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陕北痛歼日军(4)---(1 / 2)

日军旅团长以上级别的军官喜欢用谋略,这是在抗战时期表现很突出。

所以他们往往重视司令部里那些昭和参谋们进行的兵棋推演,因此园部和一郎师团长让第14旅团卧在横山不动,以静制动;而榆林附近的第13旅团伺机而动。

更不用说正朝佳县攻击前进的全机械化独立混成第1旅团随时回身扑过来。

但日本忘了,讲谋略他们不过就是徒弟,师傅是那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大国。

对于陕北两方的态势,西安土共中央的作战指挥部里,后世被誉为千年才有的战略家,土共掌舵人的教员,正盯着墙上挂着的巨大陕北区域作战地图。

他深邃的眼光扫过地图上的陕北延安,这是陕北战役红军的最大补给基地;然后转向东边的延长,这是不容有失的采油、炼油基地,西北靠的就是延长和玉门两地的产油、炼油,供应飞机和汽车使用;继续朝东偏北的延川看,这是进攻陕北的日军第一个强渡黄河进攻点,日军这里放了一个第8师团;沿黄河北上一百多公里就是第二个强渡黄河进攻点的佳县。

看完黄河沿岸后,教员又开始注意北边的榆林,哪里附近中日两军现在处于相持的状态,而榆林西边五十公里左右的地方,三个红军摩步师犹如三位强悍刺客正虎视眈眈静卧着。

他又把目光朝榆林北方移动,近两百公里外就是伊克昭盟(鄂尔多斯)的盟政府所在地东胜,他的目光在这里停了下来。

过了一会,教员转过身问伍豪:“几天前,军事情报部破译日军的电文里,提到东胜是日军的补给基地,这里可以作些文章。”

伍豪也朝作战地图上看了看,然后问道:“是的,主席打算让徐先生带三个摩步师袭击日军的东胜补给基地?”

教员摇摇头,颇有深意说道:“不是,如果袭击东胜,派出二十架战机轮番轰炸就能达成,但结果就造成日军第7师团全往佳县靠,和日军第20师团抱成一团再往下冲直到延长,有可能把进攻延安的三路并成一路。这东胜只能是诱惑,既然摩步师有徐先生跟随,补给无忧,那就把榆林附近龟缩成一团的日军部队,拉扯出来打运动战,这才是红军的主要军事战术思想。给徐先生发报吧,给他点题,让他马上整个文章报过来,这回轮到我们考考他了。”

事实上,徐远山这一年来在军事指挥上的表现已经让土共中央领导惊讶,他们与徐先生接触过近三年时间,当初就观察到徐先生没有多少军事指挥素养,带领的龙组那支小部队顺利取胜,每次都是凭借取巧的作战方式。

这种有局部放大自身优势的作战方式,不适合大部队作战指挥的,实际上这不过是徐远山通过后世影视和书籍作品得到的一些特种作战理念,但用在民国时期是足够了。

当然,空军红鹰战机采用的战术也是如此,拥有强大性能的战机,还是采用“一击即脱”的偷袭作战方式。

这,谁又能受得起?

日军无论陆航或海航也受不了,这时候的飞机太金贵了,一天丢几架或十几架的,半年时间里日军飞机不明不白就被撸掉了五、六百架,自此后日军飞机再也不敢在中国华北和华东上空飞行了。

而日本海航还拼了一把,最后一次偷袭南京反被设伏,日本海航被打掉一百多架飞机后,终于服了,连航空母舰都躲到海军基地里再也不出来,就算偶尔出来也是远离华东海岸线。

日军纯粹是被逼着交出制空权的。

然后,就是日军与国民党中央军、各省主力部队在淞沪的大战,太湖西山先锋军借机收容了大批中国军队伤兵,各个部队一见有人帮助治伤,特别是各省来的部队,通通把伤员甩给甩先锋军。

三个多月淞沪大战打完后,除不到五分之一伤员致残外,有了青霉素帮助的太湖先锋军借这些来自各省的伤兵治好后扩军到五万人。

借日军兵临太湖时候,先锋军收拢了治愈伤兵的军心,一场歼灭日军两万人的西山反围剿,不仅凝聚了士气,更是展现徐远山的军事作战指挥理念,就是作战中尽可能发挥出自身优势。

