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美军士兵哭了那真是打怕了---(1 / 2)

1943年4月18日,中国方面的夏威夷之声宣布当天的战况,即击沉美国海军五艘航空母舰,另重创三艘航空母舰。

这一战果美国政府到第二天中午才予以承认,应该是进行过评估后知道瞒不过去,延迟15个小时后才宣布的。

夏威夷之声没有讲述海战过程,一般来说如此大的战果,双方海军应该有一番龙虎斗才是。

更奇怪的是,美国政府除了宣布击落中国183架先进战机外,也没有透露海战过程,使得整个海战显得扑朔迷离。

当然,后来海战过程也随着参战的美军官兵返回后也瞒不住了,美国政府虚假编造的战果不仅打脸,还酿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中国战果的确认,是最后由上午用激光制导炸弹攻击美国航母的两架轰3充当侦察机又跑一趟,在美国舰队边缘的高空进行确认的。

虽然此举有些冒险,但是必须的,这关系到下一步中国航母编队的作战计划。

中国方面不知道的是,其中有一艘美军航母最先践行了“航母自沉守则”,中国军队飞机真正击沉的只有四艘航母,当然,自沉决定是经过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和派驻的战略情报局情报组专家评估。

另外三艘遭攻击而重创的航母,经评估后专家们认为按照美国造船技术和实力,应该用三月时间就能修复,所以暂不考虑执行“自沉守则”,因为现在能够安全撤离战场,旁边还有几百艘的军舰保护呢。

尼米兹当天晚上还没有撤退计划,这也是后来他遭抨击的原因,虽然过半的航母沉没或重创,但他不甘心,还想寻找出能破局的方法和机会,至于那三艘受伤的航母,准备第二天就在三艘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护送下返回美国西海岸的海军基地,然后送船厂维修。

徐远山与刘震研究海战的战术时,就考虑己方舰队撤离时自沉受伤的军舰,自然也会考虑到美太平洋舰队受伤航母的去向。

但派出几艘军舰去追击这些要返回西海岸的航母的行动会得不偿失,军舰少了不一定拿下对方(不知道有多少护航军舰),多了影响这边航母编队后续作战的战斗力。

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第二天开始与美国海军交战,就算美国舰队受伤航母当即脱离战场也跑不远,己方航母编队作战后仍能追上这些受伤的美军航母。

这时候,中国方面还不知道美国政府为了防止中国海军再缴获航母,已经制定出“自沉手则”。

所以说,第一天的突袭还只能算是开胃菜,中美海军双军方在夏威夷的海战真正大爆发是1943年4月19日,……这是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双方军舰总数加起来近600艘,当然啦中国海军的军舰数量连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零头都不到,“中华号”航母编队仅有36艘军舰,这还包括了潜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最大的海战:日德兰海战,双方军舰总数加起来超过250艘,英国海军实力较强,德国海军实力较弱,双方军舰数量差距不是很大,战斗方式是舰炮对轰,结果英国取得战略胜利,失败的德国转而发展潜艇。

原时空太平洋战争的莱特湾海战,双方军舰总数加起来300艘,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军舰数量也差距不大,但作战方式是以航母为核心的空对海攻击战术,对日本海军非常致命的是,美军地狱猫舰载机力压日军零式舰载机,超过1:20的战损比,就是“猎火鸡大赛”的来源,结果是日本海军大败,一次海战就丧失整个日本海军的大部分军舰。

所以,作战方式和先进武器才是现代海战的决定因素,军舰数量已经不是绝对因素。

现在的夏威夷海战,虽然是有600艘军舰参战,但又分别在夏威夷群岛南北的两个战场,中间间隔有两千公里距离,可以说对美国海军来说也是两个独立的战场。

但对中国海军不是,因为瓦胡岛上的二十五架重型远程轰炸机都能对这两个战场的美国军舰实施攻击。

否则,中国海军二十艘的水面舰艇就敢出去和美国海军四百多艘水面舰艇作战,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美太平洋舰队四百多艘水面舰艇只包括军舰和运输舰,因为还有近八十艘的各型潜艇,其中有二十艘潜艇提前布置在夏威夷群岛周围,另外近六十艘潜艇是布置在太平洋舰队面向夏威夷方向的前面。

中国海军舰队主力在美太平洋舰队大举出动前来夏威夷附近海域时,是缩在珍珠港的海军基地里,但平时也有驱逐舰在夏威夷群岛周围巡航,自然知道美海军也出动了潜艇部队,不过为了不打草惊蛇,不暴露中国海军能对付美军的潜艇,所以前面始终不动声色。

