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朕已经瞧见了。”
萧景珩不怀好意地一笑,旋即开始咯吱起了昭华的侧腰,
昭华被他逗弄的哭笑不得,只得伸手去挡,才让萧景珩得了空子,顺势将荷包抢了去。
他将荷包拿在手中细细把玩着,细看一针一线,不时称赞道:
“甚是精致,朕很喜欢。”
昭华娇嗔地说:“萧郎见惯了好东西,臣妾所做再精致,又怎能比得上造办处?”
萧景珩朗声笑道:“单是这份心意,就已然胜过旁人许多了。”
见萧景珩今日来时已是喜上眉梢,昭华便另择他话,问他,
“萧郎自打今日一入臣妾这儿,脸上的笑意就没弱下去过。可是遇见了什么好事了吗?”
“昭儿与朕心意相通,朕的确是遇见了好事。准确来说,是启朝的百姓臣民,都遇见了极好的事儿。”
萧景珩一边说,一边执手昭华落座,
“胡部的阿达可汗自请领胡军入山海关,过境后,胡部的军队便成为了与启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达是个聪明人,如今胡部物资匮乏,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这个可汗再做下去,也是无力救百姓于水火。
故而他决定让胡部彻底归顺启朝,成为启朝的归属国。如此一来,胡部百姓自就成了启朝的百姓,启朝从不会见百姓有难而不助,所以朕也会尽力去解决胡部如今的困境。”
这困境本就是他抛给胡部的,
如今此番说辞,倒显得他成了胡部的大恩人似的。
昭华虽心下嫌恶,但还是顺着萧景珩的笑意说:
“胡部百姓得萧郎庇佑,日后衣食无忧,自当对萧郎,对启朝感恩戴德。”
萧景珩亦是自得地感慨道:“想先帝曾用了那么些年,都无法让胡部彻底归顺大启。而如今在朕的治理下,胡部不单归顺大启,还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大启的附属国。朕这个皇帝,总算是没有辜负先帝的期望。”
昭华笑意不减,嘴上恭维道:
“臣妾一直都知道,这天下臣民得了萧郎如此明君,一直都是他们的幸事。”
但她心里也明镜似的,
先帝数年无法拿下胡部,是因为他以仁善治国,以百姓为本,从不会为达目的,让无辜百姓遭殃。
可萧景珩却不同,
他对待胡部的种种手段,明说是运筹帷幄,暗讽,便唯余下‘不要脸’这三个字。
而不要脸的人,往往也的确是最容易达到目的之人。
与昭华闲谈间,萧景珩手中不住把玩着那枚荷包,
煽动间,荷包散出的淡淡香气被卷入了萧景珩的鼻息,
他嗅着那味道,不觉感慨道:
“昭儿做这荷包上心,应是日日都舍不得撒手,以至于荷包都沾染上了昭儿身上的香气。”
说着,忽而指尖勾起昭华的青丝,拂动发香,怡然深嗅,
“便是这样的味道,叫朕闻来,总觉得舒心安然。”
昭华红着脸说:“萧郎惯会拿臣妾打趣。”
一娇一应间,已是被萧景珩揽入怀中,静静依偎。
荷包浅淡的香气萦绕在昭华身旁,
她微微屏息,笑意嫣然,心下则反覆品着萧景珩方才所言。
这荷包散出的味道,令他嗅之安然?
呵,
有些人活着,总是要闹得鸡犬不宁的。
而唯有死人,才能够彻彻底底的‘安然’。
不过既然萧景珩想要安然,
那么这枚以示帝后情好的荷包,只要他日日都佩戴着,
相信他这‘美好’的愿景,不日便能得尝所愿了。
第447章 借花献佛
这日,萧景珩出凤鸾宫的时候,由着昭华将荷包仔细系在了他腰间的帝玉腰带上。
他对此表现的珍而重之,至离去之际,自然垂落的右手还时不时摆弄着荷包。
云杉瞧着,低声对昭华说:
“看来皇上很喜欢小姐的心意。”
昭华轻嗤,不屑道:“算计了一辈子的人,哪里会把旁人不值钱的心意放在心上?”
果然,回到朝阳宫时,正是张院判来给萧景珩请平安脉的时候。
请脉一切无恙后,萧景珩便卸下了荷包,着小印子递给他,道:
“你瞧瞧这东西可有异?”
张院判接过荷包,细查细验之后向萧景珩拱手一揖,道:
“回皇上,此荷包并无不妥之处,且上面淡淡的瑞脑香味道可以提神醒脑,对皇上龙体也是有益。”
萧景珩淡然颔首,扬手命张院判退下。
待人走后,他又吩咐小印子说:“你拿着这荷包,再去让暗部的人查一查。”
小印子疑惑道:“皇上方才不是已经让张院判验过了吗?”
萧景珩道:“朕不是在疑心谁,而是这贴身用的东西,总得多番查验,才可安心。”
如此,小印子也不多置喙,依着萧景珩的吩咐,又私底下让暗部的人将荷包查验了一番。
于次日萧景珩下朝后,小印子带着暗部的人一同给萧景珩回了话,
其所言与张院判无二,皆道荷包并无不妥,且于龙体安泰尚有益处,
如此,萧景珩才肯安心将荷包佩戴着。
得了昭华这般心意,萧景珩想着总得赏赐她些什么,以示情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