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作战方案,最终徐远山都没有选。
徐远山已经不是当初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况,也不是前一阵带着南洋1号巡洋舰在太平洋与日本海军舰队随意周旋的条件,他现在背负一个新国家的安危和稳定。
陈嘉庚的担心对徐远山触动也很大,因为这代表了马来亚大多数华人的想法。
这让徐远山考虑更多,他想到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也想到德国海军俾斯麦战列舰失败的原因,……双拳难敌四手恶虎敌不过群狼啊。
技术上,英国军舰虽然安装有雷达,但因为雷达波束很窄,探测最远距离不超过32公里,而南洋巡洋舰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30公里,南洋巡洋舰这种技术优势在印度洋与英国舰队作战时,能把海上游击战发挥淋漓尽致。
这也是南洋1号巡洋舰现在仍能够与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作战的原因。
因此,为了让马来亚华人的民心稳定,巩固马来亚共和国的政权,徐远山最后定下“北守南攻,拒敌于国门之外”:北边用一艘南洋巡洋舰在空军战机掩护下,在近海与北边的英国联合舰队展开作战;而南边让两艘南洋巡洋舰进入到印度洋与英国本土来的远征舰队作战,如果英国人分兵的话,只要英国军舰进入到马来半岛一千公里范围内,红鹰战机就携带轻型反舰导弹轮番攻击,阻止英国军舰靠近马来半岛。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战术,是因为对马来亚共和国政府来说,英国远征舰队确实太强大了。
就那两艘战列舰和一艘战列巡洋舰的武备数据,就能吓死人: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战列舰各有9门406毫米的巨炮,虽然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只有6门381毫米主炮,但最高航速超过每小时32节。
说起来对南洋巡洋舰威胁最大的就是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这家伙速度太快了。
还有一点,英国军舰多数安装有雷达,其中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就是英国军舰最早进行雷达上舰的实验。
而且身为百年海上霸主的英国海军,其射击准确性是排在世界第一,20公里以上的作战距离战列舰第三次齐射就能形成跨射。
德国最强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就是被英国罗德尼号战列舰重创,25公里的交战距离第三轮齐射形成跨射,到第四轮齐射罗德尼号战列舰9门406毫米巨炮就轰掉了俾斯麦号战列舰一半的火力。
而且,罗德尼号战列舰发射两枚鱼雷,其中1中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这成为世界海战历史上唯一一次战列舰用鱼雷击中了战列舰的战绩。
这次英国派出远征舰队去东南亚镇压殖民地马来亚的华人造反,根本就不掩饰整个行动,反而大肆宣扬英国海军远征军的实力,彰显军威。
所以全世界都知道英国这次出动了多少军舰,都是什么样的军舰。
事实上被德国打得奄奄一息的英国打肿脸充胖子,就是怕其它殖民地人民有样学样闹独立,只要把马来亚这帮反贼狠狠踏灭了,反而成为震慑所有殖民地的好事情。
想独立,考虑好如何承受大英帝国的巨舰重炮打击了吗?
英国远征舰队司令官弗雷泽中将把罗德尼号战列舰当旗舰,这是一艘强大的战列舰,更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列舰。
这时英属殖民地的印度可是比后世的印度地盘大很多,包括了西北方向的巴基斯坦、中部的印度、东北方向的孟加拉、南边印度洋边缘的锡兰岛(斯里兰卡岛),还有锡兰岛西南600公里的马尔代夫群岛。
锡兰岛上拥有科伦坡和亭可马里两大优良军港,而马尔代夫群岛最南端的环礁,即阿杜环礁其中央泄湖也适合舰队停泊。
从西北方向的孟买南下,五天后英国远征舰队抵达印度伸入印度洋半岛的南端,弗雷泽中将让舰队的远输船在纳尔逊号战列舰及三艘巡洋舰陪同下入住科伦坡港,剩下的军舰包括两艘航母、罗德尼号战列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还有三艘巡洋舰、六艘驱逐舰全部停在阿杜环礁的中央泄湖。
弗雷泽中将把远征舰队分成了两部分,这是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从瓜哇岛的荷兰人那里,他知道马来亚要独立建国的这些反贼,不仅有三艘巡洋舰,还有不少飞机,具体数量不清楚,但荷兰人说他们得到的消息是不少于五十架。
英国政府怀疑这些飞机是来自中国,因为现在能生产飞机的并没有多少个国家,而且大多数已经卷入了二战,不可能有多余飞机出售,通过询问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也是没有向亚洲其它国家出售过任何飞机。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中国,他们比美国的政策还更松动灵活,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任何先进武器,除了他们宣战的敌人日本外。
马来亚共和国的军舰来源就是一个谜,中国生产不了巡洋舰,也不是美国人和日本人提供的。
对英国海军来说,马来亚这几艘巡洋舰的战斗力同样也是一个谜,丢失十多艘军舰的日本海军自然不会“家丑外扬”。
这次远征舰队可畏号和胜利号虽属新型装甲航空母舰,但只能装载36架战斗机和45架鱼雷机,这仅仅相当于日本海军或美国海军一艘重型航母携带的舰载机数量!
所以空中的战斗力,英国远征舰队并不占上风,好在二战爆发后,英国在军舰上都增加了防空用的高射炮和“砰砰炮”。
如果不是徐远山,英国雷达在二战中一直是水平最先进的,也有火控雷达,甚至原时空二战时,英国海军还生产装备火控雷达114毫米自动射击火炮的果敢级驱逐舰。
当德军斯图卡呼啸于北冰洋时,缺乏战斗机掩护们的英军驱逐舰需要依靠114毫米高平两用神炮和40毫米博福斯机炮来面对。
现在,英国远征舰队要进攻马来亚共和国,除沿马六甲海峡过去的路线外,还有一条更偏南的路线:苏门答腊岛与爪洼岛之间的水道,即巽他海峡。
这条路线是从苏门答腊岛最东边一端绕过,然后再往西折回朝马六甲海峡的另一端,即在新加坡登陆上马来半岛,但这一条航线更远,能选择登陆上马来半岛的地方也少。
而马六甲海峡方向,是与马六甲海峡平行近千公里的马来半岛长度,能登陆上岛的地方很多。
所以,弗雷泽中将还是选择正东方向的马六甲海峡作为进攻路线。
从马尔代夫群岛到马来半岛的吉隆坡,有3200公里左右的距离,中间就是2700公里的印度洋。
1941年9月7日,英国远征舰队主力从马尔代夫群岛的阿杜环礁出发,就朝东边的马六甲海峡方向驶去,跑得最快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打头阵,然后是三艘巡洋舰,再才是罗德尼号战列舰,最后面是可畏号和胜利号航空母舰,周边有六艘驱逐舰掩护。
以大西洋海战的经验,航空母舰是最担心敌人的潜艇,所以航母就有驱逐舰来保卫,防止潜艇出现。
马来亚这伙反贼既然有巡洋舰,难道就不有潜艇吗?
三天后,弗雷泽中将带着远征舰队到离马六甲海峡还有一千五百公里的海域时,却收到后队航母与驱逐舰编队遭到袭击的消息。
徐远山带着南洋2号和南洋3号两艘巡洋舰,于9月6日晚悄悄离开马来半岛的新加坡港,沿马六甲海峡进入到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