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要不要趁胜去打朝鲜?---(1 / 2)

东北战场解放军空军十个飞行团打得火热,把布置在山海关和天津机场的四个飞行团心急如焚坐不住了,他们的任务是穿过渤海湾直接到朝鲜上空,但必须要等空军司令部下达命令才能出击。

但出击命令却一直没有下来。

飞行团团长之一的邓士凯几次想发电报去询问,但他确实有些怕司令员陈赓。

陈司令员是邓士凯的老上级,不过级别差太大,邓士凯刚参加红军时,陈司令员已经是师长,如果不是邓士凯被选入空军,都难见到陈司令员。

后来邓士凯担任飞行团团长后,倒是常见陈司令员,不过司令员一改以往随和性格,常常把他们这些飞行团团长拎过去凯一顿,就因为这些飞行团团长老抢下面大队长、中队长的活,动不动就亲自带队出击。

等到1939年9月5日中午,日本陆航和海航实施三段击作战计划第二段击后就察觉不对劲了,前面两段击的陆航“钟馗”战斗机只有少量返航的,而逃脱的陆航战斗机飞行员一下飞机,个个脸色惨白,说土共空军飞机装备了一种新式火箭弹,杀伤力非常巨大。

所以海航“十三式”战斗机刚进入东北上空不久,大多数就被召回,各机群的指挥官飞机装备有电报机,就这样海航还有两百架“十三式”战斗机失踪。

而先进入东北的陆航“钟馗”战斗机损失高达536架,这一次空战让日本大本营欲夺回制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

所有的日本高官都在感叹,日本目前最先进的“十三式”和“钟馗”战斗机与土共空军的红鹰战斗机差距太大了。

实际上,他们是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就是就算他们有比红鹰战机更先进的战斗机,依然也不可能夺得制空权。

暂且不说红鹰战机的前身p51战斗机本来就是原时空二战最好的战斗机,美军在朝鲜战争前期还使用这款飞机投入朝鲜战场。

关键是,解放军空军空战的杀手锏是在格斗导弹,后世凡说到导弹,给人的印象是神密的高科技武器,但也要正确理解。

导弹的三大都分,就是制导控制系统、火箭动力和引爆装置,首先得益于后世芯片应用发展,引爆装置最容易被解决;其次火箭动力虽然难度较大,但质量较轻的弹体获得时速在一千公里内,这样的固体燃料也并不是太难解决;最后难度最高的就是制导控制系统,这包括两大部分,发现目标和根据目标方位引导转向追踪攻击。

最后的控制系统虽然最困难,徐远山设想就如把航模、船模甚至无人机的人工摇控改为自控,用芯片来决定选择判断,他所具备的知识无法独立研发出来,但后世可是有大把的人才。

想想各个高校举行的机器人大赛,说明这种技术在研究生阶段就能解决。

自从1937年红鹰战机上战场后,这两年红鹰战机使用的导弹研究始终没有停止,性能上除火箭动力方面外,其制导能力已经超过后世单兵导弹“前卫1”,因为这些红鹰战机使用的导弹,其核心的芯片是比“前卫1”控制器先进了三十年技术。

唯一缺点是同时使用时,出现多枚导弹共同攻击一个目标,下一步徐远山要提升这些导弹的性能,就是解决火箭动力提高速度和自动寻导带有识别和锁定功能。

从这一点来说,民国时空无论哪一个国家研发飞机的速度是跟不上徐远山研发导弹的速度,甚至有雷达制导或视频制导功能的导弹,运输机都能轻而易举击落对方的战斗机:就像后世控制无人机一样,控制导弹对准敌机冲过去即可。

在9月5日的空战中,日军的“钟馗”和“十三式”战斗机超过半过数是被导弹击毁击伤,而被击伤的战斗机又被拍马赶上来的红鹰战机补枪,岂能不输呢?

所以这一天的空战,解放军空军以红鹰战机不到三十架被击毁击伤的代价,击落日本最先进战斗机七百余架,剩余的是提前缩回去的,所以作战计划安排进行拦截的四个飞行团,出击任务自然就落空。

进入东北上空后,能逃脱回朝鲜的日本飞机都没有几架,拦谁去?

日本空军没指望了,自然就苦了皇军陆军部队,东北北部哈尔滨一线日军还能边打边朝东撤,回到朝鲜;而沈阳向东突围的日军还没有冲到本溪就被解放军团团围住。

大连的日军靠着军舰,冒着触发水雷风险从水路撤往朝鲜,解放军是无法堵住,但这一路日军想逃脱肯定会脱一层皮不可。

在朝鲜平壤指挥日军从东北撤军的石原莞尔当收到日本航空兵失利消息,也知道沈阳的日军已经没有希望了,唯一就是哈尔滨与牡丹江一线的日军能多撤出一些人马,加上大连用军舰运回的日军,如果能凑上五十万军队,加上驻朝日军和后续从日本补充过来,就有一百万兵力来防守朝鲜。

石原莞尔在战术指挥上并不突出,这货脑子老爱东想西想,无意就让他接触到战略边缘,他是担心解放军会不会趁胜攻入朝鲜。

土共中央确实正在研究是否要攻打朝鲜的问题,因为解放军中的朝鲜族干部多次联名向上申请,希望东北解放后趁热打铁解放朝鲜。

其中以东北战役前线指挥部负责指挥炮兵师作战的副参谋长武亭和第六野战集团军第2军第3师师长金日成两人为主。

武亭曾在东北的北方军官学校学习,炮兵专业,1925年加入土共组织,1929年上海工人暴动失败后,组织者之一的武亭到苏区加入红军,是红一方面军炮兵团团长,长征结束后担任军校的炮兵教员,后出任前线指挥部副参谋长负责指挥直属炮兵部队作战,与原时空不同的是,武亭担任八路军炮兵团团长。

金日成1931年加入土共组织,于1933年加入东北抗联,随后带领百人左右的一支游击队长期在长白山附近坚持游击战,东北成立杨靖宇为司令员的第六野战集团军,扩军后金日成担任赵尚志第二军的第3师师长。

为什么这些朝鲜人纷纷加入土共组织呢?

这里也有共产国际的原因,朝鲜共产党于1925年成立,因而在被日本殖民的朝鲜也刮起了一阵子“共产热”,阿猫阿狗都加入了,其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谋求独立的诉求是得到了一致拥护,但问题就出在远大的目标“共产主义”,因为朝鲜都已经亡国了(1910年被日本吞并),所以内部分成了两大派: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派闹腾比较大,甚至影响到二十五年后的南北分治。

因此,共产国际一怒之下,于1928年解散了朝鲜共产党,其成员一部分划到中国土共(非党组织叫朝鲜独立同盟),另一部分划到日本共产党,当然也有两边都不愿意去的,就加入在中国上海的韩国独立党(对外还弄了一个大号:韩国临时政府。后投靠美国),而韩国独立党后来就成了李承晚政府的主要框架。……这就是朝鲜南北分治的历史渊源。

当然,现在27岁的金日成还没有爆发太阳的能量,他在第2军担任师长还是很勉强的,就因为第六野战集团军扩充太猛,真正能打的就是杨靖宇兼军长的第1军和黄克诚兼军长的第5军,其它三个军就是二线部队与游击队无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