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上海奸商招惹来的风暴---(1 / 2)

“特么的,如何才能夺下来呢?”黄士看着前面桌上的一份“雅太海鲜”连锁店外卖,心中还是有些不甘。

黄士是上海最聪明的商人之一,他们这些吃人肉不吐骨头的奸商,狡诈异常,在上海两个多月的疫情中,凭借政商人脉,及时掌握风向,在最后一个月又做起“有良心的企业家”,安然着陆全身而退。

但在前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凭着寻租来的权力,他们就挣得比往常一年时间挣的还多的暴利。

上海市疫情期间的生活消费天价,就是他们这些在各方都有实力的商人炒起来的。否则上海“百团大战”的那些社区团长还能飞跃火线不成?所有物资都空降不成?

最典型的例子:一位女孩购买六桶方便面、二十个鸡蛋,要花900元,认真的警察不仅及时赶赴过来处置并查实了这些商品在商店销售价总共是277元,跑腿小哥连跑路费加价到900元,所以小哥进去了。

然而,这条上了热榜的新闻背后,没有人或没有部门注意到正规商店出售“六桶方便面、二十个鸡蛋卖277元”这更要命的问题。

和最后终端加价两倍物价不同,初始的物价已经翻了六、七倍。

因为,被关进去的跑腿小哥加价两倍的钱是一个小个体量,而上海销售派发众多商品的保供商店或保供链是庞然的大个体量。

黄士的企业为什么一个多月能挣一年多的钱,就是如此来的。但黄士并不为此担心,因为所有保供单位的老板拉出来“毙了”,都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但这次聪明的上海商人却被一个外来户抄底了。

眼前这份外卖是“雅太海鲜”连锁店最受欢迎的一百多种外卖之一:超过三两重的米饭,覆盖着两荤两素精致的菜,其中别的外卖或快餐搭配的卤鸡蛋(素菜),往往是半个,而“雅太海鲜”却是两个半个;一碗密封还带着温热的海鲜汤(外卖海鲜汤与骨头汤可任选一免费搭配)。

这样一份外卖送上门总共的费用是19元。

换到别的城市,特别与那与些县城的消费水平相比,这个价格还是有点偏高的,但经历过疫情全域静态管理的上海人,经历过一个西红柿或一个青椒要支付二十元的上海人,完全折服了。

黄士很清楚对方的优势,他们仔细调查过“雅太海鲜”连锁店的经营,这是一种“品种多样化、质量标准化”的模式,“雅太海鲜”连锁店能在上海一炮打红、一骑绝尘,依仗的就是收拢几千名餐饮制作和经营的人才,……那些因资金链断裂而创业失败的餐饮行业人才。

黄士这些上海商人,并不是不知道上海的经济恢复,肯定是在餐饮这些服务行业必须先启动。但奸商有一个共性就是太聪明而且格局太小,对于上海是否还会出现疫情这件事,不会相信政府“动态清零”的决心。

他们在犹豫之时,外来户的“雅太海鲜”连锁店就砸下了百亿元,冲进了上海餐饮服务业这个市场。

还没有等上海商人看笑话,上海的“雅太海鲜”连锁店就已经爆裂了。

奸商在商业经营上,也是重视调查的,对于“雅太海鲜”连锁店的火爆生意,黄士和其他上海商人一样,动用不少人力和物力进行调查。

“雅太海鲜”连锁店一出现在上海餐饮消费市场,从第一天开始就满座满单。

首先是归功于自有电商平台,因为“雅太”的外卖业务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些年来,人们曾把实体经济困窘归咎于电商,认为是马云发明的电商模式毁了实体经济,但没有人搞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互联网价格透明,交易便捷给万千百姓带来了方便,而且电商、快递行业的欣欣向荣,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但电商经济对实体店经济影响毋容置疑。

多年的争论都没有人搞清其中的缘由:先起跑或拥有大资本的电商平台,垄断了实体与互联网的枢纽,控制了流量,从而可以肆无忌惮盘剥也想利用互联网便利来发展的中小微实体店。

既然没有人搞清,当然也没有法律法规来限制那些大电商利用垄断的电商平台对中小微企业的盘剥。

餐饮外卖业务是有助于实体餐饮店的经营,首先是避免实体店经营场所的限制,没有互联网外卖业务时,餐饮业的效益指标就是翻台率,而现在翻台率不再是唯一的指标;其次是扩大消费群体的范围,没有互联网外卖业务时,一家餐饮店的目标消费群体,绝大多数人的距离无法超出两公里,而有了互联网外卖业务后,消费群体可以拓展到五公里以外。

