎片把钱有福书生服的下摆割出一道道口子。

钱长林、王吉脸都吓白了,反应过来,第一时间上前来检查钱有福有没有受伤。

“爹、阿吉,我没事,酒坛没砸到我,听到风声我就赶紧退开了。”钱有福也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笑着安抚他爹跟王吉,然后才转头看向酒坛砸过来的方向。

那里刚刚好像站着几个穿着书生服的书生,可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那里已经没人了。

钱长林顺着钱有福目光看过去,脸上满是压抑的怒火,“阿福,你看见刚刚是谁砸的了嘛?”

王吉也是又惊又怕,“这些人太过分了。”他刚刚看的清楚,那酒坛就是直直朝着钱有福砸过来的。说不是瞄准的,他都不信。

钱有福捏着手指,调整了下呼吸摇头,转身走进了旁边这家酒楼。

酒楼的掌柜也已经知道了刚刚楼上有客人往下摔酒坛,还差点砸到一个小书生。心里对做这事的书生恼火的不行,却不得不为了维持体面,笑着为楼上客人开解。说是客人无心之失什么的。

“什么无心,我都看到了,那就是直直朝着阿福砸过去的。”王吉气的不行。

钱长林也是拳头捏的咔哧咔哧响。

钱有福作为当事人当然也生气,但是一来他并没有多大事,这种情况下,就算他告到衙门去,差爷也不可能把凶手怎么样,二来在这件事里,掌柜的也很无辜,所以钱有福拍拍他爹跟王吉,示意他们冷静,然后把两人拉到身后,才笑着跟掌柜的道,“掌柜的在府城多年见多识广,想来每年府试院试这种事见过听过的也比我多的多,坦白的说,您真觉得砸酒坛的这位兄台是无心之失吗?”

“这……”当然不可能,对方不仅不是无心之失,恐怕连眼前的小书生身份都打听清楚了。可这话,开门做生意的,他能说吗?掌柜的额头冒汗。

钱有福也不想为难掌柜的,想了想,钱有福抬头看看二楼方向,深呼吸了几口气笑着道,“掌柜的,应该不介意我上去看看吧?就算对方是无心之失,我也得知道是哪位这么粗心、大意,险些砸到我,您说是吧?”

“当然当然”掌柜的看着钱有福的笑脸,一边心下感叹着这小书生不简单,遇上这样的事竟然还能心平气和的,说话也有理有据让你无法反驳,一边不自然的笑笑,引着钱有福往二楼走。

二楼,正互相攀扯、推锅的几个书生听到楼下动静,脸色瞬间都有点发白。尤其是被人诱导最后把酒坛扔出去的那个。

人就是这样,因为嫉妒,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60-70(第2/13页)

瞬间作恶,等事情做了,被别人发现了,想到后果,又开始害怕。

阜宁县县案首徐涛定了定神,轻声道。“行了,都镇定点,你们到底在怕什么?我们又不是故意的,不就是争抢酒坛的时候,不小心失手把酒坛甩出去了嘛?也没伤到他,回头咱们好好跟他道个歉,赔偿他的衣服损失也就是了。”

其他人,本身没有坏心没想过害人的,想想也是,总算镇定下来,本身就想害人的,脸色却更白了。

徐涛平时虽然大大咧咧的,能考上县案首自然也不是傻子,看出其中两个人脸色不对,眉心不自觉蹙了蹙。想到他出来赶考前,他爹的叮嘱,徐涛心下多少明白了几分,再想到之前忽略掉的两人看向下面的眉眼官司,看向两人的神色便有几分冷。

只是还不等他发作,钱有福就已经在掌柜的陪同下走上来了。

徐涛忙起身主动上前拱手致歉,并主动提出赔偿方案,“在下愿意双赔偿这位小兄弟损毁的衣服,并另外拿出十两银子作为惊吓到这位小兄弟的赔偿。”

钱有福看看徐涛,又转头看看剩下几人,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问了两个问题,“你认识我?酒坛是你砸的?”

徐涛摇头,“不认识。”他也是昨天才到府城,怎么可能有机会认识钱有福,不过通过刚刚一事,再看到钱有福的年纪,徐涛已经大概猜到钱有福是谁了。

这位应该就是青阳县那位十一岁的小案首吧?也难怪,那两人动手,这两天简单接触下来,徐涛已经知道那两人考了四五次还在府试挣扎。结果人家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就得了县案首,若无意外,一个童生,已经算是攥在手里了。两人心里能平吗?

这么想着,徐涛就更想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来了。“酒坛也不是我砸的。但是今日这局是因为我才组的,所以我也有责任。”

钱有福点头,目光却在剩下几人身上逡巡,最终落在一个目光闪躲、脸色发白的人身上。

“不知道这位怎么称呼?”

第062章

“在,在下张贵。”张贵白着脸拱手,努力扯出一抹笑。

钱有福点头,然后真心实意的问道,“我能冒昧问一句,是谁,让你砸我的吗?”

