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教员的东北战略设想---(1 / 2)

11月9日晚用汽油弹轰炸东京后,徐远山驾机在远处进行观察,当然他不会冒险将飞机开到东京的上空。

就是原时空美国重型轰炸机b29在热气流翻滚的东京上空都像波涛中一叶小舟,徐远山现在驾驶的小不点运5运输机如果飞进东京上空非被卷跑不过。

拍下一些照片后,徐远山把飞机上的装甲放弃,这是简易加装的,用一个联动机构就可以轻松脱掉,然后他驾驶这架装有一肚子燃油的运5运输机返回华东的太湖西山机场,这可是有1800公里的距离,运5运输机都需要飞八小时以上,民国时空因为飞机时速关系,长途飞行真是苦力活,也是非常考验人的意志。

回来后,安排“胜利之声”发布消息,这时已经是下午6时,又给西安的土共中央去了一封汇报电文,然后徐远山就去休息了。

虽然“胜利之声”宣布中国解放军空军成功轰炸了东京,并完全摧毁了日本七个军工厂和部分日本天皇皇宫建筑,践行了对日本反击的诺言。

当然,因为各报社没有收到照片,还有一些人存疑的,倒是上海租界的洋人报纸根据从日本发来的电文消息,用整版文字说明东京被炸的状况:日本的首都东京已经成了历史,整个城市已经变成了平整的废墟。

反应过来的中文报社,直接就把洋人报纸上的消息翻译后又重新组织语言刊登一次,连续加印多次都被抢购一空。

中国,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相反“胜利之声”反而没有再宣染这次轰炸结果,只是一笔带过。不过该清楚的人自然会清楚,即下一次小日本再猖狂的话,会再次轰炸日本大城市。

11月11日,天还没有完全亮,徐远山从西山机场驾驶一架红鹰战机飞往西安,现在西山机场的飞机少了许多,自从日军从华东撤走后,解放军又多了几个机场而且大部分的作战飞机都调往华北,西山机场只留下二十余架飞机战备。

三小后,即上午9时徐远山赶到了西安的中央驻地,政治局领导除了要听徐远山的汇报外,还要讨论东北的问题。

“战争最终打的是国家实力,”汇报完轰炸东京的具体经过后,徐远山稍微总结说道,“日本不会甘心失去侵略中国得到的收益,但他们没有制空权情况下,时间拖得越长,实力就会被削弱越多,虽然日本正加紧研制生产新式战斗机,但我们的空军实力同样在提高,空中格斗的导弹作战性能越来越完善,我们的飞行员数量还在增加,虽然没有像德、英强国的飞行员以万为单位,但我们现在已经储备超过五千名空军飞行员并根据需要再扩大,在亚洲来说已经能够应对敌人来侵。”

不过在座的首长没有对袭击东京发表意见,毕竟这种作战方式不熟悉不说了,有多大的效果他们也猜不出来,等到二战爆发后欧洲交战国互相炸平对方城市,削弱对手战争潜力无所不用其极,大家才知道这是一种普通的战争手段。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东北战役问题,虽然按照计划,东北战役展开要等到明年3月,即开春后实施,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准备。”教员把今天讨论的议题说出来,中央原计划到明年3月展开东北战役,主要现在冬季东北有大雪行动不便,而且也极为寒冷容易造成战士冻伤减员。

教员接着说道:“若可用巨兽比喻,那么日本本土为其头颅,朝鲜半岛为其颈项,伪满为其躯体,沈阳至大连工业区为心脏,散布四方之军事重镇为其四肢,至于纵横交错之铁路公路网,恰好为其血管脉络。因此砍掉日本帝国主义身躯的伪满,则抗战胜利为期就不远,虽然我们暂时没有海军缓些时候收回台湾、琉球,但时间在我们这一边,只要把海军建设起来,总能收复。复”

当中国开始大规模建设时候,还可以用空军压制和封锁日本,日本海军再强大也不能开上中国陆地来破坏。

伍豪说道:“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就是中国发展最好的工业区,日本占领东北和几乎完全奉行了建设工业为掠夺服务的政策,东北每年的工业发展极快。在日本的苦心经营下,东北成了亚洲最大的工业区,甚至超过了日本本土,目前日本正源源不断朝东北增兵,幻想像与俄国战争那样打赢后仍能占据东北,所以土共解放东北是解放全中国的关键。”

教员提出了他的看法:“日本增兵东北后,在东北三省南部长城一线集结重兵,为了防止苏军配合我们土共进攻东北,还在与苏联交界地方屯了不少兵力,中间就靠铁路运输完全调兵遣将,我觉得东北战役解放军还是以运动战为主,调动敌人后我们集中兵力在野战中歼灭敌人。”

