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决裂---(1 / 2)

在开化县的郭汝瑰已经正式担任国民党第18军第14师师长。

原时空郭汝瑰的战役谋划才华是武汉会战时候才开始露出锋芒,他是第一人提出“守武汉但不能战武汉”的建议,推翻了由德国顾问建议在武汉三镇构筑环形工事,准备死守武汉的作战计划,正因为他建议在武汉外围利用地形展开作战,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此战结果中国军队未受大的损失,而日军却失去锐气,从而使得中日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现时空郭汝瑰凭借与日军作战英勇、指挥得当,先是担任14师代理师长,一个多月后转正。

6月8日,第14师师部来了一男一女两位解放军的军官,说是师长前面要购买药品的联系人。

第14师因为郭汝瑰的原因,所部防区与土共根据地虽然接壤双方却从没有发生过冲突,相互也有来往,特别第14师曾多次从土共方面购进药品。

实际上,女军官就是解放军第四野战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赵一曼,男军官是徐远山不过他没有表明身份,他今天就是来给赵一曼当保镖的。

昨天徐远山带上一大队土共干部和物资从西安到太湖西山后,开始了解华东战场三方当前态势,当知道土共屯溪根据地南面开化县国民党军队第14师师长是郭汝瑰后,知道郭汝瑰早已经与土共失去联系已很久,原时空郭汝瑰也是到1945年才与土共联系上,而且目前看郭汝瑰的轨迹也产生了变化,不再是国民党第54军参谋长,而是一师之长。

徐远山考虑到现时空郭汝瑰潜伏在国民党军队已经意义不到,因为不出意外的话两年之内解放军就能解放全国,没有了武汉会战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出任作战厅长,真不如在解放军里发挥他作战指挥才能。

因此,徐远山给土共中央一封建议电报,就是准备策划国民党第14师起义,他提到了郭汝瑰是失联且忠诚的土共成员,在国民党军队中作战指挥能力属于凤毛麟角,建议当土共与国民党决裂之时,由他率部起义。

土共中央批复同意,因为郭汝瑰是四川人,所以就让同是四川人的赵一曼负责与他联系,考虑到赵一曼进入国民党统治区的安全,徐远山就自告奋勇充当警卫。

刚一见面,赵一曼就用四川话提出和郭汝瑰单独会谈。

“我是第四野战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赵一曼,遵照土共中央命令与你恢复联系,你的介绍人袁镜铭已在1931年在武汉牺牲,这也是你这几年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原因。”单独与郭汝瑰谈话时,赵一曼直接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郭汝瑰听到是党组织派人来联系,而且还是闻名中外的抗战英雄赵一曼,强压着激动心情说道:“当知道先锋军也是土共领导的军队,我多次就想到土共根据地去联系,但我一个国民党军队的师长说的话怕没有人相信,而且与组织失去联系快有十年时间了,想找一个证明人都不容易。”

赵一曼现在始终还是奇怪徐远山好像什么都清楚,当年在东北就如此,这次郭汝瑰的资料还是徐远山提供的。

赵一曼认真说道:“组织不会忘记那些忠诚的成员,你无需再找证明人了,组织已经进行过调查,今后就由我负责与你联系,我会给一套电台密码,以后可以直接用电台联系。”

郭汝瑰询问道:“中央有什么新指示吗?”

赵一曼点点头:“你们暂时在师中发展爱国力量,掌握全师,如果汪精卫政府公开投敌的话,见机行事发动起义,解放军第四野战集团军会尽量配合你们。”

郭汝瑰又说道:“国民党军队内部已经传达了与日本和谈初步达成,为了防止土共的破坏,还准备与日军联手对付华东解放军,你们这次过来有些冒险了,其它国民党军队驻地已经开始掀起反共浪潮,限制土共人员进入了。”

赵一曼微笑说道:“这我们知道,如果不借买卖药品之事我亲自过来,担心你不相信相,反而会产生误会,不过我的安全你不要担心,陪我过来的是先锋军大人物。”

“先锋军的大人物?”郭汝瑰有些若有所思,“先锋军里算得上大人物的,就是军长徐远山了,在华东他的传说很多,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真人过来了,我们这些人有眼不识泰山,需要把他叫进来吗?”

“不用了,”赵一曼摇摇头,然后说道,“徐先生现在担任解放军第四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员,今天他过来你一个人知道就行。”

事实上,赵一曼也不知道徐远山亲自到郭汝瑰师部的用意,他是专门踩点来着的,既然他鼓动郭汝瑰见机起义,当然也要防万一,否则,他改变了郭汝瑰的历史过程,不出意外不要紧,若有意外他心里肯定就过意不去。

最后,赵一曼把一套电报密码给了郭汝瑰,并约定紧急时候双方的联络方式。

汪精卫政府所谓的“和平建国”理论,就是出让中国经济利益给日本,然后让收获满满的日军退出中国,最终迎来中国和平。

这个所谓的和平建国集中反映了汪精卫的曲线救国思想,对于国民党政权而言,国家已经无法抵抗住日本的攻击了,只有与日本谋求和平,才能积蓄力量,保存实力以备后来居上。

这种理论实际上是民族投降主义,表明他们标榜的“救国”已经没有了底线,任意出卖国家主权和独立。

但就是这样的投降理论,在国民党军队中依然得到了一些高级军官的赞同,这些军官典型是属于窝里横,打日军打不过,一败涂地连连失去国土,但对抗战的其它国内部队却是能够下狠手。

国民党军队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是参加淞沪大战,包括他的保定同学,现在第三十二集团军司令上官云相也一样参加过淞沪大战,是臭棋篓子,从而在心理畏日军如虎。

然而这两人就是原时空皖南事变国民党军队直接指挥者,从设伏新四军到层层包围,表现出异常的积极和主动,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典型代表。

而国民党军队中的师、团级军官又呈现两级分化,一部分与日军有血海深仇,仍坚持要求抗战;当然也有一部分军官得过且过,遵照上司命令不愿再与日军作战。

可见汪精卫国民党政府“和平建国”理论在国民党军队中造成的混乱。

那么当汪精卫政府公开投降日本时,让郭汝瑰率一个师起义,将会让国民党军队许多人产生动摇,不愿投靠日本的国民党军官,还有一个出路就是投向解放军。

直到6月10日,汪精卫政府与西北土共扯皮了十天时间,依然无法解决国民党军队进入江浙的问题。

当初在江浙周围建立的根据地,是用先锋军名义,而先锋军的规矩是国民党军队少量(每一支队伍百人以内)成员,进入根据地时只需打招呼备案即可,先锋军鼓励双方的经济来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