张贵惊愕抬头,似是没有想到钱有福会这么问,下意识转头看了眼旁边穿着褚色书生服的书生。

那书生被张贵这一眼看的就跟被钉子扎了屁股似的,一下子跳了起来,“张贵,你什么意思?你可别诬陷我,我只是看到他过来跟你感慨两句他有多厉害,小小年纪就是青阳县今年的县案首

,我可没让你拿酒坛砸人。”

“可是你话里话外明明……”

“明明什么?”褚衣书生跳起来打断张贵,“我说什么了?张贵,你少污蔑我,大家都看到了,酒坛是你扔出去的,人也是你砸的,你别想把你砸人的事往我身上赖。”

张贵:“我没想赖,酒坛确实是我扔出去的。”那么多双眼看到,这个,他没办法反驳,但是,张贵转头重新看向钱有福,“我,我真不是有意的,我是真的失手”他承认,他那一刻确实嫉妒钱有福,也确实生了这个想法,可还没来得及施行呢,胳膊就被人撞了一下,等他反应过来酒坛已经从他手里飞出去了。

“当时只有他离我最近,而且他还跟我说了那些话,所以酒坛肯定是他故意往你那边撞的。我说的都是真的,钱公子你相信我。”

钱有福目光在两人间逡巡半晌,似是有些迟疑,不知道该相信谁,想了会儿才道,“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样我确实很难判断你们到底谁说的是真的,你可还有什么其他证据?”

“其他证据?其他证据?”张贵轻声呢喃,而后突然道,“我想起来了,他,他不仅想害你,我还听到他跟人打听其他几个县案首的长相喜好,他肯定也是想找机会下手……”

“你胡说八道……”禇衣书生听到张贵的话,下意识就想过来厮打张贵,被旁边人眼疾手快的给拦住了。

张贵吓的往后跳了一步,急声道,“我没有胡说,陈省看到你去吉福楼买桃花糕了,你明明知道徐涛接触桃花就会得桃花癣,你还去买桃花糕,肯定是想找机会害徐涛。”

“啥?他买了桃花糕?”徐涛这下不淡定了。因为就像张贵说的,他不能碰任何含有桃花的东西,稍微沾到一点就会得桃花癣,这一点,跟他亲近的都知道。“陈省,你真的看到他去买桃花糕了?”

陈省艰难点头。

“好啊,原来你不止想害这位小公子,还想害我?!”

事情发展到这里,其实已经不需要钱有福再多说什么了,徐涛、张贵他们自己就已经先把叫金铭的禇衣书生恼恨上了。

若非金铭打死不认,府试又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个时候闹出事情来,可能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看徐涛等人的表情,他们自己就能把金铭扭送到衙门去。

当然,不送也没有关系,读书人重名声,今日一过,金铭、张贵做的事情必然会让府城所有读书人对他们退避三舍,除非他们当真才华横溢到能让人忽略他们的人品,否则,有府试前谋害同窗这样的名声在,这两人将来的基础上也就那样了。

这么想着,钱有福有些嘲讽的勾着嘴角看向金铭、张贵,“多行不义必自毙,今天这事,我也不想再去细究你们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的。你们俩陪我一身衣服,再赔我二两银子的惊扰费、误时费……”

“二两银子怎么够?这也太便宜他们了。至少十两。”徐涛等人义愤填膺。

“对至少十两。”

钱有福摇头,“十两太多了。”有的穷书生赶考,总共身上都带不到十两银子。金铭、张贵两个,金铭还好,看穿着家境应该不错,张贵的话,家里条件恐怕还不如他家。

反正经过今天这事,两人的名声算是没了,也算是得了报应,他懒得再计较银子的事。

再说,要的多了,传将出去,万一再让人觉得他趁火打劫,趁机敲诈两人怎么办?还是二两银子好,不多不少。

众人见钱有福执意如此,这才没再说什么。

等二人把赔偿给钱有福的银子并衣服折价钱给了钱有福,钱有福朝几人拱了拱手,便带着钱长林、王吉两人离开了。

“阿福,你今天这事处理的对,之前是爹太激动了,险些酿成大错。”

回到客栈跟王吉分开,回了他们自己的房间,想到刚刚的事情,钱长林自我反省。

钱有福将换回来的考引细细收好,笑着摇头道,“爹没错,爹就是太担心我了而已。”易地而处,如果换成他爹险些被人砸,凶手就在眼前,他估计也会跟他爹一样激动。“这事已经过去了,爹就别再想了。”

“对对对,好好准备考试才是最重要的。你这两天都别出去,饭菜,爹给你做。”

钱有福笑着点头,为了缓解他爹的紧张,让他爹不再想之前的事,钱有福还利索的来了一次报菜名。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静静读书的日子眨眼即过,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一场府试这天。

跟县试一般要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60-70(第3/13页)

四场、五场不同,府试只有三场,前面两场考贴经、杂文,各考一天,最后一场策论考两天。

每天卯时一刻进场,为了不迟到,这天钱有福寅时就爬起来了。

出门的时候,检查了好几遍考引。

“钱小弟,好巧。”

