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增援入城起变化---(1 / 2)

王铭章带领川军122师于15日中午渡过长江到南京城,这时江南的南京城外依然响着隆隆的炮声。

从昨天开始,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又开始蠢蠢欲动,已经攻击一天一夜。

122师兵力现在尚有4886人,川军二十二集团军的四个师里,最多的师兵力也就略比五千多一些,少的已经不足四千七百人。

不过,每个师还有负责后勤运输的一千多挑夫,也随队伍过了长江到南京城,后面这些挑夫都会编入到队伍的班排里。

江面上来往的木船也有不少,都是给南京城运送粮食的,这也说明中国军队守城的决心。

122师过江后,在南京城下关附近,王铭章见到许多士兵和百姓正整理平地,然后用大石碾来回滚压地面。

走在前面的师参谋长赵谓滨回过头来对王铭章说道:“看样子是修简易飞机场,也不知道是刘司令长官要用,还是先锋军要用?”

他们这些川军杂牌军,不是一般的穷,就是师级军官也无马,师长和参谋长和普通士兵一样需要步行。

这飞机场如果是刘司令长官要用,那就是给自己留后路了,不过川军在四川省之外可没有飞机。

自从川军二十二集团军到山西对日作战,几乎就没有见到过日军飞机,所以王铭章他们川军也没有像原时空每师只剩三千人那样惨烈。

当然川军官兵后来才知道,天上的飞机有属于中央军空军的,还有属于江南的一支地方部队的。

虽然王铭章知道各省包括四川都有那么几架飞机,但全是落后的双翼飞机,从收音机知道这支有飞机的江南地方部队原来是太湖独立旅,后来脱离国民党政府军队序列,改名成“江南抗日先锋军”。

“江南抗日先锋军”比川军二十二集团军的兵力还多。

王铭章摇摇头:“不说飞机对刘司令长官有什么用,四川的飞机肯定到不了这里,应该是为先锋军空军的飞机修机场。”

赵渭滨也惊讶不已:“这先锋军哪里来的这么多飞机啊?”

他们川军二十二集团军昨天上午乘火车到浦口,就到处听到人们在议论前天的空中大战。

先是日军密密麻麻上百架飞机来轰炸南京城,南京城里的军队也不示弱,连续打下来二十多架飞机,后来先锋军的飞机赶了过来,更是好戏连台,直接就在空中打碎了几十架日本飞机,等日本飞机往东跑后,先锋军飞机又追了下去,到晚从收音机里得到消息证实,这些日本飞机果然也没有跑掉。

王铭章和赵渭滨当然知道先锋军“”空战大捷的消息。

现在中国军队里,连长以上的军官再穷都会整一个收音机,就是为了知道全国抗战形势,而消息最多也最新的就属“胜利之声”广播台。

通过“胜利之声”,许多中国军队军官还知道了太湖西山反击大捷。

但前线中国军队很多军官都不太相信,一次能消灭两万多名日军?

就算后来“胜利之声”用了三天时间,播出日军小队长以上的番号和姓名,依然有人怀疑。

王铭章同样存疑。

无它,就是日军太难打了,王铭章带川军122师在山西省与日本军队打了一个多月,自身伤亡超过两千人,消灭日军不过四百多人,这还算川军二十二集团军各师中战果算好的。

而在浦口的一天时间里,渐渐让王铭章有些相信先锋军战绩,能打下一百多架日本飞机,就不能消灭两万名日军吗?

122师上岸进城后,前往城内东北角古鸡鸣寺和中山门中间的驻地时,一路上王铭章很少见到百姓,说明南京卫戍司令部是花了大力气把老百姓撤出了南京城。

以前国内军阀混战时,双方无论怎么打,很少有为难百姓的,加上炮兵也少,战区的百姓一般只是躲在家里避战火,但日本人来后就不同了,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杀不少百姓,攻城时候更不顾忌,直接就朝平民百姓房子开炮轰击。

所以,中国军队现在与日军开军战,在守城镇时,多数情况是劝走所有百姓,免得他们遭受炮火伤害,更担心日本人来后丧心病狂进行报复。

山西省已经有多个城镇百姓遭日军大规模屠杀。

南京城里许多重炮在开火,从下关附近的狮子山炮台到古鸡鸣寺,最后在中山门,王铭章都见到许多不停发射炮弹的重炮。

听城里的士兵说,这些重炮都是先锋军的。

122师在南京城的驻地设在古鸡鸣寺和中山门之间,前后都是先锋军的炮兵阵地。

在参谋长赵渭滨设立师指挥部时,王铭章带两个参谋还到驻地旁边去观察先锋军炮兵作战。

远处,先锋军炮兵拼命在发射炮弹。

王铭章知道这些重炮的炮弹一发都值几十块银元,差不多相当四川农民一户富裕人家一年的收入。

他和部队里其他军官一样,对刚冒出的先锋军抱有好奇之心,从“胜利之声”广播的内容看,这先锋军根本不忌怕蒋秃子和国民党政府,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底气。

王铭章从军以来,长期卷入军阀混战,并数次参与对土共红军的“围剿”,1935年华北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加剧,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迅速走向高潮,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

特别是王铭章对蒋秃子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十分反感,对土共西北政府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也极其赞同。

所以,王铭章现在对先锋军有天然的好感。

第二天,王铭章还见到神秘的先锋军徐远山军长,这是刘湘专门安排川军新来部队的师长、军长和徐远山见面。

刘湘不愧是官场的老油条,他虽然是四川的老大,不过仅仅是名义上老大,出川参加抗战的川军将领还有不少以前是对头呢。

刘湘知道要把川军凝聚在一起,抱团守望相助,除了南京这次保卫战外,还得依赖眼前这个先锋军。

因此16日下午,刘湘就把新到的二十二集团军正副司令邓锡侯、孙震(各兼两个军的军长)和四个师的师长召集到司令部,另外专门请来了先锋军正副军长的徐远山、赵一曼。

赵一曼本来就是四川人,很早就成了抗战英雄,和川军将领在抗日战场相见,自然也没有隔阂。

开场时候刘湘先介绍了南京守城情况,有前四天与日军交手的大致过程,还有最新的防守布置。

“二十二集团军兄弟伙来南京后,原先城里的川军三个师的主力已经东出南京城建立城外阵地,城外阵地就在护城河前面五百米至一千米左右,这南京城说不好守真不好守,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城外到处是河沟、水塘还有积水的稻田,能发起规模进攻的地方并不多,何况还有先锋军的飞机和重炮协助。”

刘湘继续说道:“我也不想瞒大家,当初我也没有公开说过与城共存亡的屁话,但这城我是准备守一、两个月以上,除了后面还会陆续从四川调些兵到南京来增援,主要是有先锋军的鼎力相助。”

刘湘先给大家介绍赵一曼,赵一曼用四川话说了几句,听到川话果然让大家感到非常亲切。

异地抗战,人生地不熟,最能信任的就是一个战壕里的老乡。

最后,刘湘介绍徐远山,并说出了先锋军给各个师换装的事情:“这位就是先锋军长徐远山,不过他喜欢大家称呼他为徐先生。先锋军准备给二十二集团军的四个师整个换装,每个师提供三千支步枪,三百挺轻机枪及相应的弹药,全是德制原装的武器,两天后就能运到,不过先锋军可是有一个条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