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八章与德国交易开始不愉快(2)---(1 / 2)

自从希特勒指示目前德国与余先生关于武器交易是最后一次交易,德意志国防军军事情报局第一处为此召开一次会议。

此时,军事情报局是德意志帝国规模最为庞大的军事谍报机构,统一领导德国陆、海、空三军的间谍情报工作。军事情报局下设三个处:第一处主管收集军事情报,包括德国之外先进军事技术;第二处主管心理作战、颠覆活动和破坏活动;第三处负责反间谍和保安工作。

这次有关与余先生军事技术和武器的交易的会议,是由局长卡纳里斯海军上将主持。

事实上,德国情报局已经知道余先生的背后,就是东方那个古老的中国,但所有人意识里是不会承认曾经愚昧落后的中国现在已经强大了,所以还按照以前的习惯称作与余先生及其神秘组织的交易,而不会提中国。

车载132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虽然德国人不太感兴趣,但也知道这是苏联的先进军事技术装备,知己知彼麻。

所以,情报局准备购买五辆,至于德国将来是否生产以后再说,说不定以德国的技术能解决这款火箭炮精确度和射程的这两个短板。

但近炸引信确实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这一点就连骄傲的德国人都承认,报价虽然是高一些,那就先买十万枚,这也是徐远山的最低要求。

四种大口径高射炮的炮弹引信,每种炮弹暂时定两万五千枚,足够用于柏林的一次防空作战。

若长期防空,当然是杯水车薪,但德国是有自己的打算,就是借这个技术自己进行生产,所以又采购了五十万只电子管和其它一些物资。

按照余先生的报价,整个交易下来需要一百八十吨黄金,虽然德国收刮了不少欧洲国家以及把犹太人连根拔除,收获了超过两千吨的黄金,这还不算眼前法国这个最大号的战利品,但德国因为战争需要,利用硬通货支付购买贸易物资也很多。

比如,一年来,从余先生这里购买的“金磺胺”(青霉素)等药品已经开支超过三十吨的黄金,好在余先生前面交易是有进有出,加上一百多万名犹太人的交易,总的来说与余先生的贸易,德国还算是顺差。

但德国从美国、苏联采购的大量物资,也一样用硬通货来支付的,战争最费钱的说法真不是假的,而且这时候的交易大家只认硬通货黄金。

原时空二战结束后,为什么美国就储备了全世界60%的黄金,就是通过发战争财收拢回来的,二战后又利用重建再收割一次,到1948年美国就储备了全世界近80%的黄金,才使美元成了国际货币。

只不过,这个时空增加中国人下场来捞一把。

1939年起中国在上海搞起每月一次的商品博览会,除少量产品是中国现在生产的武器弹药和青霉素等几十种药品外,大多数商品就是徐远山从后世带过来的轻工产品,这些轻工产品也就是远离战火的美国人喜欢,所以这也算美国去割世界韭菜,中国却想法割美国人韭菜。

超薄避孕套、时尚自行车、时尚运动型摩托车、水上摩托艇,这些都是徐远山安排在民国生产所仿造,造型和少部分零配件是后世社会选择和加工,大部分零配件和组装在民国工厂完成,徐远山就是通过各种畅销产品逐步在中国上海周边地区建立起外贸型的工厂。

新颖的造型、闪闪发亮的现代镀膜,让时尚运动型摩托车风靡整靡个美国。

当然,中国军工企业生产种类不多的轻武器,因为价格合适,又没有附加政治条件,正值二战的战火在各地燃起,也是许多小国家舍财购买的装备,要知道军火也是爆利的一种商品。

到1940年五月底,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各类商品当年头五个月就有四亿多美元,同样购买中国产品也是要硬通货的,这四亿多美元差不多是四百吨黄金。

现在德国与余先生一次交易一百八十吨黄金,足够让情报局某些人产生邪念。

所以,在会议上就有人提出交易时候是否连人带货扣下,毕竟杜塞尔多夫的基地是在德国境内,到时直接用德军几个装甲师围住,然后连人带货就能拿下了,黄金也就是省了下来。

而且又是最后一次交易,不如就多弄一些按三百吨黄金来定采购数量。

德特里斯上校持反对意见:“自从五年前和这位余先生打交道,我们至今不知道他和背后的神秘组织有什么样的神秘力量,除了先进技术层出不穷,神秘能量还超出科学解释的范畴,日本东京被毁,说是被轰炸机摧毁的,但我们知道中国并没有重型轰炸机,余先生多次向德意志空军购买重型轰炸机都被拒绝了,但中国人还是做到炸平了东京,如果他们要报复,对柏林城市也来一下,这可不是我们军事情报局所能承担的。”

旁边的卡纳里斯海军上将点点头,他们军事情报局对此事也经过调查,驻日大使馆的武官还携带东京被炸被烧的照片回来,情报局技术人员分析过,是超过上万吨燃烧弹造成的结果,如果按照每架轰炸机携带五吨的重量,至少是动用两千架以上的重型轰炸机。

但中国既然没有重型轰炸机,只能是神秘的力量。

德国与余先生的交易活动已经有五年时间,德国从中也获取了大量利益,但如果这次惹怒了对方背后的神秘组织,把炸弹投到柏林,不说一万吨,就是一千吨炸弹造成的损失就不止几百吨黄金价值,情报局就必须要承担所有责任,那么今天会议上所有人都脱不了干系。

卡纳里斯海军上将最后说道:“德意志现在发展很好,差不多就统治了欧洲,我们不能为此冒险,还是正常交易吧,就算这次交易是最后一次,但今后说不定还要打交道的,这个问题我会向元首亲自解释。”

会议决定下来交易数量,还是由德特里斯上校到杜塞尔多夫基地通知中国人。

拿到德国一百八十吨黄金的订单,又听德特里斯上校说这是最后一次交易,徐远山有些遗憾地说道:“上校先生,真是太遗憾了,本来我们还有几种先进设备要给德国提供的。”

德特里斯说道:“哦,余先生可以说说,将来德国觉得有必要的话,也有可能考虑是否再购买。”

徐远山说道:“当年日本飞机偷袭太湖西山,为什么就落入了陷阱,是因为我们有一种设备,能够提前知道来袭的日本飞机数量和方位,我们中文把这种设备称为雷达;另外,我们有一种让潜艇不用上浮就可以在水下充电技术,也就是潜艇可以长时间在水下行驶的技术。”

德特里斯知道这果然是德国需要的技术,所以就询问:“哦,真不赖的技术,有具体报价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