确实挺巧的,钱有福没想到会在路上遇上冯重一行,忙笑着拱手跟冯重他们打招呼。

“一起走吧。”冯重邀请钱有福。

钱有福笑着点头,这往考院就这一条路,他想不一起也不行啊。

“听说钱小弟前两天在街上差点被人砸了?”两人一边顺着人流往前走,一边闲聊。

“这事这么快就传到冯兄耳朵里了?”钱有福诧异,他还以为要到府试结束,大家比较闲的时候,才会传开呢。

“本来可能也没这么快,不过就在钱小弟险些被砸的第二天,就在我们住的客栈的隔壁客栈,就有人从楼梯上摔下去,把胳膊摔骨折了。”

然后钱有福之前的事,自然也被大家一起扒了出来。

“?”钱有福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凑近冯重轻声问道,“是被人害的?”

冯重肃然点头,“除了这个,昨天还接连发生了两三起,都是这种事。”有人谨慎跟钱有福之前一样躲过去了,有人现在只能躺在床上。“钱小弟接下来几天,也都注意些吧,这些人已经疯了。”

“至于吗?”

钱有福轻声呢喃。

冯重听到了,轻轻摇头,谁知道呢?也许人家觉得至于吧?

反正他们这种人是不能理解的。

“到了”。考院离钱有福住的客栈本就不远,出来遇上冯重说了会儿话,很快就到了考院外面。

因为这次所有考生手里拿的就只有一张考引,前面查验的速度明显比县试的时候快了很多,只排了差不多一刻钟,钱有福就检完进去了。

很快有衙差过来发笔墨纸砚等物品。

最后被送过来的是试卷,跟现代古文填空非常类似的贴经试卷。

难度不大,但是量非常非常大,钱有福写下来没打半点磕绊,只是中途手实在写的太累,停下歇了会儿,写加誊抄也花了将近两个时辰。

从考场出来,钱有福手都还有点发酸,一直在捏手腕。

第二场考杂文,这个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应用文写作,钱有福更加得心应手。

困难出现在第三场考策论的时候。

衙差刚把晚上睡觉用的被子给钱有福送过来,天上就飘起了雨。

所有人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钱有福也一样,更艰难的是他这间号房,它有两处漏雨。

这一点,钱有福之前进来的时候其实就发现了,只是当时想着反正也没下雨,问题不大,却不想怕什么来什么。就剩这最后几个时辰了,竟然下雨了。而且看这雨好像还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衙差雨布还没送过来,未免试卷被雨水打湿,没办法,钱有福只能把最上面一层外衣脱下来,把基本上已经答完的题小心翼翼卷好,外面用他的外衣包一层,然后放到被子下面遮一下。

饶是如此,等雨布、蜡烛等物送过来,他把雨布什么的弄好,再

把题卷拿出来打开,赫然发现有一张靠近墙壁的题卷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雨水打湿了。

钱有福倒吸一口凉气,赶紧检查剩下的。

好在只那一张有问题,好在他今天白天的时候状态好,题目做的比较快,明天早起跟衙差重新要了纸再抄一遍也来得及。

“落笔……”

紧赶慢赶总算赶在最后时刻誊抄完,钱有福放下笔,待题卷干了后,卷好交上去,钱有福整个人跟抽了气的娃娃,没骨头似的摔坐在后面的木板上。

好半晌才又重新恢复了一些力气,撑着身子往外走,刚走出没多远,就见两个衙差抬着一个人往外走,钱有福下意识往边上让了让,眼角余光正好瞟到一张瞧着有点眼熟的脸。

第063章

“金铭?”

钱有福愣了一下,旁边有人正好也认识金铭,看到钱有福的反应,好心给他解释,“昨晚不是下雨了吗?这人运气特别不好,之前做好的所有试卷都被雨水打湿了。好身上衣服也湿了,听说半夜就烧起来了。”只是龙门没开,就算弃考也是出不去的,所以一直熬着,这会儿估计是烧晕过去了。

钱有福点头,因着是无关紧要的人,过耳即忘也没把这事太放在心上。

结果在客栈里等着出榜没几天就从王吉口中意外得知金铭发烧好像把脑子烧坏了。

“也是报应,本来从考场里出来,如果能及时就医,后期再照顾的精心些,估计也不会出这事。可他害人的事儿爆出来后,所有人都离他远远的,压根没人愿意管他。跟他出来照顾他的那个小厮也粗心,人接回去后请了大夫,给人灌了药见烧退了,就以为没事了。夜里也没在旁边看着,第二天日上三竿了才发现,发现的时候人都快烧没了。”

请了大夫过来,好一番抢救,总算把人救回来了,但是脑子好像已经有些不太好使了。以后别说考科举了,恐怕想要正常生活,都有点困难。

钱有福愕然,这现世报,好像来的有点快啊。

不过听着就让人心情舒畅是怎么回事,这么看来,他好像有点坏?