刘震的海军航母编队是18日下午,即确定第二批次轰3轰炸机的攻击效果后,分成了各有一艘航母的南北两个分舰队出击的。

出航的时候,各分队前面就是五艘驱逐舰散开搜索前进,形成了一个巨网,分别就朝南、北海域罩过去,就是专门清理水下的美军潜艇。

尼米兹动用潜艇参与对中国海军作战,是因为中国的军舰太少,不易捕捉到中国海军的舰队踪迹,而潜艇能够承担很大一部分的侦察任务;还有一个原因,美国潜艇的作战能力比较强,甚至可以说还超过德国潜艇的战斗力,因为美国海军通过联合英国海军与德国狼群潜艇作战,有着丰富的反潜经验。

既然有反潜经验,那么自己的潜艇部队就知道要在什么地方小心,这样一来生存能力提高了,作战效能就突出。

原时空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潜艇部队比日军潜艇部队好很多,战果也大很多,除了作战目标明确外,就是美军潜艇部队战斗力更强。

在大西洋,美英海军探测德国u艇的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岸基无线电测向定位系统负责最早期的“狼群”预警;装有厘米波雷达的反潜巡逻机在船队前进的方向上大面积搜索;护航队远距离依靠舰载无线电测向仪,中近距离依靠雷达,水下有声纳的体系等等。

美国知道中国的雷达技术很先进,也提防了中国无线电测向定位,因此尼米兹规定潜艇部队尽可能少联系,没有发现中国舰队时三天才联系一次,虽然不知道中国军队是否装备反潜巡逻机,但潜艇要对此保此高度警惕,白天时间尽可能不浮出水面。

然而美军因为有丰富反潜经验和先进技术,以此做为标准应对中国的反潜艇作战,错得非常离谱,聪明反被聪明误。

问题就出在声纳技术的代差上。

无论是主动声纳或被动声纳,二战时和后世在原理上基本没有多少差别,都是主动声纳应用于搜索和定位;被动声纳主要应用于对目标距离的测定和跟踪等。

但后世的声纳应用更完善,加上计算机的辅助,在灵敏度、精准度更胜一筹,而且对远距离的探测采用低频率工作方式,低频率范围内海水对声音的吸收量较小,因此提高了探测距离,还有换能器材料更先进而增加了声纳发射功率等。

连后世的民用普通声呐都能探测鱼群的游动和方向,更何况军用声纳设备对没有装备消声瓦的二战潜艇呢?

因此,二战时美英海军驱逐舰主动声纳探测距离不过是三公里左右,而且定位又不精准,常常在驱逐舰发现潜艇之前,潜艇先通过被动声纳(潜艇只装备被动声纳)发现驱逐舰而躲开。

但现在中国的驱逐舰上装备的主动声纳,可以在十几、二十公里外就能用低频率主动声纳发现美军潜艇。

加上中国军队的驱逐舰是拉网式前进,所经海域中的美军潜艇自然就被一网打尽。

所以到19日早晨7时,逼近到美国舰队有一百公里左右的距离时,中国的两支分舰队就发现18艘美军潜艇,部分是美海军舰队前出一百公里左右的潜艇,尼米兹没有想到美军潜艇会如此容易被中国军舰发现,他现在还蒙在鼓里。

中国军舰对付美军潜艇的办法,就是用主动声纳发出莫尔斯电码逼降,三遍联系等上十几分钟没有回复的,直接投下近作引信的深水炸弹。配置计算机的主动声纳设备,中国军舰已经探测出水下美军潜艇的位置和具体深度,连反潜鱼雷和自导深水炸弹都没有用。

中国军舰可没有时间浪费,天亮后肯定还有大战,想死的赶紧送上路。

投降的美军潜艇有12艘,6艘美军潜艇军官或许抱有不相信中国军舰发现他们的侥幸心理拒绝回复,潜艇直接被深水炸弹炸沉。

对不投降的美军,就是战场上的敌人,中国军队自然不会手软。

中国海军反潜作战没起丝毫的波澜,反而是处理这些俘虏的潜艇是麻烦事,只好派出水兵到潜艇里看管美军水兵驾驶潜艇浮出海面开回瓦胡岛,当然,潜艇里的美军士兵只留下开船的五至八人,押送他们的解放军海军战士是多一倍,舰队并通知瓦胡岛派船出来接应,还让更多的运输船带上部分士兵过来支援舰队。

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的司令员刘震这时意识到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俘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