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两个时空的土共对话---(1 / 2)

教员与朱总司令到克隆岛科技城,不是匆匆来,更不是匆匆走的。

他们还在科技城和来自现代时空的科技人员一起生活十几天,并进行各方的调研,尝试触摸不同时空不同年代的青年人思想差异。

教员与朱总司令最早与徐远山接触时候,就感觉到徐远山与当时民国时空的人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就是不会轻易认同权势人物和统治阶层的说法和做法,这也是土共这些年来对徐远山很少提要求的原因,……本来就不隶属于土共正常管理的框架。

让教员、朱总司令等土共政治局成员欣慰的是,经过八年的战争锻炼和各种环境影响,徐远山终于成长并成熟起来了。

而眼前这些青年人,让教员和朱总司令又看到徐远山身上那种特有的气息,是一种不甘失败、对生活保持积极向往的精神,还有对中国不放弃的热爱,……这些能来到这里的,都是通过多层审查的,三观都是比较正的青年人,即使有少数人带着“喷青”的标签,但言行举止显示出较大的理智和自制力。

科技城只有18日放假一天,从19日就开始正常工作,而教员和朱总司令是分开到各处进行与科技人员之间交流。

应大家要求,教员从20日起,从每天晚上7时起,给大家做演讲的报告,进行的场地是露天广场,每次是三小时,内容除像关于新中国《新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形势》的介绍报告外,就是根据科技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

这些问题是提前一天收集的,教员演讲时只是选择一部分带有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与教员雄辩征服人心的演讲一样,朱总司令为人和睦、宽厚的气质同样令科技城的人印象深刻。

教员的演讲场面最大,每次都有上万人聆听,而英雄模范团成员的演讲就有点像故事会。

梁蕊和石英子只是听了教员一次演讲,那场子就太难进了,为了控制秩序,一万听众的名额是分到各个项目组的,因为会场就只有一万张坐椅。

后面,梁蕊就是参加英雄们讲的故事会,这些英雄可都是前面一阵子他们在区域网上所看的影视片的主人公。

科技城白天是正常工作,这时教员、朱总司令及英雄模范团成员一起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到农场农种地的,有到食堂帮厨的。

反正就是一起劳动一起交流,这对新中国的干部来说很平常,他们平时到基层调研就是“劳动”的另一种称谓而已,当然这对现代时空来的人来说,又是如此新鲜、清新。

下班吃过晚饭后,才是各种演讲会和摆开的龙门阵,有的纯粹是互动性质,比如朱总司令在演讲台时,只是给大家回答各种问题。

为不影响第二天工作,晚10时前必须结束,当然科技城管委会的理由是不能让教员、朱总司令他们太劳累了。

英雄讲的故事会同样有互动,24日晚梁蕊和石英子去听赵一曼的故事会,因为新中国拍了一部《白马红妆赵一曼》,基本真实反映赵一曼在东北抗战的经历。

当然,科技城有人看了这部电影后,在区域网上的论坛上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两个时空的时间线变化,在赵一曼的这部电影中也有所表现,就是赵一曼在哈尔滨被关押治病时被余先生所救,而不仅仅是原时空帮助赵一曼逃跑的女护士韩勇义和警察董宪勋。

余先生就是那个穿越者。

赵一曼是具有四川女子的特色,身高不算太高,原来只有一米五几的个子,但因为两次时空穿越后就超过了一米六,她面容姣丽,而气质在新中国的女干部中也非常罕见。

这与赵一曼上军校、到苏联留过学,地下工作中出生入死,后又带抗联军队与日军作战,被徐远山救回来,长期在军队负责政干,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文化部副部长,千锤百炼,赵一曼的气质已经是很完美的那一种。

因此,赵一曼讲到在哈尔滨治病逃跑的那段经历时,下面就有人举起手提问,是一位女孩子。

梁蕊站起来后,先是把拉着她手的石英子的手扒拉下来,然后她问道:“赵部长,我有三个问题:一是电影《白马红妆赵一曼》讲述你在哈尔滨获救的经过,是否真实的?二是把你救出来后,余先生真是问过你“姐,你想不想报仇”吗?第三个问题,救你的余先生是不是太平洋战区司令员徐远山?”