钱有福捏着下巴唇角微勾,接下来一直到出榜,心情都非常不错。

其他人见了还以为他是对自己榜上有名有把握,也没往其他方面想。只钱长林这个对自家儿子比较了解的爹心里隐约知道是怎么回事。

*

“出榜了……”

“阿福,你在这等着,我下去看看。”

旁边王吉的叔叔早在现在还没出榜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下去挤去了,钱长林本来想这次就不下去了,等人过来报喜,可真到了这一刻,看着下面挤挤挨挨的人群,到底还是没忍住。搓着手跟钱有福说一声,乐呵呵的又下去挤去了。

钱有福、王吉坐在窗边翘首以待。

“阿福,我好紧张。”王吉捏着衣角,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报喜声传来,整个人跟张弓似的越绷越紧。

钱有福甚至怀疑再这么下去,对方可能还没等到消息,就紧张的晕过去了。

“其实……”钱有福手指在杯子上摩挲几下,正想劝。

就听楼下有人欢喜的跑上来道,“恭喜青阳县青山镇王吉老爷取中……”

“我中了,我中了,阿福,我中了……”王吉甚至没听清自己到底中了多少名,听到自己的名字,只嘴上惊呼一声就因为情绪太过激动,一口气没上来大叫着直直倒了下去。

钱有福反应过来赶紧去扶,旁边几个书生见了也赶紧过来帮忙。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人扶到一边,有那有经验的就开始按人中。钱有福担心按人中不好使,还在想着要不要给王吉做心肺复苏,人就悠悠醒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60-70(第4/13页)

过来。

“阿福,我刚刚仿佛听到我名字了?我是不是中了?”

“是,中了,中了……”多少名来着?钱有福下意识转头瞧刚刚上来报喜的人。

那报喜的也机灵,忙上前道,“三十名,恭喜王老爷,贺喜王老爷取中第三十名。”

“第三十名。我中了,中了第三十名。”王吉一瞬间喜极而泣。

钱有福笑着点头,见他一副高兴坏了的样子,又笑着摇摇头,从自己的荷包里取出两颗银锞子递给了来报喜的人。

王吉这才反应过来,还没给打赏,赶紧抹了把脸囫囵从地上爬起来,理了理衣襟,回应给他道喜之人,完了又转头忙不迭给钱有福道谢并还银子。刚刚多亏了钱有福,否则他就要闹笑话了。人家过来给他报喜,他竟然连赏钱都没给。

“这不算什么,刚刚那种情况,换了我,我估计也想不起来。”

人嘛,一时之间情绪起伏太大,脑袋一片空白,想不起来实在太正常了,“对了,你刚刚没事吧?”太吓人了,人直接就倒下了,“要不要再找大夫看看?”钱有福总担心,王吉什么时候又来一次。

王吉连连摇头,“不用不用,我没事,就是,知道自己中了太高兴了,嘿嘿。等下你听到自己的名字就知道这种心情了。”

“是(吗?)”

钱有福第二个字还没吐出来,就听楼梯口传来熟悉的报喜声音,“恭喜青阳县青山镇钱有福老爷取中府试第六名……”

第六名?这数字还挺吉利的。钱有福心道,这么想着,人已经先于大脑从凳子上站起来了。

报喜的人看到钱有福年纪这么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更兴奋了,报第二遍的时候,那声音洪亮的楼上楼下所有人都听见了。

楼下的还好,看不到钱有福人,还不觉得什么,楼上的,看到钱有福站起来,所有人目光‘刷’一下,全都看了过来。

“我天,这个钱有福怎么这么小啊?他有十二岁吗?”

“好像没有吧?我记得好像是十一,人家还是青阳县今年的县案首呢。”

“这么厉害,天才啊。”有人听到钱有福的年纪惊呼。

“这还不止呢,我听我认识的一个人说,他考最后一场的时候,不小心把题卷打湿了,跟衙差要了纸重写的,不然说不定成绩还能更好呢。”

“都第六了,还能更好?真假的?”

“如假包换,我认识的那人号房就在他隔壁。他跟衙差要纸的时候,他听到了。还有金铭你知道吧?就那个害人得了报应脑子烧坏那个,听说他之前还想害这位来着,被他躲过去了。”

钱有福听着周围人对他的诸多议论,顶着众人或是好奇,或是羡慕,或是嫉妒的目光,深呼吸两口气,嘴角擎着笑,朝报喜之人拱了拱手谢过,然后给报喜的人递上喜钱。

待把人打发了,一回头,就见王吉正目光灼灼的看着他,桌子边还围过来几个之前不认识的书生。

“钱兄,恭喜恭喜。”

“钱兄弟是青山镇人啊,我家是阜宁的,咱们离得不远啊,坐船就能直接到,后面有机会多交流。”

“钱兄弟参加今年的院试吗?我家离青山镇也不远,咱们院试的时候可以一起啊。”

“同喜同喜。有机会吧。院试还不确定……”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好言好语的,钱有福也摆不起什么脸子,笑着应和几句,又跟这些人略微寒暄了两句,正巧钱长林、王吉叔叔一起从楼下上来。

