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娘西匹!”正吃早饭的蒋秃子从“胜利之声”广播的新闻里,听到日军大举进攻陕西,爽极而骂。
虽然“胜利之声”极让蒋秃子讨厌,但他还不得不听,上面的新闻可是最快最全。
今天终于有了好消息。
现在是3月25日上午7时5分,收到这样的新闻,确实让蒋秃子爽极了,娘西匹,这小日本半年来先打平津的宋哲元;后打了山西的阎老西;最后还在淞沪和徐州揪着中央军不放,而政治老对手朱毛西北哪里却成了大后方,说蒋秃子不郁闷,那都是假话。
蒋秃子从来就见不得政治对手好过,什么民族和国家大义,他倒不是一点没有,但必须排在他蒋家王朝统治巩固之后,否则就不会有著名的理论思想“攘外必先安内”。
东北丢就丢了,平津的长城抗战又算什么,那个时候正是蒋秃子集中所有国内精锐军队大举围剿土共苏区的时候。
不过,现在江浙丢了真是心疼,不过疼的不是哪里的平民百姓,疼的是他蒋秃子钱袋子丢得一干二净。
地主家都没有多少余粮,何况专营政治权利,而把经济揽钱的事情交给宋家的蒋秃子。
他真太难了,现在因为缺钱,中央军扩军缺少粮饷,没有武器弹药,扩军后的部队已经陷入困境。
蒋秃子不是没有想过与日本谈和,关键是谈不下来啊,他已经够退让了,提出黄河以北的华北让给日本,只想要回江浙。
但已经吃到甜头的小日本岂能把好处吐出来,日本的条件:华北要华东也要,而且他蒋秃子的地盘矿山也必须向日本放开才行。
这真是欺人太甚,娘西匹,是小日本死逼他蒋秃子不得不抗日啊。
蒋秃子吩咐侍从室主任钱大钧:“钱大钧,去把鸡公山的军事委员会几个人叫过来开一个会。”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抗战时期就是国民党政府的大本营,蒋秃子担任委员长,这也是蒋秃子“委员长”专称的由来。
这时候,国民党政府傀儡主席是林森。
不久后,参谋总长、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军训部长白崇禧,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政治部长陈诚,作战厅厅长刘斐,先后赶到花旗楼二层的军事会议厅。
“你们都收到日军进攻陕西的消息了吧?”问这话时,因为蒋秃子心情舒畅,语调也极为轻松。
二当家的何应软也同样心情舒畅,笑着说道:“收到了,收到了,我刚才还专门问了焦作、新乡、蚌埠、合肥一线的军情,小日本的军队好像有些消停了。”
日军的补给也不是多充足,往往是开一处大战战场其它地方就得暂停。
“嘿,娘西匹,”蒋秃子笑着骂了一声,然后说道,“终于让我们喘一口气了,你们都说说,这次日军进攻陕西,土共能坚持多久?刘斐,你先来说。”
这种场合,刘斐从不怯场,他的军事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的,但在场的大佬里,除白崇禧外,那都是比他逊色多了。
“综合各方情报和消息,这次进攻陕西的日军有近二十万,从番号上看几乎全是日本的关东军,不过据说陕西倾尽全力,出动了五十万人的兵力,又有黄河天险,应该能坚持三个月。”
刘斐说得有理有据,中央军又不是没有与日军交手过,对手的战斗力和突击能力都领教过了。
先是华北战场,山西五十万中国军队在八万日军攻击下,仅坚持两个月;淞沪战场,七十万中央军和几个省来的主力部队对阵日军二十万,坚持了三个月;徐州会战就不提了,五十万中国军队对日军十万军队,因为中央军带头坑队友,后面一个比一个聪明,仅一个月徐州会战就没有名堂。
国民党高官从蒋秃子算起,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有问题,都是怨士兵杀敌不坚决才造成了败局。
对于刘斐说西北土共能坚持三个月,何应钦深知日军特别是关东军的历害,所以就有不同意见:“虽然渭南有黄河天险,但从陕北南下就不需要渡河,榆林至延安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还是很方便日军战车部队行动,估计一个月时间能打到西安,所以土共西北联合政府应该坚持不了三个月,至多两个月时间就会从宝鸡退入甘肃。”
蒋秃子不去管这两人的争论争,他又转向白崇禧问道:“健生,你对土共红军更了解,你也说说。”
