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介入拆除北京城墙之争(1)---(1 / 2)

1943年3月17日,文化部副部长赵一曼和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文物保护局专家林徽因夫妇一起参加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规划设计局召开的对《北京市总体规划草图甲、乙两方案》进行讨论会,其中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已经争论有半年时间了。

无论持拆与不拆观点的双方,都有专家和领导干部支持。

但半年来讨论的结果,局势已经完全偏向要拆了,而且这两天就要定下来,然后由北京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交报告。

作为反对拆除北京城墙的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和文化部副部长赵一曼,上午讨论会结束后,约着一起去吃饭,因为下午还要继续讨论。

在去食堂的路上,赵一曼看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两人有些闷闷不乐,就开导说道:“中国政府还是很重视这个问题的,否则也不会为此让各个部门和专家讨论时间长达半年时间,我们还是要坚持不能拆的意见,就算这两天定下来了,但向中央报告时也会把我们的反对意见写上,中央会慎重考虑的。”

对于拆除北京城墙,文化部是持反对意见,但偏巧也属于文化系统的文联主席却极力支持拆除城墙。

在讨论会上,赵一曼坚持反对拆除观点的理由:“北京是驰名的古城,其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能够保留下来会让后人从实物得到感观教育,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教育。”

三人里,梁思成年龄最大是42岁,林徽因39岁,而赵一曼最小是38岁,不过赵一曼参加革命早,上过黄埔军校和苏联东方大学,又在军队长期担任政工职务,所以更显得成熟和沉稳。

全面抗战开始时,赵一曼出任华东抗日先锋军副军长职务,协助徐远山参加南京保卫战,后担任东北的第六集团军第5军政治部主任(军长黄克诚),新中国成立后被中央调到文化部担任副部长。

梁思成叹了一口气,他对讨论的现状感到非常痛心,轻声说道:“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拆掉一座城楼,就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就像剥去我一层皮啊!”

林徽因也颇有些不甘心:“保留文物古迹应该与学习历史联系起来,城市是一本石头的书。”

受到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影响,赵一曼也有一些苦恼:“可是华南圭先生坚持全部拆除,他的四条理由有由领导说认为很有参考价值。”

梁思成、林徽因当然知道华南圭所提的四条理由:其一,拆除城墙可使城内外连成一片,消除城郊隔阂;其二,拆除城墙便于调和城内外建筑风格;其三,拆除城墙有利于环城大路的建设(用城基上的土作路床,省时、省工、省钱),同时还可展宽护城河绿化带;其四,拆除城墙后可得到近6亿块城砖,填平70万平方米洼地,如果利用腾出的土地建设六层楼,可得到70万间房屋。

而且文联主席也认为,古建筑漂亮不假,但其也妨碍了北京的发展,国外工业国家都是高楼大厦,北京固然漂亮,但也显得很朴实,缺少了现代化的气息,已经是历史遗留的产物了;而且既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就要完全和旧中国失去联系,新中国重在一个新字,解决的方法是一些老旧的东西不再用了,象征着近代中国屈辱的旧城墙更应该拆除。

林徽因原来是清华大学教授,早在十年前,她和丈夫梁思成就辗转全国各地,足迹更是遍布山西、河北、山东的几十个县,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实地的考古和调研,所以两年前调到文物保护局担任高级专家。

然而,当他们三人刚走进食堂时候,赵一曼看到食堂一个角落里一张桌子旁独坐一个人正在吃饭,眼晴就亮了起来,她转头对梁思成夫妇说道:“可能有一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林徽因有些困惑:“办法,什么好办法?”

赵一曼没有说话,带着梁思成夫妇就朝那个人的方向走去。

这个人正是徐远山,他是昨天从印度回来,今天刚好到规划设计局来了解一个工业项目进度。

徐远山在国内各处行走时不喜欢带着警卫员,……谁保护谁啊?

更不喜欢别人陪他吃饭,不是清高什么的,而是他的饭量太大,就是在食堂吃饭时,他会吃完一份后又去端一份,每次在别的单位食堂吃饭前,他都是用介绍信申请两份饭票。

正在狼吞虎咽吃饭的徐远山,感觉有人走到旁边,所以就抬头看了一眼,却发现眼前是赵一曼,赶紧就招呼。

“姐,你也过来了。”徐远山与赵一曼有两年没见过面了,说完后他急忙站了起来。

“我一进食堂就看见你了,所以过来和你见上一面。”赵一曼知道徐远山的事情很重要,而且密级很高,所以也没有问他为何在这里的。

赵一曼回过头来给梁思成夫妇介绍:“这是我弟,今天刚好偶然在这里遇见了,我们俩都有两年时间没见面。远山,这是清华大学的梁思成教授,这是文物局的林徽因教授。”

徐远山现在对民国名人已经免疫,不过眼睛余光看到桌上的几个碗,还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梁教授您好,林教授您好,都是来吃饭吧,就坐这里吧。”

徐远山说完后,弯下腰从饭桌下拉出一个木凳给赵一曼,而梁思成和林微因就坐桌子的另两边。

“我们先过去打饭,远山啊,吃完饭后我有一件事和你谈一下,你要等着我。”这里的食堂是需要自己到窗口打饭,所以赵一曼没有坐下来,而是交待徐远山等她一会。

赵一曼三人打饭回来后,因为食堂里吃饭的人较多,所以吃饭时赵一曼也没有多说话,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更没有插话。

梁思成和林徽因开始听到赵一曼介绍说是她弟,还真以为徐远山是赵一曼亲戚,而且眼前这人看年龄就是三十岁出头。

徐远山虽然名声在外,但照片从没有公开过。

徐远山今天还是穿一身普通的军装,虽然身上再没有散发出浓浓的杀气,但军人的气质还是很强烈的。

快吃完饭时,赵一曼还是忍不住问道:“远山,你的个人问题没有解决吗?”

因为按照赵一曼的理解,徐远山如果结婚的话至少会让人给她带信说一声,既然没有消息,那就是没有结婚。加上徐远山的太平洋战区司令员的身份是公开的,再想这两年太平洋发生的战斗和事情:马来亚建国、一战英国远东舰队、攻取夏威夷、两战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解放菲律宾群岛。

这肯定与徐远山有关,而且这些别人听起来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赵一曼很清楚这对徐远山来说很普通、很平常,就是他太忙了,当年在华东太湖全歼进攻西山岛的两万日军和南京保卫战,后期他还在陕北带摩步师与日军劲旅大战一场,她就知道徐远山是有多忙了。

徐远山刚好把饭吃完,所以苦笑地说道:“姐,没有,暂时顾不上。”

旁边的林徽因插话说道:“赵部长,我看你弟弟很精神,而且应该是一名军官,应该受女青年喜欢才对啊,要不要我从大学里的年轻教师介绍一位?”

现在是新中国才成立两年多,而且还在战争期,解放军不仅是民众拥护和敬重的对象,青年军官更是众多女青年寻找另一半的佳偶。

赵一曼对着林徽因摇摇头,替徐远山拒绝了:“林教授,不用麻烦,我这个弟有些特殊,中央可能都替他考虑过,是他自己太忙的原因。”

林徽因有些不解,她自己年轻时候感情生活非常丰富“如夏花般灿烂”,是“集美貌和才华”的大才女,原时空徐志摩、金岳霖这两位大佬都追求她,前一人因她而逝,后一人因她终生未娶,暗恋她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