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景珩没有斥责宸妃,也没有责怪皇后,
可能是心中对瑞王感有愧疚,倒是抬了他亲王的爵位。
如此,瑞王便成了一众王爷里面,身份最尊贵的那一个。
这日,宋昭去祭拜裕太妃,
回宫路上,小福子问她,
“宸妃此番闯下大祸,皇上却连一句斥责的话都没有。可见她一朝得宠,盛势更胜从前。”
宋昭冷笑一记,压低声音道:
“这祸是皇上由着她闯的,皇上怪罪她什么?”
小福子不明白宋昭此言何意,但见宋昭没有想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他也就不再追问。
回到宫中后,宋昭瞧他神思游离,好似还在盘算着此事。
于是点拨他一句,“我问你,皇上恢复宸妃的封号,又赐她协理六宫之权,这件事内务府会第一个通报给谁?”
小福子说:“自然是要先知会皇后娘娘一声的。”
宋昭笑,“所以你现在知道,裕太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死于非命了吗?”
小福子思忖良久,忽而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
“原来如此!竟是因为......”
“嘘。”宋昭食指置于唇间,对小福子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皇上的事儿咱们议论不得,你下去忙自已的吧。”
第140章 家道中落
其实这整件事,从皇后提议要砍掉螽斯门那儿的桃花树后,宋昭就已经开始起疑了。
她入宫这么久了,螽斯门的桃花树也不是才植在那儿,
皇后早不处理晚不处理,为何偏要等宸妃得了协理六宫之权,才要她去处理呢?
而宸妃呢?
她原本是可以拒绝的,但她第一日协理六宫,那么多后妃都看着呢,
以她不服软的性子,皇后只要稍微使一下激将法,她就一定会上钩。
裕太妃与先帝情笃,桃花树只要砍了,裕太妃得知这个消息后,病情一定会恶化。
瑞王和宁家本就势成水火,而这件事,可谓是又在火上浇了满当当的油。
表面上看着,这件事是皇后在算计宸妃,
但宋昭细想之下,觉得这件事可能远不止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皇后这样的算计太流于表面,是肯定瞒不过疑心深重的萧景珩的。
皇后出此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实在不像是她沉稳的做事风格。
排除掉所有的可能性,那么事情的真相,就只剩下了一个:
——那就是今日种种,皆是萧景珩布下的局。
是他要属意皇后去将桃花树给砍掉,而后又在此时给了宸妃协理六宫之权,
这个时候,皇后为了避嫌,一定会顺水推舟,将这件事交给宸妃去做。
而宸妃初掌大权,要在后宫立威,也不可能拒绝此事。
桃花树砍了,裕太妃被活活气死,
更让瑞王将这笔账算在了宁家头上。
偏这个时候,萧景珩给瑞王抬了亲王的爵位,让他日后在前朝做事更加方便。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瑞王必会一直咬着宁家不放,宁家也会反咬他,
所有的王爷里面,瑞王本来就是最有势力和威望的,
当初先帝立储君的时候,还在瑞王和萧景珩之间举棋不定了许久。
对于瑞王,萧景珩其实一直都很忌惮。
现在好了,
经此一事,瑞王和宁家算是彻底结下了梁子,
他们互相攀咬,斗得你死我活,萧景珩只需要袖手旁观,在一旁看戏就成。
反正无论最后是谁斗输了,
萧景珩都能不费一兵一卒的,就铲除掉一个心腹大患。
至于裕太妃到底是被气死的,
还是被萧景珩顺水推舟给毒死的......
宋昭懒得去猜,也不愿再细想下去。
她只知道,帝王的心思绝对比后宫那些女人的心思,要复杂得多。
所以日后她面对萧景珩时,一定要更加谨慎,走一步算三步,才能求得稳妥。
*
第二日晌午的时候,小福子匆匆来报:
“小主,押送老爷的车马今晨已经入宫了,皇上下了早朝后便提审了老爷,如今此事已有了定论。”
宋昭一边卸去脸上精致的妆容,一边随意问道:“皇上怎么说?”
小福子道:“皇上留下了老爷的性命,不过削了老爷护国公一职,降为了持节使。要老爷持手谕远渡北寒川,处理外邦事物。”
萧景珩确实留下了宋世诚的命,
但却将他贬去了外邦,说白了就是永世不许他再回京都。
宋昭往朱红的薄唇上按了些水粉,要自已神色看上去一副忧思成疾的模样,而后问小福子,
“父亲此去路途遥远,他在豫地的时候摔伤了脑袋,淤血并未散尽,成行只怕风险很大。我之前要你替我准备驱散淤血的良药,你可备下了?”
小福子颔首应下,回庑房将藏起来的一枚褐色丹药拿给宋昭。
宋昭收下丹药后瞥了一眼铜漏,道:“这时辰,父亲应该已经快到午侧门了吧?你随我去送送他。”
宋昭赶到午侧门的时候,正好碰见了刚要出宫的宋世诚。
“父亲!”
她含着哭腔远远地喊了一句,
宋世诚驻足回眸,见女儿哭着朝她奔走而来,心中也是感慨良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