白崇禧微笑说道:“委员长,红军素来滑不溜秋,就算他们守不住西安,也不会撤出陕西,应该还有一场龙虎斗,日军不易在陕西站住脚,我觉得中条山的晋军、中央军可借机反攻,而且往西占据风凌渡口,顺势反攻夺取晋南都有可能。”
听到白崇禧如此说,陈城撇了撇嘴,他在国民党内部有“小委员长”雅号,就是说他政治能力强于军事指挥能力。
所以陈诚说道:“健生,抄日军后路的事不说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此给西北土共出力,他们也不会领这个情啊。”
蒋秃子频频颔首:“辞修说得对,中条山我们的军队不能轻举妄动,我倒有一个周全办法,等日军占领西安后,中央军应该大举入川,一部分占据大巴山,防止日军攻进四川,等中央军在四川站稳脚跟后,就可以利用四川的人力和物力,在四川招五十万的川人男子参军不难,然后在中央军带领下以攻代守,反攻陕西。”
何应钦虽然是贵州人不是浙江人,也与蒋秃子有不对付的时候,但能大权在握,确实也有拍马屁水平在优秀线之上的原因:“委员长有雄才大略啊,眼光远在我等之上,中央军占据四川后,绝对能守住四川,下来我们拟出一份让中央军进四川拒日军的计划,方便到时候能顺利实施。”
当鸡公山国民党政府大本营在分析土共红军在日军强力进攻下,还能坚持多久,顺便准备在四川做相应布置时侯,西安土共三位政治局常委也在碰头讨论陕北态势。
墙上挂的陕北作战地图,已经标上了敌我态势,除了许多小红旗代表红军各师部队,三道粗黑箭头符号代表日军的三条进攻路线。
伍豪说道:“彭老总他们的作战计划,先是在黄河沿岸方向借地形对佳县和延川两路进攻的日军进行痛击,占便宜后再诱敌深入,总攻时再断日军在黄河上架设的浮桥;榆林方向,彭老总认为一下子吃下日军四万人不现实,所以准备分批对敌人实施聚歼,徐先生对此也很赞同,认为陕北地形不利于包围日军四万人的部队,应该采取单独吃掉一部分或围点打援战术,决战战场准备放在沙漠边缘。”
教员点点头:“除了中间分步分批打歼灭战,北边最好准备用三个摩步师封堵日军北上退路,东边毁掉黄河浮桥,是决定能否全歼八万日军的关键。”
王稼祥也说道:“徐先生建议这次陕北战役用五个战术:屯兵战术,钉子战术,反击战术,回马枪战术和穿插战术。榆林城两个步兵师坚守的钉子战术;将十六个师分布在横山、靖边、绥德、米脂、佳县、吴堡、延川和延长等有利地形的屯兵战术,而其中横山、靖边更是重点屯兵区;其中用屯兵的多个步兵师实施反击战术和三个摩步师回马枪战术结合;还有六个师预备和进行穿插战术,确实让人眼花缭乱。”
教员笑着说道:“钉子战术就不说了,那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固守,把敌人吸引在榆林城周围;屯兵战术是运动战特殊形式下的一种方式,陕北地域广阔,我军现在又增加了许多重装备,长距离的运动恐延误战机,提前在要点上屯兵,缩短了移动距离更好进行围歼敌人。总得来说还是属红军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军事思想,当然反击战术和回马枪战术更是了。”
这些战术,不过是徐远山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典型战例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的。
当然也有特别原因,陕北黄土高原无法实施一线阻击挡住敌人进攻,所以有超过五个县城的老百姓要撤离,但这些百姓也不可能撤到关中,只能就近撤到附近的山沟,如果附近没有红军部队,那么小股的日军部队都能够对老百姓造成伤害。
同时,各处有师级单位的红军部队,也使得日军不敢过于分散兵力,如果单独遇到日军一个大队,整编后的一个红军师是能吃掉这支日军部队的。
所以说屯兵战术既能保护山沟里老百姓的安全;还能让日军无法分兵;最后还易聚集成优势兵力对日军决战。
伍豪说道:“这些战术实施,都有红军战斗力提高和火力增强的前提,简单来说就是钉子拨不掉,屯兵不怕围,其它自然就好说了。”
王稼祥也拍手称赞:“这些钉子、屯兵和移动的反击、穿插及回马枪战术,还有空中来回穿梭的飞机,就在陕北形成一幅巨大的诛仙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