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太平洋战争得失分析---(1 / 2)

当徐远山开始带着四艘巡洋舰对美军运输线实施破交作战时,行驶在南面印度洋的英国远征舰队又退回锡兰岛。

英国人怂了!

不怂不行啊,马来亚共和国的空军三百架红鹰战斗机袭击菲律宾美军的三个机场,英国人收到的情报,美国远东陆军的空军力量即所有飞机几乎全摧毁了。

萨维尔上将才从本土过来,清楚知道红鹰战斗机的性能,英国从中国购买360架红鹰战斗机,还剩下213架,损失了147架,但英德空中大战,大部分的战果都是红鹰战斗机取得的。

所以得知马来亚共和国有超过三百架红鹰战斗机,萨维尔上将只好命令远征舰队先撤了,光辉号航空母舰和方舟号航空母舰,飞机总数量不到一百架,性能比红鹰战斗机更是差得远,不撤还能咋的?

南边印度洋英国可没有够得上马来半岛的陆上或岛上的机场,没有飞机拥护,大英帝国海军也是难以发挥出战斗力,欧洲的战斗经验可是说明了这一点,……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至今没有办法全部消灭德国海军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南边进攻马来半岛的英国远征舰队只能和马来亚共和国僵持了。

不过素来被称“搅屎棍”的英国人,办法不是一般的多,萨维尔上将联系英国政府,希望英国政府去联系日本政府,让日军从泰国与马来亚相接的边境城市合艾南下,攻入马来半岛,如果日本军队出动两个师团作战,自然会减轻英军的压力。

合艾是泰国西南部城市,位于马来半岛西南,交通枢纽,铁路、公路通曼谷和西南地区各城镇。

当然,如果更能进一步,比如英军能在合艾附近能修建机场就更好,至于英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如何利益交换,那与他萨维尔上将无关。

不管怎样说,英国远征舰队顺利的撤回锡兰岛,自然是没有损失,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也同样没有损失,马来亚共和国的飞机除轰炸机场外,就是攻击麦克阿瑟的美国远东陆军部队的军营。

所以,麦克阿瑟就不愿意了,空军部队损失惨重,步兵也有损失,让美国远东陆军参与进攻婆罗洲岛的事情只能往后再说。

世人光知二战时期日本陆军与海军有矛盾,殊不知美国陆军与海军同样是有矛盾的,不愿意的麦克阿瑟是上将,金梅尔也是上将,不过一个是陆军上将,另一个是海军上将。

而且,谁也甭想指挥谁。

没有制空权的作战,美国大兵也不会啊。

最后,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莱希的协调,暂缓进攻婆罗洲岛,还必须先派出飞机轰炸一段时间后才能实施登陆作战。

原时空时二战时期,日本进攻菲律宾马尼拉前面的要塞科雷吉多尔岛,日本飞机也是先轰炸半个月,然后才出动两个步兵大队发起进攻,在14小时内拿下这个有一万多美菲联军驻守的要塞。

这次日军成功的登陆战,是绕到要塞后面进攻的,当时西方列强修筑的海岸要塞主要还是针对与军舰对射,对从后方进攻的敌陆军部队作战效率很低。

从这也说明,1941年至1942年,美国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渣得很。

所以,想要轰炸婆罗洲岛的马来亚共和国,就必须要有机场。

那还等什么,那就先修建机场,不仅靠近婆罗洲岛的巴拉望岛修机场;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达沃城附近也要修机场,达沃城到婆罗洲岛的直线距离还不到八百公里;甚至美军还准备借用荷属殖民地的爪哇岛也修机场。

当然光修机场也不行,还需要战斗机和轰炸机,这就必须从国内运来。

所以,因为制空权的原因,美、英两国军队只是把马来亚共和国先围起来,并没有发起进攻,到12月初时,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就收到中国海军的巡洋舰在东边夏威夷群岛至马绍尔群岛周边海域实行破交战,已经造成大量美国运输货船的损失。