然后,就是南京城保卫战一战让刘湘等人和川军、桂军、粤军天下闻名,然而土共中央清楚徐远山在其中的作用,包括他提出的具体作战建议。

更喜人的是南京保卫战,最大的成果就是四川投入到西北联合政府。

而且最早的布局,就是徐远山提出来的:借用川军将领,特别刘湘、邓锡侯等人赞同土共提出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共识,找机会让他们和西北土共站到一个阵形。

因此陕北战役开始之初,当徐先生提出要暂时充当一线指挥员,土共中央经慎重开会讨论后同意了,就是因为徐远山以往和在华东与日军作战中表现出与别人不同的指挥能力。

土共红军能打的指挥员很多,但指挥经验基本是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得来的,对日军作战还需一个熟悉过程。

徐远山没有经过正规军校学习,但他并不缺作战经验,而且军校学习,就是学习军队排兵布阵的知识;更多是研究不同条件、不同情况的经典战例,抛开前面不说,后一点来说民国时空是没有人比徐远山知道更多的现代战争的战例了。

教员安排伍豪去给徐远山发电报后,独自一人走出指挥部。

春风从秦岭山脉吹过来,带着野花的花香,这是西安最好的季节,不仅草绿花开,气温也是最为让人舒服二十多度的温度。

远处一座火力发电厂的高高烟囱正冒出白白的蒸汽。

西北联合政府虽然无法从苏联购进武器装备,但也用徐远山提供的各种先进药品从苏联换到民用的工业产品,火力发电设备是其中的之一,而所用的燃煤主要是渭南白水县产出的煤矿,通过渭河水上运输拉到西安供应各个工厂使用。

而渭河水运的拖船本身就是煤炭作为动力,这是全面抗战爆发前在上海洋人哪里购买来的轮机,一艘拖船后面拖着十几艘装满煤矿的木船。

民国时期,在陕西关中最省力的运输还是借渭河的水上航运。

近两年来,在徐远山帮助下,西北联合政府沿西安渭河南岸建立工业群,安置了十几万从各地收拢和自身培养的工人,和甘肃的01基地形成两大工业群。

这是西北崛起的基础,更是中国崛起的基础,因此这次陕西保卫战绝不容有失,西北红军就算倾家荡产都要打好这一仗。

教员在警卫员陪同下,走到村庄外面,他在绿油油的麦地间走着、想着:

两年前为了解决西北饥荒问题,从徐远山提出种子问题和以粮谋天下的计策后,第一年先是用土豆解决饥荒问题,第二年开始徐远山提供各种粮食种子和相继建立多个小化肥厂和抽水泵厂,又用大会战形式,甚至动用军队参与的水利设施建设,现在终于初步解决西北的粮食问题。

果然有粮在仓,心里不慌。

西北不仅稳定下来,还吸收了不少山西、河南、湖北及四川等四个省灾民。

现在粮有、钱有,又铺开工业建设和近百万经整军强化训练的红军战士,难道真会像徐先生所说的那样在1940年就能把日寇打出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由土共领导的新中国?

……

等教员回到指挥部时,徐远山的作战计划也发了过来,具体设想是:

摩步师北上把日军的重要补给基地伊克昭盟的东胜围住或攻占,那里日军部队不足一个联队,后续日军应对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日军快速北援,而且日军能够北援首先可能是全机械化且战车最多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那么三个红军摩步师先围歼这个独立混成旅团,红军万兵力在72门重炮(暂不计缴获日军火炮)和飞机配合下,能在两天时间内歼灭这个独立混成旅;下一步如果日军第7师团派出一个旅团来救援,用红军三个摩步师和榆林出来的两个步兵师合计五个师把日军这个旅团再缠住;后继过来的日本援军先用空军飞机迟缓他们的行动……

第二种情况日军置之不理,那么徐远山可带着三个摩步师继续北上包头,哪里只有日军不到两个联队,攻下包头后再东去,直指绥远省的省府归绥(呼和浩特),徐远山给这三个摩步师补充一次超过四千吨的粮食、油料、弹药及增加五十门重炮后,围攻日军只有一个旅团的归绥,彻底断掉日军北路通道。

而这时候的榆林南边态势,没有北边补给的日军第7师团只能和日军第20师团在佳县汇合,那么红军让出佳县,边打边撤放日军第20师团过黄河,而后在合适时间用空军飞机毁掉黄河上所有浮桥,切断日军运输补给线,同时红军用超过十五个步兵师和日军这两个师团在延安至榆林之间打消耗战,红军有延安补给基地依托,兵力、火炮又数倍多于日军,先垮的自然是日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