这些人见钱有福这边长辈回来了,也就识趣的离开了。

“爹,你鞋呢?”钱有福松了口气,好笑的看着只踩着一只鞋上来的钱长林。

钱长林抬脚看到自己没了一只鞋的脚不在意的笑道,“看到你名字一时太高兴,没注意叫人踩掉了”,本来他还想随便捡一只穿着,想想捡的也不合脚,回头万一人家回来找,找不到也不好,就这么回来了,“没事,咱等下去买双新的。”

儿子成了童生,他高兴呢。

“好,再给阿娘、爷奶她们也都买点东西。”好不容易来一趟府城总得给他们带点东西回去。

钱长林点头,父子俩邀上王吉叔侄俩直接去府城最繁华的两条街好好逛了逛。

“不愧是府城,这儿的东西真好看。”拿起哪一

件都舍不得放下。

钱有福附和点头,这边靠近江南,有不少从江南那边运送过来的东西,本来他还想着给他奶、他娘、他巧儿姐他们买两匹好布回去做两身好看衣服,结果逛了几家布庄看了下,好看的锦缎、丝绸确实很多,有的就是他一个男的都看的爱不释手。就是太贵了点。很多东西都不是他现在干瘪的荷包能负担的起的。

最后两条街逛下来,钱有福就买了几块精美的苏绣帕子,并一把看着非常好看的银梳子。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哎,看来还是要赚钱啊。

“爹,咱家今年新买下来的地,今年都种了啥?”

这几个月他忙于科举考试,都没怎么关注家里种田的事,家里人担心分他的心,也都没跟他提,他到现在都不知道今年他家地里种的啥。

“跟之前一样大多还是种的板蓝根、薄荷、金银花”这几样他们种了几年了,也种出经验来了,又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卖也好卖。“另外还种了一些何首乌。”

“何首乌?”

钱长林点头,“之前咱家菜地里,你奶种了一棵何首乌还记得吗?那棵何首乌一直活的好好的。你奶觉得既然能种活那一棵,肯定也能种活其他的,正好年前你三叔去跟人定种子的时候,那边说能弄到何首乌种子,就种了点。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如果能活就好了,何首乌价贵,要是能种活,自家种上几年等过几年卖了,也能给阿德、阿福在城里买套宅子。

虽然阿德跟陆家定亲,陆家那边没提宅子这事,可钱长林还是放在心上的。看现在这架势,两个孩子将来肯定都是要走出去的,没有宅子咋成?

第064章

因为两地有船可直达,钱有福取中府试第六名的消息传回青山镇的速度,比钱有福预想中的要快得多。等他跟他爹回到青山镇,这消息已经传的青山镇全镇都知道了。

“阿福?哎呦,阿福回来了,咱们村第二个秀才老爷回来了。”

看到钱有福从牛车上下来,在村口唠嗑的妇人那嗓门震得钱有福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了。

站稳身子,钱有福无奈解释,“二婶,我现在只是童生,还不是秀才呢。得等过了院试,才算秀才。”

“那有啥?”钱二婶摆摆手,“现在不是,后面就是了。我可都听说了,你府试啊,考了第六,第六呢。那下次考试,一个秀才还不是板上钉钉没跑的事。”

要么都说她存贵叔家会教孩子呢,看看,两个孙子大的去年才中了秀才,今年这个小的,再过两个月说不定又是个秀才。

“是啊是啊”旁边人跟着附和。

钱长林听到这话,忙笑着上前帮钱有福解围,“他几个婶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60-70(第5/13页)

,可不能这么夸,这孩子还小呢,万一这孩子当真了,回头不上心念书了,那可咋整。”

“那不能。”几个婶子连连摇头,钱有福是什么性子,她们看着钱有福长大的能不知道?不过几人也没再在这事上纠结。反而感兴趣的问起钱有福府城的事。

这个时代交通太过不便,人没事鲜少出门,很多村里的汉子都一辈子没出过镇子,就更不用说这些婶子们了。

“府城啊?那是挺繁华的,屋子比咱们镇上好看,街道也比镇上宽一些。那边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也有穷的穿的破破烂烂的。好看、精致的东西确实不少,但是大都卖的很贵,一条普普通通的苏绣帕子就要十几文钱呢。”他们镇上才两三文钱,钱有福笑着把自己在府城的见闻一一说给这些婶子们听。

几个婶子听的一脸向往,等第二天看到李氏、周氏、吴氏、秀儿几个手里拿着的精致漂亮的帕子,好些大姑娘、小媳妇、老婶子舔着脸凑到李氏、周氏跟前,问婆媳俩下次钱有福去府城参加院试能不能请他替她们买几块帕子。

“我们也不挑样子,就按着你们手里这样的随便买两块就成。”

“对对对,二婶子,您可千万得帮帮忙,咱们也知道阿福下次去考试重要,也不要阿福考试前给我们买,就考完试去逛街的时候,给我们带两块回来就行。我那小闺女再过几个月就要说亲了,有块好看的帕子,拿出去也体面,您说是吧?”