但参与外卖业务的餐饮店,也是被电商平台盘剥最为厉害的实体店,高达80%的利润被平台和外送服务费夺走,这也是餐饮外卖产品的性价比无法提升的原因。

“雅太海鲜”连锁店,以自身经济实力和庞大数量群的店铺支撑起自家的电商平台,当别的餐饮店在电商平台和外送服务每单需支出十元以上时候,“雅太海鲜”连锁店包含送餐服务不足五元。

正常的餐饮外卖业务本身就非常薄利,但“雅太海鲜”连锁店的外卖与堂食差距并不大。……这也是能保证外卖产品的高性价比原因。

然而,经过调查后黄士他们这些有企图的上海商人,却发现“雅太海鲜”连锁店的模式无法复制。

除了“合伙人股权分红”管理模式外,“雅太海鲜”连锁店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拥有海鲜货源,虽然有的连锁店一天的营业额一半与海鲜食品无关,但海鲜货源就是“雅太海鲜”连锁店托底的基础。

你无法再找出一种像野生海鲜的食材在餐饮业的垄断地位。

模仿或复制不成,而且上海“雅太”就有一千多家的连锁店,如此火红的生意就表示着巨大的利润,这是一块大肥肉!

资本家在市场的竞争中,很多时候是采用弱肉强食的吞并模式,上海的奸商把这一套都学得很溜。

在他们眼里外来户就是弱肉,他们这些地头蛇才是强食。

想强行入股的,也不仅黄士一个商人,黄士的公司下面有十几家超市,十几家餐饮连锁店,在这次疫情中这些超市和连锁店为公司盈利功不可没的原因,就是借助自家的电商平台给几百、上千个团长派卖了大量天价商品。

在别的城市,团购是便宜的代名词;而在上海,团购是天价的代名词。

黄士自己的公司没有参与盗卖捐赠物资,下面的经理或中层是不是参与他也从不过问。

因为他还看不上那些小钱。

黄士公司这次大发的真正原因,就是静态管理前进了大批商品屯积起来,但因为蔬菜保存期不长,都是疫情期间采购回来的,作为重点保供单位和强硬的政商关系,黄士公司不仅从外地购进了大量蔬菜,还在关卡前低价收购了大量没法进入上海的运输蔬菜货车的货物。

当蔬菜卖得比平时肉价都贵时,利润高达500%以上,最高的都超过1000%,不发财都不行,所以黄士凭着手里在这次疫情期赚的几十个亿就和“雅太海鲜”连锁店谈判:出资38亿占上海“雅太”公司的51%股权。

第一次出价后,对方无动于衷,第二次价格提到51亿占51%的股权。

那几天,上海的十几个商企老板轮番冲去与“雅太”公司谈判入股,这时候大家都处于竞争关系。

第二次谈判未果后,黄士请出体制内的一位大佬,终于把北京总公司的吕总摇到上海。

但面对咄咄逼人的这些上海地头蛇,这位年轻的吕总丝毫不让步,直接断然拒绝:就是上海商人出到五百亿,也拿不到上海“雅太海鲜”连锁店的51%股权!但可以参考股权分红结构,出五百亿可以买下上海“雅太”公司40%的股权分红。

听到这话后,黄士恼羞成怒,老脸也挂不住了,对方明明想耍自己:特么的,一百亿的企业,让我给你五百亿,还只能利润分红40%?

这是把上海的商人,也就是全中国最聪明的商人当傻子啦?

黄士心中一横:得不到,那只能把对方毁了,彻底把“雅太”公司赶出上海市场。

原来想争夺“雅太”公司的那些商人,因为都没有得逞,相互之间的竞争对手也变成了同盟军。

所以,大家决定一齐发力把“雅太”挤出上海市场,大家再把地盘分分,就像当初疫情期间那样打倒京东后各赚各的钱,用“雅太”连锁店模式垄断上海餐饮市场,继续从上海市民的口袋中狠狠的掏出钱来。

上海“雅太海鲜”连锁店数量太多,每个区每个镇甚至许多社区附近都有。十几个上海滩大商人联合出手,从社区那些泼辣的上海本地中老年妇女干部到体制内的各个单位,都能找到代理人。

所以,从七月中旬开始,有一千多家店铺的上海“雅太海鲜”连锁店,大部分常常处于鸡飞狗跳的状态,那位曾经面对上海商人依然嚣张的吕总亲自飞来上海处理发生的纠纷,处处碰壁而灰溜溜窜回了北京。

虽然成功打压了上海“雅太”公司,但依然无法打服,而且“雅太”收拢的经理和店长也太出色了,面对各种上门挑剔的检查,坚决进行整改,环境和服务高要求,而且韧性十足,个个都是永不言败的样子。

上海奸商对“雅太海鲜”连锁店的打压,反而是锤炼的熔炉,让“雅太海鲜”连锁店越做越好,更深受上海各阶层的民众欢迎。

特别是上海“雅太”电商平台的首页上面大字:上海市民疫情期间受苦了,希望我们的服务给您今后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