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军现在是一名营长,随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赵一曼12月4日到南京后,第二天就接到命令带全营到第一层防卫圈的汤山执行阻击和骚扰作战。
而且,师里还专门另派一个营战士帮助刘正军他们营携带一批物资和弹药送到汤山,然后这个营战士再返回南京城的中山门。
先锋军负责中山门防守,安排了两个营兵力,另一个团步兵和炮兵营正在国际安全区的东面,即在玄武湖边的古鸡鸣寺附近修建炮兵阵地。
考虑到阻击作战需要弹药较多,因此派出一个步兵营帮助运送。
按照先锋军的配置,阻击战时火力是按最强的配置,弹药量也是普通战斗时候的一倍。
刘正军也是徐远山最早带到上海的三个人之一,林东财转为收集情报,刘正军和田富贵到了部队,而且刘正军还成了狙击手。
南京防卫圈本来是有三层,第一层防线是最外围的牛首山、青龙山、汤山、栖霞山、乌龙山这些山地。
南京城历来是易攻难守之地,就是外围没有方便防守的地形。
第一层防线阵地的这些山丘再往南京方向就是近十公里起伏不大的地形和稻田,然后是第二层防线的雨花台、紫金山等南京外廓阵地。
外廓阵地后面紧挨着第三层防线的内廓阵地即南京的明城墙。
由于兵力不足的原因,刘湘率十个师地方杂牌军保卫南京城,只够布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防线,原来有十个师的中央军部队布置在最外围的第一层防线。
按照拟定好的作战计划,中央军在第一层防线打一场后就可以撤离南京,后面就交给刘湘这伙杂牌军守南京城就是了。
12月1日 爆发了太湖西山反击战,从2日开始,被打蒙了的日军就停止继续朝南京方向前进。
日军举棋不定的原因,就是身后出现一股能抗衡日军两个师团的中国军队力量,这对前面进攻的部队都是严重的威胁。
日军不前进,蒋秃子又有别样的心思了,因此命令防守第一层防线的几万名中央军从4日开始撤离阵地穿过南京城过江,布置到长江北面,名义上是为保护南京守军北路的安全。
赵一曼到南京见到刘湘后,才知道中央军已经撤离第一层防线。
因此她对刘湘说道:“刘司令,第一层防线不设防,整个南京地区就被日军长驱直入,守不了多少天的,我们守南京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多守几天提振国人抗战决心吗。”
赵一曼上过黄埔军校、苏联东方大学和西北的抗大,军事指挥素养很高。
刘湘倒不是一点军事不懂,怎么说他也是军阀混战起家:“坤泰妹子,我也知道这样是黑搓,可是守城兵力不足,确实没法安排部队到第一层防线坚守。”
赵一曼摇摇头:“不需要多少兵力,也不需要在第一层防线严密防守,我建议每个师派出一个营布置到第一层防线易守难攻的地方,也不必死守,视情况打上一阵后离开道路,等日军前锋过去还可以继续骚扰后面的日军部队,闹腾三、五天再想法撤回来。”
刘湘点点头:“先锋军一到南京城就接下守中山门的任务,而且坤泰妹子还劝我多留一些预备队,现在派出小部队到第一层防线搅和,多争取几天时间确实巴适,从战术上国内没有那一支部队能赶上红军,要不,坤泰妹子你把先锋军的指挥部直接搬到到我们司令部里来,你把参谋长的差事兼上?”
