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托夫说完后,又补充说道:“苏联原来生产重武器的工厂,大多数已经往东搬迁,但要恢复生产还需要时间,而且原材料的组织也是需要时间,所以我们极需飞机、坦克和大炮等重武器。”
陈老总询问道:“这些重武器装备,你们苏方是如何支付这些费用?”
莫洛托夫显得有些为难:“苏联这些年为了发展工业,已经差不多耗尽了所有黄金硬通货,这些重武器,苏联准备向中国贷款。”
所谓的贷款,就是先拿到武器赊账,将来慢慢还的意思。
陈老总摇摇头:“中国也是才解放没有多久,军工产量并不大,而且中国还面临多个国家的战争威胁,家底也不宽裕,真无法贷款啊。”
莫洛托夫说道:“中国和苏联,现在是世界上两个的社会主义大国,是有同样共产主义信念的国家,如果苏联被摧毁了,中国也难独善其身,因此斯大林同志认为,是中国给共产主义信念做出贡献的时候了,中国人民现在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比苏联人民的情况好多了。”
对中国现在的发展,苏联人当然也掌握一定的情报,土共里还有亲近苏联的成员,虽然人数不多,但有时一、两个人就能给苏联提供新中国发展的基本情况。
陈老总说道:“既然苏联同志提到两国是有共产主义信念的国家,两国的政党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那么苏联同志是不是应该先表现出诚意,踏实践行列宁同志多次提出苏联要归还沙俄时期侵占的中国领土,如果苏联同志有诚意,我们中国同志也会尽最大努力支援苏联,甚至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我们从边界撤走所有的边防部队,后退五百公里,苏方还可以派人来监督,这样苏联可以放心把远东红军部队全调到西线参战。”
对陈毅外长的提议,莫洛托夫心中暗暗吃惊,苏联的斯大林同志对领土扩张有执着的信念,没有想到中国人也念念不忘故土回归,而且看来还不是少数中国领导人的想法。
“中国同志的建议,出乎我们的意料,关于归还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问题,这已经超出我个人的权限,必须等我向斯大林汇报后才能继续商谈。”
莫洛托夫说的没错,表面上他是苏联的第二号人物,但确实很虚,他不过代表斯大林意愿而执行具体工作,离开斯大林,他屁都不是啊。
陈老总当然理解莫洛托夫所说的话:“是的,你可以先向斯大林同志转告中国同志的要求,这也是中国土共组织发动全体中国民众竭尽全力帮助苏联的理由,当然了,苏联同志如果能按照列宁同志所说的那样办,同意归还中国领土,你们苏联同志也可以提出要求,但不能超出我们国家的生产能力。”
身在古比雪夫(后世俄罗斯的萨马拉市)的斯大林接到莫洛托夫的电报后,陷入了沉思。
斯大林是在莫斯科失守的前一天才撤出来的,他也知道坚守莫斯科的苏联红军已经尽力了,守卫莫斯科的五十万红军,撤出莫斯科后已经剩不到十五万人,而且给进攻莫斯科的德军造成三十万人以上的损失。
这可是开战以来苏联红军取得的最好战损比,此前苏联红军的损失往住是德军的三倍以上,最差的如基辅会战红军的损失竟然是德军的十倍。
古比雪夫位于莫斯科以东1098公里的伏尔加河附近,相对来说就比较后方了,地形也不容易被空袭和突袭,是作为苏联战时首都的最佳选择。
斯大林知道正是自己的执着,否决朱可夫提出让基辅的西南方面军撤退建议,他亲自指挥了基辅红军作战,最终让八十万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对后续战场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显得各处战场都缺少红军部队防守,在德军优势兵力、武器装备的进攻下,虽然苏联红军英勇作战,仍无法守住莫斯科。
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失守对苏联红军和苏联人民打击是巨大的,甚至有情报表明,德军占领区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上百万人的苏联叛徒参加德国人组织的伪军。
表面坚强的斯大林,内心开始也有了动摇,就是因为现在德国军队太强大了,能提供帮助的只有东边的中国人。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世人所曾知道的中国。
两年前苏联红军与中国军队在远东打了一仗,如果不是谈判顺利,在外蒙的苏军部队就全军覆没。
这一战的过程虽然不对苏联民众和军队公开,但斯大林很清楚,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甚至比眼前的德国军队还强悍。
虽然苏联也向英国和美国求援,但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收益的话,是不可能支援苏联的,但现在的苏联已经没有可能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更多的好处。
退一步来说,英国、美国愿意贷款支持苏联,但武器弹药运过来也不容易。
斯大林暗暗叹了一口气,知道沙俄从中国弄到的土地是保不住了,至少大部分是保不住。
如果苏联坚持不归还中国领土,现在苏联红军被德军连连歼灭和击溃情况下,谁知道中国会不会派军队进来强硬抢回去?
如果中国在远东再出手,苏联的苏维埃政府肯定只有消亡一条路。
如果,中国现在和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来说那是最好不过了,苏联统帅部就可以把远东最后一百万军队调到西线来,三百多万军队防守现在的阵地,至少能坚持到五百万新兵训练出来。
想到这里,斯大林定下决心,用电话通知朱可夫过来,看现在的苏联红军最需什么武器才能扭转现在不利的态势。
“飞机!斯大林同志,我们必须要夺回制空权。”朱可夫一听斯大林说什么武器能够迅速稳住战线,立即脱口而出。
因为还有别的事务关系,斯大林就把确定武器清单的事情交给朱可夫,也说清是要从中国进口的武器,但同时要考虑中国工业的生产能力,否则你提出一大堆条件,中国人办不到就只能拒绝了。
这事对熟悉军事而且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朱可夫来说并不难,何况朱可夫还有一个后勤方面的专家……科瓦廖夫中将。
朱可夫在外蒙指挥苏军与中国军队作战时,就与科瓦廖夫中将合作过,虽然那一仗苏军失败了,但科瓦廖夫的出色表现也给朱可夫留下很好的印象。
等朱可夫担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后,他把科瓦廖夫也调到总参谋部,负责协调后勤工作。
朱可夫和科瓦廖夫两人一番商量,提出一份苏联红军急需又符合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清单:红鹰战机一千架,t34坦克一千辆,122毫米加农炮、152毫米榴弹炮、喀秋莎火箭炮、88高射炮及带高射近炸炮弹等火炮各一千门(炮弹二十个基数),40火箭筒一千具(火箭弹十个基数),电台一千部,雷达站二十座。
这里为什么没有朱可夫见过的59坦克和自行火炮呢。
因为陈老总明确告诉莫洛托夫,这两款坦克中国至今还无法生产,现有的也是别人送的,中国能生产的除自己的红鹰战机外,就是苏联152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包括喀秋莎火箭炮。
朱可夫给斯大林提交清单时,也说明中国的生产能力,当然这是苏方评估出来的,与中国军工真正生产能力差距很大。
斯大林看了看清单,只在头尾各加一句话,然后直接发给莫洛托夫去与中国人谈判。
斯大林所加的两句话很简单,前面是“每年”,也就是苏联要与德国打八年,中国提供的红鹰战斗机和t34坦克就是八千架和八千辆。
你说多不多?
后面增加的一句话是“粮食五百万吨”,也就是说中国要负责起一千万苏联红军的口粮,这也不少啊。
拿到清单的中国土共政治局也不淡定了。
每年这么多武器弹药,如果这特么德苏要打八年、十年的,这个代价就太大了,如果用黄金来衡量,都能超过一万吨黄金。
所以,谈判只能暂停,因为政治局所有成员都想听听徐远山的看法。
而徐远山回到他那个世界还没有返回。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