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15日凌晨3时,黄仁宇驾驶一架802夜间攻击机借着机场的灯光起飞,
自从东北中日空军大空战发生并取得胜利后,空军领导从红鹰队伍中间选出上百名优秀飞行员加强到802夜间攻击机。
因为这款飞机在空军使得制空权后,也将用于白天的作战,每架飞机会携带两枚用于自卫的导弹,当然驾驶员是有空中作战经验的飞行员就更好。
解放军经过四年多发展,目前最大的短腿是海军,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军舰,而目前世界上军舰生产技术能力最强的美、英、日都不可能向中国出售军舰。
这三个国家高层非常仇视土共,日本与中国联合政府双方宣战处于战争状态。
不过,徐远山也不是很焦急,有军舰还必须有水手,那现在就利用起义的原国民党海军十几艘几百吨至两千吨落后军舰先训练海军士兵,后面等有机会再装备新军舰。
同样,看着强大的解放军空军也是有软肋,就是缺乏专职的轰炸机。
这个问题也把徐远山难住了好久,最后决定用红鹰使用的螺旋桨内燃发动机制造原二战时期算是比较好的苏制图一2中型轰炸机,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近两年时间,目前已经制造出一架原型机。
图―2中型轰炸机在后世没有找到实体机,虽然徐远山知道中国空军曾装备过这款轰炸机,但以前无法与国内军售联系,只好收集技术资料让01基地自行研制。
还有,就是用后世的wj5e涡桨发动机作为动力改造生产美制的b29轰炸机,这款发动机属于中小型涡桨发动机,输出功率超过三千马力,是国内中航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
众所周知,飞机最关键是在发动机,如果是二战时螺旋桨内燃发动机,因为与车用内燃发动机是同样的原理,只是排列不一样,所以后世一些先进汽车发动机厂家是能轻易仿造生产,这也是01基地现在能够自己开始生产红鹰战机发动机的原因,虽然有些原材料还必须让徐远山在后世采购。
但涡桨发动机就必须是后世专门的航空动力公司和企业才能生产。
徐远山不考虑用螺旋桨内燃机用于远程轰炸机,是因为使用这类发动机的轰炸机淘汰速度太快,所以后面的远程轰炸机就准备使用涡桨或涡喷发动机。
涡桨发动机比螺旋桨发动机输出功率更大,还更省油,省油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航程增大,要知道使用涡桨发动机的苏制图―95轰炸机到21世纪仍是北极熊的战略轰炸机。
后世的涡桨或者涡扇发动机已经很成熟,首次翻新寿命目标已经超过六千小时甚至上万小时,但要命的是,价格也很喜人。
如果01基地自己解决不了涡桨发动机,只能利用后世各款涡桨发动机制造轰炸机,生产几十架性能比b29还好的重型轰炸机是没有问题。
但如果像二战时美国那样爆产出几千架甚至上万架远程轰炸机,就是徐远山破产了也做不到。
因此,徐远山初步定下用红鹰现在使用的发动机模仿改造生产图―2中型轰炸机(双发),该款机型载弹量三吨,但时速能超过600公里,自卫能力强,这是802农用飞机不能比的。
而准备用后世生产wj5e涡桨发动机,用来模仿改造生产b29远程轰炸机(四发)。当然,01基地经过三年时间已经有许多技术人员脱员颖而出,徐远山更希望他们在参考多种二战轰炸机后,自主创新出一款轰炸机。
制造大型轰炸机,原来使用的几千吨水压机是不够了,必须要上万吨的水压机,现代时空已经采购万吨水压机,因为是定制原因,还需要一段时间。
至于运八运输机,航程超过六千公里,那就是战略轰炸机,而且光飞行机组培训估计需要半年以上时间。
所以,目前解放机空军用于轰炸的,就是802夜间攻击机和红鹰战机兼职,因为后世采购的802发动机比红鹰战机发动机贵许多,802夜间攻击机目前只有两百余架。
还因为802飞机翼展较长,时速三百公里算较慢,容易被击伤击落,所以就专门用于夜间作战,不过该机载弹量达到3吨,威力也是不小,而且是双座,攻击时专门由后座武器操作员负责投弹,能够减少驾驶员的压力。
黄仁宇这架飞机的武器操作员叫于当强,起飞后,黄仁宇驾驶飞机按照仪表的指示朝目标地点飞去。
飞机机翼上下都有不停闪烁的红灯,这是为了夜间作战飞机相互识别,但为了安全,快到目的地后机翼下方的红灯会关掉,而且夜间出去作战时飞机没有实施编队。
还飞在内蒙上空时,黄仁宇就看到地面有许多车灯形成的细长光线,说明地面部队同样开始行动,渐渐移动到内蒙和外蒙交界的地方。
十几分钟后,黄仁宇的飞机进入到了外蒙上空。
苏联空军在外蒙修建了十一个野战机场,可能还有一些备用野战机场,正使用的苏军野战机场具体位置已经被解放军空军通过无线电测向和飞机侦察得知。
外蒙古冬天夜色不仅漆黑黑的,而且寒气逼人,就算密封性很好的飞机驾驶舱,黄仁宇也感到寒冷,就这还因为驾驶舱有利用的暖风装置。
外蒙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但这里是漠北高原,除几座著名大山外,外蒙中部山势的落差并不是很大。
但飞行员仍要熟记较高的山脉和主要大山,比如肯特山、杭爱山、阿尔泰山,南部还有戈壁阿尔泰山的主要位置。
现在,黄仁宇把飞行高度保持在地面两千米以上,夜间飞行特别要依赖设备仪器,方位、高度及距离全由仪器提供,802夜间攻击机还有一台小型雷达和计算机,由后座的武器操作员使用观察,他会随时通过内部通话器告诉前面的驾驶员。
飞行一个小时后,飞机就抵达预定目标上空,但这不过是根据仪器得出的大概方位,最终找出目标还要靠两个人下面继续做一些工作。
黄仁宇把机翼下的识别灯关掉,他要准备下降高度,同时后面的于当强也把所有夜视设备打开。
飞机一边盘旋一边下降高度,二战爆发后,因为许多国家出现夜间轰炸机,所以各国已经知道夜间防空的主要手段:就是不能暴露出一点的灯光,这样轰炸机就不易找到轰炸目标。
就是到十年后,先进如美军飞机在朝鲜夜间轰炸时,更多时候是靠地面的特务用信号枪指明目标方位。
地面上的人听到黑夜天空老有飞机发动机声音,就是飞机在盘旋寻找目标位置,但光凭声音地面防空部队也无法确认飞机位置,大城市防空还能用探照灯,但野战部队和野战机场自然没有这个条件,那么严格控制灯光就是最主要手段。
苏联波―2轻型轰炸机夜间执行任务,没有雷达和夜视设备,更多时候是有明亮的月光条件或者早晚还有一定能见度时去轰炸目标,途中飞行过程是最为危险。
所以说夜间轰炸,飞行途中有撞山危险,到了地方寻找目标更不是一般的苦逼。
只有解放军空军因为有徐远山提供各种设备和夜视装备后,才会有如此安全和高效的轰炸效率。
这次夜间轰炸,黄仁宇属于第一波攻击,因此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为后续来轰炸机场的飞机指明方位。所以他的飞机携带六枚炸弹,其中就有两枚是凝固汽油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