朱总司令也说道:“东北战役前,动用空军和游击队力量破坏东北铁路运输线,战争节奏就会被我们掌握,而且把关内野战师的大部分炮兵抽出来组成十几个炮兵师加强东北战役火力,关内部队每个师除保留120迫击炮再留一个6门105榴弹炮连就足够了。”

教员继续说出他的看法:“日本在东北的工业,主要在沈阳至大连铁路沿线,中间有鞍山、本溪工业矿山群,这里既然是日本的心脏,那我们就专门朝这个地方先下手,把这一段先占了,这里边有三个好处:占据工业区,就算设备有些受损,但只要基础工人还在,恢复生产也快,其中还要尽量把日本工人和技术人员利用上,这些人不能轻易放了;鞍山、本溪矿山有几十万上百万人的中国矿工,这些就是我们后面扩军的兵源;我们占据工业区后,日军主力只能过来与我们决战,总好过我们去攻打日军占据的锦州、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的这些大城市。除调动日军过来野战外,我们解放军在东北要占领广大的农村,还是那句话,时间在我们这一边,只要我们把东北工业区和广大农村都占了,日军不想出来和我们野战,唯一出路只能退回到朝鲜。”

教员所说的在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上,两侧确实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在这里,犹如德国鲁尔的“绵长工业区”,如果这些地方被解放军占了,日本人就不仅仅是心痛了。

原时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战胜国民党军队后,迅速利用东北众多的重工业基地,钢铁厂、兵工厂,把俘获的许多日本技师和技术工人利用起来,据统计有5000多名日本技师和技术工人被安排到工厂里,这些日本人又手把手地教会了许多中国工人,因此东北也成了土共军队的总后勤补给基地和武器弹药生产地,在解放战争中起了巨大作用,甚至后面的抗美援朝也是如此。

王稼祥对徐远山说道:“徐先生也说说吧,你当初提议把摩步师提升为装甲师是不是出于这个目的?”

徐远山轻轻点头,他也非常赞同教员的设想:“主席说得对,我们占了这些工业区,实际上就是掐住他们的心脏,他们日本工厂再无法给各地的日军部队输送血液,确实是攻敌所必救。我说过给三个摩步师各增加一个坦克团升格为装甲师,就是考虑东北地势平旦、交通便利条件而能发挥坦克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再增加三个坦克师更好,解放军也该学学大集群坦克作战方式。”

朱总司令也说道:“我前些天去宝鸡西山工业区参观,这些从欧洲来的犹太工人技术水平很高,我们能不能自己生产坦克?苏联帮助在包头建设的坦克厂生产的坦克估计赶不上东北战役啊。”

徐远山摇摇头,也有些遗憾地说道:“时间太短了,就算有新式坦克技术,也需要一年以上时间研发,目前只能改装苏联的t26坦克,就看能不能再从苏联多购买一些主配件,比如底盘和炮塔,可以考虑再拿粮种换,听说前一批粮种苏方试种后,效果很好。”

苏联提供的t26b2―1933型坦克,算是t26坦克后期型号,徐远山把其中的汽油发动机换成后世加工制造的柴油发动机,履带也是后世生产的,增加装甲和对讲机后对日军作战已经够用。

新式坦克徐远山后来考虑59坦克,按他想法打完日本后估计中国能够观望两、三年,然后才会参加二战,这种59坦克后世已经成熟得不得了,魔改的方案也是最多,能够打趴下二战中所有坦克。

徐远山在现代时空影视道具公司早就购买了两辆59坦克样车送到01基地,还是老办法,看那个技术达不到、生产不出来的部件就让后世生产,比如柴油发动机。

唯一困难是后世不能生产坦克炮,59坦克100线腔炮是最麻烦。

不过,徐远山选用59坦克还准备购买中国使用过的旧坦克,听说国内现有几千辆59坦克还在使用,这些旧坦克换新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后就能正常使用。

不过,他还没有想好用什么借口去买这些坦克,要不到现代时空坦克坟场去偷一些坦克过来?比如在美国内华达山脉的陆军存储站,有2000多辆退役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停放在沙漠中,它们的车况非常好,甚至可以随时奔赴战场。

伍豪答应道:“下来我们马上联系苏方,争取解决这个问题。”

徐远山对朱总司令说道:“坦克赶不上,就多准备一些双联20机炮和四联机枪装甲车,给每个师配置一个营30辆左右,那些装甲车虽然防护不如坦克,但火力比坦克还猛,经过多次实战,这种装甲车也在不停改进,主要是提高了防护能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