“这……”,考虑到钱有福院试的重要性,李氏、周氏当然不想答应,这不是给自家孙子(儿子)找事儿吗?可都是一个村的,有几个还是钱家人,而且说起来这也实在说不上是多大事,要是一口回绝了,说出去好像也不好。

这么想着李氏、周氏便给了个模棱两可,进退皆可回旋的答案,“那我回头帮你们问问阿福。但是阿福答不答应,我可不敢保证,毕竟你们也知道,这下一场院试实在重要,关乎阿福能不能中秀才。”

几人连连点头。

回去跟钱有福提起这事,钱有福想想好像也不费多大事,就应下了。毕竟这种出远门,帮人带东西的事,在这个时代就还挺常见的。

不过有一点他得事先说清楚,“这个我也不太会挑,给你们挑的,还是我请店里的老板娘帮着参谋选的,回头我挑回来的要是不合她们心意,她们可不能怪我。”

“那不能,要是她们敢这么干,回头我亲自上门撕了她们。”

钱有福笑着点头,那就没问题了。“您问问她们都要几条吧。”

李氏点头,抱着小堂弟出去晃悠了一圈,回来就把数报给了钱有福,就连买帕子的银钱都一文不差的给钱有福拿回来了。

“这些个大闺女、小媳妇啊,为了条好看的帕子也是出血本了。你们是没看到,那给铜板给的多痛快,一点看不出平时的抠搜样。”

吴氏上前从婆婆怀里接过儿子,一边逗孩子一边笑着道,“阿福可是未来的秀才公,能请未来秀才公帮忙买帕子那是多大的福气?是我我也爽快。”

“这倒是。”李氏扶额,她倒是把这茬给忘了。

“对了,娘,你刚刚出门,陆家跟袁家那边让人送帖子过来了,说是明天上门来。”

这两家是他们家未来亲家,本来应该是阿福办席面的时候来的,可是因为之前县试的时候办过了,这次府试,阿福没让办。这两家就等了两天才上门来。

李氏颔首。

翌日辰时末,陆家、袁家马车先后出现在村口。

“这山南村也不知是什么水土,竟养出这样出色的两兄弟。”陆夫人看着外面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难得有些感慨。

之前陆县令做媒把亲侄女说给钱有德一个刚中秀才的农家子,虽然陆县令一直说钱家人不错,钱有德也不错,小小年纪就是秀才,将来一个举人跑不了,陆夫人心里其实还是非常不赞同的。

毕竟嫁人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甚至两姓之间的事,不能只看钱有德一个。

现在再看,她竟然有点羡慕她五嫂了,这兄弟俩将来怕是差不了。“可惜咱们家丫头跟这孩子年纪差了点。”

陆县令好笑,“不差点,你难道还想把咱家丫头再说给钱有福?姐妹嫁兄弟?”

“对呀,这有啥不行?之前在咱们老家的时候,这不是常有的事儿吗?”

两家、三家换亲那都是常有的事。也就是老陆家靠着杀猪有点家底在,要不然他们兄弟六个,准得跟人家换亲。

“你可拉倒吧,别一天天劲想这些乱七八糟的。”

马车刚好到陆家门口停了下来,陆大人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跳下来。

看到已经等在边上的钱家人,陆大人忙朝钱家人拱手。“恭喜亲家,贺喜亲家了。”

“同喜同喜。”钱存贵、李氏笑着把两家人往里请。

钱有福作为府试取中的当事人,自然也要在旁边跟着陪客。偶尔两家人问起府试的事情,他还得回上两句。

一开始两边说的好好的,气氛也很和谐,陆夫人、袁家两口子并这次跟过来的跟巧儿定亲的袁庆问的也都是钱有福之前府试的情况。

结果,陆大人一句“阿福接下来院试,可有把握?”,场面瞬间冷下来。

所有人目光全都看向钱有福。

陆夫人直接给了陆大人一胳膊肘,瞪了陆大人一眼,‘你这人会不会说话?这种话那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的吗?这不是让人不知道咋回吗?’

正想着出声帮着打个圆场,钱有福已经从容笑着道,“大概七成把握吧。”如果不出意外情况应该是没问题,如果再出现府试

最后一场那种情况,那他就不确定了。

“好”陆大人捋着胡子,目光发亮的看着钱有福,而后转头朝钱存贵、李氏夸道,“还是亲家会养孩子,这孩子我看着都想抢回家去做女婿,只可惜我家丫头跟这孩子年纪差的大了点……”不过,他还有一帮子好友呢,回头他就挨个写信去问问,看看还有谁家缺女婿。

陆大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媒婆当上瘾了,看到钱有福就想给他说个小媳妇。

陆夫人这个枕边人看出陆大人的危险想法,趁着其他人打岔的功夫,赶紧又是一胳膊肘过去。

钱有福垂眸的瞬间,正好看到,再想到上次他哥岳丈、丈母娘带着陆金宝、陆银宝来的时候,他哥岳丈、丈母娘的相处模式,钱有福心里莫名想笑。

“阿福,你觉得袁家如何?”下半晌,两家人离开,钱存贵把钱有福叫过来问道。

陆家这门婚事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没的挑,但是袁家这门亲事,老爷子有点拿不准,也有点后悔不该让老三媳妇这么早就把巧儿的亲事定下。

