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很沉重的气氛一下子又脱线了。
徐扬:“你干嘛?”
大大卷:“你们两个打哑谜,我看也看不懂,听也听不懂,留在这里干嘛?”
徐扬:“你坐下,好好听我说,这件事和你有莫大关系……”
徐扬开始讲述事情的始末缘由。果然又跟大大卷写的《末世孤堡》有关。
原来大大卷在网上写的这本书,并不是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去关注。最起码,他的一些朋友还是点进去捧了个场,这其中就包括徐扬。
作为一个本质上持重谨慎的医药企业负责人,徐扬当然对那些天马行空的臆想并没有多大感觉。特别是文中对基因的描述更是错漏百出,何况她们正在开发基因靶向药物,本身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员单位之一。在专业人士眼里,这些小说里对基因这种事物的肤浅认知和疯癫想象,只能当童话看。
引起她注意的是文中关于“基因炸弹”的说法。还是在英国上大学的时候,她们的以色列导师曾经检测到一个实验数据,其中提到一个“计时器”。导师在一篇论文里写道“2.5万个基因和30亿个碱基对具备的生物信息存储能力远远大于遗传学效果,有理由相信基因担负的功能并不止于目前我们所认知,人类基因组图的编码方式可能需要重新定义。阿尔法2b实验在线粒体中发现的这组新启动子纠缠着某种同工酶,证明其具有计时功能。假设我们找到一种编译方式,使遗传信息不限于生物化学范畴,来探索基因在意识和记忆领域的意义……如果基因有关于先祖的记忆留存其中,我们知道那将颠覆考古学,不仅仅是考古学,甚至一切社会科学都将受到质疑。这个领域至今无人涉足,是大家不愿意冒风险吗,还是意味着看似开明的基因科学,其外延被某些机构人为地限制了?“
导师这篇论文在一个并不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以后,遭到了同行的嘲笑,认为他“哗众取宠,丢失了一个科学家的基本尊严”。两周后,人们在泰晤士河发现了他的遗体,死因被归结为自杀。
这件事让徐扬印象深刻,她因此明白无论内因还是外因,科学探索都是有风险的,并不是任何发现都可以公之于众。阿尔法2b实验她也是实验组成员之一,那是一个从人体线粒体内提取基因片段,使用穷举算法来编译并模拟其运行方式的生物计算机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无数种编码方式的尝试,找到基因中关于人类意识形态的秘密。在导师去世以后,这个实验被束之高阁,也没有任何科学家再涉及这个方向,学术界小心翼翼地把基因的研究范围控制在生物化学遗传领域,绝不涉及社会科学的雷池一步,仿佛成了一种不需要明说的禁忌。
当她在大大卷的小说中看到类似的说法,自己又确实参与过“计时器”的发现,就来了兴趣。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她在自己的研究所启动了新一轮的阿尔法2b实验,她这么做一开始只是为了悼念导师。唯一令她感到伤心的事,导师所收获的唯一认同,居然是来自大大卷这个不负责任的小说。
如今的计算机能力增长是几何级的,算力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阿尔法2b实验在现代计算机强大算力的加持下,实验数据更加详实丰富。很快,徐扬和她的实验小组就在一组人体线粒体细胞中定位了一个“计时器”,在给这个“计时器”的同工酶配备计算机模拟算法后,她们我在前后两个方向演算“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她们以为这个过程会很漫长,然而仅仅一天,演算就结束了。拿到实验报告的徐扬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数据显示,计时器的工作范畴仅仅一万年。数据表明,它在大概一万年前凭空出现,将于两年后终止计时。
这是不可能的,难道人类的基因史才一万年?只能认为这条具备计时功能的同工酶不属于人类基因本身,它是怎么来的?徐扬赶紧重新提取数据,再做了两次同样的实验,结果仍然一样,并且,在计时器停止工作后,原生的线粒体细胞发生不寻常的扰动,变得异常膨大狰狞。
这一切都暗合《末世孤堡》的描述:一万年后,人体基因炸弹计时归零,人类失去神识,变成混沌的野兽,或者叫丧尸。
徐扬把这个实验反复做了十几次,每次数据都一样,她又提取不同种族人类的个体细胞来进行复合实验,结论是无一幸免。
两年后,基因同工酶计时器归零,所有人类的线粒体细胞将异常膨大,并持续输出高热,烧坏大部分神经节,然而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异常活跃。
届时,所有人将沦为没有意识的活死人,为了攫取食物以供应细胞输出能量,满地乱跑着互相啃食。
世界末日。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