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若知,我将他之计说成是自己的,岂不是要笑话我。”白起宁答道,“况且,我已经官至司徒,晋升极快,锋芒初露,不宜再争功了。”
太过引人注目,不是值得庆贺之事。连珏听了此言,点头称是。
“现在就看楚逸去晋国的情况如何了。”白起宁淡淡道,只能静静等待楚逸的佳音。
“拓跋澜可是晋君最钟爱的女儿,晋君舍得嫁给楚逸,那必定会看重他的。”连珏有把握,楚逸一定能说动晋君与平阳侯。
“是啊,希望如此。”白起宁喃喃道,不禁思念起一个人来,“不知昭惠王什么时候能回蓉城来。”
“自从做了驸马,我便断了与昭惠王府的联系,现在昭惠王府的人都在私下骂我,背主求荣。”连珏笑道,众人都以为他被独孤家的利益所诱,已效忠独孤外戚势力。
“你不怕,昭惠王心里也对你恨之入骨?”白起宁戏谑而问。
“昭惠王不会怀疑我。”连珏答得果决,即便是所有人误会他,李昭平一定是懂他的。
半个月后,传来消息,晋国退兵,晋君答应合纵同盟伐梁。
晋国国君提出三帝相会,写书给蜀君、楚君,三国下月初在晋国一城中同盟相会。
只不过晋君有所摇摆,以为齐国内乱,如今是攻打齐国的最好先机。
楚国的矛头直指梁国,意欲三国瓜分梁国后,再攻齐国。
于是三国之君决意会盟之后,再做决定。
李崇昱同意会盟,但荣国公以蜀国地界尴尬的处境,若不连同他国开战,受乱的必定会是自己。
“皇上不是已经下令,屯兵屯粮,稳固根基么?”荣国公独孤靳尤向来不支持开战。
“现在朕是不得不答应啊,若是悔盟不出兵,怕是得罪了晋国楚国。到时候不是合纵伐梁,而是他们合纵伐蜀了。”李崇昱叹气,弱蜀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李崇昱将远赴楚国参加会盟,并召回了昭惠王李昭平,令李昭平随行。
独孤禧与荣国公为此深感不安,薛丞相倒台之后,李崇昱便不再刻意疏远李昭平,而是极为看重。独孤禧担心有变,于是诏白起宁商议,让白起宁同行会盟,若是洞悉异样即刻汇报。
李昭平回到蓉城,让聂长生与魏英等人继续抚民屯田,养精蓄锐。
昭惠王府的十多位门客,在李昭平耳边常骂连珏小人势力,贪图富贵功名,投身奸臣。
李昭平一笑应之:“良禽择木而栖,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他深知,连珏绝对不会弃他而去。
这段日子,李昭平在各大灾县抚民治理,井井有条,仁义为本,深得民心,在百姓之间声望渐高。
荣国公等人观李昭平有雄才而深得民心,终不为人下,若不能除之后快,等他羽翼丰满,必定反死于他手。
可上次谋害太子,构陷李昭平未能得手,荣国公与皇后商议,只能更加小心,等待良机,一击而中。
“只恨当初,在齐国陵阳,没能找到机会诛杀这个祸患。”荣国公连连叹气,“如今蜀人都视他为盖世英才,百姓所仰,众士所慕,皇上也看重他了。”
再想除掉他,已非易事,荣国公悔不当初。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