金梅尔上将担任过罗斯福的副官,也参加过一战,原时空金梅尔在二战中武运不济,因为日本袭击珍珠港的事件而被撤职,在第二年以少将职务退役,再没有得到指挥作战的机会。

但从日本袭击珍珠港事件的全过程来看,金梅尔上将比接替职务的尼米兹差太远。

不过现时空金梅尔还算是一个合格的司令官,这次太平洋舰队留在珍珠港还有两艘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航母和萨拉托加号航母,还有六艘战列舰,就是防备马来亚共和国的巡洋舰破坏运输线。

所以金梅尔上将命令珍珠港的美海军按照一艘航母和三艘战列舰的组合,组成两个航母舰队去追击对方的巡洋舰,只在珍珠港留下一些巡洋舰策应。

这样一来,马来半岛、婆罗洲岛的战事又再次进入慢节奏,反而在美军后面的运输线上,双方开始展开追逐战,徐远山也没有机会抢船了。

甚至在比基尼岛还有一半多的货船没有送走,因为送走一次徐远山必须等五天才能返回,美国海军可不给这个时间。

好在徐远山前面送走的多数是运输贵重的武器、弹药船只。

既然没有办法把货船带回中国,12月12日,徐远山让剩下的货船组队往中国大陆方向开去,并派南洋4号巡洋舰护送,而国内的解放级驱逐舰东出过来接应,这样货船队走三千公里后就能遇到前来接应的解放级驱逐舰队。

徐远山这次没有在马来亚共和国坐镇,而是带四艘南洋巡洋舰到中太平洋,有两个因素:首先二十多个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解放军步兵师防守马来亚三岛(马来半岛、婆罗洲岛及苏门答腊岛),又有二十个独立炮兵团和六个飞行团配合,不说固若金汤,美英联军想短期啃下来是不可能的,就算美军封锁南海,断绝中国大陆支援马来亚共和国的运输线,在徐远山的作弊手段下,全是无用功;

其次,相对来说四艘南洋巡洋舰深入大平洋腹地,远离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又是在美国海军重兵之地,离美国本土又近,反而风险更高,在大航母没有形成战斗力之前,这可是新中国最强悍的海上力量,只有徐远山跟随才能保证最后安全,真遇上险境时就由徐远山带上跑路。

而且,徐远山到中太平洋来,还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目的,就是考察中国与美国之间战争胜负的关键。

中国大陆与美国本土,中间隔了一个上万公里的太平洋,按理来说中国打美国不可能,同样美国也应该不易打到中国大陆才是。

但实际上,具有超过这个世界一半以上工业实力的美国,就是用庞大的运输力量对冲了空间距离难题,原时空日本在二战中就是在这里栽了跟头,美国海军的军舰和拖船、货轮都是以千为单位计。

师老兵疲的问题,如果美国海军和运输线不受到干扰,这个问题就被美国强大的后勤运输能力解决掉了。

原时空二战后期,美国拥有27艘大型航母,11艘轻型航母,另外还有商船改造的117艘护航航母。

很多人忽略了这些薄皮护航航母,如果没有攻击这些航母的实力,那么两、三艘护航航母的战斗力也不弱于一艘大型航母的战斗力,因为每艘护航航母也是能够搭载三十多架的舰载机用来作战。

但如果有实力在太平洋中拦截美国海军的运输线,中国大陆也是一样先处于不败之地,美国经航行超过一万公里的太平洋想进攻中国大陆,同样也是痴心妄想。

所以说这次马来亚共和国的保卫战,也是中国大陆保卫战的一次预演。

再次返回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徐远山还携带给南洋巡洋舰需要的燃料和弹药补给,等于三艘巡洋舰又满载了,满载的巡洋舰在25节的航速能航行一万五千公里。

所以,这次三艘巡洋舰就一直往东边方向开去,按照徐远山的计划,快到夏威夷群岛后转向北,直接绕过夏威夷朝美国方向走,越远越好,甚至可以到美国西海岸一游。

当然,夏威夷群岛也是徐远山强烈一游的地方,他还有小算盘呢。

这里的海域,除夏威夷群岛,再到美国西海岸之间再没有什么岛屿,同时夏威夷往西北方向七千公里外的日本,中间只有一个小小的中途岛。

中途岛就在太平洋的中部,可以想象太平洋中部的岛屿是如何稀罕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