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为谈判让他担任副主席吧---(1 / 2)

如果解放军要与苏联红军发生冲突,这让现在的土共领导们在感情上很难接受。

同时他们又是属于中国人里有文化、有知识的群体,接受是“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教育,所以无法理解苏共在外蒙的做法,……这与世界列强的殖民主义无异。

而苏联,可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土共政治局的主要领导与徐远山交流,不是他们缺少政治智慧,而是缺少国与国关系打交道的经历。

说到外交手腕,这时的苏联领导人真甩土共领导人几条街。

中国人待人特别出远门、出国的都太厚道了,土共领导人更是厚道之人,所以才会有后世中国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

所以,原时空教员访问苏联商谈两国关系的时候,才会觉得如此艰难和不解,为双方在外蒙上的分歧,在莫斯科一个半月时间里,教员脸上从没有过笑容。

而徐远山穿越到这个民国时空,四年时间也足够让他成长起来,他所受的教育和知识面,加上两年的记者生涯就是良好的基础,他同时在这些土共领导人身学习到很多东西,所以他在随后的工业、农业和军队建设上,提出了许多因地制宜的建议。优先发展空军克服民国交通不便现状,使红军战斗力得到提高,提前三年建议组成炮兵和汽车司机的训练队伍,让解放军一亮相就具备高强度火力和部队高机动性。

这就是他强调的,人才宁可等武器设备,不让武器设备等人才!

在徐远山的布局中,犹太工人是土共军工爆发产量的唯一机会,但严格来说也是趁人之危,为了避免误解,实施计划时徐远山用了拯救的借口。

有干部怀疑徐远山救这些被欧洲各国认定是麻烦货的犹太工人时,徐远山直接答复说老马也是犹太人,这立即把所有人的嘴堵上。

老马是谁?他不是后世资本企业家的马云和马化腾,而是排第一的革命导师马克思。

马克思可是共党的宗师爷,当时土共军队中流行的一句口号“去见马克思”,这是牺牲的光荣标志。

犹太工人来到中国后没有遭到歧视,也与此有关,不久后,中国管理干部就发现这些犹太工人真好用,人聪明就不说了,干活踏实认真严谨,操作严格遵照工厂规章制度,如果换中国或别的国家工人,如此繁重的劳作早频频发生事故了。

这是在整个世界对犹太人喊杀、驱赶的时代,也是在中国的犹太人最幸福也是最老实的时候。

利用这些犹太工人,又增加一些中国学徒,徐远山就陆续建立起六十多个大型军工企业,就连子弹厂和炮弹厂就有六家,设备大多数是来自德国和美国,少数要求更高更精密的工具和设备是从现代时空弄来。

而且有近千名技术水平更高的犹太工程师被调到01基地加强研发力量。

为了安置最后一批质量高的犹大工人,东北的沈阳、鞍山、本溪工业区又筹备了几十家封闭的大型军工企业。

这都是中国面对即将爆发世界大战的底气。

也是徐远山与土共合作,身份越来越超然和强大话语权的原因,而且徐远山对国际形势发展的判断至今无人可比。

在对待外蒙问题上,中国土共如果与苏共、苏军发生冲突,徐远山知道会造成土共许多干部的难过和心理不适期,但时间越拖特别是拖到二战后,外蒙的主权问题会更麻烦。

原时空外蒙主权这个麻烦折磨土共领导很长时间。

因为不说二战后苏联的态度,就是美英等国看到中国崛起后,肯定会玩阴的,甚至故意公开承认外蒙独立都有可能。

只有苏联在介入二战前,把外蒙主权摆到桌前,中国付出的代价才会最小。

徐远山离开前,又给这几位政治局领导举了一个例子:“中国成语里有夜长梦多的说法,我那我个社会也曾经出现过边境纠纷,民间人士和专家就有一种看法,说是暂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几十年后两国再来讨论主权这个问题,而几十年后谁会和你再讨论?这是一种躲避矛盾,只求眼前安稳的心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只会后患无穷。”

原时空香港问题也是如此,早在1942年的时候,中国与英国进行了谈判。

中国认为只要击败占领香港的日军,就能彻底收回香港,所以向英国提出了归还香港的要求。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于中国的要求,极力赞同,美国人同样巴不得英国利益受损。

然而就在中国以为可以顺利收回香港主权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极力反对。

这个人就是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

对于中国提出归还香港的要求,他强硬地表示:香港是大英帝国的领土,只要我还是英国首相,就不会使大英帝国解体,要想从英国手中夺取任何东西,除非通过战争。

考虑到当时战争状态下的同盟关系,蒋秃子国民党政府妥协了,让中国错失了一个可以提前收回香港的最好时机。

直到1997年,为了顺利收回香港照顾港人情绪,也埋下了香港多年动荡的隐患,后来出台国安法,才把香港动荡局势平息下来,使香港经济和生活重新走向正轨。

按照徐远山的建议,各地租界和香港、澳门的主权必须在新中国成立宣布废除不平条约时收回,同样会冒着与多个国家开战的风险,也只有在二战这个大乱局时中国付出的成本才会最小。

当然趁二战之乱在国外争取更大的利益,那就是徐远山今后的布局。

徐远山离开后,土共中央政治局重新召开会议。……徐远山有建议权,但决策必须由土共中央自己决定。

大家看着地图上外蒙的位置,这时才发现,如果中国少了外蒙,就会变成残缺不全的形状,军事上敌人进入外蒙后可同时以最短距离进攻中国的东北、华中和西北,能够直接掏中国的心窝。

看着大家不吱声,教员直接说道:“实际上,这几天大家都已经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无须再说,还是表决吧,同意徐先生对外蒙处理建议的就举手。”

教员说完后,他自己先举出了右手。

在座的政治局常委,全部举手一致通过,在大是大非原则面前,这些忠诚的土共成员可没有人含糊,……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决策尘埃落定后,会场反而有了轻松气氛,刘少奇说道:“既然定下了收回外蒙主权,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全国的百姓,包括我们在外交上的努力。说到外交努力,今天是不是也定下由谁去苏联商谈?”

教员说道:“政治局里俄语最好的是王稼祥同志,他又对各国政策有所了解,我建议由王稼祥去苏联协商。”

王稼祥也没有推托,政治局里就他最年轻,也确实俄语说得最好:“如果中央决定我去苏联商谈,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好这件事。”

朱总司令也表态:“王稼祥同志是比较合适的人选,我也同意,不过我觉得光王稼祥同志一个人不够,我建议再增加一个人,让小徐也去吧。以前我还真没有注意到小徐有果敢一面,刚才他谈外蒙问题时,说到有侵略者再侵入外蒙,照打就是了,他的语调很轻,我却感觉到一丝杀气和藐视敌人的气概,这次既然要表明中国要收回外蒙主权的决心,他去也合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