“爷想问哪方面?如果是为人品性,我初步观察下来,觉得都还不错。”袁家父母虽然有些市井之人的小精明,但能看出来品性不错。袁庆年纪不大,是个手脚麻利,有眼色的,人也挺不错。

虽然,不知道他爷有意考察这个未来的孙女婿,钱有福为着他巧儿姐,这第一次见面,还是为袁庆小小设置了一些考验的,他都还处理的不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60-70(第6/13页)

至于说袁家经商这一点,反正现在朝廷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他觉得问题不大。大不了,等巧儿嫁过去,有了孩子,好好培养孩子走科举就好了。

钱存贵摇头,他说的不是这个,他想说的是,“袁家那边子嗣是不是单薄了些?”就袁庆一个。

这在现代绝对算是优点,有好些人征婚的时候,还会特意强调只要独生子或者独生女。可这是古代,古代人更喜欢兄弟多的,他们觉得子嗣多的人家有福气,同样也能根据这一点简单判断这家人身体是否康健。

袁家就袁庆一个,上一代也就袁父一个,再往上听说也是一个,几代单传……

“这会不会是有什么隐疾?”

第065章

“啊?不,不会吧?三婶给巧儿姐定亲前不是都打听清楚了嘛?”应该不会漏了这么重要的事吧?

“要不您叫三叔过来问问?如果您实在不放心”,钱有福想了想笑道,“这事儿也简单,爹跟镇上孙大夫关系不是一直挺好的吗?您改天让爹去镇上找孙大夫喝顿酒,叫上袁庆,到时候找个借口,请孙大夫帮着把个脉不就行了?”

钱存贵眼前一亮,“你这个法子好。我这就寻你爹去。”说完,起身就往后院走,走出去几步想起来才又转身问道,“阿福你准备啥时候回镇上?”

家里的事儿也差不多了,“明天就回。”说完,注意到老爷子陡然暗下里的眼神,钱有福心下有点酸,只能笑着安慰道,“爷,我这次回来的时候跟哥都说好了,等我六月院试考完从江宁府回来(之前院试就在府城考,今年开始要去江宁府考了),他也跟我一起回,到时候,我在家里赖上一个月,好好陪陪您,好不好?”

“好”老爷子闻言脸上重新挂上笑,却不急着去找钱长林说袁家的事儿了,又走回来跟钱有福殷殷叮嘱了好些话。

第二天,回到私塾,袁夫子拉着钱有福又是一番长谈,谈这次府试,谈他接下来的复习计划。

“现在你的贴经、墨义、算学、试帖诗、杂文这几样都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复习的重点更多还是要放在策论上。前几天你袁勤师兄从江南那边让人捎了些题回来,你回头带回去做一下然后拿过来给我看看。”

钱有福点头,“除了这个,学生还想跟夫子再借剩下的两卷在《周律》看看。”

想到了,“喏,已经给你拿过来了,你拿去看吧,等你院试考完了,再还也行。”

钱有福连连笑着鞠躬致谢,完了,时间也不早了,钱有福恭恭敬敬跟袁夫子告别,“那学生就不打扰夫子了,学生告退。”

从夫子家出来,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小胖、阿继知道他回来了,却还在私塾外面等着,看到他出来,立时迎上来,“阿福……”

“小胖、阿继。”

有些日子没见了,三人一见面都很高兴。

小胖、阿继说起这段时间私塾里的事,钱有福也简单说了一下他府试的情况。

听说他府试的时候试卷不小心被打湿了,两人既担心又有些为他可惜,“如果答题卷没有打湿,说不定阿福能再得一个案首呢。”

“哪有那么容易?”钱有福轻笑,“那些师兄那么厉害,我能得第六已经很不错了。”他对头名并没有那么执着,也没有那么高的胜负欲,一定要得案首。

“这倒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小胖、阿继跟着甲班师兄一起念了一段时间书,见识了那些师兄的厉害,也确实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过,“阿福,我们相信你,你六月份院试肯定会中的。”

钱有福笑着点头,“我会努力的”。

说到做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钱有福除了跟甲班周元几个同样报名了今年院试的师兄一起讨论学习,向袁夫子请教问题,就是各种刷题、读书、练字。

这种过于充实的生活过的相当快,钱有福自己都没咋感觉,就又已经到了他要乘船南下江宁府参加院试的时候。

这次私塾里除了他之外,包括周元在内的几乎所有甲班学生都会参加,加上杨夫子那边王吉等人,他们一个镇这次就有八个人要参加院试。

因为每年几次几个私塾之间的交流活动,大家互相都认识。所幸凑一起商量了一下大家一起租一条大船走,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虽说大周建国到如今已经十多年了,可各地土匪、强盗这种却是屡禁不止。谁知道此去江宁府几百里,路上会不会有个什么事情?