赵一曼不置可否:“刘司令,你们这些部队我不熟悉,但先锋军会尽量配合大家作战,是不是把指挥部合到一起,等我们徐军长来了再说。不过,你要告诉各位师长,这一仗打下来,坚决抗战、尽忠报国的,胜利之声广播台会让他们清史留名;贪生怕死的,临阵脱逃的同样遗臭万年。现在蒋秃子走了,中央军走了,川军、桂军和粤军留了下来,所以我们也来了,先锋军来掺和到南京绝地防守,是真心帮助大家,不敢说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但掩护大家撤退还是做到的。”
赵一曼一番话,也激起了刘湘刘的斗志:“那个拉稀摆带,就是龟孙子,就从这次每个师派出一个营开始,打得巴适了让电台宣传他是响当当的国人英雄。”
赵一曼说道:“巴适得很,日军如果朝南京进攻,不外乎就是东边过来的四条路:经栖霞、汤山、淳化的天井山和牛首山的四条道路,我们先锋军负责汤山这一路,其它的线路刘司令你们自己商量着分,至少在各条道路做到炸桥毁路。”
不知道别的师派出一个营有多少人,刘正军带着先锋军一个营到汤山,全营有一千二百多人,原因他们的营里加强了一个爆破连。
先锋军每个师里配置了一个爆破营(辖四个连),但营、团里没有爆破排、连,原因是这个爆破营重点掌握着遥控引爆装置,根据情况才加强到下面的团、营单位作战。
普通团级没有装备遥控引爆装置,只能使用拉发雷和伴发雷。
当然,炸桥毁路也是爆破营的工作,这和工兵营工作类似。
原时空淞沪会战之后,兼任第三战区总司令的蒋秃子不仅指挥无能,而且优柔寡断,等几十万大军被日军第十军在金山卫登陆准备抄后路,国民党军队全军大溃败,三个月淞沪会战损失十几万人,几天的大溃败也是损失十几万人。
而且还造成严重后果,就是溃败军队一路急退到南京城,沿路的交通设施没有破坏,让日军部队仅用不到十天就从上海追到南京城下。
众所周知,上海到南京有三百公里。
德国著名的闪电战,十天时间用坦克履带和卡车轮子突进苏联境内六百公里。
但在淞沪会战后,日军用十天步行就追了三百公里,也算是另类的闪电战了。
现时空中国军队因为制空权的原因,海军多数舰船得以保留,从长江上边打边朝上游撤退,陆军也分别在苏福线和锡澄线进行了防守,虽然没有守住,多少还打了好几天,整个陆军的步兵和海军一样边打边撤,拖延了日军进攻的步伐。
遗憾的是,国民党军队许多部队却没有炸毁沿途桥梁和公路。
这次出击赵一曼建议刘湘让各师派出小部队到第一层防线阻击骚扰日军作战时候,重点就是炸桥梁和毁路。
先锋军更是如此,给刘正军他们加强的这个爆破连,就携带了四台凿岩机。
12月5日,刘正军带全营战士到汤山后,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往东走,快到句容县城才停止下来,然后开始炸桥毁路。
这时日军还在句容县城东边,中央军4日从句容县城撤到南京时,鬼子还没有发觉。
国民党军队从阵地撤退时往往有较好的战术,就连原时空南京城一样,12日中央军阵前撤退时就没有让日军察觉,等13日早上日军准备攻城时才发现城上阵地空无一人,冲进城后才发现下关地方挤了十几万人。
南京大屠杀实际上就是从这一天的下关开始。
现在中央军已经从句容县城撤退,县城里的人也跑得一干二净。
刘正军当然不会去占据句容县城,他们营是边炸边往回走,一直退到汤山南面山脚一个名叫汤山头的地方才开始建立阻击阵地。
刘正军在汤山南面的阻击阵地和一般阵地不一样,不是面向东而是朝南的东西方向展开,原因是上海到南京东西走向的公路有两公里多的长度靠着汤山。
刘正军最早是陕军的伤兵,被徐远山治好伤拉入伙后,先在上海市区和法军打了一场城市游击战,后来又随徐远山跑到浙江南部打了一路帮助江南红军崛起,最后回到西山练军,这一年多就是学习各种军事知识和各类游击战术。
刘正军不是堵在公路上修工事,而是在公路的北侧山坡上修工事,原因先锋军阵地在公路一侧,那么从公路上通过的日军必然受到威胁,只能来进攻山上的先锋军阵地。
军事上,这就叫做预设战场。
刘正军始终想不通国民党军队为什么老是喜欢占据县城或城镇而守,地形不佳不说还相当被动,往往被围又不好突围出来。
眼前的阵地就不一样了,鬼子步兵可以离开公路下到南边的稻田继续朝西去,但大部队的车辆可离不开公路,公路上的目标就会遭到五百米外山上阵地的机枪射击。
想包抄山上的先锋军,只能绕远路上汤山,没有一天时间是无法走到,同时山林里和鬼子步兵作战,先锋军能凭借着遥控反步兵地雷等各种武器占上风。
没有炮兵,先锋军可不惧日军的步兵。
所以,鬼子只能从南面的山下朝山上先锋军的阵地发起进攻。