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当着尼米兹上将面前提出美国政府的战略,说明他有权知道这件事,本身这个战略与太平洋战区的作战也有很大关系。
美国政府准备与希特勒纳粹德国停战谈和,真正是来自美国大财团的压力。
很多人奇怪也不明白,一战的战败国德国在赔了天价的赔款,军力被极严格限制后,为何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咸鱼翻身,国力和军力都挤进了世界前三的位置。
这过程很复杂,简单一点就是美国财团用巨大的资本滋养出纳粹德国这个怪兽。
二战前的6年时间里,杜邦财团与化学公司、洛克菲勒财团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及它控制的电报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争先恐后跟德国签下了巨额的战略原料和军工项目的订单,最多时候提供军事设备和武器原材料有美国60家大中型企业,这些德国给美国企业的订单,德国除了少数硬通货黄金支付外,全是来自华尔街的贷款。
而华尔街是集中了美国财团的资金。
当然,德国重整军备扩大采购的过程,对美国经济恢复是一个良好的刺激,至于买了军火要对付谁,以洛克菲勒、亨利福特、jp摩根等为首的财团掌门人清楚反正不是美国。
美国企业在技术输出贸易上也毫不含糊,杜邦公司通过法本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坦克润滑油的技术是从美孚石油公司得到的;希特勒发展空军的重要帮助来自于美孚在德国设立的一家飞机专用汽油厂;电报电话公司参加了德国新型飞机的研制。
后来在战争中,连美国的海军部长都承认是美国向希特勒提供了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
那么,美国政府为何要受到美国财团及资本家影响?
不说总统上台,本身是财团之间平衡出来的结果,就美国军火企业都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主不可能自己生产的军火无偿提供给别国的,美国政府只能出钱从军火企业购买武器装备,然后政府再把自己买来的武器“租借”给盟国使用。
美国政府的钱除了军费外,其它的大量资金同样是来自华尔街的借款。
但现在世界虽然一片乱战,除了装备美国自己的军队外,却没有几个国家用得上这些武器,美国军工企业生产的武器弹药及战争物资堆积如山。
就连徐远山都偷运走不少不,但为了不被人察觉都是边远的军火库,占美国军火总量还不足九牛一毛。
欧洲是正在大战,法国等国家投降后,只有英国守住家门不时撸几把,除空军或海军用上一些,沉入大西洋海底的武器装备更多;苏联是很需要大量武器弹药和战争物资,但它是一个穷汉,开出的多是空头支票,美国政府也怕这家伙今后赖账。
希特勒可是已经耍了美国财团一把了。
美英联军在英属殖民地印度与中国军队大战,用上一部分武器装备和弹药,但这远远不够,因为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太多了,而且还不能停止生产,否则又要出现1929年大萧条的景象。
在整个世界环顾一周,就只剩下中国这只大肥羊了,所以这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小财团要回本并获得丰厚利润,唯一指望是美国军队把中国拿下来。
这个出发点也与美国政府的战略吻合,美国要谋求世界霸权就必须尽可能削弱其它强国,除了中国,其它国家都已经达到美国的希望,就连德国军队已经对苏联没有多少攻击力了,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这个时空德国军队更强大了,至少现在还没有走下坡路。
让美国人担惊受怕的是,中国占了亚洲整个大陆和太平洋资源对北美形成了战略封锁,连美国本土的安全也受到威胁。
为了利益,美国财团都能与魔鬼合作,何况是希特勒纳粹德国这个曾经的老基友呢?
不过,美国政府这次也是学聪明了,不能打倒苏联和中国后,还让强大的希特勒纳粹德国跑出来与美国来争世界霸权。
所以美国政府与德国的停战谈和,设计了三个方案:一是美英与德国双方停战,德国吐出法国,因为法国已经没有实力在西线威胁到德国,美英也不向法国派驻军队,美英两国并给德国提供战争物资,打败苏联后,德国占据苏联西部(欧洲部分)和中部,别看地盘大了,德国却没有海权,这是一个坑,而美英两国仅需要苏联远东不毛之地,让美英联军借此地攻入中国大陆的东北地区;
二是双方停战,德国不吐出法国,但法国要成为双方的缓冲区,德军也要撤出,其它和第一条一样。
三是双方停战,但也互不干涉,占多少地盘各凭实力。
美国认为第三条本身是德国在1940年提出与英国停战议和方案,德国不可能不同意,当然了,美英打完中国后,还要看德苏谁胜出,美英还会在欧洲与胜者有一战,至少美英联军趁乱要抢下欧洲一半的地盘,否则美国就无法控制整个世界。
欧洲啊,那相当是世界的一半。
美国想让德国吐出法国,表面上是想帮法国一把,因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曾得到过法国的大力帮助,惺惺作态是必然的。
事实上,美国也出卖过法国,1793年4月英法战争爆发后,华盛顿却发表《中立宣言》宣称美国将坚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
美英情报部门已经开始与德国国防军情报局接触,不过这样的谈判不是几天甚至一个月就能谈妥的,谈几个月都有可能。
今天的会议不是谈与德国议和问题,而是与中国海军作战的会议。
已经平复情绪的马歇尔,把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中国军队作战的设想摆了出来。
马歇尔说道:“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三项进攻策略,简单来说就是绕道北边阿拉斯加直接进攻中国大陆;中间先攻下夏威夷,然后逼近中国大陆借机在西大洋的菲律宾群岛与中国海军决战,进取东南亚;从南美到澳大利亚,然后把中国军队赶出南太平洋,最后在西太平洋与中国军队决战,收复东南亚进攻中国大陆。”
马歇尔还对这三项策略进行了评比:“南北两个方向路途远,中间还要建补给点,费时费力,同样最后还要对海岛或陆地发起进攻,所以综合多方意见,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还是先攻击夏威夷为最佳方案。夏威夷离西海岸有四千公里,但比南北超过一万两千公里的路径还是近多了。恕我直言,如果美国军队连夏威夷都拿不下来,那么南北两个方向更没有可能取得战果了。”
罗斯福脸色阴沉,声音也有些低沉:“进攻路线最后如何定,今天尼米兹来了,会考虑他的意见,但另外有一个问题要提前说一下,战略情报局向我提过,中国海军在进攻夏威夷瓦胡岛时只有一艘大型航母,现在已经有了六艘航母,其中五艘航母是俘获自美海军,他们认为中国海军与英国海军、日本海军的航母舰队作战时都取得了胜利,但没有获得任何一艘航母,因为他们的航母都沉了,特别是日本海军见到事不可违后,直接打开船底通海阀门,自沉。美军在士兵陷于绝境时候,是允许投降的,但不能再让中国海军俘获美国航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