等梁蕊坐下后,赵一曼笑着说道:“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电影获救过程是真实的,剧组还专门请董宪勋、韩勇义夫妇过来本色表演这一部分剧情;第二个问题,余先生真问过我想不想报仇,所以我们才在逃跑的途中对他们日伪警察进行设伏;第三个问题,很多电影里都出现余先生的身影,没错,这部电影中的余先生就是徐远山同志,太平洋战区司令员、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土共政治局常委的徐远山同志。”

赵一曼介绍徐远山职务时,是从低往高说的,而且,徐远山的职务现在已经也不属于保密内容。

所以,赵一曼的声音才落下,下面就响起嗡嗡的议论声,徐远山大家都认识,6月1日时候还用科技城有线广播发表讲话的。

这应该是穿越界的巅峰了吧?

好在赵一曼对徐远山熟悉,所以对后面又有人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要知道赵一曼在太湖西山的时候,也听那些龙帮、龙组的战士讲了上海和南京发生的许多事情。

特别在南京对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统狠狠的放了一次血,把戴笠直接就炸死了。

这一晚,整个科技城十几个演讲互动的活动场所,就是赵一曼这里最为热烈。

而且赵一曼讲到徐远山一个人在东北劫狱时候,用一个小喇叭不停播出声音,然后把暴露的日本监狱守军一个一个引出来敲掉,全场气氛到达了高潮,……在座的,谁没有见过现代中国小商贩在大街小巷骑着小三轮车,用小喇叭不停叫卖的场景?

徐远山回到现代时空是7月31日,携带的有九万吨海鲜和一万吨的各种农作物种子。

因为,徐远山坚持海鲜大众化经营模式,连锁店销售出货量大增,所以最近他是偏向海鲜运输,当然回拢的资金也是最大:一次携带量就能回收五十亿以上的人民币,这还不算连锁店利润的60%(另外的40%是给全部员工股权分红)部分。

当然,因为两个时空时间流速不同,现代时空一个月时间,理论上徐远山能够穿越15次,不过因为徐远山还要忙碌其它事情,平均下来每个月也就穿越十次,分配给海鲜运输次数一个月下来五次也能收两百五十亿元,加上连锁店的利润就超过三百亿元。。

至于说柴油和汽油,不存在够不够问题,中华能源是有不受限额的进口指标,虽然这过程需要本钱,那也是给加油站带来了翻倍的利润。

如果没有成倍的利润,很难说清沿海为什么会出现走私汽油的种种违法活动。众所周知,几桶油进口石油时可都没有关税的。

所以,中华能源同样会给徐远山每个月带回超过三百亿资金,而珠宝公司因为垄断缅甸翡翠、和田玉的高端市场,这又是每月两百亿资金。

目前中华集团公司每个月回收资金有八百亿以上,这也是徐远山有钱购买现代物资、军事装备和能够投资农业的原因。

虽然徐远山带过来不少黄金,现在只是用于抵押贷款的,究竟要用多少黄金,只能等年底核算后看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不足部分徐远山才会用黄金去填补。

这笔填坑的资金,新中国政府给徐远山准备了五千吨黄金,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两万亿。

注意,这不是gdp的虚数,而是相当现金的硬通货!

听徐远山说有重要文件要亲自转交,加上要了解第一批科技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情报部的陈部长直接乘坐一架军用运输机到附近的机场,然后在两辆军车护送下,直接到了徐远山在西安的住所。

所谓的重要文件,就是一封用毛笔书写的信件,还有一张照片。

能不重要吗?

这可是教员亲笔所写的书信,因为信封并没有封口,徐远山示意陈部长先看完信再说。

教员的书法是独具一格,军中的高级指挥人员谁都熟悉,看完信后,陈部长说道:“果然当初徐先生说过,我来与您对话只能算勉强有资格,少将局长确实是低了。”

当初徐远山说过,他是那边的国家领导人之一,政治局常委身份本来就是正国级,何况教员在信中提到,新时空中国土共政治局全权委托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徐远山全权处理与现代中国交流和对话事宜。

全权委托!也就是说即使徐远山的决定是错的,新时空土共政治局也会认下来。

徐远山又给陈部长递过一个密封包:“这是科技城的邹原成中将让我转交的。”

先给教员的书信,再给科技城转交的东西,是因为前者更重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