“阿福,你怎么还把这个弹弓也带上了?”

上了船,钱长林拾掇东西,打开钱有福包裹,看到里面静静躺着的弹弓,好笑的道。

钱有福:“用来缓解压力的”读书读累了,打会儿弹弓就当休息了,必要时候还能用来自保,一举多得。

钱长林笑着点头,把钱有福这几天在船上要用的东西拿出来,一一摆好。见钱有福这才坐船没像之前钱有福第一次坐船去府城的时候那么难受,有心让他出去转转,便招呼钱有福去找船老大问问船上吃饭的事。

“船上提供吃的,不过大多都是就地取材”也就是吃鱼,“你们要是吃不惯,自己带的有菜也可以自己做,到时候给几个柴火钱就行。”

钱有福点头,“那路上呢?一路上船停吗?”

“停那肯定是要停的。”他们也得补给,“路上停两回,今天晚上我们会津湖停船休息,明天下晌到扬州休息,快的话,后天午时左右就能到江宁府。”

钱有福点头,从船老大这边要了个小炉子,又要了个水壶提溜着往回走。快到房间时正好看到周元从他们隔壁房间出来,“周师兄”,钱有福开口叫人。

周元笑着点头,“正要找你呢,船上旅途无聊,我想把大家聚一起每个人

出两道题,大家一起做做,互相品鉴一二,你觉得如何?”

“可以啊”他没问题。

“行,那我再去问问其他人,如果有人同意,我就找船老大给我们开个房间,然后过来叫你。”

钱有福点头,两刻钟后,包括钱有福、周元、王吉在内的五人出现在二楼一个能看到沿河两岸风景的开阔房间里。

为了应景,周元还奢侈的贡献出一壶金银花、薄荷茶。

“这个味道闻着怎么那么熟悉?”王吉一口金银花、薄荷茶喝下去疑惑的道。

旁边有喝过钱有福家金银花、薄荷茶的轻笑,“这不就是阿福家卖的那个吗?提神醒脑很有效的,我这次出来还特意带了几包呢。”

“对对对,那个洗澡的也很管用,后来出的的那个艾草薄荷膏更好,驱蚊、提神醒脑都可有效了。”价格还不贵,“可惜量太少了,我娘去了几回才抢到一盒。阿福,你那有没有多的?有的话匀些给师兄呗,师兄出钱买。”

钱有福摇头,“那个膏子做起来比较麻烦”,而且这半年他娘他奶几乎心思都在他考试上,也没太多心思做这个,所以“我也没多少。”

“好吧。”

“好了,人都来了,咱也别说什么薄荷膏了,来吧,咱们来出题吧。第一轮,每个人尽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60-70(第7/13页)

挑自己擅长的出哈。当然如果有疑问,后面也可以问。”

众人点头,铺纸磨墨,一个个略作思量开始提笔刷刷出题。

钱有福出的是一道算学,一道经义题。

周师兄出的是一道策论,一道经义题。

王吉的是一道诗文,一道默写。

加上另外两人的题,刚好是算学、杂文、策论、诗文、经义每题各两道。

这些题,今天想一次性完成肯定是不可能的,钱有福便提议,今天先做并讨论算学、杂文、经义这三类题。诗文和策论今天下午回去写,然后明天早上再来探讨。

周元:“你们觉得如何?”

“好。”其他人都觉得可行。

“那么咱们就从算学开始,阿福,你先来?”

钱有福点头,作为青山镇乃至整个青阳县都有名的算学小天才,钱有福当仁不让,站出来把两道算学题都认真剖析了一下,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有人提出新的想法,大家畅所欲言头脑风暴。

最后钱有福发现每个题他们竟然都想出了至少三种解法,而且至少两种以上都具有普适性,可以推广到其他题目中。

经义也一样,几位师兄对经义的不同理解让他耳目一新。

半天下来,钱有福不仅不觉得累,甚至精神还比之前好了很多。

直到他吃上船老大让人送过来的只放了点盐,腥味都没去的鱼,整个人才又肉眼可见的蔫了。

钱长林心疼的道,“是不是吃不惯?来的时候你奶让带了点绿豆、大米,还有红糖、生姜,要不爹去借个锅子,给你熬点绿豆粥?”

钱有福摇头,这一顿就算了吧,“来的时候,娘不是在包裹里塞了一包红枣糕、一包桂花糕吗?先吃那个吧。”这么热的天,留着也容易坏。

对对对,包裹里还有糕点,钱长林都给忘了,闻言连忙去把媳妇特意准备的红枣糕、桂花糕取出来放到桌子上。想了想钱长林又从红枣糕、桂花糕里各拿了两块,用油纸包了,交给船上的帮工斜眼,还给了两个铜板的小费,请他帮忙弄个小锅。

“好,等着,等下就给客人送过来。”

斜眼年纪虽然不大,却已经跟着船老大跑了好几年的船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这还是人生第一次见对他们这些身份低贱的船工说话都这么客气的读书人家人,很是有些意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